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爲別異耳。
54.《往生禮贊》(《善導大師全集》第479、480頁):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叁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系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殷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忏悔心故;(忏悔有叁品:一要、二略、叁廣,如下具說,隨意用皆得。)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爲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爲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55.《往生禮贊》(《善導大師全集》第538頁):
《十往生經》雲:若有衆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意)雲: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複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叁、偈語篇
(一)念佛勝易
1.《法事贊》「念佛最親」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98頁):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爲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2.《法事贊》「稱名入報」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7頁):
極樂無爲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複專。
3.《往生禮贊》「念佛光攝」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8頁):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爲強。
4.《般舟贊》「唯覓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爲余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5.《般舟贊》「照覓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7頁):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6.《法事贊》「無過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50頁):
如來出現于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叁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叁念五念佛來迎;
直爲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7.《般舟贊》「不如專念」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0頁):
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8.《般舟贊》「念佛最尊」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爲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9.《法事贊》「直入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78頁):
十方恒沙佛舒舌,證我凡夫生安樂。
佛使二十五菩薩,一切時來常護念;
畢命直入涅槃城,直心實行佛迎來。
10.《法事贊》「念佛佛現」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22頁):
彌陀名號相續念,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須臾命盡佛迎將。
11.《法事贊》「終時正意」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9頁):
終時正意念彌陀,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一念之間入寶堂。
12.《法事贊》「殷勤呼喚」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63頁):
四十八願殷懃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13.《法事贊》「願力平等」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46頁):
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回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畢竟常安無退動。
14.《般舟贊》「至死爲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4頁):
一切時中相續作,至死爲期專複專;
一到彌陀贍養國,畢竟消遙即涅槃。
15.《般舟贊》「但使回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5頁):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16.《般舟贊》「利劍名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7、589頁):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
17.《般舟贊》「普勸衆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5頁):
普勸衆生護叁業,行住坐臥念彌陀;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叁塗業,人天樂報亦無心。
18.《般舟贊》「普勸有緣」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92頁):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爲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19.《般舟贊》「人人有份」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65頁):
忽爾思量彼快樂,人人有份不須疑。
20.《法事贊》「乘佛願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77頁):
叁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21.《法事贊》「同至菩提」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2頁):
有識含靈皆普化,同因同行至菩提。
22.《法事贊》「入涅槃門」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00頁):
念念回心生淨土,畢命入彼涅槃門。
23.《般舟贊》「念佛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84頁):
念佛即是涅槃門。
(二)極樂超勝
1.《法事贊》「果得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1頁):
果得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巍巍獨坐度衆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2.《觀經疏》「西方寂靜」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149頁):
西方寂靜無爲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熏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余;
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3.《往生禮贊》「超諸佛剎」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3頁):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衆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爲精。
4.《法事贊》「淨土湛然」之偈(《善導大師全集》422頁):
曆劫已來未聞見,西方淨土寶莊嚴;
此是彌陀悲願力,無衰無變湛然常。
5.《往生禮贊》「十地自然」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9頁):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6.《法事贊》「真淨報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29頁):
彌陀佛國真嚴淨,叁惡六道永無…
《善導大師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