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
第一节 「秘密大乘」的时地因缘
在「大乘佛法」(及部派佛法)流行中,秘密化的佛法,潜滋暗长,终于成为「秘密大乘佛法」,广大流行,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发展,应有适宜于发展的环境,自身(大乘)也应有发展的可能,所以「秘密大乘」的发展,应从大乘与环境关系中去理解。秘密化的佛教,不论说是高深的,堕落的,或者说「索隐行怪」,但无疑是晚期佛教的主流,是不能以秘密而忽视的。在中国佛教史上,善无畏S/ubhakara-sim!ha,金刚智Vajra-bodhi,不空Amoghavajra ,在西元七一六──七七四年间,先后到中国来,传授『大日经』,『金刚顶经』等法门。又传入日本,被称为「密教」,与「显教」(「佛法」与「大乘佛法」)对称。显教与密教的名称,可能是引用『大智度论』的。但『智论』所说的「显[现]示」与「秘密」,指声闻法与大乘法说(1) ;也可说是含容二乘的,与不共二乘的二类大乘。现在也称之为「秘密」guhya,虽是随顺旧来的名称──「密教」,「密宗」,而主要是:这一系的佛教,有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 [P386] 神秘内容的特征。
善无畏等传来「秘密大乘」,唐代也就进入衰乱时期,传译也就中断了二百年。赵宋开宝六年(西元九七三),中印度的法天来中国,天息!6蛲(后改名「法贤」)、施护也来了,成立译经院。宋代所译的,有不少的秘密教典,但中国(及日本)佛教已自成一格,「禅」、「净」盛行,对译典已缺少探求的兴趣了!「秘密大乘」的教典,大量的传入西藏,我们才多少知道印度佛教的末后情形。「秘密佛教」,也是先后发展而传出的,可依内容而分为不同的部类。中国(及日本)过去,以『大日经』为「胎藏」,与『金刚顶经』合称二部大法,称为「纯密」,而称以前所译出的为「杂密」。西藏所传,「秘密大乘」的部类,也有不同的分类法,一般分为四部:一、事续kriya^-tantra;二、行续carya^-tantra;三、瑜伽续yoga-tantra;四、无上瑜伽续 anuttara-yoga-tantra。tantra──怛特罗,原义为线、线的延申──续,与经──修多罗su^tra 的意义相近。怛特罗是印度神教教典的一类,「秘密大乘」也采用了这一名词,不过译为华文的,还是译作「经」或「教」(如「教王」)的。「事续」,大抵与过去所说「杂密」相近,部类繁杂,有四部总续:『秘密总持』,『苏悉地续』,『妙臂问续』,『后静虑续』。唐输波迦罗──善无畏所译的『苏悉地羯啰经』(三卷);『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三卷),与法贤异译的『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就是四部总续中的二、三──两部。「行续」,『毗卢遮 [P387] 那现证菩提经』,与善无畏所译的『大日经』──『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六卷)相当;藏译还有『金刚手灌顶续』。「瑜伽续」,『摄真实会』为本。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及不空所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都是略译;宋施护全译的,名『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这样,过去所传的杂密,胎藏,金刚界──三部,与四部续中的前三部相当。「无上瑜伽续」,分「父续」与「母续」(也有分「父续」、「母续」、「无二续」的)。「父续」中,『密集』为上,及黑与红的『阎曼德迦』,『无上幻网』,『金刚心庄严经』等。宋施护所译的『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七卷),就是『密集』;法贤所译的『佛说瑜伽大教王经』(五卷),就是『无上幻网』。「母续」中,『胜乐』为上,及『欢喜金刚』,『时轮』,『幻顶座』,『大印点』,『佛平等和合』等(2)。四部续是次第成立的,但某些思想可能早已有了;而「无上瑜伽」盛行时,也还有「事续」等传出,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秘密大乘」的传布,依多氏『印度佛教史』说:西元四‧五世纪间,与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同时的僧护Sam!gharaks!a以前,乌仗那Udya^na人有修密法而成就的,但非常隐密,一般人都不知道;等到知道,已成就而消失不见了。