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P2

  ..续本文上一页把握了要点。

  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不说修行,就是闻思,前后也有很多不同。闻思以后,很多道友生起了正信,这种正信是智慧,所以不易退转。但没有闻思之前,人会比较感性,信心是有,不过有点冲动,见一个上师就磕头,“啪啪啪”,一直磕到流血为止。但两天一过,态度就急转直下。这样不好,不庄严。

  因此,一定要长期闻思、长期修行,闻思修不脱离,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利益。

  ◎ 归纳精华要义而修

  从前,阿底峡尊者住在尼塘时,祥纳穹敦巴、炯敦巴、哈仓敦巴三位格西,请尊者讲述正量的宗派——因明。

  作为印度东西方最著名的班智达,尊者当然通达因明,但是他说:“无论外道、内道,都有许多宗派,但其中的道理,全部是以分别念串连起来的,学这么多分别念没有多大必要。”

  因明辩论,本来是智者的行为,但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词句上分别多了,甚至从小到老一直辩论,也没有什么意义。以前就有学者指出:“某某县几座寺院的格西们,聚会辩论数日,而与此同时,无数生命也正在寺院外的屠宰场上遭杀戮,但无人制止,为什么?”这的确是个尖锐的问题。佛教中有“慈悲”的教义,但太注重分别词句的人,可能把这些就忽略了。

  当然,我不是说学因明没有意义。因明是断除邪见的利器,比如《释量论》,学了以后,直接就能对佛陀、佛法生起正信。所以,学因明是很重要的。但尊者不这样说,其侧重点是在修行,并非反对因明——听任何上师讲法都一样,懂得他的密意很重要。

  因此尊者说:“人生转瞬即逝,如今是归纳精华要义的时候。”

  祥纳穹敦巴问:“那么,该如何归纳精华要义呢?”

  尊者归纳了四点,教诲说:

  “一、对等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修慈悲、菩提心;

  二、为了他们而勤奋努力,积集二种资粮;

  三、将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善根,回向所有众生,愿与一切有情同获圆满菩提;

  四、在作上述修行的同时,了知这一切的自性为空,显现之相如梦如幻。”

  这就是窍诀!阿底峡尊者是大人物,如果当时我们去拜见,除了求加持以外,请求赐予窍诀的话,也就是这四点。这四点就是精华要义。

  作为年轻人,学些因明、中观,断除增益是有必要的。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作好平时的念诵,修好加行,再行持一些善法,然后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想,就这样度过一生,是很有意义的。

  尤其是,在所有善法当中,听法是非常大的善根。听法时,前后有念诵,中间是专注听闻,最后是回向,所以一堂课下来,当天就有意义了。就我个人而言,没课那天是轻松一点,但总有“空过”的感觉。有课就很充实,讲一堂课,再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就觉着今天是有意义的,活着也是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归纳精华要义,并依之修行。否则,表面上了解、懂得、知晓得再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 一垫上如何修法

  昔日,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迎接他的是大译师仁亲桑波[3]。大译师的译作颇丰,在藏地也很有威望。当时见到阿底峡尊者时,大译师已是85岁,须发皆白,而阿底峡尊者是61岁。大译师的印度语很流利,所以让阿底峡尊者一见如故,特别欢喜,陌生感也消失了。

  来到大译师的寺院以后,阿底峡尊者问他:“您对诸如此类的正法,了知得如何?”之后,尊者对显宗、密宗里的种种法门逐一询问,结果译师似乎无所不知,一一对答如流。

  尊者十分喜悦地称赞道:“极为稀有!在藏地有像您这样的智者,我都不需要来了。”尊者感到意外,是因为请他的人是哭着哀求的:“现在藏地没有人懂佛法了,只有您去才能拯救佛教啊!”但现在他发现,眼前竟然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智者。

  尊者接着问道:“那么,在一垫上,该如何修行这一切法呢?”

  译师回答说:“应当遵照各个宗派所说来修持吧。”译师有个三层殿,上午,他去小乘殿修小乘法;中午,他到大乘显宗殿修大乘法;下午,他去最上面的密乘殿修密法。

  阿底峡尊者察看了他的修行环境以后,悲伤地说道:“译师您错了,看来我还是有必要来藏地。”

  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修这个、修那个,刚念了一百遍文殊心咒,“噢,观音菩萨还等着我,念观音心咒吧”;念完观音心咒,“噢,金刚萨埵会不会生气?修金刚萨埵吧”;修完金刚萨埵,“噢,还有释迦牟尼佛”……就这样,不会将显密所有本尊观为一体来修。

  甚至有些大德也是这样,虽然精通佛教的知见,但在修行时,还是对本尊有自相的执著,“我是不是得罪了某某本尊,还没来得及供他呢”。其实,这是把本尊视为凡夫,有这个过失。还有就是,一般人往往将各派教理分开理解,不懂得融入一体,更不懂得依窍诀而修。

  当时,也正是看到这种情况吧,尊者才说有必要来。译师问:“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修持呢?”

