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怀业时语略释•日月星▪P3

  ..续本文上一页义及祖师大德应机建立不同宗派的密意,更不明白各宗大德幻化游舞般辩驳破立的目的,这样一来在凡夫分别妄心的驱使下,势必演成是此非彼、立自谤他的混乱局面,佛所悬记的末世斗诤坚固恶相也就随此共业日益滋长起来。有多少人尚不知道,就是凭借这种颠倒邪慧的无知妄评、狭隘偏袒的感情用事,使得佛教内部宗派对立、势同水火,而原本圆融无违的佛法变得分崩离析,佛弟子间亦分党分派形同散沙,他们意气用事地以贪心护持自宗的上师、法门、道友,同时以嗔恨、嫉妒心毁谤打击他宗的上师、法门、道友,如此恶相若不及时遮止,不消多时,佛法就会被我们自己毁灭,无量众生都将因此堕入深不见底的轮回深渊。不忍现见佛法的毁灭、众生的沉沦,上师在此苦切劝导,授予我们疗治谤法恶病的良药,若能如法服用必能消除恶病。以下陈述此药服用的方法。

  1、首先应当具有辨别是法非法、了不了义的抉择智慧,这样才能不盲从受骗、随声附和、无知兴谤。

  往往外道的经典所用的词语、说法与内道经论非常相似,但如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两者的意义与宗旨迥然有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相反,凡是鼓吹杀盗淫妄等导人弃善从恶,教人放纵贪嗔痴三毒的必定都是非法。再者,能以四法印 印定的才是正法,否则均为外道。就名言诸法来说,外道颠倒妄执其为常、乐、我、净,而内道则开示无常、痛苦、无我、不净的真谛,二者完全相反。进一步,佛法空性的胜义谛理更非外道所能梦见。因为在胜义方面,小乘开示人我空性,大乘从空性而言则开示人法二空、远离一切戏论,从显现而言则开示法身常乐我净离言绝思的大无为法。所以在佛法的究竟义中虽说空不堕断见,虽说有不落常见。为了对治众生的颠倒实执,宣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为痛苦不净,而相应圣谛涅槃时则宣说真空妙有双融、不堕诸边。其目的是以名言之理使众生认识到有漏轮回的过患,观无常痛苦无我不净,从而可厌离三有;以胜义之理使众生了知自性空,由证人空得小乘涅槃,及证法空远离二障,得大涅槃。所以佛陀教言完全符合二谛本性,相反,外道被邪分别染污,其见解非常即断,与诸法本性相违,故应判为非法。因此欲判断某宗某派的法门是否为正法,必须以四法印的正印来印持。

  尽管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地域、语言、根性的不同,为了随顺众生,会有语言表达、修行方法的差异,但只要法的内涵与佛法的宗旨一致,就应平等承认为清净佛法。今日地球上存在的南、北、藏传佛教,虽然形式各异,传承各不相同,但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佛法,因此彼此之间不必排斥毁谤。

  再者,以佛法而言,由于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以相应众生根机建立的法门也就各不相同。佛在世时曾三转*轮,佛灭度后教分大小显密,仅小乘也有十八部教,大乘显宗唯识、中观,一一门中又开多门,此外金刚乘亦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部之别,如是法门无量各立其说。面对这些,倘若弘法之士无有善加抉择的智慧,则很难避免谤舍正法的罪业。所以当务之急,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一切法门或暂时或究竟均为引导众生趋入解脱的清净佛法,应当平等恭敬皈依。另一方面,一一法门自有其见修行果,差别宛然,不可混滥,所以须明辨法门的了不了义。而欲辨了不了义,切不可随心武断、信口雌黄,凡有所言应有依据,或依佛所授记的圣者龙树、无著二大菩萨的判定而信受,或具慧之士以四依而辨别。否则,毫无根据地随心妄说必将种下毁坏佛法、损害自他的恶因。自宗宁玛巴可依全知麦彭仁波切及沃巴活佛总结的观点来判断了不了义,即主要抉择世俗之法均为不了义,主要抉择胜义之法均为了义;凡与究竟基道果相合的见、修、果均为了义,反之则非了义。如是抉择后得知,初转四谛*轮为不了义,二转般若*轮为了义,三转*轮中抉择唯识的部分为不了义,抉择如来藏光明的部分为了义。而在密宗,则将般若与如来藏同时圆满抉择,而且由事部、行部、瑜伽部、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越往上见解也越趋于究竟,如是一切见中大圆满见乃诸见之顶,故是了义中的了义。因此佛弟子们应以教理作衡量,切勿固执己见,如此才能了知佛法中边皆甜的涵义。《大集经》云:“五部虽别,不妨诸佛法界涅槃。”诚哉斯言!

