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来欺骗你,你肯定曾经欺骗过他。要怨就怨自己,要恨就恨自己,都是自己的因缘果报。自作自受,不作不受,你真正明白、深信了这些因果的道理,怨恨自然就没有了。这是一方面。
另外,若是我们自己有定力,有智慧的话,这是在帮我们消业还债。这个债早晚都要还,债还清了也是一种解脱。你往昔造的业就在你的相续里,早晚都要成熟。现在他是帮你显现这样的业力,就等于帮你消除了这些业障。
再者,如果没有这些怨敌仇人,我们怎么修忍辱,怎么修自他交换等菩提心呢?若是不修忍辱,不修菩提心,我们怎么能成就呢?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些都是助缘。现在很多人都感叹:“啊!我的违缘太多了,障碍太多了!”其实违缘越多越好,障碍越多越好。只要你自己能坚持、再坚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管是违缘还是障碍,都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是过关。你必须要过这些关,最后才能到达彼岸,才能成就。
成就是要靠磨炼的,如果没有违缘,没有障碍,怎么磨炼呢?从障碍、违缘、坎坷和磨难当中,训练心、磨炼心,磨炼习性,磨炼心态。当训练成功了,磨炼成功了,无论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时,心都能达到如如不动。不受影响时候就成就了。想成就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有违缘不怕,有障碍不怕,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信念,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不舍弃学佛修行这样一件自己选择的大事。
有违缘是好事,有障碍是好事,这也是消业、积福的机会。所以,大家不要总想逃避,总向佛菩萨求平安、健康、顺利这些。这些违缘障碍都是修行路上的如意宝,这是给你送来的如意宝。不要求佛菩萨让这些如意宝都远离自己,这多愚痴啊!如果能把这些违缘、障碍、坎坷、磨难,当做真正的如意宝,对上师三宝就没有所求了。所以尽量断掉对仇敌的怨恨,尽量掌握取舍善恶的方法,即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再去断恶行善。
现在我们根本没有弄明白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善恶的标准在佛法里,我们认为的善不一定是善,我们认为的恶也不一定是恶。善恶有世间的善恶,也有出世间的善恶。出世间的善恶,小乘有小乘的标准,大乘有大乘的标准,显宗有显宗的标准,密宗有密宗的标准,都应该掌握。知道了善恶,知道了怎样做才是断恶行善,可以说是去除了我们相续中的愚痴、无明和黑暗。这样就不用离开故乡,离开家了。
“抛弃故乡佛子行”。远离故乡,依止寂静处对大家的修行肯定有帮助,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的,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无所谓了。但是,实在没有这样的机缘与条件,也可以在家里修。我们通过互联网,随时可以亲近上师,修持正法,不一定总是用以前的方式方法。
第三,依止功德源泉之寂静处。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
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最好是依止寂静处。不是所有的道场、寺院都是寂静处,现在的很多寺院、道场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没有具德的上师,没有正法,没有一个完整的解脱成佛的方法,就不能依止。若是依止了也会失望,根本不可能解脱成就。所以,依止的寂静处最好是清净的道场,具备各方面学佛修行的条件,有具德的上师,有完整的解脱成佛的方法。
“我现在不能离开家庭,离开工作岗位;我不能经常在庙里,在清净的道场修行。日子还得过,工作还得做。”不要紧,你可以给自己创造寂静处。我们尽量创造条件上网,不出家门,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亲近上师,听闻佛法,修持正法,和同修道友共修。但若是家人不支持,你就去感动、感化他们,让家人高兴,去除这些违缘。我们现在总是跟他们讲,他们不听就跟他们吵,然后“打冷战”,好几天不说话,这不是好方法。你应该以自己的变化去改变他们,嘴上说没有用。
修行是否有进步,就看你周围人的变化。若是你周围的人有变化,你的修行就是有进步;若是你周围的人没有变化,你的修行就是没有进步。因为你周围的人最了解你,最熟悉你,你学佛、修行了,真有改变了,他们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的:哦,他学佛、修行受益了。这样谁不愿意学啊!周围人也一定会动心,他也一定会跟你皈依,跟你一起听法,这个时候就行了。
给自己创造了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这样家里就是寂静处了。现在让很多人离开家庭、离开工作岗位到寂静处修行肯定有困难。很多人认为“我为了学佛、修行,什么也不要了,家庭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这是放弃,是罪过,是伤害众生。
第四,忆念无常而放弃今生。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
