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在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藏传佛教,就像以前的弘一大师一样,虽然早年排斥过密宗,但后来逐渐认识到排斥密宗是不合理的。
从我几十年的感觉来看,现在汉传佛教的大德们对密宗的结缘、交往,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近年来,我去过净土宗的东林寺,禅宗五祖、六祖的道场,发现新一代的大德们虽然没有亲自来过藏地,但原则上还是能够接受密宗。即便有少数法师不能接受,但自己暂时可以不说,悄悄地修法就行了。
问:如果很想学佛,但是家里非常反对,不让供佛,白天工作又特别忙,这该怎么办?
答:所谓的学习佛法,不仅是形象上做一些事情,关键要对佛陀有敬仰心。当然,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人虽然很想学习佛法、研究佛法,以大乘菩提心来利益众生,但家里和单位经常制造违缘,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应尽量抽时间来念经、看书、放生,道心永远都不能退。
尤其是违缘越来越多时,发心越是要坚定。只要真正有信心,外在环境不一定能阻碍自己学佛。
问:人死了以后,应该为他做些什么?
答:按照佛教的传统,遗体最少在3天之内不能动,在此期间,家人和道友应该为他助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圣号。如果懂得其他仪轨,则应尽量为其念诵;如果不懂的话,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也非常好。
一般来讲,人死了以后,四十九天内每天为他做一件善事、在耳边念佛是不能断的,这种传统在显宗、密宗中基本上都相同。
问:遗体柔软是否就表示往生了?
答:也不一定。按照大乘的某些教言,判断往生的标准,最好是看天象的变化,有些人的身体虽然僵硬,但也有可能往生了。
问:对学佛者来说,利益众生重要,还是成佛重要?
答: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修法》中讲过:“我们成佛实际上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并不是获得佛果后,自己过得快快乐乐。”学佛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就是为了帮助天边无际的众生。
问:这样的话,有些人破了密乘戒,我们是远离他还是帮助他?
答:从究竟而言,利益众生是最重要的。但暂时来讲,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如法的众生时,行为上可以远离他,否则若与之同流合污,对自己的见解、行为有一定影响。但心里的愿菩提心不能舍弃,智悲光尊者、无垢光尊者都讲过:“对于这些恶友,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但行为上尽量不要交往,自己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与之交往的话,很可能令自己的见修退失。”对此,佛陀在诸多论典续部中也阐述过。
问:居士群体中可以建立佛学院吗?
答:我认为可以。虽然在家人的琐事比较多,但现在人为了达到世间的目标,尚且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学各种课程,那学习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的佛法就更应该了。而且在汉地,现在学佛的在家人比较多,建立一个适合他们生活与行为的佛学院,为他们学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令许多居士从中得到极大的利益。
当然,他们的教师队伍不能全部是在家人,而应该请出家人来担任。如果出家人有能力、有智慧,也应为在家人专门建立这种佛学院。但至于具体操作,我本人没怎么思维过。
问:如果接了一个法,上师明确地说这个法每天必须修,但作为一个在家居士,每天事情比较忙,这该如何把握呢?
答:修此法对你内心调伏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要值得观察。再加上给你灌顶传法的上师是不是公认的?他是不是按佛法的仪轨自己也在修?这些都要好好地了解。
问:如果今天没有修,明天可不可以补上呢?
答:对任何一个法来说,这都是可以的。
问:我今天没有修,明天也没有补上,这会不会违背誓言?
答:可以第三天修嘛!(众笑)
问: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每天都要平均修一次?
答:对!
问:为什么不必舍弃烦恼,而烦恼自解脱呢?
答:是这样的。不管是禅宗还是密宗,根基比较好的人,明白烦恼的本体是空性。比如生起猛厉的嗔恨心时,观察嗔恨心到底在哪里,是在身体里、心里,还是在外面……,这样一经观察,嗔恨心当下不存在,若了悟到这一点,就是所谓的“烦恼自解脱”。但如果没有认识的话,嗔恨心就是自相的嗔恨心,不能叫做自解脱。
问:米拉日巴尊者到牛角里去避雨,他身体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我不理解这是什么样的境界。
答:怎么不理解呢?
问:好像超出我的想象吧。
答:这种境界就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华严经》中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与多是一体的。在凡夫人的分别念前,这种说法似乎很不合理,但实际上,实相的境界不可思议,这种境界当中什么都可以显现,一个微尘上有十方诸佛菩萨也是可以的。
问:既然造业是自作自受,为什么高僧大德可以替众生带业?
