..续本文上一页gata-garbha学,如『究竟一乘宝性论』,立「佛界」、「佛菩提」,「佛法」 [P391] ,「佛事业」,以阐明佛果功德。印度教一天天兴盛,佛法受到威胁,部分重信仰,重加持,重修行(瑜伽)的,在如来果德的倾向中,摄取印度群神与教仪(印度教又转受佛教的影响),而「秘密大乘」的特色,显著的表现出来,流行起来。西元五世纪末,笈多王朝衰落了,小邦林立。伐弹那Vardhana王朝成立;西元六0六年,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登位,就是玄奘所见的戒日S/ila$ditya王。戒日王死后,印度纷乱极了!印度教的著名人物,北印度的鸠摩罗梨罗Kuma^rila,南印度的商羯罗S/am!kara,在西元七五0──八五0年间出世。二人都游化各地,擅长辩论,对印度教的光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佛教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南印度与北印度的佛法,都衰落下来。幸好东方藩伽罗,现在孟加拉Bengal地方,西元六九0年,瞿波罗Gopa^la在那里成立了波罗Pa^la王朝,后来扩展到摩竭陀Magadha。王朝共十八世(西元一一三九年灭亡);波罗王朝护持佛法著名的,共有七世,称「波罗七代」。在波罗王朝的护持下,「大乘佛法」,主要是「秘密大乘」,得到长期而畸型的隆盛。瞿波罗王崇敬佛法,在那烂陀寺附近,建欧丹多富梨寺Odantapuri^。第四代达磨波罗王Dharmapa^la ,西元七六六──八二九时,版图扩大了,国势很兴盛。王在恒河Gan%ga^边,建室利毗讫罗摩尸罗──吉祥超行寺S/ri^vikramas/ila:中央是大佛殿,四周建立一般的(大乘等佛法)五十四院,秘密乘的五十三院,百零八院的大寺,规模比那烂陀寺大多了。达摩波罗王时,密 [P392] 乘已非常隆盛!王尊敬师子贤Sim!habhadra,师子贤是继承寂护S/a^ntiraks!ita,属于「随瑜伽行」中观派;流行在东方的『现观庄严论』(『般若经』的论),师子贤也努力弘扬,所以「般若」与「中观」,在东方非常盛行。「后期大乘」的「般若」与「中观」,都是通过自性清净心prakr!ti-prabha^svara-citta,而与「秘密大乘」深深结合的。西元九五五──九八三年,十一世遮那迦王Can!aka时,超行寺的学风最胜,立护寺的六人,称为「六贤门」,都是精通「大乘」与「秘密大乘」的。印度在邦国林立的纷乱中,回教──伊斯兰教Islam徒,西元一○世纪后半,占领了高附Kabul,渐渐的侵入印度内地,佛教(及印度教)的寺院、财物、僧徒,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伤害。波罗王朝末期,及后起的斯那Sena王朝时,回教的侵入,到达印度各地。欧丹多富梨寺与超行寺,都被毁灭,那烂陀寺也只剩七十人。西元一二世纪末,印度佛教渐渐的没落消失了!义理高深的「大乘佛法」,神通广大的「秘密大乘佛法」,对当时佛教的没落,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唉!「诸行无常」,释尊所说是真实不虚的!
「大乘佛法」起于南方,「秘密大乘佛法」又从那里兴起传布呢?『嬉金刚怛特罗』说到怛特罗乘的四处圣地:Ja^landhara,Od!d!iya^na,Paurn!agiri,Ka^maru^pa。『成就法鬘』也说到: Od!iya^na,Pu^rn!agiri,Ka^ma^khya^,Sirihat!t!a──四处,是秘密佛教盛行的地区。日本所译的, Bhatta^cha^rya所著『印度密教学序说』,立「发生的场所」一章,显然是以四圣地为秘密乘 [P393] 发生的地区。Ka^maru^pa就是迦摩缕波,与Srihat!t!a都在现在的阿萨密Assam地方。东印度是秘密乘盛行的地区,因而有人以Od!d!iya^na为现在的奥里萨Orissa;但有的以为是印度西北的乌仗那,学者间的见解不一(8)。其实,「秘密大乘」盛行于东方,即使四圣地都在东方,也并不等于是「发生的场所」。印度的政治不统一,经常在各自据地独立的状态下,但(各)宗教的游行教化,一直是全印度畅行无阻的。如教界而有新的倾向,会迅速的遍达各地。从西元四世纪末,到九世纪止,「秘密大乘」的不断传出,是不可能出于同一地区的。传出的地点,不限于一地,主要是山林、溪谷,适宜于瑜伽者修行的地区。平地与都市,那是理论发达,发扬广大而不是创发者:这是「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所共同的。「秘密大乘」传出的地区不一,主要是:一、北方的乌仗那:这里是丘陵山谷地区,就是末阐提Madhya^ntika所开化的罽宾Kas/mi^ra。「佛记罽宾国坐禅,无诸妨难,床敷卧具最为第一,凉冷少病」(9)。传说阿难A^nanda弟子多坐禅,是佛法传化于北方的一系。『大唐西域记』卷三(大正五一.八八二中)说:
