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四
不过,目前,咱还没到达那程度,咱还是最初发心学佛的人,所以,咱的心识和道念还不稳定,如达摩大师所说:
初发心人,神识总不定;若梦中频见异境,辄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从外来。
“最初发心修行的人,他们的神识往往是动摇不定的;因此,如果有的人在梦里,时常会见到奇异的境界,那么,不用怀疑,都是从自己的心里,随着习气产生的,并不从外面来。”
哎,所谓的“初发心人”,在佛经当中,有两类含义,第一、是指最初发起菩提心,刚刚开始修学佛法的凡夫菩萨,也就是咱大家了;第二、是指“初发心住”位的菩萨,比如《华严经》云:“初发心即成正觉,所有慧心不由他悟”,就是指初住位的菩萨。初发心住位的菩萨,已经开悟无生法忍,相似地明心见性,并且有了最初的证量,得到了菩萨三不退当中的“位不退”,不会再退入普通凡夫的境界,因此,他们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了,而被称之为“贤位菩萨”。差不多,他们就是一位“圣婴”,一位刚刚诞生的“小佛陀”。
显然,达摩大师在这里所说的“初发心人”,是指咱大家,最初发起菩提心的凡夫。咱们呢,虽然发心了,虽然开始修学佛法了,但是,道念不坚固,修行不稳定,所以,宿世的种种习气,时常会泛起,表现在睡梦当中,就是一部分人,时常会有奇异的梦境。无论里面是些啥内容,达摩大师告诉咱,不用怀疑,都是咱多生多世习气的显发,并不从外来,更不是实有的,也不代表什么。
不过,有一些梦境则不同,这些梦,是有含义的,比如,大师说道:
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现。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说。
“如果在梦里,出现了极大的光明,超过了太阳的光芒,这就说明,修行人的残余习气就要断尽了,法界性已然开始显现。”
“如果有这样的事,就是今生能够成道的因缘和预兆;但是,只能自己知道,不可以向别人说。”
哎,通常,在睡梦当中,咱大家的妄想相对要少一些,所以,也有可能提前获得预兆。而所谓的“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这正是自性本有的光明,虽无相,却极为灿烂,远远胜过太阳的光明。当咱大家修行到如此地步,种种的无明习气即将消尽的时候,自性的光明,或许,会提前在梦境里面显现。
所谓的“法界性”,也叫做“法性”,是一切万法共有的的如如性体;其实,也就是如来和咱大家共有的法身。它也就是佛性,也就是心性,是三无差别。
当咱大家,遇到了如此殊胜的梦境,哦,有一点必须要告诉大家,通常,带有预兆意义的梦,都会发生在后半夜,黎明前,那时,人已经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心境相对明朗,比较容易出现梦兆。而且,必须是非常清晰的梦境,才可以看作是一种预兆,或者,是某种启示。
梦见自性的大光明也是一样,必须是在后半夜,而且非常清晰,才算数。倘若如此的话,达摩大师告诉咱,就说明咱自己的烦恼习气即将清净,法性光明已经开始显现,咱就快成道了。
所谓的“成道”,也叫做“得道”,严格说来,并非指开悟自性,也不是指相似的明心见性,而是指如实的见性成佛,也就是到了大乘见道位,初地以上,初步实证了法身,所以,也叫做“证道”。类似于永嘉玄觉禅师那样的成就,或者虚云老和尚那样的成就,才可以叫做成道。在此之前,即使开悟了自性,也只能叫做悟道。
各位兄弟姐妹,即便将来,咱有了成道的梦兆,或者诸如此类的征兆,自己知道就好,不可以向别人说,更不可以炫耀。越是如此,越是应该如法实修,充满信心地走向解脱。否则的话,如果轻易告诉别人,于人无益,于己有损;如果加以炫耀的话,嘿嘿,或许,今生,就将会错过成就的机会了。因为,自己的心已经着相的缘故,反而使自己失去了成就的可能。
类似的梦兆,还有几种,如达摩大师所说:
或静园林中行住坐卧,眼见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静暗中行住坐卧,眼睹光明,与昼无异,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显。或夜梦中见星月分明,亦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得向人说。
“或者,不是在睡梦里,而是在修行当中,寂静的道场里面,行、住、坐、卧的时候,忽然,眼前出现了比太阳还亮的光明,有大有小,也不要说给别人听,也不应当贪着,这也是自性的光明。”
“要么,在黑暗的夜里静修时,行、住、坐、卧当中,眼前看到了光明,和白天没啥两样,一切都清清楚楚,不要大惊小怪,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将要显现本来光明的预兆。”
“再或者,夜里的睡梦当中,竟然见到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清清楚楚,也说明自己心里的种种攀缘习气要平息了,即将成道,也不可以向别人说。”
