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至尊正法,皈依诸众之至尊不退转圣者僧众,祈求摄受我为菩萨。
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诸佛出有坏、住地诸大菩萨垂念我:如往昔诸佛出有坏、住地大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发殊胜菩提心,我某某(法名或俗名)也自此乃至菩提果之间,为一切众生而发广大菩提心。未救度者救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得安慰者安慰之,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以后在修行过程中,你们若失坏了菩萨戒,也应先通过七支供好好忏悔、积累资粮,然后在佛像、佛塔、佛经面前,一边观想一边重新受戒。否则,如果要寻找一个上师,在上师面前发露忏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样受菩萨戒有不共的优势,在三宝所依面前可以自己受。
不舍弃众生,是菩萨戒的根本。如果我们没有舍弃众生,就没有毁坏菩萨戒,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算是菩萨。)
诸大智者一致承认,胜义菩提心,是由有相修持力而得,不需要观待仪轨。而以上所讲相当于是仪轨,所以,依靠这个,胜义菩提心不一定生得起来,只能生起世俗菩提心。
念诵三遍后,观想自己成为菩萨,成为人天等世间之应供处,阻塞由业力堕入恶趣之门,从安乐之善趣至安乐之善趣,成办广大利他事业,成为诸佛之子,速获菩提。因此,应当抬高自心(生起佛慢等),生起欢喜。
【提示语】:
这种修法,一天念一遍是很好的。如果不能念,一个月念一遍,甚至一年念一遍,也是非常需要的。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七十三修法终
丙三(思维学处)分二:一、思维愿菩提心学处;二、思维行菩提心学处。
丁一(思维愿菩提心学处)分三: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戊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为一切众生而修自他平等菩提心:虽然所有众生与我一样都希求安乐、不愿遭受痛苦,恒时唯一向往幸福快乐,却不知弃恶行善,以至于恒时感受痛苦,这些众生多么可怜、多么悲哀!
愿不具安乐之众生获得安乐(慈),被痛苦逼迫之众生远离痛苦(悲),享受安乐的众生恒时不离幸福(喜),有亲疏贪嗔的众生无有贪嗔、一视同仁(舍),一切众生皆趋入解脱道,恒时行持善法。愿我与一切众生迅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如是以猛烈心观修。后于诸法何者亦不成之空性中放松片刻。
【提示语】:
关于菩提心的修法,现在国外许多心理研究机构比较关注。前段时间,我也给一些大学生讲了,国外的这些机构专门做过一些试验,他们先测试某个人的性格,比如特别暴躁、粗鲁、狂妄,然后让他修大慈大悲的菩提心,为期是一个礼拜,或半个月,或一个月。再进行测试时,他的性格跟以前完全不同,变得温顺起来了。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
所以,你们也应经常修一下菩提心。不说长期,哪怕每天修二三十分钟,性格也会有极大改变。当然,若能长期修的话,很多修行境界肯定会自然而然现前。否则,不修菩提心,就直接进入密法的最高境界,除了极个别利根者以外,这无疑不太现实。
我以前讲《入菩萨行论》时,曾要求大家每天修三十分钟菩提心。听说有些人一直坚持不断,至今五六年了还在修,而有些人刚开始修了两三天,然后就抛之脑后了。很多凡夫人的行为就是这样,造恶容易行善难,不注意的话,以后会非常可怜!
后行:以三轮体空作回向。
第七十四修法终
戊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面前有一位能令自己生起悲心的有情,比如重症患者、地狱众生,意念自己的一切安乐、善妙身体、受用以及善根,如脱衣服般全部取出施与他,令他享受幸福安乐;而他的所有痛苦,取来自己代受,他的痛苦与自己的快乐相互交换,就像换衣服一样。
这样的观修纯熟时,再配以呼吸法修持: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安乐、善根施与众生;吸气时,观想众生的痛苦自己取受。
如是从一个众生到一切众生之间,轮番修持施受法,以最大的精进日夜勤修。
【提示语】:
这个特别重要!刚开始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慢慢修了一段时间后,自己完全能做得到。
所谓的我执,其实是一种颠倒、错误的执著。现在有些科学家在试验时,发现人的迷乱心特别强。比如让一个人把橡胶手,使劲观想成自己的手,当他逐渐产生我执时,用菜刀来砍断这只假手,这个人就会产生剧烈的痛苦,大叫起来。
既然对无情法都可以产生我执,那将一切众生都观为“我”,这应该也没问题。这样修到了一定时候,当众生遭受痛苦时,你自然会流下眼泪,心里特别疼。而如果你菩提心修得不好,众生怎么被砍杀,你都会觉得无所谓,甚至还愿意参与其中。所以,我们一定要长期地修行,修自他交换。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七十五修法终
戊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以如独子之母慈爱儿子般观修。观想面前有一位能令自己容易生起悲心的有情,心里无法堪忍他在受苦,自己取而代之,并将自己的安乐等善妙施与他,使其获得安乐。
(一般来讲,母亲对独子的执著,比对自己的执著还厉害,她宁可自己生病,也不愿意孩子生病。同样,我们在众生受苦与自己受苦中选择的话,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众生受苦。)
又暗想:“我住于轮回中也好,病也好,死也好,无论遭到任何损失都可忍受,但怎么也无法忍受此等众生漂泊于轮回中受苦。”对众生生起强烈的慈爱心。
(有些人可能因为学过《入菩萨行论》等大乘佛法,菩提心非常强,只要能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自己再怎么累、再怎么苦,也不在乎。这颗心真的非常非常珍贵。)
从一有情至一切众生皆如是观修。所有众生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无论是损害我还是饶益我的众生,以自己所见所闻的众生为主直至遍布虚空界的一切众生,皆以殊胜菩提心对待。
【提示语】:
我们不要认为众生跟自己没关系。当然,如果你修行特别差,自私自利心非常强,实在不愿修大乘菩提心,那佛陀来了也没办法。但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即使对众生无法完全做到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至少也要在有生之年不害众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众生,哪怕走路时看见一个人有困难,也应该去扶他一把。如果你有因缘,还可将佛法灌入他的心田,让他暂时离开轮回的痛苦,究竟获得无余涅槃。这方面,我们随时都要发心。
如果你能力实在不够,应该合掌默默祈祷:“愿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经常垂念我、加持我,让我这样刚强难化的性格,马上柔和起来。您加持的甘露,降临在我干涸的心田,让它开始滋润起来,菩提心的苗芽迅速开花结果……”随时随地这样发愿的话,心的力量极其强大,诸佛菩萨的加持也真实不虚,因缘具足时,即使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很快变成大乘菩萨。
一旦我们有了这种能力,真正生起了菩提心,言行举止逐渐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此时饶益众生也不会很困难,今生来世都会快乐,前途肯定是光明的。
后行:于无缘中回向善根。
第七十六修法终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八修法~第七十六修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