「乌仗那国……好学而不功[切],禁咒为艺业。……并学大乘,寂定为业。善诵其文,未究深义;戒行清洁,特闲禁咒」。
乌仗那是大乘佛教地区。义理的论究差一些,但重于禅定,持诵经典,对禁咒有特长,这是秘 [P394] 密瑜伽行发展的适当地区。多氏『印度佛教史』说到:乌仗那地方,修秘密法而得成就的不少,但行踪秘密,一般人不容易知道。到了无着,世亲的时代,「事续」与「行续」,开始流行起来。游戏金刚从乌仗那的「法库」中,请得『降黑阎魔怛特罗』,流布人间(10)。乌仗那是传出密法的地区之一。据『八十四成就者传』,Udya^na是五十万城市的大国,分出二王国:一名S/am- bhala,就是香跋拉;一名Lan%ka^puri(11)。这不妨说得远一些:『大唐西域记』说:乌仗那,商弥S/ami^,梵衍那Ba^miya^n,呬摩呾罗Hemata^la,都是释S/a^kya种,是释尊在世时,释迦族被残破而流散到这里来的。这就是塞迦Saka族,也就是『汉书』「塞种王罽宾」的塞种。传说流散的释种中,有名为奢摩S/ama的,或作闪婆S/ambha,或作商莫迦S/ya^maka 。奢摩所成立的小国,玄奘译作商弥。『往五天竺国传』说:「至拘纬国,彼自呼云奢摩褐罗阇国。……衣着言音,与乌长[仗那]国相似」(12)。「奢摩褐罗阇」S/ama-ra^ja,意思是奢摩王。奢摩,是有悠久传说的英雄人物。塞迦族与波斯Pahlava人,有长期合作的关系;在波斯古史中,以奢摩王为理想的英雄。流传下来的奢摩王国,在波谜罗川Pamirs,也就是Wa- khan谷西南七百里,在今Kunar河上游,是乌仗那四邻的小国。奢摩,闪婆,商莫迦,语音虽小有变化,而就是从乌仗那分出的Sambhala──香跋拉。由于这里是古代的英雄人物,『华严经』已传说为菩萨住处:「干陀罗国(古代同称罽宾)有一住处,名苫婆罗窟,从昔以来,诸 [P395] 菩萨众于中止住」(13)。苫波罗窟,就是香跋拉(商弥)山国。传说中,香跋拉国王因陀罗部底 Indrabhu^ti,与『密集』有关。而香跋拉王子月贤Candrabhadra,到南天竺,得到了『时轮』,集成『时轮根本坦特罗』。『时轮』中说到基督教,回教;并说在未来某一时期,香跋拉国的大军,将出而扫荡一切,达成世间清净,佛法兴盛。这一传说,是以古代英雄──奢摩的传说为依据,受回教统治的苦难事实,而引出香跋拉复兴的预言。从乌仗那分出的另一国家Lan%ka^ouri^ ,是「悬」的意思。这就是乌仗那西邻的滥波Lampa^ka;在绀颜S/ya^ma^ka童子的故事中,滥波正是「悬」的意思。以上的说明,肯定四圣地中的od!d!iya^na,是北方的乌仗那,与分出的香跋拉国有关。乌仗那一带,与「秘密佛教」的关系深远,不能以晚期的盛行于东方印度,而将乌仗那、香跋拉,移到东方去的。还有,传译『大日经』的善无畏,传说是中天竺的释种。其实,释种被破灭离散,迦毗罗卫Kapilavastu一带的释种,早已衰微消失了。传说善无畏在那烂陀寺修学密法,在北天竺得到『大日经』;而『大日经』第七卷的「供养法」,是在迦腻色迦Kanis!ka大塔处得来的,正表示了北方释(塞迦)族,传出密法与仪轨的意思(14)。二、玄奘『大唐西域记』,几乎没有说到密法流行的情形,只说清辨Bhavya于「执金刚神所,至诚诵持执金刚陀罗尼」,入阿素洛宫(15)。玄奘重于论义,没有说到密法流行,并不等于没有。迟一些,义净去印度(西元六七一──六九五),在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说到了当时 [P396] 密法兴盛的情形。当时去印度的留学僧,如玄照,师鞭,道琳,昙闰,都是向西印度──罗荼 La^t!a国求学密法。同时去印度的无行禅师,在寄回中国的信上说:「近有真言密法,举国崇重」。真言密法的兴盛,是全国性的,这决非短期间事!西印度的罗荼,就是『西域记』所说的「南罗罗」与「北罗罗」──摩腊婆Ma^lava与伐腊毗Valabhi^。义净传说:明咒藏──持明藏Vidya^-dhara-pit!aka,是龙树的弟子难陀Nanda,在西印度专修十二年而得到的,「撮集可十二千颂,成一家之言」(16)。难陀,没有其他的传说,未必是事实,但西印度的罗荼,曾有『持明藏』的传出,为多数人所求学,却是明确的事实。三、对于「秘密佛法」,南印度是不容忽略的。多氏『印度佛教史』,说到毗流波等,到吉祥山,从龙智修学密法而传布出来。中国内地与…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