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
极乐之嘉宾
「虽未生极乐」:虽然我们还在这里作凡夫,还没到达极乐净土。但是:
「即是极乐之嘉宾」:你看,不是说我们死了,极乐世界才有我们的位子。现在在这里还是凡夫呢,还是黑头发、皱面孔,但是极乐世界已有我们的位子了,我们是极乐世界的贵宾。
所以说「平生业成」。我们虽然还没有到极乐世界,但是那里已挂好了我们的号。阿弥陀佛设大法宴,桌子上摆了你的位置,所以要快点去。
往生之业成就在六字名号里边
关于「平生业成」,还想多说几句。
业是往生之业,我们往生净土的信愿行的往生之业,阿弥陀佛在十劫之前,都成就在这句名号当中,祂才说:「十方的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佛。」
所以,各位要知道,我们往生之业成就了。成就在哪里呢?成就在六字名号里边。我们现在信愿持名,名号的功德、往生之业就在我们心中。
《观经》下品讲了三个人:下下品是念十声佛,下上品是念一句佛,下中品是闻到了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想念、没念出来,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的往生之业是成就在六字名号里边。
各位!如果六字名号里面没有我们的往生之业,你念一万遍也不能往生,对不对?
(「对!」)
因为如果六字名号里面是空的,没有往生之业,你每天念十万遍,你念十年、一百年,你也不能往生。就好像是空箩,你用手一拿,里面没有宝,你拿再多遍也没有宝,对不对?
临终一念能往生,说明名号里面就有我们往生的功德之宝;名号里面有往生功德之宝,临终一念能往生,平时一念也能往生。
存折喻:现在念的这句名号里边就有往生
我们平时信受称名,信心如手,执持名号,名号里面的往生功德我们就拿到了,现在就得到了,所以叫「平生业成」。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都有我们的往生。我们这样的相续念佛,临终往生,是兑现现在的名号当中本来所包含的往生,所以,往生之业成就在六字名号里边,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我们用信心的手来领取它,不是说现在我们每天念三万声,念十年、二十年,到临死念那一句才算数,是现在声声念念都算数。大家有听明白吗?
(「明白!」)
就好像我们从家里拿存折到银行去取钱,到银行里能取到钱,是因为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存折里面就有钱。如果我们从家里出发时存折是空的,到银行里没有钱给你,是不是这样?
(「是!」)
存折就代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们临死之所以能往生,是因为我们现在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里边就有往生。如果现在念的名号里边没有,你到临死也是空的。
坐船喻:平生念佛更有把握
也像我们坐船一样,十点钟开船,有一人,九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他来了,「等等我!」一个箭步上了船。船开动了,他也可以到彼岸。
还有一人,九点半就坐到船上,他能不能到彼岸?
(「能!」)
那是不是更有把握?
(「是!」)
对了。九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上船的人,就代表那个临终念一声佛的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大愿船,你到临死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上去了,你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念佛,我等于是提前半个小时坐在这个船上面,怎么没有把握?更有把握!
也有可能出现故障,在哪里呢?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行吗?」然后下了船,去换别的法门,你一下去,船开动了,你丢在这个地方了。
所以要老实念佛,要一向专念,要不改变。印光大师讲:
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你一旦坐上这个大愿船,你就不要下来,你在船上稳稳当当坐着,很好!决定往生!
