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法师)▪P18

  ..续本文上一页「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大般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佛性就是如来藏我a^tman,对我有着力的说明。经上又说:「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我者名为如来,……常者如来法身,……乐者即是涅槃,……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大般涅槃的四德,依如来、法身dharma-ka^ya、涅槃、正法saddharma而安立,都是异名而同实的。『大云经』──『大方等无想经』:经上简略的说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其性无尽。……令诸众生明见佛性,得见如来常乐我净」。「央掘魔罗经』:以央掘魔罗An%gulima^la执剑害佛为缘,受有文殊Man~jus/ri^执剑法门的影响,呵斥诸天、声闻大弟子、文殊的空行。一再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经上说:「一切众生界是一界」;「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界、安隐界、一切众生第(是?)一界,无垢如来藏」,表示了如来藏与众生界、我界的同一性。『大法鼓经』:以波斯匿王Prasenajit的击鼓见佛为缘起,可说是『法华经』的如来藏化。从「众生和合施设」说起,说到众生sattva的不增不减。不减,所以「众生般涅槃者,为有尽耶?为无尽耶?佛告迦叶:众生无有尽」;「般涅槃者,悉皆常住」。又说:「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如来之性,净如满月」;「彼众生界无边净明」;「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一性、一乘」。众生是和合施设的,而众生界sattva-dha^tu与如来界(性)一致,富有犊子部Va^tsi^putri^ya所说,我假施设而有不可说我的意味。『胜□经』:受到了『法华经』的影响,说「正法」,二乘涅槃的不真实,阐明一乘而说到如来藏。如『经』(大正一二·二二0下、二二一下、二二二中)说: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

   「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

  『胜□经』说到了心识与如来藏的关系。说到「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更明确的到达空如来藏s/u^^nya-tatha^gata-garbha、不空如来藏as/u^^nya-tatha^gata-garbha的安立。『不增不减经』:从众生的不增不减,说「一界」的甚深。『经』上(大正一六·四六七上)说: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第一义谛parama$rtha-satya、众生界、如来藏、法身,四者是异名而同一实质的。依众生界说如来藏三义,如『经』(大正一六·四六七中)说:

   「众生界中示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众生界所示的三法,第一是如来藏不空义,第二是如来藏空义,第三约如来藏的平等、恒、有法,也就是普遍、永恒、真实有。经上解释说:「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一切法根本,……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就是如来藏为依、为持,而有世间生死,及涅槃真实法。如来藏为依而有一切法,与『胜□经』所说的相合。『央掘魔罗经』、『胜□经』、『不增不减经』,都说到了心自性清净citta-prakr!ti-prabha^svarata^。特别是『胜□经』与『不增不减经』,文义精简而富有条理,近于论典,在如来藏经部中,为成熟而传出迟一些的要典。

  初期的如来藏说,依经文所说,可证明是兴起于南印度的。在传说中,与一切世间乐见Sarvalokananda-dars/ana比丘有关,如『大法鼓经』说:

   「有离车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作转轮圣王。……佛记此童子,当来有佛名释迦牟尼,世界名忍,汝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佛涅槃后,正法欲灭,余八十年,作比丘,持佛名,宣扬此经,不顾身命。百年寿终,生安乐国,得大神力,住第八地」。

  「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于正法欲灭余八十年,……当广宣唱大法鼓经。……此童子闻此经已,……为凡夫身,住于七地。正法欲灭余八十年,在于南方文荼罗国,大波利村,善方便河边,迦耶梨姓中生,当作比丘,持我名」。

  依经文说,释尊时代的离车Licchavi族的一切世间乐见童子,就是未来一切世间乐见比丘的前生。乐见比丘生在印度南方,不顾身命的宣扬这一法门。『大云经』──『大方等无想经』,也大同小异的说到:梨车童子一切世间乐见,宣说舍利不可得。他是大精进龙王的后身;在释迦佛的正法将灭时,出家护持佛法。一切世间乐见比丘,生在南天竺的须赖吒国,善方便河边,华□村中。「其年二十,出家修道,多有徒众。……为护正法,不惜身命」。那时是「法垂欲灭余四十年」,娑多婆诃那S/a^tava^hana的时代。这位持法比丘,受到当时一般比丘的反对,如『大方等无想经』卷五(大正二四·一一00中──下)说:

