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P3

  ..续本文上一页吃啊,又能怪谁呢。所以,打开网络,随便看看,您就会发现,嘿嘿,不是佛菩萨不慈悲,而是众生太刚强呀。

  所谓的“天堂地狱只在眼前”,达摩大师是在告诉咱,“欲知前世因,如今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如今做者是”。哎,因果业报在哪里?还用找嘛,为啥每个人今生的情形都不一样?前生的业力不同呗;将来每个人会咋样?看看他今生的所作所为,不就很清楚了嘛。所谓的天堂地狱,不在别处,就在咱大家如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里面呀。各位兄弟姐妹,咱咋能够不小心谨慎呢。诚如《四十二章经》所说,“慎勿为恶”呀。

  所谓的“愚人不信,现堕黑暗地狱中,亦不觉不知”,还有一重含义,那就是说,许多人由于不信因果的缘故,正在肆无忌惮地造作恶业,要么为官却贪赃枉法,要么混社会为非作歹,要么贪小利而杀生害命,要么倚仗姿色而放纵情欲,等等。他们不知道啊,实际上,现在,他们就已经堕落在黑暗的地狱里面了,他们的内心是极为痛苦不安的,极为空虚无聊的,极为扭曲的,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地狱吗?而以后的业报,又将会何等残酷啊。只可惜,他们由于无知的缘故,而不信,而无所察觉。依如来所说,这些人,甚可怜悯呀。

  那么,为啥说业力和习气重,就会“愚人不信”,许多人就会因此而不信见性成佛之法呢?达摩大师解说道:

  譬如无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纵向伊说亦不信,只缘盲故,凭何辨得日光?

  “业力重的人不信佛法,也不信见性成佛之法,这就好比呀,先天失明的盲人,从生下来就没有健康的眼睛,所以,他就不会相信人们所说的光明,纵然人们反复告诉他,也还是不信,只因为眼盲的缘故,凭啥能够辨得出太阳的光明呢?”

  哎,这个道理很清楚,也正像《圆觉经》所说的一样:“一切众生,生无慧目”,本来咱大家就缺少智慧眼,信佛就不容易,更何况那些业力和习气都严重的人呢?他们不信,这很正常。如今,不信佛的人远远多于信佛的人,这也很正常,因为,众生的业力越来越重了,杀盗淫妄,遍地都是,这个世界,各位兄弟姐妹,您仔细看看,咱还有啥好依恋的呢。

  不仅如此,一切众生,无论投胎到了哪里,似乎,它们都很满意其状况,特别留恋那里的境遇,它们以为,生活就是那样的。如达摩大师所说:

  愚人亦复如是:现今堕畜生杂类,诞在贫穷下贱,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虽受是苦,直问着,亦言我今快乐,不异天堂。故知一切众生,生处为乐,亦不觉不知。

  “那些业力严重的愚痴者也是如此:它们现如今,有的堕落在畜生道里面,种类繁多;有的虽然在做人,却生在了极为贫穷下贱的人群里。它们共同的情况是,求生而不得自在,求死却还舍不得。”

  “虽然它们正在遭受如此苦恼的境遇,但是,你要是问到它们的时候,它们也会说自己很快乐,和天堂没啥两样。”

  “因此可以知道,一切众生,往往都以自己出生的那一道,或者那个境遇为快乐,而且会贪着那里,却并不知道,其实自己正在受苦。”

  哎,所谓“愚人”,是指过去世造下了恶业的人,因此而比较愚痴,比较迟钝。所以呀,现如今,业力所招感,它们有些是动物,种类极为繁多,数不胜数。畜生道其实是很苦的,佛陀称之为“血途”,就是充满了弱肉强食的意思,而且,通常,动物是难得善终的。要么,被其它动物吃掉;要么,被人杀掉;再要么,生病了以后,无法觅食了,病饿而死。

  但是,即便如此,当有圣者询问它们感受的时候,嘿嘿,它们往往会说自己很快乐,和天堂没啥两样。哎,既然还没被吃掉,那就很快乐嘛。达摩大师是干过这事儿的,曾经和动物们交流过,作为一位有大神通的圣僧,达摩大师到中国的初期,和人没啥共同语言,于是,偶尔,大师就和动物们聊聊天。

  据说,某大户人家,在笼子里面养了一只鹦鹉,挂在树梢,这只鹦鹉很聪明,一天,远远地看到达摩大师过路,它就使劲地叫:“西来意,西来意!请您教我出笼计!”达摩大师有心通,就用心语告诉它说:“出笼计,出笼计,两腿长伸两眼闭,这就是你的出笼计。”