40. 「现生不退」之文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
则虽具缚凡夫,
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
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增广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
现生不退转。不退转是什么意思呢?「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可以成佛。按通途法门,要登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讲不退转的。而我们净土法门,你专修念佛的人,就不退转了。
说你能对净土法门产生深信心,虽然是一个具足烦恼业缚的凡夫,但是已经超过了声闻和缘觉,你现在就是菩萨的种性。我们烦恼一点都没断,跟阿罗汉怎么敢比啊?但是,种性超过阿罗汉。我们念佛超过阿罗汉和辟支佛,不是我们自己断惑证真的道力,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
所以,下面举例子说:
「喻如太子堕地」:太子一堕地,全国欢庆,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来恭贺致敬。若论这个皇太子,才生下来,拉屎拉尿还要请人家帮忙,对国家一点贡献没有,大字不认识一个,他为什么超过了这些文武大臣呢?是因为他爸爸是皇帝,他现在是太子、是小孩,长大了就要登位,就要作皇帝。
我们念佛也一样,阿弥陀佛是佛王、法王,我们就是佛子、法王子,将来必定要成佛。
如果以经教来说,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就是说念佛现生不退,还有《阿弥陀经》也说:
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真信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你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我们的不退转,不是菩萨那种有神通道力的不退转,是仰仗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力、光明摄取力,以凡夫位而达到不退转。
41. 「必堕恶道」之文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三编卷三.覆智正居士之母书)
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增广上.覆周智茂居士书)
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续编.覆杨树枝居士书之三)
有人知见狭劣,说:「我哪里够资格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下辈子做人就可以了!」
大师就呵斥说:「你想来生做人,比你临终往生还要难!」
为什么呢?往生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靠佛的力量,你当然很容易往生了;来生做人,要靠你的修持,靠你的修持,要做人很困难。
就好像过一条小河,可能比过大江还要难,为什么?你如果自己游水,可能会淹死。过大江如果坐船,还没有危险。
所以,并不是说往生就很难,往生靠佛力很容易。
印光大师又讲:
「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你不要指望将来可以做人,不生西方,将来必然要下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因为我们内心都有强盛的贪瞋痴烦恼。
就是你修持得再好,第二生或许不堕三恶道,第三生决定要堕三恶道。因为你今生持戒修福,第二生做人就有财有势,容易趁福力造罪,福力越大,造业越大,结果第三辈子堕落得更快。这叫「三世冤」。不要指望能 「生生世世做人、生生世世修行」,这个梦都梦不着!所以,要有警惕。
「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就是得道成阿罗汉,都比不上往生西方。往生西方,决定可以成佛,何止是阿罗汉。
这句话也是给我们一个顶门针,在头顶上扎你一针,不要做梦,说「我来生要做人」──只要求生西方,不要求来生做人。
42. 「破戒违法」之文
念佛,若求来生福报,即是破戒违法。
念佛法门,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门。
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违法。(续编上.覆传德师书)
有人也念佛,但他不求往生西方,只是求来生做人有好福报,大师呵斥说:「这是不遵佛教,破戒违法!」我们都知道杀生、偷盗是破戒,不知道即使守持五戒、吃素念佛,如果求来生福报,不求往生西方,也是破戒,甚至是破根本大戒;因为不求往生,必堕恶道轮回。
43. 「只怕不成佛」之文
欲利他,先须自利。
若非自己先出生死,
何能度彼生死众生?
譬如溺于海者,
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增广卷一.与心愿居士书)
求生西方,方能弘法利生。(三编卷二.覆志梵居士书三)
只怕不成佛,勿愁佛不会说法。
如神龙一滴水,即可遍洒全国。(三编卷三.覆温光熹居士书一)
有的人发心很大,说:「我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要在这个世界度众生。」
大师说:不可不可!你想利益他人,度众生,先要你自己能自利。就好像说你自己没有出生死,你怎么能再救度生死海的众生呢?你自己还在大海里面淹得要死不活的,你讲大话说:「我要救人家。」那不可能!你先自己能够到岸上去,你再驾了船来救人家才可以。
「神龙一滴水,即可遍洒全国」:这是说真龙,只要有一滴水,就可以兴云布雨,遍洒天下。成了佛,点滴之法,都可以普润一切众生的菩提道芽。如果不是神龙、不是真龙,是泥塑的龙,你就是把它泡到水里边,它也没有效果。意思是说我们要往生西方成佛,才真正可以说法度众生,无所障碍。在这个地方所谓弘法利生,都是不能达到究竟圆满、自利利他。
「只怕不成佛,勿愁佛不会说法」:这话说得很幽默,也很明显,对比很鲜明。我们只怕不成佛,不愁佛不会说法度众生。度众生,你不用着急,先往生西方再说。当然,在这个世界,没有往生之前,随份随缘地把净土法门告诉有缘的人,是应该的。
44. 「专杂得失」之文
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有大智慧,有大神通,
其所示专杂二修,
其利无穷。
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
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
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
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
则百中稀得一二,
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诚言,
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增广上.覆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这段是印光大师对善导和尚的「专杂二修」的一种体认和一种崇仰。说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他教导众生都非常的平实,不讲玄妙。至于所示我们专修和杂修这一点,对我们净土的行人,可以讲有无穷无尽的利益…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壹、安心篇 五、信愿专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