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P2

  ..续本文上一页云:阐提人不生信心,杀却无罪过。

  “二乘圣者,以及外道修行人,都不曾认识自性法身佛,他们从观察法数进行修证,不知不觉间,已经堕落在法数所对应的因果当中了。”

  “这些识数修行的众生,以修行之业,而招感相应的业报,不能够免除生死轮回,严重地违背了佛陀的密意,他们就是诽谤佛法的众生,因此,即使杀掉他们,也没有罪业和过失。”

  “经上有这样的说法:一阐提人,断灭信根,对于佛法生不了信心的缘故,即使杀掉他们,也没有罪业和过失。”

  哎,这是本论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文字,在此,达摩大师诠释了如来甚深教法当中的“杀度”法门。同时,也是对二乘修法的深深呵斥。

  所谓的“识数修证”,是说二乘和外道修行人,都是依据“法数”,来进行观察修证的。啥叫做“法数”呢?就是对于“法”的次第分别呀。比如说,小乘人依据苦、集、灭、道,四谛法门来观察修证,从而成就阿罗汉果;那么,这个四谛,就是法数。

  同样,中乘人依据十二因缘,所谓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死(含老病死忧悲苦恼)。十二因缘也是法数,这是顺着观察,找到了生死轮回之因,那就是无明;反过来观察呢,就可以灭掉轮回之因,灭掉无明,逐渐获得解脱,而证得辟支佛果。大约是这样的:

  要想灭掉“老病死忧悲苦恼”,除非没有了“生”才可以,没有出生就没有死亡嘛;要想灭掉“生”,除非没有了“有”,也就是没有了“业力”才可以;要想灭掉业力之“有”,除非没有了“取”的造作,也就是不造业,才可以;要想灭掉“取”的造作,除非没有了“爱”恨等等情染,才可以;要想灭掉“爱”恨等等情染,除非没有了“受”,也就是没有了感受,才可以;要想灭掉“受”,除非没有了“触”,也就是没有了六根对于六尘的攀缘,才可以;要想灭掉“触”的攀缘,除非没有了“六入”,也就是没有了六根,才可以做到;要想灭掉“六入”,除非没有了“名色”,也就是没有了神识(名),进入受精卵(色)的投胎过程,才可以;要想灭掉“名色”的投胎,除非没有了“识”,也就是没有了前一生的阿赖耶识,尤其是其中对于父母的爱欲之心,才可以做到不投胎;要想灭掉“识”,尤其是灭掉其中的爱欲之心,除非没有了“行”,也就是没有了心中第七识的连续思量,再说清楚些,就是没有了任何微细念头,才可以做到;要想灭掉“行”,也就是灭掉一切微细念头,除非没有了最初的一念妄动,即所谓的“无明”,才可以做到。

  好,找到了最后,清楚了,所有的一切生死轮回苦难之根本,就是这个“无明”,也就是心中最初的一念妄动。可是,问问自己,这个心念,难道一定要动吗?

  各位兄弟姐妹,咱也和这位辟支佛一同观察一下自己的心:难道,这个心,一定要动念头吗?如果不动的话,它会死吗?显然不会,即使不动念头,心也不会死。因此,所谓的“无明”,也就是最初的一念妄动,嘿嘿,完全多余呀!那,咱就把它放下吧。哎,中乘修行人,一旦在禅修当中,放下了“无明”,放下了最初的一念妄动,他就会回归如如不动心,而证得辟支佛果。

  ——不过,这个事儿啊,咱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是极其精微的,必须要深入三昧当中,再加以如此清晰地智慧观察,才可以做到。

  即便做到了,小乘人证得了阿罗汉果,中乘人证得了辟支佛果,他们的心,都是如如不动的,都以为自己到达了“涅槃”,这也是他们“识数修证”,依据法数修证,而获得的果位。但是,依据佛陀的教导,依据达摩大师的开示,这并不是最究竟的解脱,他们,还在法数所对应的因果当中,只是超出了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却还有三界外微细的“变异生死”。

  因此,达摩大师说他们:“是众生业报,不免生死,远背佛意”,乃至于“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

  哎,之所以说二乘圣者“不免生死”,还在业报当中,那是因为,他们还有所住的缘故,住于哪里呢?嘿嘿,就住在第七识灭尽了,心已经不再生灭的那个地方。

  在那个地方,如《楞严经》第十卷所说,小乘声闻人“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由于他们本性妙智慧尚未圆满的缘故,他们“疏觉真伪”,也就是没有能力辨别真假涅槃,认假作真,所以才会“因果相酬”,还在因果当中,属于五十种阴魔当中,识阴魔的第九种:“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所成就的因果之果位呢,世尊说他们“成趣寂果”,落在贪着并纠缠于空性的境界当中,叫做“生缠空种”。

