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二十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这部弥陀经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信、愿、行,由信启愿,由愿导行。前面已经把信的部分介绍完了,在讲愿之前,藕益大师又对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进行了总结,请看要解。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
大师把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作以总结。“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超越六道轮回,超越三界。出离三界了生脱死的方法很多,佛给我们讲了八万四千种法门,法无高下,契机者妙,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大乘八宗依照修行皆可以了生脱死。佛告诉我们,正法时期持戒可以得解脱,像法时期修定可以得解脱,到了末法时期罕一得度者,唯依念佛法门。到了末法时期,只有修学信愿念佛法门才容易出离三界了生脱死,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法门。佛有十力,能够知道众生修何法而得度,他介绍我们这个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决定会得到殊胜的利益。修学一般的法门想出离三界,要把见思烦恼断尽,也就是阿罗汉的果位,才能超越三界。依照通途法门修学单单要把见惑断尽,现在这个时期很少有这样根性的人,更谈不上把见思二惑全部断尽,这样根性的人非常少。历代的祖师大德,像藕益大师,他们的本门我们不清楚,但是他们示现的都是开始修学其他的法门,在宗门教下非常通达,而到最后都是选择念佛法门作为归宿。以前我在灵岩山佛学院组织出去参学,来到禅宗道场扬州高旻寺拜访德林老和尚,这位老和尚是当代禅宗的大德,他跟我们做开示,他讲现在末法依照禅宗修行,禅宗根性的人非常少,修净土法门是最契机的,只有修学净土法门才能了生脱死。禅宗大德都这样讲,祖师大德也这样讲,那我们为什么不依教奉行呢?净土法门妙,妙在什么地方?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如果不能带业往生,要消业往生,那净土法门也不是方便法门,跟通途法门没有什么两样,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带业往生。造恶业犹如石头入水,必沉无疑,就是必堕地狱。然而修学净土法门可以带我们的业,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往生就横超三界,圆证三不退。不但带业妙,而且往生到极乐净土横具四土,不可思议。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四土隔别不融,而一个烦恼丝毫未断的业障凡夫,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可以横具上三土,就有上三土的受用,太不可思议了,这就是阿弥陀佛大愿力所成就的。不但横具上三土,而且在同居土开显四教法门,藏、通、别、圆四教法门就代替一切法。我们生到极乐世界的同居土,那里就好像一个法界大学校,阿弥陀佛是校长,清净大海众是老师、同参道友,在那里想听什么法就能听什么法,只要动一个念头。我们在娑婆世界想听佛法没有那么容易,到了极乐世界,不但正报阿弥陀佛、清净大海众给你讲法,而且依报鸟儿、宝树罗网皆能宣说妙法,所讲的法与阿弥陀佛讲法皆是一样的。我们到了那里,真正能够感受到佛以一音说妙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现在很多世智辩聪的人,觉得这个法门很简单生起轻慢心,喜欢研读经教。当然这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只看经教而没有实修的功夫,最后只能成为满腹经纶的佛学者,如贫人数宝,虽入宝山,空手而归。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说到经典他每一部都熟悉,但是没有修证的功夫。还有些人喜欢参禅,修学止观,但是如果参禅不开悟,没有断见思烦恼,还是要轮转,来世有隔胎之谜,前世所修的忘掉了,来世说不定堕到恶道,不知道哪一世再能得到人身,再来闻到佛法,所以修学一般的通途法门要成就真的难。你喜欢修不要紧,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想听什么法就有什么法,不但能够听闻一切教法,且能“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前面讲到横具上三土,这里说的更直接了,圆净四土,到了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能够感受到上三土的清净功德。在娑婆世界佛在世,最多只能看到佛的应化身,根本见不到佛的报身、法身,报身佛是法身大士大菩萨所能见到的,他有微尘相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不但见到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应化身,而且能见到佛的报身及法身,佛的三身不一不异,这叫圆见三身。三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很多人是没有断烦恼的,到了极乐世界就彻底了生死出三界,永远不会退转到六道当中,不会退转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凡夫位,就是得到位不退。