答:一般来讲,自己所造之业不可能成熟于他处,佛陀在《百业经》中说:“一切众生之业不会成熟于器界的地水火风,也不会成熟于其他众生的相续,而是成熟于自身的界蕴处,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从总的业因果而言的。
但有些高僧大德、诸佛菩萨能替众生带业,这是因为他们的加持力不可思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轻众生所受的痛苦。定业转变的这些问题,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自释》中有广说,方便时大家可以看一下。
问:在工作中大家一起贪污受贿,别人都已经拿了,但轮到自己时,因为学过佛而不想拿,可这样别人会嗔恨你,这时候该如何做?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
答:你不要嗔恨就可以,尽量不要起烦恼!
问:但具体要怎么做呢?是随波逐流,还是如理如法去做?如果真的如理如法,在世间中是很困难的。
答:没事,首先有点困难,但慢慢会好的。你的行为若如理如法,一开始肯定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理解,对你产生误解、成见等等,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会慢慢认可的。
问:自从学佛以后,周围人有一些说法,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答:大概有什么样的说法?
问:他们说:“你为什么要学佛?它能带给你吃吗?”
答:你可以问他:“人活在世间上,难道就是为了吃吗?”
问:但这样解释的话,他们还是会有疑惑。
答:没事,如果用道理给他们解释,他们应该会理解的。但若连道理都不听,那就没有办法了。学了佛以后,肯定有人对我们不理解,但通过学佛自己获得了今生来世的利益,以这种利益来感化别人,应该不是很困难!
问:为什么舍弃了密法,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答:密法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最甚深、最精要的法门,可以说代表了佛法,若以嗔恨心来舍弃密法,依靠净土宗的任何修法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阿弥陀经》、《极乐净土庄严功德经》中皆说:舍法罪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管是密法,还是其他宗派的法,假如随随便便地舍弃,今生想获得往生是非常困难的。
问:有个人在念佛持咒时,经常出现对佛菩萨的不净念头,他自己也是特别恐惧,害怕堕入地狱,请问怎么消除这种念头?
答:什么样的不清净念头?贪心、嗔心还是痴心?
问:比如说,见到莲花生大师像时非常害怕。
答:那没有什么吧。最好多念一些金刚萨埵心咒!
有些众生前世没有积累福报,今生经常出现一些不如法的邪念,这完全是自己的业力和妄执现前。了知这些念头的来源之后,尽量地祈祷诸佛菩萨,进行忏悔,多看一些诸佛菩萨的传记,了知诸佛菩萨浩瀚如海的智慧和悲心,观察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功德,如果没有的话,凭什么对他们生起不清净的念头?
所以,自己一方面要好好地忏悔,另一方面多观想诸佛菩萨的功德,渐渐地这种念头会消失的。
问:在学佛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外道徒?
答:他们也是众生,应该以慈悲心来对待!但是要知道,他们的宗教与佛法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故而见解上不能与他们混为一谈,应将自己的见解先稳固下来,然后在行为上,以慈悲心来对待他们。
问:如果自己对佛教的见解还不稳固,那首先是稳固见解,还是帮助他们?
答:按照大乘修学的次第来讲,见解一定要先稳固,如果没有稳固的话,很有可能随外境而转,最终堕入无法自救的深渊中。
当然,见解稳固并不意味着要获得很高的境界或者成就,倘若你身处人群或外道团体中,对三宝、佛教的信心永不退转,达到这样的境界时,我认为就可以尽量地度化众生、帮助身边的人了。
问:藏传的“净土四因”与汉传的“事持理持念佛”,如何融到一起呢?
答:不同的念佛方式不一定非要合在一起,尽管彼此并无相违之处。
汉地历来重视念诵,虽然佛经中宣说了受持、念诵、为他人说等十种法门,但许多汉地寺院似乎只强调念诵。不管去到哪个寺院,大家早晚都在念佛,而心之受持、观修或为他人说法却少有人行持。尽管汉地有许多念佛法门的教言,但真正能受持讲闻的人并不多。而藏地历来重视见解的抉择,这样的净土四因,也不一定要与汉地念佛方式结合起来。
要知道,不同的传承,有不同的功德和加持!
问:有些人将自己的身口意供养给上师。身体供养上师的话,可以帮上师做事情,按上师的意愿修善法,但语言和意识怎么供养上师?
答:遵循上师所传的教言,语言尽量说利益众生的话语,心里经常忆念利益众生的事情。
在身口意三门中,意识是最关键的!
问:有位大德说“禅宗是显宗的大手印”,您是如何看待禅宗的?
答:我说“禅宗是显宗的大圆满”!因为这位大德是噶举派的,我是宁玛派的。(众笑)
问:显宗的大圆满和密宗的大圆满有什么不同?
答:显宗的大圆满不用灌顶!
问:那在见、修、行、果方面呢?…
《闲谈问答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