  鹦鹉一下子就明白了,哎,等到中午,主人回家来,很奇怪,咋听不到鹦鹉叫了呢?赶忙打开鸟笼子,双手捧出鹦鹉,身体还暖着呢!没等主人反应过来,鹦鹉扑拉一下子飞走了。所以呀,对于这个事儿,对于动物们生活感受这个事儿,大师是有绝对发言权的,因为,交流很多次啦。

  还有些前世造下了恶业的人,今生虽然做人了,但是,却出生到了极为贫穷下贱的人群里。比如,非洲难民人群;再比如,某个极为贫困的山沟沟里面,温饱还没解决,等等。哎,他们呀,以为生活就是那样的,人本来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所以呢,今天有饭吃,有衣服穿,有被子盖,他们就觉得挺快乐,挺满足的。

  有的时候,许多人的生活,不见得就比动物强。就在我写文章这会儿,外面银杏树上,一只白头翁,正在快乐地鸣唱,清清楚楚,我几乎可以体会到它的心情,那真是无忧无虑,如在天堂呀。而此时,一个周三的下午四点多钟,城市里的上班族们,忙活了一天,有点儿累了,准备收拾收拾,盼着下班,然后还要坐一个多钟头的地铁回家,到站以后,先到菜市场去买菜,哎,菜价太贵,讨价还价生了半肚子气,再回家给孩子烧饭,吃完饭了,都收拾好了,晚上九点多了,上网,看部片子,最后,头晕脑胀地睡觉。明早六点起床,接着大循环。而且,能够顺利地如此循环,不失业,不生大病,还算不错的呢。不要说,还要被领导批评,还要和同事闹矛盾,还要操心什么孩子读书的问题,过早谈恋爱的问题,以后就业的问题,以及未来,嘿嘿,孩子的孩子的问题,等等,等等。

  就这日子,说实话,真不见得能比得上,寺院里树上的那只鸟儿,它每天都会快乐地吟唱,或许它的寿命不是很长,不过,人家过一天,快乐一天呀。

  哎,虽然身在苦中,却不以为苦,为啥呢?因为,业力深重的缘故,所以缺少觉醒的智慧呀。像这些芸芸众生,不容易发起学佛的信心;不过,如果一旦业力消退,善根成熟而能够发起信心的人,那距离见性成佛也就不远了。对此,达摩大师继续说道:

  如斯恶人,只缘业障重故,所以不能发信心者,不自由它也。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像这些充满恶业的众生,只因为业障重的缘故,所以才不能发起学佛的信心呀,再也没有其它缘由了。”

  “对于那些有信心学佛的人来说,一旦他们慧根成熟,明见自心如如不动,知心即佛,那就叫做见性成佛;而不在于剃头或者不剃头,只要见性,在家人也是佛;如果不见性的话,即使剃头出家了,也是外道啊。”

  哎,业障再重,也有消亡的时候;善根再浅,也有发芽的时候啊。到那时,有缘人,自然就会信佛、学佛,乃至于开悟自性了。因此,各位兄弟姐妹,咱大家,平时培植自己的善根特别重要。

  问:如何培植自己的善根呢?

  答:第一念经;第二静坐;第三念佛、拜佛、持咒;第四恭敬供养三宝;第五助人为乐;第六尽量用慈悲心和平等心待人。

  那么,一旦咱大家善根成熟,就会智慧开发,在一刹那间,放下境界攀缘,明见自心如如不动。这,就叫做最初的见性成佛。虽然还是凡夫,见性也未必透彻,但是,咱已经开始具有佛陀的智慧了,真是不可思议呀。

  到那时,不论您是剃了头的出家人,还是没剃头的在家人,您就是最初见性之佛。所谓的“白衣”,在古代,是指普通老百姓,穿不起漂亮的绣花料子,只能穿没有染过色的白粗布衣服,所以叫做白衣。另外,相对于出家人的“坏色衣(也就是难看的杂色衣服)”来说,所有的在家人,也都可以叫做白衣。

  反过来,达摩大师告诉咱,如果尚未见性的话,就算剃头出家了,嘿嘿,暂时啊,也只能算作外道,心行法外的缘故啊。

  不过,对此,咱大家要善巧理解,达摩大师是据实而论的,可谓是高标准、严要求呀。通常说来呢,只要是好心出家,真心修行,持守戒律,大体有正知见的僧人,在这年头,就很不简单了,就是宝了,人家将来必然会有成就的,只是悟道的因缘,暂时还没有成熟而已,咱可不能把人家叫做外道。

  同样,对于见性的在家居士,已经开佛知见,非常了不起,但是,咱也不能把人家就叫做佛陀呀,因为,他的成佛之路才开始。哎,所以说,方便随顺的智慧很重要,理和事,要圆融才可以呀。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