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舍弃今世不是不能生活,不是不能工作,要舍弃的是对今世的贪着。长期相伴的亲友,最终也都要分离;自己通过不择手段所积累的财富,到临终离开这个世界时一分钱也带不走。我们的神识像个游客,身体像个客店,现在神识来到了身体里,“客人”——神识不是永远居住,只是暂时居住在“客店”——身体里,最终还要离开。所以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没有什么可贪恋的。
我们最贪着的是亲友,然而一切都是无常的,尤其是亲人和仇人都是无常的。今天的亲人也许明天就变成仇人了,今天的仇人也许明天就变成亲人了。今天可能好得不得了,高兴地结婚,没有几天就开始闹离婚,就变成仇人了。仇人也是这样,也会变成亲人。所以这些亲敌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执着的。
一切随缘,相聚是种缘分,大家应该珍惜这个缘分,无论在一起多久,都应当和睦相处,不互相伤害。不管是聚还是散,都是靠因缘的。因缘和合了就要聚,因缘和合了就要散,该散的时候散,该聚的时候聚,不要执着这些。
有了结婚的因缘就结,实在没办法就离,没有什么的。“我要结婚了,这是头等大事啊!”太执着了,看得太重了。不久又要离婚了,“天塌了,地陷了,完蛋了,我要离婚了!”没有什么,这不是完蛋了,你没有断恶行善,还在愚痴颠倒,那才是完蛋了!一切随缘,该聚聚,该散散。不执着不贪恋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想发财,晚上做梦都想发财,一听说别人中奖了,自己就动心了,天天出去买彩票,晚上回来供观音菩萨,然后祈祷:“我要中奖、中奖,中一百万、一千万。”你没有这个福报能中奖吗?求观音菩萨也没有用。你没有福报,观音菩萨也不能让你中奖。“我做买卖赔钱了,我完了!”“我的钱财被别人骗走了,我完了!”其实这不叫完了,也许是件好事。你真正赚钱了、发财了,那个时候才是完了,真的,那个时候你心里的压力、内心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
有些人非常很羡慕那些明星、大老板、大企业家,自己也想当。你真正当上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才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其实我们看电视剧也能看懂一些事情,以前一些人没进皇宫的时候,做梦都想进皇宫,真正进了皇宫以后才知道皇宫里的烦恼和痛苦。然后想出来,可已经出不来了,最后大部分都走进了绝路。
很多人想发财也是这样:“等我有钱了,可以做功德、建庙。”“我买彩票也是为了建庙,为了上师啊!等我中了五百万,一定要捐出来四百万帮上师,把寺院建得漂漂亮亮的!”不可能,你现在没有钱,所以能舍得,等你真中了五百万,就忘了建寺院的事了,也忘了上师了。你会想“还剩一百万怎么花呀?我应该留一半;不能这样白白地给别人,我要用五百万作本钱办个企业,然后再挣一千万,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建寺院了。”等你真有了一千万,又想了“我现在资金有点紧张,等挣了一个亿的时候再捐吧!”欲望又高了。总是这样子,很难很难。没钱时想的与有钱时想的不一样,有钱时的心态与没钱时的心态也不一样。没有钱的时候都挺大方,挺有舍心。真正有钱了,一点点都舍不掉了。
你看破放下了以后,赚钱有钱了也行,这时钱是一种方便。那个时候对钱根本不在乎,无所谓了;黄金和牛粪等同,不执着了。这个时候有钱也行,拿钱做供养布施,利益众生,奉献社会等,是一种方便。没有看破放下之前钱是种障碍,如龙树菩萨讲的“积财、守财、舍财始终是苦。”看看你积累财富的过程,特别痛苦,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赚钱的,哪有这么容易就能发财的。你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造了很多业,受了很多苦。真有钱了,又要守财,保护财,这也是痛苦。有钱了就有压力了,你会被它压得喘不过气来。保护财产也是一种困难、一种痛苦。如果没有钱财,就轻松了,门都可以不关不锁了。否则总是惦记窗户是否关了,门是否琐了。华智仁波切讲过,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只羊的痛苦,哪怕有一盒茶叶,也有一盒茶叶的痛苦,所以守财也是痛苦。最后是舍财。
你必须要舍掉这些财产,这更是一种痛苦。就像小品演的一样,人活着钱没了是痛苦,人死了钱没花掉也是痛苦。到临终的时候想放也放不下,想带又带不走,真的非常痛苦。那个时候,人的中阴身有神通,知道人间的这些事情,儿女、家人在争抢自己的财产,心里就更痛苦了。所以应该从心里放下,放下对钱财的贪着。
很多大德高僧有很多的眷属,有很大的寺院,有很广的事业,有很多的财产,但是他们一点都不会保留,不会留恋。在他们的境界里,一屋子的黄金和一屋子的牛粪是一样的。你什么时候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什么时候就不会受伤害了。
身体是暂时的,它是我们的神识暂住的地方,是客店。好比我们出差了,到旅馆或宾馆住宿,第二天就走了,我们不会执着这个房间。所以不要太执着这个身体。到人生最后的时刻,什么都带不走,所以没有什么可留念的。对亲友、财产,包括对身体的贪着都能放下,才是出离心;对世间没有贪恋,没有贪着,才是出离心。
“舍弃今世佛子行”,就是舍弃对今世的贪恋、贪着,这就是佛子行。那是菩萨、佛子应该做的。你看看自己能不能当大乘行者,若是你做不到这些,就不是大乘行者,也不是佛子了。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