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九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
有人问道:“既然说所有的作为,所有的运动和活动,乃至于任何时候当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人的本来心;那么,当无常到来,自己的色身死去的时候,为啥见不到那个本来心,从身体里面跑出来呢?” 哎,提问的人呀,并没有真正明白达摩大师的意思,他以为呢,是在咱大家一切时候的所作所为当中,藏着一个东西,叫做本来心。藏在哪儿呢?他以为,肯定就藏在身体里面啦。 因此,他认为,当咱大家无常到来,色身完蛋的时候,咱自己,或者是别人,哎,总应该有人会见到,那个隐藏得很深的本来心,从身体里面跑出来吧。 ——可是,咋从来就没有人看到过呢?咱为啥,从来没看到过死人的本来心,从他的身体里面,哎,一下子闪出来呢? 以前,在西方国家,曾经有几位科学家,对人类的灵魂感兴趣,于是啊,他们就向政府提出申请,请求政府协助,做一项伟大的灵魂研究。政府批准了。 于是,他们得到了几名死刑犯,经政府允许,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执行死刑。科学家们,把死刑犯关在了完全密闭的大玻璃容器里,注射了毒针。他们以为,哈哈,灵魂啊,这下子你可跑不了啦,咱要把你抓住看看,好好研究一下子。 结果呢,嘿嘿,罪犯死了好久,都凉透了,也没看见灵魂从罪犯的身体里面跑出来。唉,科学家们很失望:看来,上帝说的不对呀,人,压根儿就没灵魂呀。 ——正所谓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些科学家们,聪明过头了,过分高估科学的价值了,也太小看灵魂了。为啥呢?嘿嘿,因为呀,要是能被您那区区玻璃罩子给罩住,哎,那还叫做灵魂嘛!那也太不灵啦。 在佛教当中,并不认同灵魂的说法,因为,西方人给它的定义是:永恒不变的灵性。 在大觉世尊,以及无数的觉悟者看来,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灵性”,或者“永恒不变的灵魂”,等等。科学家们所要寻找的,其实是人的“神识”,通常,人死亡以后,神识会离开身体,随着业力变现为“中阴身”。它的样子,据相关经论说,欲界众生的中阴身,高约两尺,形似一个五、六岁的儿童,是淡金色的;而色界天的中阴身,则比较高大,是透明的。凡是中阴身,都具有人类想也想不到的奇异神通。 哎,神奇的中阴身,绝不是玻璃罩子挡得住的,也不是人的肉眼看得见的,如果需要,如果有这业力因缘的话,它可以在一刹那间穿越地球,嘿嘿,离开中国,到美国去投胎,听人说呀,不少同胞们都有这理想。不过,在咱学佛的人看来呢,哎,还是更乐意生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见佛闻法好修行啊。 神识是人们投胎转世的主体,它其实就是咱的阿赖耶识。“神识”与“灵魂”的不同之处在于,神识是会随着业力而改变的,当然,也会随着咱的修行而改变。改变啥呢?嘿嘿,改变习气,改变种种分别和执着习气。当咱大家修行到了最后,彻底觉悟的时候,习气种子全部净除了,于是呢,咱的“神识”也就土崩瓦解了,恢复为圆满觉性,遍满整个法界,成就圆满法身佛。 另外,“灵魂”与“佛性”也不一样,“灵魂”是西方人眼中的永恒灵性;而咱大家的“佛性”呢?或者说,咱的自性,咱的本来心,等等呢?它绝不等于“永恒不变的灵性”,因为,虽然,它有“常、乐、我、净”的一面,但同时,它也有“自性空”,或者说“了不可得”的一面。是的,它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但同时,它也能够随缘显现出千变万化,甚至于,全世界的一切,都是它化现出来的。所以,《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 ——“圆觉妙心”,就是佛性。因此,不要说“永恒不变的灵魂”了,就连“永恒不变的佛性”也是痴人说梦啊。 还有,“灵魂”在西方人看来,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也独立于物质之外的“永恒灵性”。而“佛性”呢,咱大家的“本来心”呢?丝毫不曾脱离开身体,不曾脱离开物质,或者,也不曾脱离开这个世界。为啥呢? 嘿嘿,因为呀,咱的身体,一切物质,乃至于整个世界,等等,都是佛性的显相,当下,本来就是佛性本身,本来就是咱的清净法身呀。哎,所以呢,在藏传佛教的甚深密法当中,直接就告诉大家,所有的一切,都是诸佛的坛城,本来清净圆满,也要求弟子们要如此观想。 ——藏传的部分大德们,在历史上,曾经不太承认汉地有佛法。不过,近代以来,当他们了解了以后,不得不承认,汉地不仅仅有佛法,而且,许多经论都是甚深密法。 ——实际情形是,当达摩祖师传佛心印给二祖慧可大师的时候,当《血脉论》这样的深奥密法流传的时候,当《六祖坛经》这样的见性成佛之密法宣扬的时候,当《楞严经》、《圆觉经》等等显密双运的佛经被翻译出来的时候,嘿嘿,佛法,还没有流传到西藏呢。 