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五▪P5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说”(录音不完整),你才能够真正达到无相念佛,你真正达到了无相念佛,一心不乱,那对你修持净土是莫大的促进。

  12、人前生意识的因,可是今生本能的果?这是一个法师讲的不知对不对,请法师开释 (接第6问)

  答:这句话,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可以这样说,我们今生所遭遇的一切,若是果的话,那么这些结果都是由于我们前世业力的因。这个说法应该是对的。

  13、经里讲福报的时候,常常看到一条:说若今生是女身,则以后(来世)会是男身,这不是重男轻女吗?歧视嘛,怎么个众生平等呢?这是否只是佛陀的方便开示?

  答:这个啊,我是这样看的,佛经讲的男身与女身啊,我个人说不一定是说我们世间的女身和男身啊。佛经里讲的这个女身有丈夫相,有气魄,有智慧,所以,佛陀讲的男身女身,男相女相,不是用我们世间的男女来衡量的,而是看你的魄力,你的气质,你的智慧,这方面来衡量的。

  14、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常因执于感情不顺而生烦恼心,从而抹煞了原有的智慧心,怎么办?

  答:感情这个东西啊,就象野兽,就象洪水,你越纠缠它越凶猛。所以呢,我个人的办法就是疏导,不要去纠缠。

  15、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应如何看待极乐世界?

  答:极乐世界也是虚妄,也不具有真实性,它是清净的虚妄,是清净的虚空。这里要注意啊,“凡所有相”,它是在有相的基础上,才是虚妄,所以,它不是否定这个相,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虽然有相,它是虚妄,它是在有相的前提下是虚妄。我想这个并不矛盾。

  16、佛经里所讲的开法会的时候,什么诸佛菩萨毛孔发光,怎么怎么的,这是神通吗?还是只是为了让读经的人生起信心,或者是禅定的境界?

  答:这是诸佛的功德,是自然的流露。

  17、感情太折磨人了。(接第14问)

  答:是啊,所以我们还是凡夫啊,不过,如果你有感情的经历,你更容易放下。

  18、若有须身布施的场合,如生命布施,若此则须面对父母及社会的反应,如伤了他人的心等等,同时自身此生没有所成尚不太甘心,恐后后悔;但因不忍心若不作过后更会后悔,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抉择。

  答:我想啊你只要无愧于自心,无愧于良心就可以了。   19、可为什么意识不能全部转为本能呢?记载有的活佛能记住前生的事

  答:这个要全部转的话,因为佛教讲啊,有的因在现在成熟了它就转变了,有的因还没有成熟就要到将来才转变。就如果树上的果实一样,有的今天红了,成熟了,有的要明天才成熟,这个有时间关系。

  20、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对于 戒邪淫 戒了又犯,反反复复,往往事后后悔,对于戒邪淫师傅有更好的指导方法吗?

  答:邪淫,针对在家信徒,一夫一妻可以的,但是如果有第三者,这是不允许的。对于指导方法,我没有经验,但是,在平时对治烦恼,我有一个办法,就是当你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办不到的时候,你就在内心里面观想你最害怕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你可以试试。

  21、怎样来让我们周围的人慢慢接触佛法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们念经念佛,反而引起谤佛谤经之过,说你是迷信,把大家的关系搞得僵僵的。

  答:最好的办法是身教重于言教。用你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

  22、我还是门外汉,我想佛一个善念,就可以令所有人皈依佛,可为什么当今社会信佛的人还不是很多?

  答:白马寺有一副对联,当年江泽民去视察的时候,非常赞赏,我把这副对联送给你,你就知道了,“天雨心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什么意思?“天雨心宽”,就是普天降雨,可是,没有根的草,它能接受雨露的滋养吗?这个信佛不信佛,要取决于自己,不取决于佛啊。佛是要我们每个人都信佛,都能修行,可是,我们世间的众生他自己不发心,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根基,那是不行的。

  23、请问法师“心能物转”怎么解,其原理如何?

  答: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就是你高兴的时候你看见再丑的人都觉得高兴,烦恼的时候,多好的东西在你眼里都不好,你都觉得非常**,这个原理是什么呢?就是情绪。

  24、是否应该用佛法的道理但不告诉他是佛法的道理来帮助别人,从而慢慢的来引入门?(接第21问)

  答:好啊!这个办法我觉得好。

  25、请问法师:寺院里有女居士工作并且干预寺院事务如法么?

