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广佛法,推广佛法就是救世界,任何的时代都是这样。因为所有的众生,生到这个世界都有无明的,不教化他,不可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生命规律。所以每一个时代为了维持社会的机能,都会付出很大的力量。中国讲的所谓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为什么要建立封建社会?他就是要保证这样一个机理的存在,上到皇帝下到百官,有一个这样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维系着、遵从着。
过去的皇帝不代表天下,叫孤家寡人,虽然不代表天下,但他家天下,代表道,如果他没有道,人就可以把他推下来,无道的昏君就可以把他推下来。所以古代的儒家里面叫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里面很深奥,就是说爸爸做的要像爸爸,儿子做的要像儿子,爸爸做的如果不像爸爸,儿子就可以不像儿子,就是这样子的。佛法请入中国之后就成了国教,中国的佛教史就像中国皇帝的信佛史。所以皇帝以前都带国师,我们寺院挑角的黄瓦,这是古代国家最高机构的标志,它在古代就像一个金銮殿一样。所以庙里要供当今社稷,它要把社会上最高的一种灵魂的东西供在里面,我常常开玩笑说我们寺庙是极乐世界驻地球办事处。在古代的时候从道统上来说,它代表着皇帝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每一个地方的驻扎。这是很高的,代表精神领域的。
白马寺到现在还立着一个碑“文人下轿武官下马”,到了庙门口要毕恭毕敬的。我们阿育王寺门口也立了一个过去官府的令,这个地方“不准杀生不准砍伐”,这样的令,天童寺也有。可以知道当时对佛教的重视,保持这一方净土。如果这个地球上有这样一方净土,大家共享这一方净土,就好像有一泉水,大家不会渴死一样啊.。精神之泉啊,精神之泉不能干枯掉。一旦干枯掉,人的精神里面就没有东西了,那是很可怕的。佛讲不持戒律不修善的人,不如动物不如那些畜生,畜生不会堕落很厉害的,但人那样是很恐怖的,会堕地狱。现在以我们佛教徒的眼光看,这世界有多少人死了能不堕地狱啊,这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由此可以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人心有多可怕,多黑暗,活着都不修道德,黑白不分,是非颠倒。我们现在以蒙山要度这些亡人,我们依这个缘,看今天、看我们现在活着的人,我们更加地忧心啊。
所以我们在座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更坚定我们对佛教的信仰,不要到哪里只是烧香点蜡烛,香是代表你的功德“戒定真香”,你有没有守规矩啊,有没有不干坏事,你如果是不做坏事的人,那你这个人是香的,走到哪里都香。我们师父常说“死人臭一处臭,活人臭处处臭”, 活人如果臭走到哪都臭,死人臭只不过他尸体停处臭。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走到哪里香到哪里,是这样子的。所以过去到庙里面去拜见三宝的话,斋戒身心才敢去啊,这是一方净土是圣地啊!如果没有修这些,几块钱买一柱香烧烧,佛菩萨要你那个干嘛?我也常常开玩笑说,把那一把香烧到你家,你要不要?化学味道污染空气。
现在我们这里香不香?什么香?对!花香。自然啊香风徐来,诸宝铃啊,出微妙音。鸟叫有没有听到?(大家很安静,师父问时,真的听到了很清晰的悦耳的鸟鸣)我们这里也像极乐世界一样吧!迦陵频迦共命之鸟,百鸟唱歌。还要不要点香?不需要点的,本来就香,点了香反而把空气污染掉了。以后进庙里就要检点身心。你说师父啊我到庙里来我没做什么好事,那你有惭愧心也算不错,惭愧心也是与道相应啊。蜡烛更不要点,纯粹的污染环境。太阳底下点蜡烛宁波话叫“烊蜡烛”,都晒化掉了,讲得很清楚,不需要点的,这都是不进步,生命不觉悟,才这样子。微风徐来,诸宝行树,出微妙音,生命在这个当中舒服不舒服?如果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往生了,好不好?哪辈子修才能修到啊 。有的人会说这么好的日子,师父咋讲这么晦气的话。就像有一个大护法,跑到庙里跟他师父说,“师父啊大年初一请您给我讲几句吉祥话”。师父说好的,我给你讲几句吉祥话,师父说:“爷爷死了死儿子,儿子死了死孙子。”他听了觉得太逆耳了,我大年初一来讨几句吉祥话,你却说爷爷死了死儿子,儿子死了死孙子,这是哪家的吉祥话。师父说:“你看,我送你真正的很吉祥的话,你听不懂。”
按次序死嘛,人总要死的,这叫觉悟。到庙里就是要觉悟,排着队死嘛,爷爷死了死儿子,儿子死了再死孙子,儿子先死不糟糕了嘛,爷爷送儿子总不好,不吉祥。爷爷死了之后儿子再死,儿子死了之后孙子再死,一代一代不错乱,你看这个人家多兴旺,兴旺发达,还有人口可以死。如果颠倒掉就糟糕了,对不对?人生五福啊,五福临门,其中一福知道吗?——寿终正寝。
前两天来了两个医生说:“师父啊,现在子孙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人放在家里死啊,都送到医院死啊。”然后我问他:“有没有让人死到家里的?”“有,也有,很少很少”。也偶尔有违反医院规定的,医院有一个法规,人一旦在医院死了是不准弄回家的,马上要推进太平间,冰库冰起来。
有的子孙比较孝顺啊,家里人死了,想办法从医院里弄出来回家,这有一点像赵本山演的电影《叶落归根》,现在这种很少很少的。一辈子就为家忙为家忙,到了最后死到家里这一个权力都给你剥夺掉,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功利到这个份上。有的人“师父师父拜佛有什么好处”?你这样拜佛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跟佛也来谈条件,我拜一拜佛给我多少钱?这个就是功利目的,功利的心,这不是学佛的心,这是造业的心。
但是现在功利心是很普遍很普遍,特别是现在讲求经济的这个时代,任何的东西都谈条件,这是我们学佛的人要防护的、防止的。子孙甚至觉得我们年纪大了没用了,病了要人照顾了,一看不行快送老人院。我们在国外看到过很多老人院,每次出国我们都去老人院看那些老人,很可怜哦!前面是基督徒的坟墓,后面是伊斯兰教的坟墓,老人院夹在当中,老人天天看坟墓,排队进坟墓,这个多悲惨啊,人间的一个惨状啊。
所以我就想,我以后有能力大概我也不建老人院,我在社会上提倡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提倡每一个子孙要赡养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要把他们推到老人院去,大家赞同不赞同?(会场一片掌声)如果都是老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再看一眼坟墓,心里多凄凉啊!
