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與科學(王季同)▪P3

  ..續本文上一頁産黨事件(一九一四柏林版)裏說:「我們要向工人們說,諸君不單是要變更周圍的環境,而且還要變化諸君自身,這就必要經過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久的國內戰爭及國際戰爭。」可見他對于共産主義,毫不「因爲辯證法現存事物底肯定的理解之中,同時又包含著它底必然的沒落底理解之故」,而感到一些「苦惱」,一些「恐怖」。可見他辯證法複也和黑格爾底一樣地不徹底。

  如何說佛教卻是徹底的辯證法呢

  這個問題應分兩步說明:第一、佛教何以是辯證法

  第二、佛教何以是徹底的辯證法

  

  佛教何以是辯證法

  佛教底世界觀總括在湼盤經諸行無常偈上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二句中。別處不過發揮這兩句的意思。把這兩句譯成現在通行的文字,諸行便是一切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底總名;常便是永久不變。所以諸行無常句便是說一切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不是永久不變的;和上文所說辯證法的世界觀一般。生滅是「生住異滅」四相底省文。生便是發生。住和異便是發展。住是互相適應的發展,異是互相矛盾的發展。滅便是治滅。又和馬克斯主義者蒲列哈諾夫(Plekhanov)所說「辯證法是在發生、發展、消滅上觀察現象底方法」(史的一元論第五章)符合。又各派玄學的哲學家和宗教家各有他們底理論。或說宇宙是二元的;或說宇宙是一元的;或說宇宙是唯物的。或說宇宙是唯心的;或說有絕對真理,或說無絕對真理;或說本體和現象是同;或說本體和現象是異。他們都認自派底理論爲是,敵派底理論爲非;基于亞裏斯多德底邏輯,思想底叁原始定律。佛教總稱這些理論爲「邊見」(參看本書第十六章第二節),惟有遠離一切邊見的才是正見。一切邊見都是玄學的。遠離一切邊見的正見卻是超乎思想叁原始定律的辯證法的。

  佛教何以是徹底的辯證法

  依辯證法沒有抽象的真理。然而無論哲學家、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他們底企圖無非是要從他們所研究的對象裹面求出種種定律。這些定律便是他們所認爲真理,而且沒有不是抽象的。所以都不能不和辯證法矛盾。不但別的哲學科學如是;辯證法底本身也不能不和它自己矛盾。這是黑格爾、馬克斯以及任何哲學家、科學家都不免于辯證法地不徹底的緣故。無論怎樣地描寫,怎樣地思維,都不能免于辯證法地不徹底。所以徹底的辯證法絕不能用語言文字描寫,絕不能用意識思維。這個便是佛教底「無分別智」。(參看本書第二十章「慧學」)無分別智是不能用語言文字描寫,不能用意識思維的。所以佛教是徹底的辯證法。

  然而佛教和佛教底無分別智,既不能用語言文字描寫,不能用意識思維;那麼除了一個空名之外還有甚麼

  這個無分別智還有甚麼用處呢

  不,無分別智雖不能用語言文字描寫,不能用意識思維;卻不只是一個空名。我們可以依佛教底方法,訓練自己的身心;有一天工夫到家,那個無分別智就了了現前。至于訓練的法門,大旨雖都是一樣;細別尚有種種不同。誰應該如何訓練

  是要看他底個性而定的。本書第十七章資糧泣底叁種磨煉,加行使底四種尋思,就是許多法門之一。另外還有無數的別的法門。有的是偏的漸的,有的是圓的頓的。這裏面至圓至頓,然而卻至不容易發生誤會的,是禅宗參禅底法門;就是把一切問題放下,一心參究這「不能用語言文字描寫,不能用意識思維的徹底的辯證法」到底是甚麼

  我們廬辯證法所以永遠不能徹底,病根全在我們一天到晚被語言文字意識底羅網罩住了,不能擺脫。現在只要依這個法門參究,參來參去,參到火候純熟;便能突然透過語言文字意識底羅網,徹底的辯證法就現前了。爲何這個法門不容易不發生誤會呢

  因爲我們一向在語言文字意識底羅網裏慣了;非但透不過這個網,而且還不容易認識這個網。黑格爾、馬克斯向前面一看,認識這個網了;然而向他們自己腳底下一看還不認識。他們自以爲透出網外了,其實依舊站在網裏;所以他們底辯證法不徹底。參禅底人一百個之中有九十九個,自己以爲透出網外了;其實還在網裏,還是被語言文字意識罩住;所以道不容易不發生誤會。讀者當知,我雖竭力描寫透網,但我底描寫仍是語言文字,仍不過是網;所以真透澈底境界,也透過我底描寫,這樣就叫頓悟。頓悟的人,雖不能把他自己底境界用語言文字告訴別人;然而見地高超,機鋒敏捷,別人固然及不來他,他自己也前後判若兩人。這是禅宗頓悟底最普通的一種效驗。修別的法門也可以得同樣的效驗;然而參禅得悟底人尤其多。