因此,对于见性的人来说,眼观色相,耳听声音,鼻嗅香臭,舌尝百味,身觉触感,意识了知万法,等等,无非都是自性知自性,法身见法身啊。 ——既然是自性知自性,法身见法身,所以,知也无须知,见也不是见;更不妨,如是知,如是见。到那时,才如古代禅师所说: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也。 古来禅门大德,到如此地步者,大有人在,哎,《祖堂集》、《传灯录》、《指月录》等等著作里面,记载颇为详尽。 ——那时,咱才会明白,何处,不是咱的本来心呢! 哎,倘若宇宙山河不是咱的本来心,咱如何能够知晓宇宙山河?倘若花草树木不是咱的本来心,咱如何能够欣赏花草树木?倘若虚空不是咱的本来心,咱如何能够明见虚空,还知道它无形而如如不动?倘若一切众生不是咱的本来心,咱如何能够发愿度一切众生,并且,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呢? 倘若有任何一个东西,不是咱的本来心,那么,咱就没有办法通达它,于是,在它那里,咱就无法圆融,无法自在,然后呢?所谓的圆满成佛,岂不成了空话一句! 所以呀,《金刚经》云:“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哎,“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里,世尊就是在告诉咱大家,所有的一切万事万物,在佛陀智慧里面,都是“觉悟之法”,因此叫做“佛法”。那又为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呢?嘿嘿,因为一切法,或者说一切佛法,本来就是诸佛之法身,就是咱大家如如自性之所现,并不是心外实有之物,所以说“即非一切法”,哎,虽然看着挺灿烂,不过,它就是咱的“心相”呀,咱咋能把它们当做心外的“真实”存在呢? 同时,它们也不属于“虚无”,在当下的因缘里面,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咱自性不可思议的妙显现,所以,最终,“是故名一切法”呀。如此的觉悟,差不多就是如来所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哎,通达了一切万法既非“真实”,也非“虚无”,所以世尊说,如来所成就的正觉妙境,“于是中无实无虚”啊。 ——倘若学习到如此程度,结合《血脉论》,咱就会发现,《金刚经》中,到处都是不可思议的秘密之法,堪称如来的甚深密藏啊。 因此,对于“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这个问题,达摩大师如此回答: 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大师回答说:“本来心,常常现前,你自己视而不见呀。” ——哎,不要说死了以后,就是现在,咱大家还没死的时候,身体还健在的时候,咱的本来心,也无处不在呀。所以,叫做“本心常现前”。所谓的“汝自不见”,并不是说咱大家真地见不到,而是呢?时时都见,嘿嘿,就是不认识呀。不认识眼前的一切,本来就是自心自性所现,本来就是咱的妙明真心,本来就是心境一如的法身妙体呀。 ——嘿嘿,古代大德呢,把这叫做“睁眼瞎”,很生动哦。佛经呢,则把这叫做“一切众生,生无慧目”,哎,咱大家,生来就缺少智慧眼呀。啥叫智慧眼呢?嘿嘿,就是一颗不着相的心眼啊。心要是不住相,就不会被境界所束缚,也就不会被蒙蔽了,那时,咱就会发现,本来心,无处不在。 有一种禅修方法,介绍给大家,很容易操作,可以帮助咱大家,通过眼根来观察到本来心性。那就是在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静坐,同时仰望虚空。请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虚空当中,放在自己的视觉和虚空相交汇的那个地方,而不要盯住任何一个景物,不管它是云彩,还是飞鸟,或者房子,等等。 当然,应当选择背对着太阳的位置,以避免眼睛受到伤害。头部需要稍微仰视,眼睛自然睁大,不要太用力,既要睁大,又要相对放松。睁大眼睛,就不容易昏沉,不太会犯困;盯着虚空,就不容易打妄想,因为,那里是一片空白。 就这样集中精力地仰望虚空,静静地坐在那里,在户外的话,要注意保暖和防风。身体需要放松,可以偶尔活动一下脑袋、脖子,以及整个上半身。 像这样凝视得久了,应该问问自己,就在眼前,到底哪个是自己的觉性呢?不会没有啊,肯定有,要不然,自己用啥来仰观虚空呢。虽然有,眼前又没啥形相,那么,自性,到底在哪里呢? ——这种方法,就来自于悉达多太子“睹明星而悟道”的禅修经历,是属于眼根见性的好方法。有缘的人可以多尝试,功到自然成。 哎,有朝一日,一旦您的视觉,放下了对于外界景物的攀缘,那么,您就会在不经意间,通过眼根,观察到自己的觉性,通常,就是观察到了《楞严经》上…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