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

  外道不会佛意,用功最多。违背圣意,终日驱驱念佛转经,昏于神性,不免轮回。

  “外道修行人,没有领会佛陀的法意,不明白成佛的方向,不过,他们是最用功的。”

  “结果呢,过于用功反而成了造作,违背了圣体无为的密意,整天驱赶着自己,去拼命地念佛和诵经,过多运用第六意识的缘故,使自己的神识习性变得昏昧,无法脱离生死轮回。”

  哎,达摩大师这里所说的“外道”,并不是指佛教之外的那些外道教派;而是呢?嘿嘿,指的是咱学佛人当中的一部分呀。这些人,就是特别执着的修行人,他(她)们非常用功,特别重视念佛的遍数,和念经的速度,以及一切有关于数量的东西。他们的逻辑是:念得越多,功德越大;速度越快,功夫越好。

  记得我自己刚学佛的时候,念一遍《地藏经》,简单闻思修一下,需要两个多小时,所以,我都要分几次念,因为,盘腿久了,我受不了;不盘腿呢,又觉得心不容易静下来,效果不好。后来,听一些老居士们一聊天,天哪!人家一遍《地藏经》,也就念四十几分钟,一口气结束。吓得我,都不敢吱声了。

  不过,后来,我慢慢地发现,他们念经的效果并不好,他们只是嘴在念,而并没有过心。所以,念经好多年了,经文的意思还是不太理解,智慧呢?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只是,觉得念经就比较舒服,也不做噩梦;而一不念经,似乎就不太平了,等等。

  像这样的学佛人,还属于心外求法,因为,过于执着外相的缘故,所以,达摩大师说他们,也是一种“外道”。尽管他们在念佛,或者诵经等等方面,很用功,很精进,也很有功夫,但是,这都是他们第六意识的执着心在驱使,逼着自己用功修行,修的还是第六意识妄想心呀。所以,反而使自己的神识,变得昏昧了,无法明心见性,也就无法摆脱生死轮回。

  哎,各位兄弟姐妹,咱学佛了生死,了生死,到底咋了呢?难道,咱一锤子把轮回砸碎,就了结了吗?

  嘿嘿,那还是造作呀。莫说做不到,就算有人做得到,也还在因缘果报当中,咋能够了生死呢。其实,所谓的了生死,就是“了无生死”,啥意思呢?就是说呀,终于明白了,原来没有生死。

  问:如何才能够明白?

  答:就在种种生灭的现象当中,亲见不生不灭的自性,无处不在,包容着一切,为一切之源。于是,才恍然大悟,无论一切万事万物如何地生生灭灭,终究不影响自性的如如不动、清清白白和明明朗朗。那么,又何必一定要消灭万事万物,又何必一定要执着而精进地瞎折腾呢。

  “消灭”和“折腾”,乃至于“精进”,等等,无非都是第六意识心当中的念头,是生灭法。甚至于,就算是“我要度众生”,“我要弘扬佛法”,“我要行善”,“我要成佛”,等等,也都是第六意识的观念,是生灭法,终究不是成佛之路啊。

  关于如何才是成佛之路,以及成佛之路上面的种种误区,达摩大师继续给咱开示:

  佛是闲人,何用驱驱广求名利,后时何用?但不见性人,读经念佛,长学精进;六时行道,长坐不卧;广学多闻,以为佛法。此等众生,尽是谤佛法人。

  “佛陀就是不造作的闲人,哪里需要去拼命地开创事业,而求得广大的名声和利益呢,死了以后有啥用?”

  “只要是尚未见性的人,却把读经、念佛,长期精进地学习;日夜六个时分(古印度把一天分为六个时分)都在行道,一天到晚禅坐,不倒单;或者广学多闻等等,当做是佛法的话。诸如此类的众生,都是因为误解了佛法,而诽谤佛法的人。”

  哎,佛陀就是常驻于佛性的人,也就是不迷失自性的人,佛性也好,自性也罢,终究没有任何造作呀。所以,达摩大师说,佛陀,就是闲人,既不作恶,也不造善的无事闲人。

  问:不对吧?释迦牟尼这辈子干了不少事儿呀!你看,光讲经说法,就数不清了;再加上创立僧团、制定戒律,教化国王、宰官,教导弟子,还要降伏外道,还经常远游,一出动,就上千人,这还叫做无事闲人?

  答:嘿嘿,您只看表面,不理会佛心哪。所谓无事闲人,并不是指啥都不干的傻子或者呆子,而是呢?指不随着第六意识团团转的人啊。据甚深法义,佛陀早已超越了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而完全显现为妙观察的智慧;也早已超越了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和法执,而完全显现为平等智慧。因此,佛陀内心没有了丝毫的刻意和造作,完全是随顺因缘的。

