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五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昨天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修学信愿念佛法门的纲要。那今天,我们就要跟大家讲修学这样一个法门,我们得到什么利益。得不到利益,我相信大家都不高兴到这儿来念佛,修学佛法了。

  【第四明力用。】

  力用,就是功德,我们得到什么功德。佛讲法,他不是说空话,全部是要为了利益众生而讲的。

  【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

  我们修学信愿念佛法门,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转。佛在《弥陀经》中告诉我们大家,“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我们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怕就是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的下品下生,也不可能再退转到娑婆世界来,也不可能再搞六道轮回了。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有四土之分,还有九品之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现在念佛功夫之深浅啊。你念佛功夫的勤惰,念佛功夫的深浅决定你品位的高下。看到寺院里面打佛七了,都逃回去了,跟大家在一起这样发心念佛肯定是有差别的。你的烦恼断得怎么样,决定你得生哪一个净土。往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每一土当中又分九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这九品就是在于我们现在念佛功夫之深浅。所以你不要觉得“得生与否全在信愿”,那我只要信愿心具足就好了,因为你念佛功夫的深浅,那就决定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你烦恼断得越多,把见思烦恼断尽了,那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在凡圣同居土,到方便有余土了。所以我们一听这个消息太高兴了,接下来拼命地念佛。所以我底下要给每个人发一个念佛计数器,你空下来了就把你的身口意三业跟阿弥陀佛相应,越念越法喜,越念越开心,为什么?到了极乐世界你是品位越来越高了,不一样的。所以学习了这个九品会增加我们大家的信心。你看那些人懈怠了,他看到佛七逃回去了,跟你在这边发心,肯定是有差别的。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我们大家在娑婆世界,你要出离六道轮回,如果不修学这个殊胜的特别法门,而修一般的通途法门,你首先要把八十八使见惑断尽,才能证得小乘的初果,须陀洹。见惑,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八十八使,对常乐我净四颠倒想的邪见全部要断尽,你才能初入圣果。你把见思二惑,思想上的贪嗔痴慢疑断尽了,那你才能证得小乘的阿罗汉果,入住偏证涅槃,脱离轮回。但是我们大家要知道,你只要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见思惑一点点没有断尽,你已经超越了六道轮回,不会退转了。未断见思,那就生到凡圣同居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有本质的差别。我们有三恶道,六道轮回,还有嗔心大的阿修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人天道,没有三恶道,没有阿修罗道。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很多都是大菩萨,等觉菩萨,所以我们到了那个地方,你整天都跟一些大菩萨在一起,长期熏修,必然不会退转。

  【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事一心不乱,就是见思惑断尽。达到了事一心不乱,那我们就生方便有余土。虽然见思惑断尽了,但是还有尘沙、还有无明,没有见到佛性,所以说它是方便。尘沙、无明还没有断尽,所以还有余,余在那里还要慢慢地去断,所以叫方便有余土。我们断了见思惑,证得了事一心不乱,就生方便有余土。

  【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我们把见思断了,把尘沙断了,底下开始断无明惑了。四十二品无明,断一品无明,分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我们就在实报庄严土。真实见到了佛性,所以叫实报。庄严,就是我们自性里面的清净庄严显现出来了。破了四十一品无明呢,那就开始分证常寂光净土。常,就是佛的法身德,法身常住不变。寂,就是佛的解脱德,一切尘恼彻底永寂。光,就是佛的般若德,能够恒照一切。这三德都是佛的真性所变现出来的,他的性德所变现出来的。

  【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那四十一品无明断尽了,还有一品金刚无明断尽了,法身彻底显现,这个时候就究竟涅槃,证得上上实报庄严土,也就是这里讲的究竟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佛的佛果所安置处,是佛的土(法身是身)。以上就是极乐世界的四土,你要到极乐世界哪一土,哪一品,就在于你当下念佛功夫之深浅,你的烦恼断了多少。你没有断烦恼不要紧,哪怕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凡圣同居土的,你也会得不退转。

  【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念不退,就是念头不退。我们有些同修说,“我的念头也没有退。”你的念头从来就没有清净过,怎么会退呢?!这个念不退,是根本无明破了,我们的本具佛性就显现出来了,就是性德显现,这是法身大士啊,直接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所以念不退,是在实报庄严土分证常寂光净土。

  行不退,就是见思烦恼要断尽,尘沙烦恼也要破。这时就不会退转到小乘,利生之心不改变,要去度化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菩提心,常时发起,趋向解脱菩提。

  位不退,在娑婆世界要断见惑,要断八十八使见惑。但是,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没有断见思惑,只要能够生到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就永远不会退到娑婆世界的六道中来了。那有些人会担心啊,“我这个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会不会再退下来”。带业,你这个业因带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缘分来成就你了,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嫉妒,没有诽谤,没有是非。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就远离种种的恶缘,业因不会再生根发芽了。所以大家不要担心。

  本来只有三不退,但是蕅益大师,他为了特显这句佛号的殊胜,就讲了四不退。不管我们是至诚心或是散乱心去称这句佛号,或者有心或者无心,理解与不理解这句佛号的意思,就是随口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已经在我们八识田中种下了种子。虽然我们这一世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无始劫以后,必定成为得度的因缘。我们昨天不是讲过了,《法华经》中“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所以对那些不信佛的人,我们一定要鼓励他多念佛。为什么我们外面要写一个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在寺院里放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就是让那些不学佛法的人到了寺院里面来,他也跟在后面念。“阿弥陀佛”,他一念,好了,管他理解不理解,管他有心还是无心,他只要念了这句阿弥陀佛,得度的因缘种下去了,这句佛号就像金刚种子一样,吃进去了就永远不会消化,遇到了缘分成熟了他会念佛,会求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还举了个例子,在古印度有一种鼓,鼓面上涂了很多毒药,然后敲击这个鼓的时候,毒药就散发出去,闻到这个味道的人全部丧命。这是一个比喻啦,比喻你听了这句佛号以后呢,永远不会忘记了,记在那儿了,你的因缘成熟了你就会念这句佛号,得解脱。

  【复次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位。】

  我们这些业障凡夫,只要我们信愿具足,执持名号,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不会退转到娑婆世界来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也没有阿修罗道,只有天道人道,所以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了位不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和我们在一起的好多都是补处位的菩萨,等觉菩萨,观音菩萨,文殊普贤大势至,这些大菩萨跟我们在一起,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我们自己到了极乐世界,也是一生成就,一生补处,一生必定作佛。

  【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

  诸上善人,就是刚才讲等觉位置的菩萨,观音、文殊等清净大海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我们是带业往生,其实呢,我们已经横超了上三土,就是方便有余、实报庄严、常寂光,已经成为了一生补处佛。不但是位不退,行也不退念也不退了,因为什么,你这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跟大菩萨所享受的这些待遇是一样的。我们在娑婆世界想也不敢想,我们修其他一些法门就是证得了明心见性,但是还会退转的,所以你看这个法门多么殊胜啊!所以蕅益大师讲了,“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你去找找看,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所有经律论,你翻开来找找看,有没有找到这么殊胜的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横超三界,横超四土,圆证三不退。哪里有这么殊胜的法门。所以我们大家都是有大福报的啊,能够来修持这样的信愿念佛法门,一定要成就,一定要用功,念佛的心不能退。

  【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这是和禅宗做比较了。禅宗的顿悟佛性是正因,见性成佛,他参。但是也只能入名字位,仅为出尘阶渐,如果没有证得分证位他还会退失。但是我们念佛法门是横超娑婆三界,横超极乐世界净土,圆证三不退,不可相提并论。所以我们讲,修学这样一个念…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