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与科学(王季同)▪P3

  ..续本文上一页产党事件(一九一四柏林版)里说:「我们要向工人们说,诸君不单是要变更周围的环境,而且还要变化诸君自身,这就必要经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久的国内战争及国际战争。」可见他对于共产主义,毫不「因为辩证法现存事物底肯定的理解之中,同时又包含着它底必然的没落底理解之故」,而感到一些「苦恼」,一些「恐怖」。可见他辩证法复也和黑格尔底一样地不彻底。

  如何说佛教却是彻底的辩证法呢

  这个问题应分两步说明:第一、佛教何以是辩证法

  第二、佛教何以是彻底的辩证法

  

  佛教何以是辩证法

  佛教底世界观总括在湼盘经诸行无常偈上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二句中。别处不过发挥这两句的意思。把这两句译成现在通行的文字,诸行便是一切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底总名;常便是永久不变。所以诸行无常句便是说一切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和上文所说辩证法的世界观一般。生灭是「生住异灭」四相底省文。生便是发生。住和异便是发展。住是互相适应的发展,异是互相矛盾的发展。灭便是治灭。又和马克斯主义者蒲列哈诺夫(Plekhanov)所说「辩证法是在发生、发展、消灭上观察现象底方法」(史的一元论第五章)符合。又各派玄学的哲学家和宗教家各有他们底理论。或说宇宙是二元的;或说宇宙是一元的;或说宇宙是唯物的。或说宇宙是唯心的;或说有绝对真理,或说无绝对真理;或说本体和现象是同;或说本体和现象是异。他们都认自派底理论为是,敌派底理论为非;基于亚里斯多德底逻辑,思想底三原始定律。佛教总称这些理论为「边见」(参看本书第十六章第二节),惟有远离一切边见的才是正见。一切边见都是玄学的。远离一切边见的正见却是超乎思想三原始定律的辩证法的。

  佛教何以是彻底的辩证法

  依辩证法没有抽象的真理。然而无论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他们底企图无非是要从他们所研究的对象裹面求出种种定律。这些定律便是他们所认为真理,而且没有不是抽象的。所以都不能不和辩证法矛盾。不但别的哲学科学如是;辩证法底本身也不能不和它自己矛盾。这是黑格尔、马克斯以及任何哲学家、科学家都不免于辩证法地不彻底的缘故。无论怎样地描写,怎样地思维,都不能免于辩证法地不彻底。所以彻底的辩证法绝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绝不能用意识思维。这个便是佛教底「无分别智」。(参看本书第二十章「慧学」)无分别智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的。所以佛教是彻底的辩证法。

  然而佛教和佛教底无分别智,既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那么除了一个空名之外还有甚么

  这个无分别智还有甚么用处呢

  不,无分别智虽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却不只是一个空名。我们可以依佛教底方法,训练自己的身心;有一天工夫到家,那个无分别智就了了现前。至于训练的法门,大旨虽都是一样;细别尚有种种不同。谁应该如何训练

  是要看他底个性而定的。本书第十七章资粮泣底三种磨炼,加行使底四种寻思,就是许多法门之一。另外还有无数的别的法门。有的是偏的渐的,有的是圆的顿的。这里面至圆至顿,然而却至不容易发生误会的,是禅宗参禅底法门;就是把一切问题放下,一心参究这「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的彻底的辩证法」到底是甚么

  我们庐辩证法所以永远不能彻底,病根全在我们一天到晚被语言文字意识底罗网罩住了,不能摆脱。现在只要依这个法门参究,参来参去,参到火候纯熟;便能突然透过语言文字意识底罗网,彻底的辩证法就现前了。为何这个法门不容易不发生误会呢

  因为我们一向在语言文字意识底罗网里惯了;非但透不过这个网,而且还不容易认识这个网。黑格尔、马克斯向前面一看,认识这个网了;然而向他们自己脚底下一看还不认识。他们自以为透出网外了,其实依旧站在网里;所以他们底辩证法不彻底。参禅底人一百个之中有九十九个,自己以为透出网外了;其实还在网里,还是被语言文字意识罩住;所以道不容易不发生误会。读者当知,我虽竭力描写透网,但我底描写仍是语言文字,仍不过是网;所以真透澈底境界,也透过我底描写,这样就叫顿悟。顿悟的人,虽不能把他自己底境界用语言文字告诉别人;然而见地高超,机锋敏捷,别人固然及不来他,他自己也前后判若两人。这是禅宗顿悟底最普通的一种效验。修别的法门也可以得同样的效验;然而参禅得悟底人尤其多。

   总之,语言文字、科学,是相对的、玄学的;现实的宇宙、哲学,是绝对的、辩证法的。西洋哲学家或立二元论,或立一元论,或立唯物论,或立唯心论,无非想把科学的知识,玄学的方法,说明辩证法的宇宙。圆凿方柄,无怪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从彻底地辩证法的佛教底眼光看来,真是笑话。近代自然科学特别发达。自然科学是物质的科学,用物质的科学底知识测度哲学;这个哲学不清说是唯物的。他们便贸贸然根据这种见解立无神论,反对一切宗教。说宗教和科学矛盾,断定它们是错误的。机械的唯物论者不要说起。标榜辩证法的马克斯也攻击宗教,也立辩证法的唯物论。殊不知辩证法便不唯物论,唯物论便不辩证法了。

