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看山老人的谎言——开方便法门(道海法师)▪P4

  ..续本文上一页不出来---散乱心太大(没有办法集中)。观的时候,从顶轮出去后,一定要放空(一切都要放空)。到最后,没有一个坐在顶上,没有一个出去,没有一个进来。

   “没有来没有去,才是真正的如来”!

   《法华经》开无量寿法门---什么叫无量法门?就是无量法门都开了,所有毛孔都开了、让所有众生都能自由进出、让所有众生都超脱,每一个毛孔布施出来都是三千大千世界。

   你们学密法都比较早,但是我不知道你们做这个没有?!

   时时念念都要有念头去观,这样往上的机会就更大。这样就会让你感觉没有什么吃饭的念头(饿的念头减少),如果观的时候,你感到很饿,那饿鬼道就是你的了。

   最开始,由上往下的(摄受的力量)比较容易,而由下往上出(提)的力量观起来比较难,要天天的熏习,这些是比较深一层的佛法。

   念头时时都要替别人着想,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坐后要强调(五官):六门天天都要做功课。

   法上的观照和对治是佛法最深的、最捷径的方法。

   时时要拿的起来对治、你要时时拿来运用。你的法才会到“味”。(如果你把食物倒在外面,却没有一丝“施食”的念头,不会利益众生,那就是在糟蹋粮食,怎么样去运用?)

   学佛最终的就只是得一个:觉性,就是感觉(觉性醒过来)现在每天在修行,就是在训练这个觉性(见闻觉知的——觉性,才是真实的),一天比一天强,。就如:喝水、肚子痛,这些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没有办法替代的。

   佛法的“入味”就知道这个“觉性”。

   比如:呼吸。你是否想过我的这一口气吸进来再吐出去,这一生当中就再也回不来了,我今生中的这一口气再也不会来了,再下一口气,吸……吐。当你能想到这个,你就会很珍惜你的生命、珍惜你的第一秒---太短了!这就是佛法,非常殊胜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你不懂,就再笨一点,观---无常。生命的无常,舍去、死亡、苦。最直接的就是:呼吸(吸气吐气)(释迦牟尼佛就是由呼吸开悟的)。一道气不来就没有了,才有六妙门,数息法、般若三味、中观论、止观这些法门出现,最容易的我们悟不到!才会用磕头等方法。

   最殊胜的---就是与你相应的!

   要把一个“学佛人”受菩萨戒、居士戒等这些(隐藏)放进心里去要求自己,不要铺露在外表上(万万不可)。菩萨有菩萨的次第,我们想学——但还不到那种层次,要慢慢地走、去摸,不要在嘴上挂着,用心底去走,要慢慢去、慢慢去,但这不是急的,佛都讲:要三大阿生祗劫,这样就会成就。

   实际对镜:

   比如:到医院后看到病人时,吸---吐(吸入所有病患的痛苦,把自己一丝丝的清凉吐出来布施给所有的患者,再有证量吸入所有众生的烦恼及障报,呼出超究竟——成解脫);市场上的污秽、杀害的众生,吸---吐(吸入众生生苦及愚痴——让众生放下,呼出自己証量智慧成就他们得到解脱)。不仅是呼吸,而且甚至毛孔里都在吸—吐。

   当知道这些毛病之后,要慢慢去对治(吸气—吐气)这个法门是最殊胜的,但也是最难的一个法门。

   每对一个镜,要把它观成大体,把很多东西观进来。比如:看见烧一把火就要想到全球气温在变暖,这样很多的生态被破坏,动物无法生存等。

   当你一生中的修行,你不会有对治业障现前的烦恼时,说明你的修行用功的法门是错误的或者说这个法门不适合你。

   我们有许多业力、习气,今生才会投生为人。(最怕的是债还没有还,又债上加债)。

  (遇事不起烦恼、无明)。要真正在生活上运用的没有困扰、一定要让周边的人快乐——不起烦恼;如果你个人的思想造作出来要别人快乐——才是真的!不能用个人的知见来改变左右。你不是佛!你不是圣人!改变不了的。孔子是圣人,释迦牟尼佛他们都没有全部改变,这是一个不定的定律!你只需要妥妥地问自己的心:我今天为别人想了没有?为别人做了没有?这一点才是真实的!

   在对境来的时候(一点点苦来就抵不住了),你就要很惭愧:我修行可能失败了,今生中让我走的这么痛苦,都没有让我好死。所以,学法能够学到“好死”就已经算不错了!一点病痛都没有,什么时候要“走”,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他不需要别人来打点,不需要困扰到后代。

   趁身体好能承受的住的时候,祈请苦的业报、要债的账尽快早点来要,不要到了最后走不动了、眼睛看不见了,业障才一条条地来,那真的就很悲哀了!所以,趁着现在还有思想、走的动的时候,每天要祈请业障现前,在有限的生命里面尽量提早来。因为现在年轻或身体还能扛得住,等到扛不住(年龄大了)的时候,那就麻烦了。

   用功的东西没有进入真髓是抵不住业力现前的。

   一定不要流露出自己是一个“学佛人”。不到最后关头,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所以才有“盖棺定论”的说法,除了你烧(火化)了之后,你才知道这一生当中的所作所为是什么!

