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科学(黄宾)
一
民国十二年,曾因张君励先生在北平(当时称北京)清华大学底一篇演讲——人生观,引起了一个很大的论战——所谓玄学和科学底论战。那是「五四」运动开展必然的结果。可是和「五四」运动没有彻底地层开一样,那个论战,虽打了好几个月笔墨官司,但终于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现在玄学又随着一般封建思想底「复辟」运动而以新的装扮出现了。不久以前,曾经参加过那次论战的张东荪先生发表了一篇动的逻辑是可能的么的论文,反对辩证法;(见新中华第一卷第十八期)最近王季同先生在他为周叔迦先生底唯识研究做的序文里,主张佛教是最彻底的辩证法;他俩对于辩证法的态度,尽管不同,然而两者中间却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一样地在替玄学张目。在目前宗教和迷信的空气弥满全国的时候,我觉得对于佛教有正确地给与批判的必要。同时,我觉得十年前那个玄学和科学底论战,也有重新展开求出一个彻底的解决的必要!所以写出这篇文章,希望借此重提那个问题,引起各方讨论共同来产生一个彻底的结论。
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借重王先生底序文来做对象呢
一来,因为王先生,据他自己说,是「四十年前」就「喜研究数理科学」的先进,可是后来他「知道佛法圆融」,「发了坚固的信心」,现在且相信超科学的神秘的「灵迹」。他所「序」的那本唯识哲学底着者周叔迦先生,是曾「在同济学工科毕业后曾自办工业」的「北京大学教授」,据说后来也「受持密咒,智慧大开,各宗经典,豁然贯通,并且感佛现像,他自己和在旁的人一同看见」,使得王先生赞叹着「佛法实在不可思议」!说来好像他俩自身底思想转向就是佛法「不是其它宗教和近代的西洋哲学所可比拟」似的。这不是王周两位先生个人的转向,而是和从前提倡新文学运动的人的转向一样,代表着同一的倾向,值得我们注意的。二来,因为近来提倡佛教的人,都在利用科学把佛教这个泥塑的偶像装起金来炫耀读者,向读者「证明」科学所已有的佛法都有,科学所不能达到的地方佛法也可以达到——尽管说者自己不相信科学,瞧不起科学。王先生那篇序文就是最典型的标本,值得我们注意的。
王先生那篇文章底结构,前一半是证明他底根本命题——佛教是最彻底的辩证法。大体分三层证明:第一、证明「佛教何以是辩证法
」第二、证明「佛教何以是彻底的辩证法
」第三、证明何以「黑格尔、马克斯以及任何哲学家都不免于辩证法地不彻底
」他底根本的论据有二:一是「辩证法便不唯物论,唯物论便不辩证法」;二是「彻底的辩证法绝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绝不能用意识思维」。后一半是说明佛教比哲学科学「精密」,至少和科学「符合」,并为佛教「和新知识矛盾」的地方辩护。
王先生那篇序底大旨是这样的,以下在讨论方便上,也依照他底顺序来写。
二
「佛教何以是辩证法
」王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即答道:「佛教底世界观总括在湼盘经诸行无常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二句中。别处不过发挥这两句的意思。把这两句译成现在通行的文学,诸行便是一切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底总名:常便是永久不变。所以诸行无常句便是说一切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和上文所说辩证法的世界观一般。生灭是『生住异灭』四相底省文。生便是发生,住和异便是发展。住是互相适应的发展,异是互相矛盾的发展。减便是消灭。又和马克斯主义者蒲列哈诺夫所说气辩证法是在发生、发展、消灭上观察现象底方法』(史的一元论第五章)符合。」(唯识研究序一四——一五页)
王先生这段证明的说话是模糊影响的。第一、他说「和上文所说辩证法的世界观一般」,然而他在上文对于「辩证法的世界观」并没有明晰扼要的叙述,只笼统地说了这么一句:「黑格尔和马克斯以为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这句话只表现黑格尔和马克斯底世界观匠共同点,没有表现他们各人底别异点。而那别异点正是他们各人底世界观底本质所在。固然,王先生在上文曾经说到黑格尔底辩证法;但是只说到「料正亚里斯多德底逻辑底缺点」,只说到「这样反复着正、反、合三个步骤,便是知识进展底公式。依这个公式研究问题,便是黑格尔底辩证法。」且不说黑格尔底辩证法不尽于这个公式,即使仅尽于此,那也只是黑格尔底「知识发展」(用王先生底用语)观,是作为方法论作为逻辑的辩证法,而不是他匠世界观。黑格尔底世界观——认为精神(即所谓「绝对精神」也称「理念」是宇宙底本源,而物质「客观世界」)只是绝对精神底「他在」。王先生也说到马克斯改造黑格尔底辩证法。但是他引用了「决定人类生存的不是人类底意识;反之,人类社会底生存(应该是「人类底社会的生存」——作者)决定他们底意识」这句话,接着即解释道:「换句话说,生活需要的物质使人类底精神进化,决定人类底精神。」这个解释用王先生底话来说,真是「点金成铁」了。因为马克斯之所谓「人类底社会的生存」,并不是指「生活需要的物质」本身而言,而是指怎样去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质」的「生产关系」说的。这且不说。但是王先生所引用的这句话,是马克斯底「唯物史观」底基本原理,不是他底整个的世界观,他底世界观,用他自己底话来说,是这样的:「世界底统一性,不在它底存在,而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底长期而且困难的发达,所证明的它底物质性。运动是物质底存在形式。无论在任何时间和空间,没有而且不能够有无运动的物质,无物质的运动。……如果提起这些问题——思维是什么