虽然那时候我四十岁,他们八九十岁,我觉得我是他们的爷爷奶奶一样,因为我是大陆来的。他们为了生活,到外国去割橡胶去打工,漂泊在海外,虽然子孙第三代第四代发展得都不错,但是所谓的发展得不错,也就街边摆摆摊子啊开个店而已,讲讲经济掌握在华人手里,华人还是很艰苦的。
看那些老人真的也很苦,心里面又没有什么信仰,甚至很多人就死在老人院里,家里子孙有的一年去看一趟,等到下次去看的时候人也找不到,人家说你爸爸早死了。有的老人身体不好了推到医院。
对老人这样对小孩也是这样啊,小孩子调皮,干脆送到托儿所去,半托不行还全托。有的小孩皮得不得了,老师跟家长说这不行的,老师管不住的要家里管,家长说“就是不听话才来托的”。这个社会现象啊,现在人的忍耐心不够,人的承担心不够,都追求享乐,不承担苦难,忍耐心都不够,这是很大的一个社会现象。为什么?因为正确的人生观没有,就想获取,佛法里叫“贪”,获取之心叫“贪”。贪不到怎么样?就“嗔”,报复家庭、报复社会。
我们就这样恶业循环,恶业的牵缠把我们生命牢牢的定在这样的轮回状态下——愚痴。怎么样才能出来?不学佛没有智慧的生命,一晃一下子就过去了,生命是很短暂的、很快的。寿命短也好,寿命长也好,都是一瞬间的事,如白驹过隙一般,白马过缝隙“唰”一下就过去了。
所以李白的诗里讲“百年之过客”,我们在座你看人生大半已过,我自己都大半已过了,我今年四十二岁了。佛来这个世界干嘛的?佛来世界是给我们快乐的,为什么要给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活在苦当中,活在苦当中还不知道苦,所以佛成道了以后,第一个讲的就是“苦”,而且对众生来说、对凡夫来说,“苦”是真理。
如果你不知道苦谛这样一个真理的话,你不会发起一个离苦的心,你不发起一个离苦的心,你不会很坚定地去遵守得乐的一个修法,离苦得乐是一种人生的方法。如果你没有根本彻底地认识这些的话,人生的这条(离苦得乐的)道路是不会坚定地走下去的。
我们念阿弥陀佛要具足欣厌之心,要知娑婆之苦,仰求极乐之乐,就是这个道理。不是说念阿弥陀佛念极乐世界就不想这个世界的苦了。
这次法华盛会、浴佛节,来了很多人,吃住条件都很艰苦,但是这么殊胜的甚深的经典有机会读,打打地铺吃点粗粮饿一两顿算什么,无量劫轮回道上受了多少苦啊!搓麻将三天三夜在那搓啊,吵架的时候吵啊,烦恼的时候烦恼得不得了,抽烟喝酒毫无意义的损害身体的还在做,做了无量劫啊。
这几日我们大家都越来越法喜,寺院所做的任何的事情,你们愿意随喜的也不阻拦,这次法会大家都是自愿来的,这就非常好非常好。自己发心能来功德无量,自己发心供养三宝一块钱,舍一得无量报,化缘来的虽然也有功德但是有夹杂。
所以啊我们这个修行道场就是这样,我自己也是这样,弘法也好不弘法也好都无所谓,但是有一个很坚定,我们生命不能够没有理智的状态,不能够苟且偷生,不能够浑浑噩噩。吃苦可以但是要有智慧的状态。智慧是清凉的,智慧是芳香的,如莲花一般,优昙花一般。
这种智慧的状态是潜在的无形象的,我们中国是尊崇道德的一个国家,所以不轻慢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知道这三人里面或许最破破烂烂的那个人最有智慧也不一定啊。所以古人都是相互之间相敬如宾很客气,当官的哪怕对贫民百姓也是很客气,有钱的对没钱的也很客气,因为那个社会不是比钱、不是比什么官、是比道德…
《浴佛节火供开示(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