  也是在那个地方,依据《楞严经》,中乘缘觉修行人,“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他们属于五十种阴魔当中,识阴魔的第十种:“是名第十,圆觉(氵曶)心,成湛明果”。因此,也还在微细的因果当中,并未到达究竟的涅槃,落在了贪住于圆满觉明的境界里面,世尊说他们“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二乘圣者当中的定性声闻和定性辟支佛,他们虽然被世尊列在了五十种阴魔当中,但是,他们是不会再堕落的,只是“声闻缘觉,不成增进”,暂时无法进步了,暂时无法成佛而已。在这个阶段,他们也属于“一阐提”当中的一种,依据窥基大师《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对于佛经当中“一阐提”的总结,他们被称为“无性阐提”,没有成佛之正因,将会进入寂灭的禅定,在定中则失去了成佛之果。于是,他们在很多劫数里面,都不能进一步修行,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直到遥远的将来,他们肯接受佛陀的教导时,才会发起菩提心,走上成佛之路。

  所谓的“一阐提”,指的就是断灭善根佛性的众生。如《大般涅槃经》所说,即使杀掉一阐提人,也没有杀罪。其中“迦叶菩萨品”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迦叶菩萨问佛:)“世尊!一阐提辈,以何因缘,无有善法?”

  (世尊回答:)“善男子!一阐提辈,断善根故;众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阐提辈永断灭故。以是义故,杀害蚊子,犹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

  正因为如此,达摩大师说二乘人“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乃至于引证经文:“经云:阐提人不生信心,杀却无罪过”。虽然咱不知道,大师到底引用的是哪部佛经的经文,因为大师是印度人,是从梵文的意思,转述过来的,无从查找。不过,对比上面《大般涅槃经》的经文,就已经可以作为印证了。

  但是,这样的法门,所谓“杀一阐提,无有杀罪”的做法,并不是咱凡夫人可以学习的。严格说来,这是大菩萨的秘密法门,也就是所谓的“杀度”之法。哎,就是说呀,假如您不修行,不信佛法,反而执迷不悟地诋毁佛法的话,那么,您就是“一阐提人”,您断掉了自己成佛的善根,您的未来,苦海无边呀。不过,您很幸运,某位大菩萨恰好和您有大因缘,嘿嘿,他先对您发起大慈悲心,慈悲您的无知和愚昧,然后,一下子把您干掉;紧接着,把您的神识,直接超度到了净土当中,于是,“杀度”完成。这位大菩萨,如佛陀所开示,嘿嘿,无有杀罪,丝毫也不违背菩萨戒。

  ——请问,对于像这样的被杀度,您能够接受吗?

  ——嘿嘿,恐怕未必。所以呀,这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度众生之法,也绝不是凡夫可以效仿的呀。哎,咱只会杀,不会度呀。

  同理,如果一位定性声闻,或者定性辟支佛,即将进入枯定当中,那将会白白浪费许多大劫的宝贵时光,而恰好某位大菩萨和他有极深的因缘,便以慈悲心杀掉他,引导他的神识生到净土当中,实证法身,于是,就把他度成了一位菩萨,一位法身大士,可以去度众生了。这,是多么奇妙的法门呀。

  相对于“一阐提人”的无有信心,也就是不相信自己有佛性,更不相信自己会成佛,也不相信真地有佛。这样的人,真是无药可救呀。反过来,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够相信的话,也就会相信见性成佛,对于这样的人,达摩大师说道:

  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见性,即不用取次谤它良善,自赚无益。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狱只在眼前。愚人不信,现堕黑暗地狱中,亦不觉不知;只缘业重故,所以不信。

  “如果对于见性成佛有信心,这个人已经是有佛位的人了。”

  “如果不见性,就千万不要搬弄别人的话,自己不理解,反而拿来去诽谤自性的善功德,这将会自讨苦吃啊。”

  “善恶业的造作,一切都清清楚楚,因缘果报,丝毫也不会出差错;所谓的天堂和地狱,就在每个人眼前,就在当下的造作里面。”

  “愚痴的人,不会相信这些,他们即使是将来落入了黑暗的地狱里面,到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只因为业力习气太严重的缘故,所以,他们不会相信佛法,更不会相信见性成佛之法啊。”

  哎,所谓的“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是指对于见性成佛之法有信心的人,这样的人不可思议,达摩大师说,如果您是这样的人,那么,嘿嘿,您已经有了“佛位”了。啥意思呢?就是说呀,您已经排进了成佛的队伍里,哎,就等着因缘成熟,福慧圆满,将来就会成佛的。

  道理在于,对见性成佛有信心的人,必将会见性成佛;因为,这个信心,就是佛的种子,也就是自性功德。它,已经开始发芽了,将来,咋会不结果呢。乃至于,咱大家信仰佛陀,信仰佛法,据世尊说,这也都是法身佛加持的缘故,同时,也是咱的自性功德呀。哎,所谓的“佛力”和“自力”,在这里,是不二的。见性成佛,乃是究竟的不二法门。

  所谓的“取次谤它良善”,“取次”就是不理解,还要搬弄别人的话;“它”则指自性,“良善”呢,就是自性的善功德。哎,生活当中,这样的人可不少,自己无知,不理解圣者的开导,还要妄加诽谤,真是自讨苦…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