认识是什么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就会知道那是人类底头脑底所产,人类自身是——在自然底某种环境而且和它一起发达而来的自然底所产吧。那末,自然底所产的人类底头脑底所产,结局不是与其它的自然底联系对立着,而是与它一致着的;这是自明的道理。」
这样看来,王先生在「上文所说」的,就只剩了那么一句既不能表现黑格尔底世界观也不能表现马克斯底世界观的笼统话了。究竟佛教是和黑格尔底世界观「一般」的呢
还是和马克斯底世界观「一般」的呢
王先生没有明白的答复,自然,王先生可以说,佛教是彻底的辩证法,不能和他们底不彻底的辩证法完全一致 (「一般」),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说。
第二、王先生认为佛教底「生住异灭」四相,「又和马克斯主义者蒲列哈诺夫所说;『辩证法是在发生、发展、消灭上观察现象底方法』符合。」这种符合只是表面上的「符合」。因为蒲列哈诺夫底说话,是站在唯物论的立场说的,佛教既不是唯物论,根本就不相同,所以马克斯要说他自己底辩证法和黑格尔两样。并且关于「住」和「异」的解释,周叔迦先生就和王先生不同。周先生说:「住,是继续的有;异或老,就是这有继续的改变。」并没有「互相适应的」和「互相矛盾的」底规定。是什么和什么「互相适应」或「互相矛盾」呢
王先生也没有说明。佛教常言「熏习」「种子生现行」「现行熏习戍种」,经过十二因缘而轮回。只说「新生的习气」,不说「内在的矛盾」。我觉得周叔迦先生的解释,较能表现佛法底真意。就让一步,承认王先生底解释是对的,那末,佛教也只是在认宇宙一切是变动的、生灭的、矛盾的这几点上,和辩证法栢符合,不能说它就是一个辩证法体系。因为辩证法并不这样简单。它还认矛盾是发展底动力,对立底统一和统一物底分裂,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否定底否定等等。然而这些都是佛教所没有的。
本来,辩证法的思想,是很早就有的,即以中国而论,几千年前就有这种思想;周秦诸子底著作,几乎随处可以发见有关辩证法的文句。这是不足奇的,因为自然和社会本身就是辩证法地在发展着,它们底辩证法反映到人类底脑子里,就成为思维底辩证法。佛陀为了解脱而出家,为了宣教而说法,他经过了长期甚深的观察和思考,自然可以部分地反映着自然和社会底辩证法,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但是,如果因为他有若干观点或说话符合辩证法,就说他已有整个的辩证法体系,那是错误的。因为辩证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底体系,其建立和发展都要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有可能;而哲学和自然科学底发展,又有待于社会底生产底发达。王先生之所以那样轻率的断定,固由于他拥护佛教太热心,但主要的是由于他对于辩证法没有充分的理解。在他那篇序中可以找到许多的证据。
三
其次,说到佛教是不是彻底的辩证法这个问题。从上面所说看来,佛教既不能算是一个辩证法体系,这个问题本来可以无须讨论,但为使读者更加明了起见,还有把王先生底证明检讨一番的必要。王先生这样地证明着他底主张说:「依辩证法没有抽象的真理。然而无论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他们底企图无非是要从他们所研究的对象里面求出种种定律。这些定律便是他们所认为的真理,而且没有不是抽象的。所以都不能不和辩证法矛盾,不但别的哲学科学如是;辩证法底本身也不能不和它自己矛盾。……所以彻底的辩证法绝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绝不能用意识思维,这个便是佛教底『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的。所以佛教是彻底的辩证法。」(一五页)
这里又看到王先生对于辩证法底没理解。第一、辩证法所谓「没有抽象的真理」,是指「空虚的抽象」而言,例如离开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而言「社会」。其实,辩证法不但不排斥抽象,反而是把抽象作用估价得很高。马克斯在资本论第一版序文中就说过:「在经济的诸形态底分析裹面,什么显微镜,什么化学的试药,都是不中用的。抽象力不得不起而代替那两种东西。」卢波尔也说:「马克斯在玫治经济学批评之中,曾经论到抽象物与具体物底关系底问题。…
《佛教与科学(黄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