  2、了知谤法舍法的过患

  在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莫过于佛法。昔日世尊因地为求一偈,不惜越过刀山火海,舍弃头目脑髓;常啼菩萨卖身出血只为求得般若法门;善财童子百城烟水不辞辛劳参叩百一十位善知识;二祖慧可为得安心大法毅然断臂……诸佛菩萨如是舍身敬法,其原因何在呢?因为佛法是一切世出世间安乐的唯一源泉,下至人天善趣的世间安乐,上至声缘菩萨佛陀的出世解脱,其中无一不由修持佛法而产生。对于此安乐之源的正法,如以妄心肆意毁谤,则会造下极为深重的罪业。

  依经论所示,毁谤正法者与三世诸佛、菩萨、声闻、独觉、空行、护法为敌,挑坏无量众生的正法眼目,使其蒙受极大损害,故而罪业弥天,甚于毁坏南赡部洲一切佛塔及杀害殑伽沙数阿罗汉。勿论真实谤法即相似谤法亦罪超五无间业。又毁谤正法者舍弃三世如来平等觉智、一切种智,亦是谤法谤僧,失坏皈依戒、菩萨根本戒、三昧耶根本戒。谤法者自坏其身亦坏他身,自饮毒药亦令他饮,自无信心令他无信。谤法者佛尚不愿听闻其名,何况以眼视之?见闻信敬礼拜恭敬听其教训悉皆遭大衰损。

  从上种种分析,可知谤法业障之重,相续如染谤法罪,今生如何修行也无法生起暖相,纵现神异实为魔所加持,虽求往生实难得生,此生命终必堕无间地狱,受极大丑陋之身,无数劫中受大苦恼,此间劫尽,转于他方地狱,他方劫尽复转他方,如是辗转,无有尽期。从无间狱出复经十七地狱,长劫受苦,罪尽之后多劫转为旁生,旁生中出转生为人,为人生于贫穷下贱,生无眼目,或一眼、无舌、无耳、无手,出生于无有三宝的边地,以等流果纵遇佛法又会起谤。纵入佛门然由往昔业障,心不入道懈怠放逸,心中恒时烦恼,与法极难相应。纵然勤修,难生功德。《大智度论》云:“毁呰般若波罗蜜,则为破十方诸佛一切智,一切智破故则为破佛宝,破佛宝故破法宝,破法宝故破僧宝,破三宝故破世间正见,破世间正见故则为破四念处,乃至破一切种智法,破一切种智法故,则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罪,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罪已,则受无量无边阿僧祇忧苦。”《大方广总持经》云:“若有众生于佛所说,言非佛说,言非佛说即谤法僧,而此谤者当堕恶道,受地狱苦。”上经又云:“阿逸多 !汝可观此谤法之人,成就如是极大罪业,难可出离。”又云:“若有愚人谤妙法,即是谤佛,亦名谤僧。”《入大乘论》云:“毁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此人受业报,实智之所说。生堕地狱中,大火炽燃身,焚烧甚苦痛,业报罪信尔。炽燃大铁犁,具满五百数,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恼。若从地狱出,复受诸恶报,诸根常缺漏,永不闻法音。设使得闻者,复生于谤法,以谤法因缘,还堕于地狱。”

  3、以正知正念防止谤法罪业的产生

  如是谤法所感地狱苦报及其余报至极惨重,信因果者谁愿造之?然而欲不受此果,必先灭其因,而欲灭因又依于了知业因之相。若连谤法的业相都不认识,如何能励力遮止谤业的产生呢?末法时代,由于废弃经论的闻思,多少人造下毁谤重业,犹不觉悟,可怜整日服毒,命在旦夕,尚不自知!因此为方便有缘者远离谤法之罪,以下依据佛经论典宣说谤法的业相。

  《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师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佛法依理固有了不了义的差别,而依作用,则无论了不了义都是应机所施的妙药,对于当机者而言,如能相应修习,必可疗治无明业病。以此而观,应知一大藏教同为诸佛如来大悲利生的显现,如果对此妄分贤劣进而取一舍一,则已造下谤法的罪业。《地藏十轮经》中说:若对声闻法有信心而毁谤缘觉乘法及阻止他人修持皆造谤法罪。《大方广总持经》云:“佛言:弥勒!如汝所说,我从成道乃至涅槃,于其中间所言所说,皆悉真实,无有虚妄。若有愚人不解如来方便所说,而作是言:是法如是是法不如是。毁谤正法及佛菩萨,我说是辈趣向地狱。”又云:“若有众生作如是言:佛为声闻所说经典,诸菩萨等不应学,不应听受,此非正法,此非正道,辟支佛法亦不应学。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修行法,声闻之人亦不应学,不应听受,辟支佛法,亦复如是。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有言说,声闻辟支佛不应听受。”宗喀巴大师云:“一切佛言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米拉日巴大师云:“佛法岂有好坏别,执著宗派即谤法,是为斩断解脱根。”永嘉大师云:“欲得不造无间罪,莫谤如来正*轮。”

  由以上教证,可知谤法的业相极其细微,心如稍有偏袒即易造下,如同行于独木桥上身体稍偏便会堕入河中。而要遮止谤法的罪业,必须恒时不离正知正念防护三门,欲使正念坚固,应努力闻思生起诸教无违的定解,方能从根本上破除非理的分别取舍,又应反复忆念谤法的过患生起恐惧心,以此防护心口的放逸。另一方面,无始以来深植于相续中的谤法习气非常深厚,为了净除业习,应当励力忏悔,而要防止习气的现行,则时时不能离开正知的观照,在三门之中尤其要谨防口业。《大方便佛报恩经》云:“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夫口舌者,毁身之斧,灭身之祸……人生世间,祸从口出,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燃,能烧一世,恶口炽燃,烧无数世。猛火炽燃,烧世间财,恶口炽燃,烧圣七…

《怀业时语略释•日月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