  说到宗教和科学矛盾,这其间有二种矛盾,不可混为一谈。如创世记说上帝六日间创造世界日月星辰动植及人;显然与现在天文学和地质学底证据矛盾。这可以说宗教和科学矛盾。如自然科学家只研究质和能。他们虽然也研究有机化学和解剖学;然而有机化学和解剖学所研究的仍不过质和能。虽然也研究实验心理学;然而实验心理学所研究的仍不过外面的质和能对于感官底刺激,和肢体对于外面的质和能底行为,以及刺激和行为底相互关系。总之。他们本来只研究物质,并不研究精神。现在他们武断地立唯物论。这实在是科学家底空想和哲学矛盾,并非哲学或宗教和科学矛盾。现说到佛教,除了第二种矛盾之外,很少和科学矛盾的地方,并且有许多地方和科学不谋而合。不过佛教是宗教,它底目的和科学不同;所以内容可以互相比较的地方本来不多。我曾经详细研究,它们彼此重迭的区域大概属于哲学、天文学和生理学三科。

   佛教底哲学,最重要的便是上文说过的辩证法。佛教非但和黑格尔哲学不谋而合;却比黑格尔哲学更彻底。此外还有佛教底「真如」,就是斯宾挪莎(Spiuoza)底实体(Substantia)、康德(Kant) 底物如(Dingan Sich)、谢林(Schelling)底绝对、黑格尔底理性。它也和他们几位哲学家所说的一样,是万有底本体,又是绝对,又是理性,又是理真性。然而哲学家对于这个,不过是推测。佛教入「见道位」(参看本书第十七章)却是亲证真如。(佛教用这证字意思租见字得字差不多,并非作推论解)所以佛教哲学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学彷佛;而精密过西洋哲学好几倍。限于篇幅,我不能详述了。

  佛教底天文学,称我们所居之地叫「四天下」。四天下之中有「须弥山」。须弥山四面有东南西北四大洲。最外有「铁围山」。日月众星绕行须弥山腰,日光被须弥山遮成夜。日在须弥山南,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日在他处类推。南洲人底西方,西洲人以为东方;西洲人底西方,北洲人以为东方;北洲人底西方,东洲人以为东方;东洲人底西方,南洲人以为东方。我们倘使把须弥山当地球;须弥山顶当北极,须弥山腰当赤道,铁围山当南极讲;那么上面说的,就和新知识一般无二。西经上又说:大地依水轮,水依风轮,风依空轮。倘使把我们住的一点算地的上面,经过地心到地球对面的一点算地的下面,那么地球就好像安放在对面的海水上面,海水又安放在对面的空气层上面,空气层安放在真空中。水轮风轮可以当水球空气球讲。又前面讲的日月绕行须弥山腰,下有一句说明,因众生业力持日等令不坠;这里讲的水依风轮下亦有说明,众生业力持令不流散。佛教说自然定律是众生共业;所以第一说可以作离心力讲,第二说可以作地吸力讲。这样也完全和新知识符合。

   又佛教一千个四天下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这个三千大干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之外,还有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现在天文学说:一颗颗恒星都是太阳,都被行星围绕。一颗颗行星都是地球。佛教虽未曾这样明说;然而四天下既明明是地球,那么小千世界差不多是太阳系。因为我们底太阳系有九个行星和几百个小行星,别的恒星周围或许有更多的行星;所以这样讲是很妥当的。中千世界应当是许多太阳系底小集团。现在天文学虽然还没有这样的证明,却也没有这种小集团不存在底反证。三千大千世界明明就是天河全恒星系统。而无量无边的别的三千大千世界明明就是别的星云。佛并且说世界不是永久不变的,它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成的时候空中先起大重云,注大洪雨,经过极长时期,有大风吹水生泡沫,成须弥山等。和康德底星云说恰合。大重云便是气体的星云。大洪雨便是一部分气体凝成的液体。风吹水成泡沫便是液体凝成固体的地球等。

   生理学是物质底科学。然而佛教是综合物质和精神底宗教;所以我发见有和生理学不谋而合的地方。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质和能,佛教称「色法」。(参看本书第二章)这个宇宙或自然界,佛教称「器界」。我们底身体佛教称「根身」。器界和根身都是「阿赖耶识」底「相分」。(参看本书第八章)「根」就是感官。「眼根」就是眼睛,「耳根」就是耳朵,余类推。然而佛教说根还有二种:一种是别人看得见的,譬如像葡萄的眼,像荷叶的耳,叫做「扶尘根」,不能发识。(就是不能生感觉)一种是别人看不见,却能发识,叫做「净色根」。(参看本书第十章)我们…

《佛教与科学(王季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