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们不是有力 而是有心(宽运法师等人-闲谈社会时事与人生)▪P3

  ..续本文上一页,我一心只顾着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跳舞去听唱歌呢?所以绕过了街道一周,真的是不见不闻。」国王听了这些话,才领悟到那出家人所说的话,一点也没有差错!

  这个故事所讲道理,其实和你刚才所说的情况是一样的,你越紧张,你所拿着的水就越会倒泻;但是当你心不旁骛,一心一意地往前走的时候,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你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这样的话,水就不会倒泻了。

  雷先生:什么也不想、也不看,就只管向前走。这像开车一样。

  雷太:但是,师父,我和他的看法不同。因为当时我也在现场,那天已经是第四天了。去法鼓山之前,我们也去到了中台山。我的腰一向不好,当时师父带我们上了大殿;师父说,你们可不可以帮我数一下有多少楼梯级。我看了楼梯就想:死啦,不知道可不可以上到去?我的腰骨已经很痛了。但是,其乎所有数的人都数不到,而当我数完之后,心想:我怎么那么厉害,竟然可以数到?我体会到:原来专注是可以改变人生的。

  而当我到了法鼓山后,参加刚才所说的那项活动时,我也是很担心那碗水会倒泻的。所以,我每走一步都会紧张一下,好像举步为难,不知道用什么脚步去走。于是我回想在中台山时的情况,为什么楼梯可以走,反而平地不能走?可能是太紧张了!于是,我就赏诞观照我自己的心,提醒自己不要太紧张,注意每一个脚步。后来,我走的时候变轻松了,也顺畅了。后来,我感觉到只要专注在脚跟,脚尖,其他的问题自然就没有了。所以,我是走到最后的一个。

  宽运法师:水有没有倒泻呀?

  雷太: 我越走就越顺畅。当时,水泻是因为有人咳嗽,她每咳一下,我的水就泻一点。我的目的不是走在最先,但她的一举一动是影响到我的。所以,我和他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雷先生:我是走得最快的,她是最后的。哈!两个不同的人。

  宽运法师:有一个公案说:有个师父,他有两个徒弟,一天为了一点小事正在诤论。大徒弟跑来请师父评理,问师父:哪个对?师父说:「你对。」二徒弟觉得不公平问:到底是我对还是他对?师父说:「你也对。」三徒弟看见了,觉得大惑不解,跑来问师父:「师父为什么你说大师兄对,二师兄也对呢?」这个师父怎样回答呢?他说:「你也没有错。」

  雷先生:哈!都没有原则的?

  宽运法师: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都认为自己没有错,所以说三个都是对的。所以,禅的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对错是非,你自己的内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每个人的体味都不同。

  雷先生:有一次我们在大陆,去到一个地方,要上一个楼梯有两千多级,我们都不敢上,可是一个带病在身的女人,却上去了,全程用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几十个人当中,只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够胆上去,一半的人都不敢,而这个带病的女人,却有这样的定力、毅力走完全程。

  雷太表弟:没有人敢上去,因为有五十多层楼高。

  宽运法师:首先是专注,能令一个人忘记身体的痛楚,这是事实的统计,真的是做得到的。好像你生病,若你不专注在这个病上面,而将注意力转移到看电视上,那么就可以忘记身体的疼痛。人的心念是可以转移的,其次是要放松;放松以后,这个痛自然就会减轻。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专注呢?就好像我前面所讲的公案一样,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他都听不见、看不见;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雷先生:对的。不过有些人很执着,总是没有办法看开一点。

  宽运法师:清朝乾隆皇帝一次南游出巡至金山寺,与法磬禅师一起站在长江边,问禅师:「长江一天有多少艘船经过?」禅师回答说:「两艘船。」乾隆皇帝惊讶地问:「怎么会只有两艘船?」禅师就说了:「一艘为名,一艘为利,所以只有两艘船。」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人之所以营营役役,不外乎为名为利而奔忙,所以我们都被名利所污染了。

  雷先生:是的,这就是人间的实况,大部份人都是为名为利而终日忙碌。

  宽运法师︰在我看来,应该是太太先信佛吧。

  雷先生︰对的。她一向都是比较重视佛教。但我自己平常就不太在意,我比较我行我素,但我不会去伤害人。

  雷太︰可能是不太懂得理会别人的感受。

  雷先生︰她常常说我不理会别人的感受,总是你有你走,我有我走,这个百分之一百正确,因为我的个性比较独断独行。你看我拿着这杯水专心一意的往前走,可以完全不理会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不管其他人在做什么事情,我只管走我自己的路。

  雷太︰可以说是较「自我中心」。

  宽运法师︰现在接触了佛教之后,有没有改变?

  雷先生︰应该改变一些了,我开始学懂多体会一些别人的感受。

  宽运法师︰对的。大家都感觉到你开心了,因为你在宗教里面发现了一种热情,你很愿意去关心别人,例如是安老、护老的问题,希望能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出一分力。所以你不知不觉在这里起了转变,而且最近香港又到了大陆及到台湾等地去参访,好像去过中台禅寺、法鼓山、佛光山等地。

  雷先生︰是的,我们去了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还有慈济;及祖师禅林。

  宽运法师︰你们有去参加禅修?