   總之,語言文字、科學,是相對的、玄學的;現實的宇宙、哲學,是絕對的、辯證法的。西洋哲學家或立二元論,或立一元論,或立唯物論,或立唯心論,無非想把科學的知識,玄學的方法,說明辯證法的宇宙。圓鑿方柄,無怪聚訟紛纭,莫衷一是。我們從徹底地辯證法的佛教底眼光看來,真是笑話。近代自然科學特別發達。自然科學是物質的科學,用物質的科學底知識測度哲學;這個哲學不清說是唯物的。他們便貿貿然根據這種見解立無神論,反對一切宗教。說宗教和科學矛盾,斷定它們是錯誤的。機械的唯物論者不要說起。標榜辯證法的馬克斯也攻擊宗教,也立辯證法的唯物論。殊不知辯證法便不唯物論,唯物論便不辯證法了。

  說到宗教和科學矛盾,這其間有二種矛盾,不可混爲一談。如創世記說上帝六日間創造世界日月星辰動植及人;顯然與現在天文學和地質學底證據矛盾。這可以說宗教和科學矛盾。如自然科學家只研究質和能。他們雖然也研究有機化學和解剖學;然而有機化學和解剖學所研究的仍不過質和能。雖然也研究實驗心理學;然而實驗心理學所研究的仍不過外面的質和能對于感官底刺激,和肢體對于外面的質和能底行爲,以及刺激和行爲底相互關系。總之。他們本來只研究物質,並不研究精神。現在他們武斷地立唯物論。這實在是科學家底空想和哲學矛盾,並非哲學或宗教和科學矛盾。現說到佛教,除了第二種矛盾之外,很少和科學矛盾的地方,並且有許多地方和科學不謀而合。不過佛教是宗教,它底目的和科學不同;所以內容可以互相比較的地方本來不多。我曾經詳細研究,它們彼此重疊的區域大概屬于哲學、天文學和生理學叁科。

   佛教底哲學,最重要的便是上文說過的辯證法。佛教非但和黑格爾哲學不謀而合;卻比黑格爾哲學更徹底。此外還有佛教底「真如」,就是斯賓挪莎(Spiuoza)底實體(Substantia)、康德(Kant) 底物如(Dingan Sich)、謝林(Schelling)底絕對、黑格爾底理性。它也和他們幾位哲學家所說的一樣,是萬有底本體,又是絕對,又是理性,又是理真性。然而哲學家對于這個,不過是推測。佛教入「見道位」(參看本書第十七章)卻是親證真如。(佛教用這證字意思租見字得字差不多,並非作推論解)所以佛教哲學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學彷佛;而精密過西洋哲學好幾倍。限于篇幅,我不能詳述了。

  佛教底天文學,稱我們所居之地叫「四天下」。四天下之中有「須彌山」。須彌山四面有東南西北四大洲。最外有「鐵圍山」。日月衆星繞行須彌山腰,日光被須彌山遮成夜。日在須彌山南,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日在他處類推。南洲人底西方,西洲人以爲東方;西洲人底西方,北洲人以爲東方;北洲人底西方,東洲人以爲東方;東洲人底西方,南洲人以爲東方。我們倘使把須彌山當地球;須彌山頂當北極,須彌山腰當赤道,鐵圍山當南極講;那麼上面說的,就和新知識一般無二。西經上又說:大地依水輪,水依風輪,風依空輪。倘使把我們住的一點算地的上面,經過地心到地球對面的一點算地的下面,那麼地球就好像安放在對面的海水上面,海水又安放在對面的空氣層上面,空氣層安放在真空中。水輪風輪可以當水球空氣球講。又前面講的日月繞行須彌山腰,下有一句說明,因衆生業力持日等令不墜;這裏講的水依風輪下亦有說明,衆生業力持令不流散。佛教說自然定律是衆生共業;所以第一說可以作離心力講,第二說可以作地吸力講。這樣也完全和新知識符合。

   又佛教一千個四天下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叁千大千世界」。我們這個叁千大幹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之外,還有無量無邊的叁千大千世界。現在天文學說:一顆顆恒星都是太陽,都被行星圍繞。一顆顆行星都是地球。佛教雖未曾這樣明說;然而四天下既明明是地球,那麼小千世界差不多是太陽系。因爲我們底太陽系有九個行星和幾百個小行星,別的恒星周圍或許有更多的行星;所以這樣講是很妥當的。中千世界應當是許多太陽系底小集團。現在天文學雖然還沒有這樣的證明,卻也沒有這種小集團不存在底反證。叁千大千世界明明就是天河全恒星系統。而無量無邊的別的叁千大千世界明明就是別的星雲。佛並且說世界不是永久不變的,它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成的時候空中先起大重雲,注大洪雨,經過極長時期,有大風吹水生泡沫,成須彌山等。和康德底星雲說恰合。大重雲便是氣體的星雲。大洪雨便是一部分氣體凝成的液體。風吹水成泡沫便是液體凝成固體的地球等。

   生理學是物質底科學。然而佛教是綜合物質和精神底宗教;所以我發見有和生理學不謀而合的地方。自然科學所研究的質和能,佛教稱「色法」。(參看本書第二章)這個宇宙或自然界,佛教稱「器界」。我們底身體佛教稱「根身」。器界和根身都是「阿賴耶識」底「相分」。(參看本書第八章)「根」就是感官。「眼根」就是眼睛,「耳根」就是耳朵,余類推。然而佛教說根還有二種:一種是別人看得見的,譬如像葡萄的眼,像荷葉的耳,叫做「扶塵根」,不能發識。(就是不能生感覺)一種是別人看不見,卻能發識,叫做「淨色根」。(參看本書第十章)我們…

《佛教與科學(王季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