从僧护那时起,「事续」与「行续」,渐渐的流行;(西元六‧七世纪间)法称Dharmaki^rti以后,「瑜伽续」盛行 [P388] ,「无上瑜伽续」也流行起来(3)。依中国佛教的传译来说,如吴黄龙二年(西元二三0),竺律炎译出『摩登伽经』;支谦也在那时(西元二二三──二五四年间)译出『华积陀罗尼神咒经』,『无量门微密持[陀罗尼]经』等,可见雏形的「事续」,早已在流行了。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 在西元五一0年前后来中国,译出的『入楞伽经』「偈颂品」说:「佛众三十六,是诸佛实体」;异译作「佛德三十六,皆自性所成」(4):这就是「瑜伽续」──『金刚顶经』的三十七尊说。唐代传来的『金刚顶经』,虽是「瑜伽续」,然依『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的内容而论,「无上瑜伽」的『密集』,『无二平等』等,都已在内。「瑜伽续」与「无上瑜伽续」,起初本是总称为「大瑜伽续」maha^yoga-tantra的。多氏的这一传说,与事实还相去不远。
秘密教典的传出,充满神奇的传说。法身dharma-ka^ya说,法性所流身 dharmata^nis!yanda-ka^ya说,化身nirma^^n!a-ka^ya说,『楞伽经』已有三身说法不同的叙述(5)。为了表示秘密教典的殊胜,也就叙述为法身说等。然从流传人间来说,都是应用印度语文,出现于印度的教典。多氏『印度佛教史』(二二.一四章),说到龙树Na^ga^rjuna以前,有大婆罗门罗!7亩罗跋陀罗Ra^hulabhadra,又名萨罗诃Saraha的,弘传密法。大婆罗门而传佛法,可能会融摄神教于佛法的。秘密教典的传出,传说与龙树、提婆A^ryadeva有关,如多氏『印度佛教史』(二九章)说:在提婆波罗Devapa^la王父子(西元七0六──七六五年)时代, [P389] 摩登伽Ma^tan%ga见到了提婆,修习成就,因而得到了龙树、提婆的一切真言教典。在八世纪而会见了提婆,纯是信仰的传说。有名为龙智的,梵语Na^gabodhi(龙觉),或Na^gabuddhi (龙觉者)。唐开元八年(西元七二0),金刚智到中国来,说到金刚智在南天竺,从龙智学习七年。西藏的传说,多氏『印度佛教史』一再说到龙智,如(二二章)说:大婆罗门萨罗诃,龙树师资,成就者舍婆梨S/avari间,师资相承,所有的真言与注释,都交与龙智;在提婆波罗王(西元七0六──七五三)时代,流行起来。又(二五章)说:胜天Jayadeva是护法Dharmapa$la 以后的那烂陀Na^landa^寺住持;胜天的弟子毗流波Viru^pa,在南方吉祥山 S/ri^parvata,从龙智学降阎摩法。(二九章)提婆波罗王父子时代,罗!7亩罗Ra^hula也见到了龙智,「圣系」开始流行。(一七章)龙智是东印度藩伽罗Ban%gala人,童年就追随龙树;出家后,作龙树的侍者。龙树去世后,龙智在吉祥山修行成就,寿命等同日月。在传说中,说龙智是龙树的弟子,而龙树、提婆的秘密教法,也就不断流传出来。依传说而论,龙智是西元七‧八世纪的秘密瑜伽行者,一位养生有术的出家者。经毗流波,罗!7亩罗等传出的密法,大概多少采用流行南方的(后期)龙树学,因而传说为龙树的传人。如真是龙树弟子,那佛法传入中国,西元五──七世纪间,怎么不曾听说过呢?其实龙智所传的,只是「秘密大乘佛法」的一部分。「秘密大乘」是由众多的秘密瑜伽者传出来的。在瑜伽行派Yoga^ca^ra与(后期)中观派 [P390] Ma^dhyamika思想的启发下,瑜伽者凭自身的种种修验,适应印度神教而渐渐形成。成立而传出来的,不一定是传出者所编的,有些是从师承传授而来的。由于「秘密大乘」重视师承的传授,所以密典的传出,反而比大乘经的传来,还多保留一些史实的成分。多氏『印度佛教史』(四三章)曾说到:很多甚深的「无上瑜伽续」,是由成道者各位阿阇梨传来,逐渐出现(人间)的。如吉祥萨罗诃S/ri^saraha传来『佛顶盖』;卢伊波Lu^i-pa^传来『普行瑜祇』;流婆波Luvapa^与海生Sareluha,传来『嬉金刚』;黑行Kr!is!n!acarya^传来『相合明点』;游戏金刚Lalitavajra传来『黑降阎魔尊三品』;甚深金刚Ganbhi^ravajra传来『金刚甘露』;俱俱利波Kukkuri^pa^传来『摩诃摩耶』,毗!9龤波Pit!opa^传来『时轮』。这些秘密教典,就是由这些人传出来的(6)。
「秘密大乘」的某些内容,渊源相当早,但发展成为印度晚期佛教的主流,与印度神教的融合有关。西元四世纪初,笈多Gupta王朝兴起。梵文学兴盛起来。二大史诗的完成,『往世书』的撰作,促成婆罗门教的复兴,被称为印度教。韦纽Vis!n!u与自在S/i^va天的信仰大盛,与梵天brahma^──三天(7),成立「一体三神」的教理。印度教的兴起,约与瑜伽行派同时。瑜伽行派发展唯识vijn~apti-ma^trata^学,成立佛果的三身、四智说。受瑜伽行派影响的如来藏tatha^…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