  所以呀,如果有人问法,佛陀就随机说法,予以开导;如果有人根基成熟,却不懂得问法,佛陀遇到了,也会随机说法,给予利益;如果有弟子真心要来跟随自己修行,佛陀就为他们剃度,穿上和佛陀一样的衣服,就是袈裟,于是,逐渐有了僧团;出家人多了,就出现了种种问题,佛陀一一随宜解决,制定出相应的规矩,于是慢慢就有了戒律和威仪;如果有国王、宰官等等,诚意邀请佛陀前往应供并说法,佛陀就会随缘前往,不会拒绝这个利益众生的机缘,哪怕是远赴其它国家;如果有弟子,在修行上出了问题,佛陀发现了,就会给予指导,而不枉为人师;如果有外道前来论战,或者斗法,等等,佛陀就会随机应对,用圆满的智慧和无比的神通,予以降伏和教化,许多外道,因此而成为佛陀的弟子;如果庞大的僧团,生活出现了问题,佛陀就会观察因缘,而带领大家出行,到其它地方去乞食,或者,将僧团分散,由各位长老们分头率领,乞食并修行。

  所有的这一切,佛陀都是无心而方便作为,并不曾有丝毫的刻意追求。甚至,就算是自己的家族——释迦族,面临琉璃大王的杀戮之时,佛陀也是一如既往地坦然应对,平和地,三次在途中等候琉璃大王,方便劝导。第四次,当琉璃大王发誓,无论如何也要进行屠杀之时,佛陀当时就知道了,于是,不再采取任何措施,而听之任之。佛陀,是如此地无为,所以,达摩大师说,佛陀是闲人。

  因此,佛陀丝毫不会为了博取名利而有所作为,佛陀所做的一切,都是随顺着因缘在利益众生,在做平等而无相的法布施啊。不仅佛陀如此,历代许多高僧大德们,也都是如此,达摩大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各位兄弟姐妹,对于佛陀和祖师大德们来说,他们最可宝贵的东西,就是他们觉悟的妙法。而他们,并不曾吝啬于法,却无私地奉献给了大家,除了不宜广说的秘密法之外,都已经公之于众。在佛教之外,这样的现象很少,各行各业的老师们,都会有所保留,以便保证自己和小团体的利益。

  名声和利益,死了以后,啥用也没有;而见性的智慧呢,将会与“空而不死”的自性相伴随,自在永远。如达摩大师前文所说,如果不见性,却反而把现象上的修行,诸如读经、念佛、日夜坐禅、广学多闻,等等,就当做是佛法的话,实在是误解了佛法,也因为误解而不小心诽谤了佛法呀。

  这个所谓的“诽谤”,是无知造成的,不同于恶意的歪曲和诽谤,有过失,但没有太重的罪业。因为,没有恶心的缘故。这个过失就是执着外相,只因为不见自性的缘故,才会如此。因此,达摩大师千叮咛,万嘱咐,继续告诉咱大家明心见性之重要:

  前佛后佛,只言见性。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十大弟子,阿难多闻中得第一,于佛无识只学多闻。

  “前面的佛也罢,后面的佛也罢,只是宣说了见性成佛之法。”

  “一切造作修行都是生灭无常的,如果有的人,不曾见性,却虚妄地宣说,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些都是有极大罪业的人。”

  “佛陀的十大弟子当中,阿难尊者在多闻方面排在第一位,但是,他对于自性佛却不认识,只是广学多闻而已。”

  哎,佛佛相传的,祖祖相传的,无非是见性成佛之法。有人说了:不对吧,不是有八万四千法门吗?

  ——是的,佛法当中有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于无量法门。不过,一切万法,入手处虽然不同,修行内容也千差万别,最终却都是殊途同归,皆归于如如不动心,皆归于自性法身,也就是归于见性成佛之妙法啊。

  又有人问:不是还有更殊胜的即身成佛之法吗?

  答:如果透彻见性的话,当下就是即身成佛,因此,达摩大师前文说到:“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等等。再说了,一佛无二佛,见性成佛之佛,与即身成佛之佛,不可能两样,只是某些教派,衡量证量的方便划分而已。而在禅宗门下,只是见性成佛,若见得透彻,自然法报化三身成就,妙用现前。

  否则的话,如果不见性,只有事相方面的修行功夫,就狂妄地说自己已经成佛,那是自欺欺人,而且有极大的罪业。因为,一切事相修行本身,是生灭法,就算有了种种神通,能力超群,不见性的缘故,也终究不是如如真佛呀。

  单就广学多闻的修行来说,在佛陀的十大弟子当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没有人胜过他了。但是,佛陀涅槃之前,阿难尊者虽然证得了三果阿那含,已经见空性,不过,尊者对于自性法身佛,还没有能够认识明了,尚未见性成佛。这足以证明,仅仅广学多闻是不够的。

  后来,佛陀涅槃之后,在大迦叶尊者的指导下,阿难尊者既实证了四果阿罗汉,也明心见性而实证法身,成为传佛心印的第二代祖师。这也就意味着,阿难尊者是集世尊经教传承和禅印于一身的大成就者,远非其他大阿罗汉可及呀。这呢,又不得不说,是广学多闻的殊胜之处了。

  一般的辟支佛和大阿罗汉,虽然是尊贵的圣者,其中,辟支佛被佛陀称之为“中乘”,阿罗汉则被佛陀称之为“小乘”,合称为“二乘”圣者。但是,他们并不曾见性成佛,远远不及已经明心见性的“大乘”地上菩萨之功德。有的时候,在究竟教法当中,佛陀也会把他们和外道相提并论,说他们还没有真正到达解脱,还没有完全超出生死轮回。

  同样,传佛心印的达摩大师也如此开示到:

  二乘外道皆无识佛,识数修证,堕在因果中。是众生业报,不免生死,远背佛意,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经…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