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难相信。修学净土外的其他法门,禅宗、天台、止观、密宗,要想出离三界必须把见思烦恼断尽;修学念佛法门,不要断见惑跟思惑,带业就可以出离三界,出离轮回,一般的人不相信啊。从前一位国王向法师请教,说念佛的人真的可以带业往生吗?法师反问国王,你说石头掉在水里会不会沉啊?国王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会沉。法师又问,那有没有办法让它不沉?国王回答说不行。法师就跟国王讲,如果把石头放在船上,它会不会沉?国王听后恍然大悟,这个船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啊。有人一听修学这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那我可以去搬弄是非,两舌恶口,妄语绮语,杀盗淫妄全部具足了,不是可以带业吗?一定要注意,所带的业是过去的业,念佛之前的业,不是现在一边念佛还一边造业,这就不对啦。所以我发现现在念佛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持戒。我们要不造业就须持戒,我现在听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讲持戒。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是基础,是一切法门的基础,我们要想不造业就要用戒来管住。戒就像造一栋大楼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楼造得再高也不行。所以在信愿执持一句阿弥陀佛之前,还要加两个字——持戒。上面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主成就,有主有伴,下面开始介绍阿弥陀佛的法眷,是众成就。
己二、伴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佛又告诉舍利弗尊者以及听经大众,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声闻众弟子,数量太多了,无法用世间的数字来计算,菩萨众亦复如是,包括一切位置的菩萨。这些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法会的众成就,就是听众。这里我们要疑惑了,西方极乐世界全部是大乘佛法,怎么会有声闻众,声闻众是小乘,怎么会有这些名字呢?请看藕益大师解释。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他方,指除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十方一切诸佛刹土,这些诸佛刹土的定性二乘是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定性二乘,是阿罗汉与辟支佛,已经断除了见思烦恼,住于无余涅槃当中,不能从空出假,不肯发心出来救度众生,视三界如牢狱,认为有生死有涅槃,沉空滞寂。在教理里面讲叫焦芽败种,成佛的芽焦了,菩提心的种子败坏了。二乘是焦芽拜种,不知他方佛名,不肯念阿弥陀佛,所以不能生西方极乐世界。“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有些人开始修小乘法,但是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示念佛法门,能够生起信心发大誓愿,生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心,这些人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佛随顺机说法,佛在果地上有十力四无畏,知道他以前修小乘道法,就接着给他讲小乘道法,他以前修的这个法门听了便很欢喜,再慢慢引导他修学大乘法。这些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把见思烦恼断除了,就相当于他方世界的阿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这种罗汉如同別教七住断见思烦恼的大乘人,不是真实的阿罗汉,阿罗汉只是一个假名而已。不但是大乘菩萨,更是阿鞞跋致,在圆证三不退。
【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这段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声闻实际都是菩萨,假名罗汉。“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藏教是小乘教,通教是通前通后,大乘教的初门,这两教的众生皆不知道他方世界佛名。小乘的人非常固执,认为只有一尊佛,一个佛所教化的教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不承认有第二尊佛。所以在小乘佛教的国家,像南传佛教包括泰国,他们只承认释迦牟尼佛,只承认小乘经典,认为大乘经典非佛说,不承认大乘经典,不承认有他方佛、阿弥陀佛,所以小乘的人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小乘根性的人在临终时候得闻善知识开导,能够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些人宿世的根机都是大乘的根机,但是这一辈子没有遇到大乘佛法,在临命终时机缘成熟了,遇到了大乘佛法,一听马上就能生起信心,就能念佛求生。前面我们在经典当中看到,阿罗汉皆是大阿罗汉,“大”就是赞叹的意思,可以看出不是普通的阿罗汉,都是法身大士示现的。在座的大家能够生起真信切愿念佛之心,你们的根性也不是藏通二教的根性,都是别圆二教的根性。所以我们大家要生起信心,自己的根机不差,老实念佛,必定往生,万修万人去。
戊二、结示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段经文在弥陀经中看到四次,每一次的意思不尽相同。前三次主要是总结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这里是总结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有主有伴。主就是阿弥陀佛以光寿无量庄严,伴就是清净大海众,声闻菩萨人天道的众生不可计数,菩萨具足无量功德庄严。
【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阿弥陀佛心性当中具足光寿无量庄严,以及声闻菩萨无量无边的数目,无量的智慧德能,皆是阿弥陀佛因地发大愿修万行,积功累德所成就的。“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从果地上讲,唯心所现,阿弥陀佛一成佛,无量的光寿心性之体彻底证得,心性之体一成,一切依正庄严皆成,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依正庄严皆是阿弥陀佛的一切种智所变现的。“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各各,指菩萨声闻包括人天,佛已经彻证心性理体,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依正庄严皆是阿弥陀佛的心性所变现的,众生虽然没有证得心性理体,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是众生的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唯识所变。从理性上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菩萨、声闻以及天人是同一性体,同一性体当中就是非他。从事相上讲,佛就是佛,菩萨就是菩萨,声闻就是声闻,天人就是天人,这是非自。性相合之,即是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就是生佛不二,菩萨、声闻、天人是佛心中的众生,佛是众生心中的佛,生佛一体,自他不二,皆是现前一念心性所变现的,所以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释迦牟尼佛转*轮有三种转法:一、示转。对利根的人介绍修学的法门,一听就生起信心,丝毫不怀疑,能够成就。二、劝转。根性稍微差一点的,便劝导他们去修行,这些人听了佛的劝导也能够依教奉行,也能成就。三、证转。对钝根的人,佛便善巧方便举事实例子,佛已证得,让大众生起信心。我们现在是末法众生,根机陋劣,障深慧浅,所以佛在经中举了这些事实依据,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这些菩萨声闻十劫当中已经成就了,通过这些证明来让我们生起信心。佛大慈悲心,苦口婆心劝导我们,要具足真信切愿执持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学习到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念这句阿弥陀佛不是这么简单的,这句名号里面蕴含了无量的深意,是法藏比丘经过因地六度万行,积功累德才成就了这句万德洪名。我们现在只要一心执持这句佛号,就能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化成我们的功德。我们现在老实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临命终时必定蒙阿弥陀佛接引,大家要信心百倍。“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这是正宗分的第一部分。弥陀经的核心思想就三个字,信、愿、行,信讲完了,就是让我们知道极乐世界的殊胜,不但正报殊胜,依报也很殊胜,知道娑婆世界的苦,就要发愿修行,信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同修虽然在念佛,心里对这句阿弥陀佛,对西方极乐世界可能还有怀疑。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嗓子也枉然。虽然念佛有功德,但是人天福报,金刚经告诉我们人天福报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即便求得了最高的天道,非想非非想,犹如仰箭射虚空,最后福报尽了堕入三恶道。我们要相信佛的话,要信他,佛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不会说假话欺骗我们的。这部经佛也在跟他的儿子说法,父跟子能讲假话吗?是在劝导我们真心要求生啊,希望大家能够生起信心。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