   「咄哉!咄哉!如是众生乐见比丘,实非比丘作比丘像,远离诸佛所说经典,自说所造名大云经;远离诸佛所制禁戒,自为众生更制禁戒。……如是邪法,谁当信受!……诸恶比丘寻共害是持法比丘」。

  『央掘魔罗经』中,没有说到一切世间乐见比丘,但央掘魔罗An%%gulima^la的幼年名字,叫「一切世间现」;未来成佛时,是「南方……有国,名一切宝庄严,佛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一切世间现」与「众生乐见」,与「一切世间乐见(童子或比丘)」,是不能说无关的。佛名「上大精进」,也与『大云经』所说,一切世间乐见童子的前身,是「大精进(龙)王」相合。这位传说中的比丘── 一切世间乐见,就是弘扬这一法门的比丘;生于南方,娑多婆诃那──案达罗Andhra王朝时代。案达罗王朝亡于西元二三六年顷,所以这位持法比丘,不能迟于西元二世纪末。经典的集成,可能在西元三世纪间。『大般涅槃经』、『胜□经』、『不增不减经』,虽法门相通,但没有说到这位持法比丘,似乎已从南方而传宏到中印度,或西北印度了。传说的一切世间乐见比丘,应该是龙树Na^ga^rjuna、提婆A^ryadeva那样的历史人物。

  『大法鼓经』说:一切世间乐见比丘,「百年寿终,生安乐国,得大神通,住第八地」,与传说的龙树相似,如『入楞伽经』卷九(大正一六·五六九上)说:

  「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南大国中」,据梵文本,是南方的Vedali^,与『大法鼓经』的「文荼罗」相近。汉译『楞伽经』的龙树,依梵本及藏文本,是Na^ga^hvaya,译义为「龙呼」、「龙叫」或「龙猛」,与龙树的梵语不合,应该是龙树以外另一位大德比丘。藏译本的『大云经』说:梨车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在佛灭后四百年出家,名龙叫Na^ga^hvaya比丘,盛大弘通我(佛)的教法;也说到得初(欢喜)地。月称Candraki^rti造的『入中论』(释),也引『大云经』一切有情乐见童子,以龙名比丘,广大佛的教法。月称的引文,也以为就是龙树的。多拉那他Ta^rana^tha『印度佛教史』说:南方阿□黎龙叫,真实名字是如来贤Tatha^gata-bhadra,与提婆同时,为「唯识中道义」的唱道者。在佛法中,如来藏与唯识(唯心)论,确是一脉相通的。这位持法比丘──一切世间乐见,可能就是龙叫,而被集入『楞伽经』中。「龙」,传说中与龙树相混杂,于是龙树与一切世间乐见比丘,也被纠缠在一起了。总之,经典所说,虽表现为佛的预记(预言),而印度南方的一切世间乐见比丘,与如来藏说的发展,应该有多少事实成分的。

  初期如来藏说的倡导者,是律身谨严的,如『大方等无想经』卷五(大正一二·一0九九下──一一00上)说:

   「未来持法弟子如迦叶者,成就大慈,具足净戒」。

  一切世间乐见比丘,是大迦叶Maha^ka^s/yapa那样的比丘。『大法鼓经』是佛为迦叶说的;『大般涅槃经』,佛为迦叶菩萨说,这都暗示了这一法门持法者的风格。『大云经』与『大般涅槃经』,一再说到:正法将灭时,非法比丘的恶行,非常严重。持法比丘是戒律的谨严者,倡导者,与非法比丘们,形成严重的对立。『大般涅槃经』,要国王以武器来守护持戒比丘。『大云经』说:恶比丘们,「寻共害是持法比丘」。『央掘魔罗经』也说:「我于尔时,当作比丘,弃舍身命而为作护」。为了护法,要不顾惜自己的身命。『胜□经』中有三大愿,也说到舍身命财,「护持正法,于所生身不惜躯命」。如来藏法门所显出的,就是「扶律谈常」,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佛教情况。佛法说:不杀生得长寿报。如来藏学派,可能由于「佛寿无量」,「常住不变」,「一切众生一众生」的信仰,净持不杀生戒而彻底禁止肉食。肉食,声闻学派是没有禁绝的;大乘的『般若』、『华严』、『大集经』等,也没有说到。但『大乘入楞伽经』卷六(大正一六·六二四下)说:

   「象胁与大云,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经,我皆制断肉」。

  …

《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