   要常常问问自己:自己的生活与学佛脱没脱节。脱节——你就不是学法人,你就是天天在造业!你的生活与学法有没有融入?在行上是不是融入了?在生活上脱节没有?佛的教法是:当下,一念之间!要抓得住!

   学法不需要给任何人讲,并且还要偷偷摸摸地去闻、思、修,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要动不动就在别人的面前就在讨论佛法,这绝对不可以。不要把“这个法好殊胜哦!我又从上师那求了个什么法门”等等挂在嘴上,一句不讲!就如你喝水——的凉的热,你都不会给别人讲,这样一个心态。就要用这个心态来学佛。

   一定要把这一期的生命转换出来———转换成力量!

   在末法时代,你没有随顺众生,就不是佛法。

   要懂得观照、懂得智慧流露.

   有时候还是要用智慧来判断,要衡量自己的基础条件到那种程度没有?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去拿弥勒菩萨的修行成就来对治自己,不是拿一个鸡蛋去砸石头吗?

   所以,一定要在自己周边的生活中去碰得满头包,慢慢碰了很多包,慢慢就会成就,绝对不要去逃避!

  学佛法要讲究一个“缘”!我常常讲:我等有缘人而已。所以,我的山门是不开的。所以你们也是一样,因为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一定不要在你的家庭里,建立你的“地盘”。本来家里是妥妥的,给你搞地盘把一个家搞的一塌糊涂。地盘要搞大、佛堂要盖大、大雄宝殿要盖大,盖在哪里?要盖在自己的心里,要把心的佛堂盖大,不是占用空间盖大。所以,这个才是佛法。

   要时时观照自己,不要整天“这样不对”、“那样是禁忌”、每天都在忙着“对与不对”、“可以与不可以”。忙这些你就忙了一辈子,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忙到,拿去烧了都一样只是等一个编号而已,殡仪馆的人绝对不会说:这是一个修行人,烧的时候要轻一点、那个电铃不要按太快,还不是照样按就进去了。

   所以一定要这样子!面对这些生活心要很平静——不要去“分别”。训练自己每天不要分别“是与非”、“好与坏”。每天什么都好,这才是真功夫!肚子饿了吃饭、凉了加衣服。就这样愣愣地过日子。这个法本就念的不错了!

   你们当中有一些年龄大的、文化水平稍微低一点,但是也不要抱怨:这本书我没有看过、这些字我不认得、你只要心底上打的定,一个念头都是:替别人想!不给别人增加困扰,那你的这个法本就已经够厚了。厚什么?——你会替别人想。就这么简单——你会替别人想!假如,你不会替别人想,再殊胜的法门给你也没有用,再大的窍诀给你也没有用——还是困扰。你自己去思维一下、衡量一下。

   初重烦恼重的,如果白骨观观不起来,就要把“死亡”观的很透彻。“死亡”没有题目的。就想自己周边的亲人、朋友,把刚死亡的人(或物)当作材料、作法本,天天去想这个。甚至你的朋友中和年龄相仿的,某某人都走了、某某人都死了。想:下一个就是我自己!每一天就想:下一个就是我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念头想透,不能逃避的。谁能逃避这一关啊!一定要想的很透。想到真正“入味”!

   所谓入味:就是想到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合一到分开的时候,那一道光的现前。物质就是身体;精神就是出窍的灵魂意识,即我们的“见闻觉知”,那个觉性是不会消失的,也不会增加、减少的(知道的“知”字不会改变,那就是——你的觉性,就是你的佛性,没有改变。

   那个觉知的“觉性”是不会分别,会分别的是你身体的识心,那没有分别的就是你的种性。所以,你现在要找的这个就是:你的种性。

   那种性原来存在吗?存在。那你要找什么?我为什么要一起去分别,去追求?那么说:我这一生当中没有学佛会不会成就?照样成佛,佛原来存在在那里,没有增加、没有消失。

   千百万个人成佛,佛没有增加一个;

   千百万个人下地狱,地狱也没有增加一个。

   这个部头可能很难悟,慢慢地悟。所以,不要把那些东西绑在身上,你学的越多,绑的更重,你将来没药可救,你悟不透---就没药可救,那就每天妥妥地过你的日子,该怎么生活你就怎么生活。就真正地闻达!就是平常心,这就是最简单的密法!也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法就在你的生活中。

   在学佛的过程中,碰到业障现前时,一定要观照自己的心——去对照(要用法喜心、欢喜心来接受)不能去批评它和逃避它。

   当别人给你阻障和整你的时候,你要很高兴,表明会成就,而且还要存感恩的心,要把感恩的心都回向给他,你才能成就。

   每对一个境,…

《看山老人的谎言——开方便法门(道海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