  尊者指点说:“应当将一切法,归纳为一个要诀来修持。”

  比如修本尊仪轨,就在这个仪轨当中,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这些全都可以一起修,不用分开。这是非常关键的!就上师瑜伽来说,在这一个修法中,其实已摄集了所有本尊的根本修法。在噶当派就有这样的窍诀:不必单独修降伏仪轨,只要你祈祷上师,保持对上师的信心,八万四千魔众便无计可施。我们知道,每个魔都有自己的“命咒”,而这些咒的要害,在你观想上师或对上师生信心的状态中,都被摄住了。摄住以后,魔众是无法动摇的。

  所以,一个对上师有坚定信心的人,千万魔众也无法作害。这就是窍诀!不懂窍诀的人,修什么法都很难。

  ◎ 有了窍诀还必须实修

  可见,修法一定要有窍诀。在了知上师所传授的窍诀以后,总结出实修的要点,这样便可以修行了。

  当然,随后就应该实修,否则也无济于事。如米拉日巴尊者说过:“一个饥饿的人,仅仅听到食物还不够,必须要食用。同样,仅仅了知正法没有利益,必须要进行实修。”

  《月灯三昧经》亦云:“我今为汝无量说,汝于此法若不行,如人虽持良妙药,于自身病不能治。”佛陀说,我已经为你们再再宣讲了这些道理,但是,如果你们不修的话,也无法解脱。就像一个人虽然手持良药,但不服用的话,也治不好自己的病一样。

  因此,仅仅听了法、仅仅思维了法是不够的,一定要修。修和不修完全两回事。比如菩提心,理论上谁都听过,也都会讲,但修过的人很不一样,他不仅相续调柔,而且会去帮助众生。没修过的人,说得再漂亮也行持不了,行持的话,遇到一点点违缘就退了。

  所以,一定要实修。

  ◎ 修行好坏的标志

  那么,修行好坏的标志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对治烦恼和我执,因此米拉日巴尊者说:“世人常言“饮食好与否,观其面色方知晓”,同样,佛法懂与否、修行好与否,看他是否已经对治了我执与烦恼,便可知晓。”

  世间人喜欢看气色,如果是红光满面,大家都会觉得他肯定吃得不错;如果脸色不好,听法时眼睛都睁不开,那肯定吃得不好——你们有些人脸色太好了,是不是在悄悄吃肉?(众笑)

  前段时间,学院成立了一个“素食学会”,在喇嘛这边提倡吃素。听说学会很庞大,二十多人。二十多人一起,挨家挨户地问:“你吃不吃素?”“你到底吃不吃素?”……

  有个人说:“你们的行为很感人,我很佩服,也不得不吃素,不然不好意思。但你们这个“运动”,还是非常可怕的。”(众笑)

  不过,最近喇嘛吃荤的确实少了,这样就好。我不是经常对你们强调嘛,你们是来藏地学法的,不要来学“吃肉”的。对藏地的大德,我也呼吁过,希望他们去汉地弘法时,还是应该鼓励素食精神。

  11月25号是“国际素食日”,之前我就跟他们说:“素食学会要成立的话,那天的缘起就很好。”我希望他们的“运动”越来越轰轰烈烈。不过,我们“金刚降魔洲”不需要这种“运动”,大家一直吃素,都很配合。其实,吃素确实很好,从大家的脸色上也看得出来。(众笑)

  回到尊者的教言上来。尊者说,修行好不好,要看他是否能对治我执和烦恼。这就是修行好坏的标志!就像看脸色一样,脸色不好,那吃得就不好。同样,我执重、烦恼重的人,修行肯定不好。这是装不了的,就算你能跟“本尊”像人与人一样交谈,那也肯定不是本尊。

  ◎ 法与非法的界限

  博朵瓦格西曾经请问仲敦巴格西:“法与非法之界限是什么?”

  仲敦巴告诉他说:

  “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能对治烦恼的,就是正法;不能对治烦恼的,就是非法。

  “不随世间则为法,随顺世间为非法。”如果每天扶亲灭敌,跟世间人一起搞经济,这样随顺他们,肯定是非法;如果不随顺这些,自己认认真真地修行,则是正法。

  “符合经论则为法,不符经论为非法。”如果所作所为,都符合三藏十二部的教义,这是正法;而如果不符合,那说得再好听,也是非法。

  “结果为善是正法,结果为恶即非法。”如果事情的结果对众生有利,这是正法;反之,则是非法。

  ◎ 三种见修行同一暖相

  ● 三种见

  阿阇黎吉公说过:“诚信因果不虚,是下根者的正见;证悟内外诸法现空、觉空双运,是中根者的正见;证悟所见、能见、所证智慧三者无二无别,即是上根者的正见。”

  在见解方面,根据根基,有上中下三种:

  下根者:诚信因果不虚,也承许前世后世存在。一般来讲,这是人天或小乘行人必须具有的见解,但遗憾的是,不说世间人,甚至一些佛教徒对此也是心存疑惑。

  中根者:证悟一切诸法都是现空无二。

  上根者:远离一切执…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