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P2

  ..续本文上一页,老百姓们,也把它们叫做“大仙”,同名不同义呀。

  

  因此呢,通过达摩大师如此清晰地开示,咱大家就明白了,见性也罢,觉悟本来心也罢,成佛也罢,离咱大家一点儿都不远,哎,只需要,咱通过学习经论,在佛陀和祖师们的启发下,逐渐显发出咱的“智慧明了之心”,就是了。

  那么,啥叫做“智慧明了之心”呢?咱看大师进一步的解说:

  

  “圣人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心量广大,应用无穷。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乃至施为运动,皆是自心。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

  

  “所谓的智慧明了,对于圣人们来说,那就是啊,他们虽然会有种种分别的作用,但是,都不会离开内在的自心自性。”

  “这个自心自性的度量,无比广大,它的应用呢,更是无穷无尽。”

  “自心应用在眼睛,就可以看见色相;自心应用在耳朵,就可以听闻声音;自心应用在鼻子,就可以嗅到香臭气;自心应用在舌头,就可以尝出味道;乃至于,一切作为和运动,等等,无非都是自心的应用。”

  “那么,自心在哪里呢?一切时候当中,只要出现了言语无法企及的境地,那就是自心自性的坦露。”

  

  哎,所谓的“智慧明了之心”,咱大家人人都有,只是,咱还不曾充分地显现它,或者说,咱还不曾充分地认识它呀。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

  达摩大师,以圣者的境界,来引导咱大家,去显发和认识咱自己的“智慧明了之心”。具体方法呢,就是学习诸位圣者,逐渐做到“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

  ——就是说,圣者也不是没有分别,而是在分别的时候,不会把所分别的内容,当做了实有,从而产生执着;也不曾把所分别的种种境界,当做了心外之事物,从而产生攀缘。

  像这样分别的时候,随时明白,一切分别,不过是自心在分别自心,呵呵,那还有啥好执着和攀缘的呢。哎,这就叫做“妙分别”,也就是咱常说的“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啊。如果有人,充分觉悟了“万法唯心”的话,那么,分别,就不再是烦恼和障碍了,而成为了“智慧明了”。这样的心境呢?也就是“智慧明了之心”呀。依达摩大师所说,它,就是咱的“法性”,就是“长生不死”的“大自在王如来”。

  

  怎样才可以显发这个“智慧明了之心”呢?对于有文化的人来说,学习经论,念经闻思修,就是目前最方便,也最合适的方法了。

  ——各位兄弟姐妹,为什么,咱大家念经,都有这样的体会:念一遍,就似乎会更明白了一些呢?

  ——因为,您的“智慧明了之心”,已经开始发芽,并且随着念经闻思修,正在慢慢成长呢。佛陀反复宣说,读诵受持大乘经典之功德,如何如何地广大,乃至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等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里,体现在咱的“智慧明了之心”,因此而得以逐渐显发,最终,必定会大彻大悟,必定会成佛的呀。

  ——反过来,如果有人不甘心老实地念经闻思修,嫌这样麻烦,嫌这样修行见效慢,哎,于是呀,他们开始独辟蹊径,开始抱怨:唉,道理我都明白了,可为啥,我还有烦恼呢?我咋还没有悟道呢?我咋还没有证果呢?你们咋都不相信我呢?修行咋就这么难呢?

  

  ——嘿嘿,您咋就这么心急呢!

  

  ——这些人很可惜,把自己刚刚露出头的“智慧明了之心”,哎,那个心是轻快自如的,往往是在念经时才有,是法喜的。平时呢,事情一多,心就乱了,“智慧明了之心”就没了。可是,嘿,这个轻快的明了之心,他不要了,丢到一边去,他非要换一个思路,换成啥呢?嘿嘿,换成他早就习惯了的妄想烦恼。这样的人,他们不明白一个常识: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智慧明了”是一遍遍反复学习经论,慢慢显发出来的呀。哎,辩证唯物主义里面也讲过,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一个积累过程的。从修学经论到悟道呢?难道不需要长期的积累吗?难道,嘿嘿,咱大家都是卢惠能吗。

  

  修学经论,积累到啥地步,才能够“智慧明了”,而明心见性呢?

  达摩大师慈悲地开导大家:“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哎,那就是说,当咱大家在经论的长期熏陶下,分别烦恼明显少了,“智慧明了”时常能够显现,那么,咱就可以在平日里,随时观察自心了。这叫做,功夫上路了。

  此后,一个偶然因缘的触动,忽然间,您的心到达了“语言道断”的境地,也就是说,此刻的心太明朗了,太无相了,太超越了,完全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了,除了它之外,实在没啥另外的智慧可言了,但是呢?您又没有办法把它拿出来,给别人看。

  ——那么,如果它还不是自心,它还不是自性,又会是谁呢!

  

  这个地方,古代禅师们把它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就是咱的如如不动心,它就是咱大家本来心的坦露,虽然没有形质,却具备了佛经所说的一切功德,不需要再怀疑了。

  ——它,就是咱的自性如来。关于它的情形,达摩大师继续说道:

  

  “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因此,有这样的说法: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所谓的色无尽,也无非都是自心,是说心识能够善巧地分别一切万事万物,乃至于,具有各种施展作为的功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性智慧。”

  “本来心虽然没有形相,但是,其中的色法和智慧,也是没有穷尽的,所以说: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哎,达摩大师这里所谓的“故云”,应当是引用的经文,其所开示的,正是自性如来的无尽妙功德。也就是:“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换句话来表述呢,就是说,在咱大家的自性如来当中,具有无穷无尽的色法和色法的运用;乃至于妙分别的智慧,也是如此,无穷无尽。

  再换句话,那就是说,整个世界当中所有的一切,一切物质和一切智慧,一切宇宙和一切众生,都是咱自性如来当中本有之物,并非实有,而是如幻的妙用。此妙用,无穷无尽;此妙用,当即就是自性如来本身。

  ——您能够树立这个见解,就叫做正知见。

  ——在此见解的基础上,如此观察修行,静思禅修,持之以恒,功夫到了,自然就会见性、证果,乃至于成佛。

  ——修行,可以变得如此简单。

  

  这就叫做“借假修真”,咱的色身,乃至于山河大地是“假”;自性如来,如如不动,超越生死变动,方便地叫做“真”,或者“真如”。所以,达摩大师继续开示咱大家:

  

  “四大色身,即是烦恼。色身即有生灭,法身常住无所住,如来法身常不变异故。”

  

  “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色身,就意味着烦恼,就是烦恼。”

  “一切色身,都有生死,就是无常生灭法;而自性法身佛,则本来常住不灭,终究无所住,因为,法身如来无处不在,没有变异的缘故啊。”

  

  哎,大师的开示已经非常清晰了,咱大家,只需要这样反复观察,浸润于其中,自然就是实修实证的解脱之路。

  同时,达摩大师是在告诉咱大家,要把修行的重点,放在明了法身这方面,而不要像许多外道那样,把重点放在了修色身上面。那样,将会与解脱背道而驰。

  各位兄弟姐妹,不是说不让大家调养色身,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呢?要从内心深处,切实地放下对于色身的爱恋与牵挂呀。

  ——倘若不如此的话,想不着相也难呀。

  ——倘若能够如此的话,不需要修色身与气脉,只需要运用色身,依照《血脉论》这样的无上妙法,来观察修行,专修智慧与禅定,早晚见性成佛,何愁不解脱,何愁将来不成就自在神通呢。那些,都是自心本有的呀,“心垢”尽了,啥本事就自然都出来了呀。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