  答:居士只可以护法不可干预寺院的事务。居士永远是护法,这个道理要明白。

  26、顶礼法师,什么样的禅净双修是真正的禅净双修?我平时念佛,周末打坐。这是否如法呢?

  答:当然你念念佛,打打坐,这样的修行很好。真正的禅净双修啊,念佛三昧就是禅净双修。佛号,一句阿弥陀佛,不间断,那就是禅,不乱啊,“禅者,定也,不乱也。”那才是真正的禅净双修。

  27、云开月来大德介绍我到此,说可闻佛号发音,请问师父,

  答:南无阿弥陀佛。

  28、多看佛经,(如般若/法华等等经典)会影响净土法门的修持吗?

  答:我想是这样,那就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佛经。如果你的心态是清净,它会促进你修持净土法门。

  29、念佛三昧,那就是说不一定要打坐?

  答:是的,念佛三昧不一定是打坐,念佛三昧就是你走路的时候走路,一句佛号不间断,没有第三个念头,那就是念佛三昧,这个不一定要打坐。

  39、问题不详,(接第25问)

  答:因为寺院是僧团,僧团有僧团里面的制度和生活规则,作为居士,他不知道,也没有权利知道僧团的具体生活规则,如果他干预得过多,就会打乱僧团的秩序,是不好的,说得严重点,是破坏和和僧。这个罪过是无边的。   31、法门很多,有没有快速的方法?(*问题可能不完整)

  答:修行不能间断,没有特效药,没有速成的办法。

  32、一门深入,怎样才算一门深入?

  答:比如你修净土,你就以净土为主,但是还要兼学其他的一些法门来指导你修净土。

  33、请问法师佛法里真与如实的区别是什么?

  答:真与如实是没有区别的,是无二的。

  34、我念佛一年多了,念佛时妄念还很多,如何除妄念。

  答:我想啊,如果你能办到的话,你把念佛的声音与你的脉搏,心跳的声音一致。就是你念佛的声音你念一句佛号的声音与你的脉搏,与你的心跳一致,那么妄念慢慢慢慢就会少一些。

  35、方便与我说佛音。

  答:南无观世音菩萨也是佛音。

  36、禅净双修,是一门深入吗?(接第31问)

  答:是的。

  37、请问法师什么是妄念?念头能断吗?

  答:妄念是第三个念头,念头是不能断的。六祖讲:“一念绝即死。”要断的念头是妄念,那还有清净念头。

  38、真实与如实有什么区别?

  答:真实与如实,佛法里面,特别是唯识里面,非常纠缠,要看具体的环境。当然,一般,如实指法性,真实是指事物的性质。比如这个事物的真实状态,真实情况是缘起性空,这是它的性质,而如实一般指法性。

  39、常常为男女情爱烦恼,怎么办?

  答:我们现在啊,很多人把男女的情爱看成他私人的产品,私有品,所以有烦恼。

  40、怎样彻底除去三毒,三毒是来自因果吗?一定要业消完才能去三毒吗?

  答:三毒就是业,就是烦恼。贪嗔痴也是有因果的。

  41、专和博的关系。为自己(一门深入的修行)也是为他人(帮助他人)的“专”,与“博”(为更好的帮助他人也是为自己)是否可以相互促进?

  答:是相互促进的。

  42、师傅,念佛,念的时间长了,脸部发凉,眉心发跳,如何解决?是不是要观想脚心?

  答:不用,我觉得你最好观想佛像,观想阿弥陀佛的佛像。

  43、印度葛印卡大师“十日内观禅修”,如法否 ?可否参加?

  答:我没有参加过。我觉得可以去参加一下。

  44、学佛是学佛的因地,还是果地?

  答:要学因地也要学果地。学因地,是学佛是怎样成佛的,是学佛的智慧。也要学果地,学佛成佛以后还要度众生。

  45、请法师慈悲开示:《坛经》里的忏悔品里的“四、解脱香”,“不思善不思恶”,这句话的理解。

  答:“解脱香”就是指的我们断除烦恼,破除我执以后内心的喜悦,这里是用解脱香来形容内心的喜悦。“不思善不思恶”,这是说不执着善,也不执着恶,内心里面保持清净心,平等心,就是这个道理。

  

  

《《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