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善导大师语录▪P5

  ..续本文上一页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54.《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479、480页):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忏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广,如下具说,随意用皆得。)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55.《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38页):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

  

三、偈语篇

  

(一)念佛胜易

  

1.《法事赞》「念佛最亲」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398页):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2.《法事赞》「称名入报」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37页):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3.《往生礼赞》「念佛光摄」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28页):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4.《般舟赞》「唯觅念佛」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76页):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5.《般舟赞》「照觅念佛」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47页):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诸佛国,极乐安身实是精。

  

6.《法事赞》「无过念佛」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50页):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7.《般舟赞》「不如专念」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70页):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8.《般舟赞》「念佛最尊」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76页):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9.《法事赞》「直入涅槃」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378页):

  

十方恒沙佛舒舌,证我凡夫生安乐。

  佛使二十五菩萨,一切时来常护念;

  毕命直入涅槃城,直心实行佛迎来。

  

10.《法事赞》「念佛佛现」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22页):

  

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或与华台或授手,须臾命尽佛迎将。

  

11.《法事赞》「终时正意」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39页):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此弥陀本愿力,一念之间入宝堂。

  

12.《法事赞》「殷勤呼唤」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63页):

  

四十八愿殷懃唤,乘佛愿力往西方;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13.《法事赞》「愿力平等」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46页):

  

弥陀愿力皆平等,但使回心华自捧;

  一念逍遥快乐国,毕竟常安无退动。

  

14.《般舟赞》「至死为期」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54页):

  

一切时中相续作,至死为期专复专;

  一到弥陀赡养国,毕竟消遥即涅槃。

  

15.《般舟赞》「但使回心」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55页):

  

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16.《般舟赞》「利剑名号」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47、589页):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17.《般舟赞》「普劝众生」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75页):

  

普劝众生护三业,行住坐卧念弥陀;

  一切时中忆地狱,发起增上往生心;

  誓愿不作三涂业,人天乐报亦无心。

  

18.《般舟赞》「普劝有缘」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92页):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

  

19.《般舟赞》「人人有份」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65页):

  

忽尔思量彼快乐,人人有份不须疑。

  

20.《法事赞》「乘佛愿力」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377页):

  

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

  

21.《法事赞》「同至菩提」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32页):

  

有识含灵皆普化,同因同行至菩提。

  

22.《法事赞》「入涅槃门」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00页):

  

念念回心生净土,毕命入彼涅槃门。

  

23.《般舟赞》「念佛涅槃」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84页):

  

念佛即是涅槃门。

  

(二)极乐超胜

  

1.《法事赞》「果得涅槃」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31页):

  

果得涅槃常住世,寿命延长难可量;

  千劫万劫恒沙劫,兆载永劫亦无央。

  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

  十方凡圣专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会,身色寿命尽皆平。

  

2.《观经疏》「西方寂静」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149页):

  

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

  大悲熏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

  或现神通而说法,或现相好入无余;

  变现庄严随意出,群生见者罪皆除。

  

3.《往生礼赞》「超诸佛剎」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23页):

  

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

  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剎最为精。

  

4.《法事赞》「净土湛然」之偈(《善导大师全集》422页):

  

历劫已来未闻见,西方净土宝庄严;

  此是弥陀悲愿力,无衰无变湛然常。

  

5.《往生礼赞》「十地自然」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529页):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6.《法事赞》「真净报土」之偈(《善导大师全集》第429页):

  

弥陀佛国真严净,三恶六道永无…

《善导大师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