哎,成道的征兆,可以是梦境,也可以是修行当中,行住坐卧时的景象。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修行当中出现了一片特别明亮而无相的光明,达摩大师告诉咱,那就是自性的光明,自己知道就好,努力修行就是了。
或者,在夜间修行的时候,忽然看到周围一片光明,似乎和白天一样,一切都清清楚楚;实际上,胜过了白天,因为,一切,似乎都变成了透明的,那么,这也是即将见性成佛,即将成道的征兆。哎,虚云老和尚就是这种情况,他在五十六岁那年,历经了种种劫难之后,在高旻寺禅堂里面打禅七,一心一意了生死,老和尚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功夫落堂”,就是说,已经深入三昧,已经安然于本参话头而如如不动了。这时,心已经完全不散乱,几乎不再需要睡眠,昼夜一心,纯一本参话头,所以,老和尚一路加紧用功。
不久,一天夜里,在不倒单的禅坐当中,忽然看到大光明如同白昼,禅堂内外,寺院周围,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看到香灯师,正在某处解小手。第二天,老和尚特意询问了香灯师,得到了证实。虚云老和尚说,当时,他知道这是境界,不必理会,只管用功。终于,某天,禅堂护七的人,给大家行茶的时候,一不小心,开水溢出了茶杯,烫到了虚云老和尚的手,老和尚不由得手一松,茶杯落在了地上,啪地一声,碎了。
茶杯碎了,这一生脆响,也打碎了虚云老和尚的话头,打破了心里面最后一点儿黏着,行话,这叫做“桶底脱落”,于是,老和尚大彻大悟,见性成佛。依据达摩大师的开示,咱就看得很明白,虚云老和尚不是一般的开悟,不仅仅是悟道,而是成道,是得道,是地道的见性成佛,亲证法身。这也是古来少有的大成就,因此而激励了许多后来人,堪称是末法时代汉传佛教当中,修行之楷模呀。
另外,如果在夜梦当中,竟然看到了当时房间外面,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清清楚楚,那么,这也说明,自己的攀缘妄想之习气要平息了,也是即将成道的征兆。自己知道就好,不可以告诉别人,以免产生障道因缘。
那么,如果睡梦里面,总是一片昏暗,是啥征兆呢?对此,达摩大师告诉咱:
梦若昏昏,犹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亦自知。
“在梦境里面,如果总是一片昏昏然,内容不太清楚,景象比较模糊,好像在阴暗的地方行走时的情形,这也是一种征兆,说明呀,自己的心里,烦恼障还比较严重,距离成道还比较远,自己也要明白才好。”
哎,这是咱大多数人的情形,很少有清晰的梦境,通常就是这种昏昏然的模糊梦境,这说明呀,咱的烦恼习气还比较粗重,应当减少虚妄分别,简化生活,专注而精进地行道,才可以。
所谓的“烦恼障”,是三种障之一,这三障是:业障、报障、烦恼障。其中,业障,是指过去世业力造作的习惯,延续而来的一种习气障碍;举个例子:假如您过去世喜爱和别人聊天,于是呢,这个习惯也会延续到今生,您仍然会喜爱和别人聊天,独处的时候,就会觉得无聊,总会不由得想找人说话,心安静不下来,显然,这障碍了修行,这就叫做业障。对治的方法呢?嘿嘿,一个字:改;两个字:调整;三个字:闻思修。哎,您既然喜欢聊天,那太好啦,那就沏上一杯茶,和佛菩萨慢慢聊呗。
而报障呢,则是指过去世造下了罪业,今生业力成熟了,正在遭受业报,而不得自在,同样会障碍修行。在上面这个例子当中,您由于过去世喜爱和别人聊天的缘故,聊啥呢?嘿嘿,是是非非而已嘛。于是,由于说别人是非的这个罪业,而感召了今生被别人责备的这个业报。哎,于是,您会发现,单位里面,总有人说您坏话,或者指责您,或者误解您,或者传您的小道消息,等等,您为此而心神不安,显然,这也会障碍您的修行。对治方法呢?嘿嘿,只有安然承受了,提高心理素质,坦然承受自己的业报,乐观地对待所有的人,就算他是说您坏话的人,也一样对待。慢慢地,就好起来了。
最后,达摩大师提到的这个烦恼障,则是指今生里面,自己的分别思维太多了,于是,整天里胡思乱想,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集中不久;不仅胡思乱想,想完了以后还挺执着,执着于自己的种种见解和感受。显然,这是最影响修行的了。对治方法呢?还是念经闻思修。哎,您既然喜欢想,那就多想想经文法义嘛,多体会一下,熟能生巧啊。
最要命的是这个执着习气,要化解它非常不容易,在这方面,《金刚经》是一个好老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就是反复闻思修,一旦咱契入了经文法义,就会心开意解,那时,才发现,呵呵,有啥好执着的呢?庸人自扰而已呀。
那么,在见性之后,如果见地已经足够透彻的话,在修证上面来说,咱还用不用继续念经闻思修呢?对此,达摩大师告诉咱: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
“如果已经明见了本性,就不用再读经和念佛了,在实修实证来说,广学多闻,丰富知识,并没有好处,反而会让自己的神识变得昏昧。”
“如来设立经教,只是为…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