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P2

  ..续本文上一页别名无量寿也。】

  这是简别佛的三身。法身就是我们的佛性,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我们现在始觉之智开始启动,哪一天彻底断尽一切烦恼,修德圆满,报身就能够显现,报身是一得永得,所以有始无终。法身一切诸佛本具,报身诸佛所证皆同,所以法身报身是佛佛皆同。应化身是法身报身所示现的他受用身,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他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佛因地所发的愿,以及果地众生的机感。众生根机成熟有了感,佛就有应;众生根机没有成熟,佛即便示现到这个世间也没有作用。“延促不等”,延是长,促是短,佛的应化身是随顺众生的寿命而有长短。比如释迦佛,他发愿在五浊恶世来到我们这个世间度化刚强难化的众生,时值人寿一百岁,所以他示现到这个世间八十岁。这里有一个典故,魔王波旬劝佛早点示寂,佛看到这个世间的有缘众生也度尽了,所以他示现早点入灭,提前二十年,把二十年的福报普施给末法出家修行人,这是佛的大慈悲心。弥勒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候补佛,他在五十六亿万年之后示现到我们这个世间成佛,那时人寿八万岁,所以他的寿命比较长。“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法藏愿王者,法藏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做出家人的法名,他在世自在王面前发愿,“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又发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个大愿,没有一佛因地发愿可以超越其上,所以我们把阿弥陀佛称为大愿王,赞偈唱到“弥陀佛大愿王”。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发这样的大愿呢?我们前面讲过了,他在世自在王的帮助下,考察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他看到这一切佛刹土的修行人寿命有长有短,修行有难有易,所以他在因地修学六度万行,发大愿,积功累德,圆满成就,他的发愿也就兑现了,其应化身与人民寿命皆是无量无边,所以称为无量寿佛,梵语阿弥陀佛。

  【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我们在经典中看到的“阿僧祇”及“无量”“无边”都是数字,是古印度计数的单位名称,就像我们用的十百千万这些数字。佛在华严经阿僧祇品中告诉心王菩萨,从一百洛叉为一俱胝,至最大的数词不可说不可说,共有一百二十三个数字单位,前面还有一些基数没有包括进去。我们中国的数字是十进制,十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古印度的计数方式不一样,它是由前面一个数字的平方决定后面一个数字,阿僧祇是最后十个大数单位的第一个大数单位,阿僧祇的平方是无量,无量的平方是无边,到最后的数字单位就是不可说不可说。虽然到了不可说不可说这样大的数字单位,但我们还是能够算的到,这就不是无量了,就是有量,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应身佛的寿命是有量的无量。弥陀经中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寿命无量,这里“无量”是个数字,不是真正无量的意思。听到这儿有些人会担心,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应身佛寿命是有量的,如果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寂了怎么办?那不就是白去了吗?阿弥陀佛应身佛的寿命虽然有量,但是这个时间是非常之长,阿弥陀佛成佛于今十劫,与他在西方极乐世界时间的无量相比,就相当于十天对一百年。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我们现在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就是元老,因为阿弥陀佛成佛十劫,跟他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的时间比起来只是十天对一百年,刚刚开始,你去往生不就是元老了吗?即便我们去晚了,阿弥陀佛示寂了也不要紧,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上半夜圆寂,下半夜观音菩萨就成佛了,马上接班,他成佛之后的名号叫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观音菩萨如果圆寂了,大势至菩萨就接班了,大势至菩萨成佛的名号叫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尊佛接着一尊佛,永远有佛在,永无像法与末法,没有佛前与佛后。释迦牟尼佛示现到我们娑婆世界之前,就是佛前,佛前的众生非常苦,没有闻到佛法。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就是佛后,我们现在还稍微好一点,因为在释迦牟尼佛法运之内。再过一万年彻底没有佛法了,直到五十六亿万年后弥勒佛成佛,才能够闻到佛法。我们这辈子有这样的大福报,能够选择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法门,你是选对门了。“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这是打破众生的情执,有时凭着自己的想法分别计较佛的三身的寿命。我们前面学过,三身本为一体,无所谓有量之无量,都是无量之无量。比如释迦牟尼佛,他的教化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地球众生只是冰山一角,他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灭了,又在其它的小世界里面示现成佛度众生,所以皆是无量之无量。

  【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量等也。】

  这里藕益大师特举极乐世界众生寿命无量,让大家生起信心。极乐世界不但是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其国人民寿命也是无量,上至观音势至等觉菩萨,下至刚刚带业往生的凡夫,这就反映了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一切众生往生,其受用皆与佛等同。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这里重释光寿二义。一切佛教的名词名相,皆是为了教导众生方便而建立的,这里所讲“光寿”,亦是方便教导利益众生。佛的自性当中本来无一物,为了教化众生故,自性称性起用,设光寿无量。从事相上来讲,西方极乐世界佛与众生确实是光寿无量,所以称此名也是名副其实。“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平等的世界,不但理上平等,事相上也平等,一切众生跟佛的寿命等同。在我们娑婆世界就不一样了,理性上虽然平等,但是事相上不平等。持名念佛的人,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生佛平等,就会生起无量的信心,只要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光寿跟阿弥陀佛是等无差别。

  【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复次”承接上文,上面总说了光寿二义,这里别释无量光义。我们现在信愿执持名号是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得到光寿无量的果报,详细地讲有三种果报。第一,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你想到弥勒净土去很容易,想到药师净土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求生弥勒净土,你想到极乐世界,还要信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样的弯路呢?为什么不当下就信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第二,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你见到了阿弥陀佛,想见弥勒佛、药师佛非常容易,弥勒佛说不定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讲法。但你如果往生到弥勒净土,想见阿弥陀佛还不一定能见。第三,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就是自己断除一切烦恼,彻底证得法性理体,同时你能够去利益一切众生。前面讲到,阿弥陀佛要去度化跟他因缘比较深的众生,那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你缘深的是哪些人?就是你无始劫以来的六亲眷属、朋友师长,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知道无始劫以来你的父母、朋友师长、六亲眷属在哪一道,该怎么去度化他,就有能力啦,这个非常殊胜。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正是我们念佛人这一辈子的目标。

  【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这是别释无量寿义。众生以信愿持名为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无量寿的果报,极乐世界众生因为无量寿,因为修行不退转,所以是一生成就,不待异生,异生就是二生。大乘经典中佛告诉我们,在娑婆世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呢?因为修行有退转啊。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初果须陀洹到阿罗汉果位,要经过七番生死。成佛就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非常不容易,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生啊。在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就解决了,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像弥勒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候补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不待二生,这一生就成为候补佛。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这里是结归心性。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光寿实体的名,无量光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实体,有名就有实,名跟实是一不二。从事与理的角度来讲,阿弥陀佛名号是事,无量光寿是理,事由理成,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哪里有阿弥陀佛事相的名号?同样的道理,事由理显,无量光寿的理性必须通过念佛才能体现出来,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有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意义,就是要让自性的无量光寿显现出来。我们念佛,自己就像个植物人一样的,每天念佛就是在唤醒那个迷惑的自己,总有一天会把他唤醒过来。只要信心恳切,一定会成就。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