  雷先生︰有的,我们跟着去参加,去了五天。

  宽运法师︰雷太,你感觉到先生有甚么转变呀?当他去完参禅之后。

  雷太︰啊!好像转变不太大哩,哈哈……。

  宽运法师︰这个转变是慢慢来的,不过他以后可以多点来西方寺,或去其他不同的道场,了解佛教不同的思想。了解多些,人就会豁达些。

  雷先生︰原则上我是接受的,甚么宗教我都会接受。比如说,去到教堂,我会进去祈祷或诵圣诗。因为我从小在基督教的学校长大的,已经很习惯了。我觉得我们去到每个地方,首先需要尊重那个地方的人,即是说,你不会因为自己是个佛教徒,就不进入教堂里去行礼,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因为这表示一种尊重,正如不信佛的人,进入寺院来,他仍然会参拜。

  雷太表弟︰我和你一样,我去到回教庙就行回教的礼,总之一定尊重别人。

  雷先生︰不过,可能我们都还未达到一个虔诚信仰的境界,对于佛教还未真正的认识、了解,因为我们还在门外,兜兜转转的。

  宽运法师︰所以,有时间的话,你们可以先皈依。

  雷太︰我小时候是读基督教的学校的。但我妈妈是佛教徒。

  宽运法师︰哦!原来是这样。你也没有皈依?

  雷太︰所以说,我的背景和他有点出入。我妈妈是佛教徒,不过我自小在基督教学校里长大。所以,在读书时期就有很多思考,比如说圣经里的一些问题,我都会去深思。当后来我皈依了佛教之后,觉得佛教是内求的。我的所作所为都在自身,我要做得好,是不用向外去求的。所以我觉得,自己不单是拜观音、求观音、信观音,而且更要学观音。这是较高的一个层次,所以后来我选择成为一个佛教徒。

  宽运法师︰这就是自救和他救的分别,在佛教里称为自力与他力。因为人呀,总是信不过自己,所以信仰上帝,其实就是依赖上帝。但是佛教却教我们信自己,自己救自己,不用别人来打救我们,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啊。

  雷太︰通常是在我软弱的时候,我就会求观音,但是当我得到这种加持的力量后,我就会反省,我自己是否还可以有所领悟或有所提升呢。无奈这个身体我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当我有病的时候或无助的时候,我还是会求观音菩萨。

  宽运法师︰你们的信仰,有没有影响到子女?

  雷先生︰我的儿子已经皈依了。他是最早一个皈依的。

  雷太︰我儿子最早皈依,皈依的因缘是我妈妈。

  雷先生︰因为他在加拿大出生,当时他的婆婆(外祖母)每个礼拜都去佛光山。

  雷太︰因为当地很少华人,唯一的集会点就是佛光山。

  雷先生︰在多伦多也有佛光山的道场。

  雷太︰佛光道场有一种「无我茶」,我妈妈非常喜欢去喝。所以,每个礼拜,我弟弟和妹妹都放假,我们就经常开车载她去。因为老人家在外面生活是很困难的,没办法自己开车,所以一有空我们便载她去。直到她得了重病,进了医院;医生跟我们说她还有三个月的寿命。于是我儿子每天放学,都会去请茶,请了茶之后,就用一个纸杯,开四十五分钟车往另外一边,送到医院给我妈妈喝。但是由于路程遥远,茶水太热,途中纸杯会溶,所以有一天我儿子就和滴水坊的师姐说︰「我可不可以整壶请走?」师姐说︰「我们不卖壶的呀。你买来干甚么呢?每天都来买。」他说︰「我是请给我婆婆喝的,因为她进了医院。」之后师姐就告诉师父,她说︰「有个年轻人,每天都来请茶,他现在想整壶买回去,有没有可能?」师父听到他的原因,就说︰「好吧,你卖给他吧。」由此就和师父结了一个缘,直到我妈妈临终时,师父就过去向我妈妈说法;那次说法之后,大家见过面,师父就问可不可以帮我妈妈做完佛事之后,邀请我的儿子,帮他们办一个青年团呢?于是彼此就结了这个因缘。后来我的儿子去过几次佛光山的本山,最终他就决定皈依了。因为他的关系,我接触佛光山的机会就多了,但也是几次的因缘而已,因我不是长居多伦多,他皈依的时候我都没办法参加;直到后来一次的因缘,我回去看他,刚巧星云法师也去了,于是我就皈依了。

  宽运法师︰所以说一切都是有因缘的。

  雷太︰那个因缘是婆婆给他。

  宽运法师︰他很有孝心啊。这一壶一壶的茶水送去,这个心真的很难得。

  雷太︰是的。

  雷先生︰他的思想跟普通人不一样。虽然他现在32岁,但是他的观点和我们不同。

  宽运法师︰哦,这个年青人不错。

  雷先生︰他有时候甚至教我们怎样做人。真是我们有所不及的。其实,他小时候是个很顽皮的小孩,可能是后期在佛光寺工作的关系,思想和行为都改变了。而且他很喜欢布施,他很舍得。

  他跟我说,原来我都不…

《我们不是有力 而是有心(宽运法师等人-闲谈社会时事与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