到了极乐世界听闻正报、依报,诸佛菩萨及众鸟宝树罗网宣讲大乘佛法,就能生起无上的菩提道心,到十方一切佛刹去度化众生,这叫行不退,利益众生的行不会退转。在极乐世界每天的念头就是念佛,不会有其它杂念,都是这样清净的念,叫念不退。这三不退是圆满的证得,就叫圆证三不退。依照通途教里,只有等觉菩萨才能得到圆证三不退的果位,我们想想多么殊胜啊,在我们这边到等觉菩萨位置要进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一往生极乐世界就得到这样的位置,除了净土经教,一切法门一切经教里面找不到这样的法门。“人民皆一生成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民一生就成就了,这个“一生”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这一生当中就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啊,不待第二生。二是指一旦生到极乐世界就成就了,哪怕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带业往生,一生到极乐世界这一生就成就了。“如是等胜异超绝。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净土法门这样殊胜的法门,与其他一切法门不一样,没有一个法门能够堪比和超越。殊胜之处在下面两科点示,藕益大师特地提醒我们,要认真地去研究了解它的义理。听到这里,如果对净土法门还不能生起信心,不能发起无上的心来念这句佛号,那就要怪我们自己业障深重啦。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这段是揭示极乐世界的无上因缘。佛讲的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法,为什么在这里特地讲无上因缘,无上因缘表现在哪里?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这些菩萨当中有不可计数的一生补处大菩萨。这段经文的大意是,佛又告诉舍利弗尊者及大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皆是圆证三不退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当中有不可计数的候补佛。我们再回头看看娑婆世界,候补佛只有一位弥勒菩萨,将来顺理成章弥勒菩萨要成佛。以前有居士问我,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多候补佛,将来谁接阿弥陀佛的班,都要作佛会不会争执啊?千万不要用凡夫的心态去揣摩佛菩萨的境界。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候补佛不是单单示现在极乐世界成佛,他可以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去成佛,这要看缘分。西方极乐世界就像培训佛的院校,像干部学院一样,这些候补佛与哪一土的众生有缘,就示现到那一土去成佛。
【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这段解释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文,中文翻作不退转,不退有三。“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圣人与凡夫的差别是前者永远出离六道轮回,后者在六道中不停轮转。修学一般的通途法门想进入圣人的行列,首先要断除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才初入圣人行列,就是证得初果须陀洹。经过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断除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才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位就不会堕落凡夫地,这是位不退。“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行,是大乘菩萨利益众生的行。菩萨断除了见思、尘沙烦恼,发心去帮助一切众生,他不会退转到二乘做自了汉。小乘的人也会去度众生,我们不要觉得度众生就是菩萨的行为,小乘的人度众生态度不积极,别人找到他他才会跟别人讲法,别人不问他不会主动去讲。大乘的菩萨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跟别人去宣传佛法。末法的众生刚强难化,有时候我们去做点好事,布施点佛法还不被别人接受理解,反而遭到辱骂,这个时候心就会退转,不退真的挺难的。从前舍利弗尊者是一个小乘的阿罗汉,他觉得小乘属于自利,就想发起大乘心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他发了这个大愿感动了天神,天神有他心通,知道舍利弗尊者发了大愿就决定来考验他。天神示现了一位孝子在路边嚎啕大哭,舍利弗尊者经过便问他什么事情,他说母亲得了绝症在家等死,唯有用修行人的眼睛做药引子才能救治,舍利弗尊者想到诸佛教导我们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要不惜布施自己的身体,于是就把眼睛挖出来给他,天神见状说我要的是右眼,你怎么挖了左眼,舍利弗尊者想着帮人帮到底,又把右眼挖出来给天神,天神接过眼睛用鼻子一闻,说人家都说修行人的眼珠是香的,你的眼睛怎么这样腥臭,不要了,就把它摔在地上踹了几脚,舍利弗尊者的心彻底凉了,他说发心行菩萨道真的不容易,于是放弃了菩萨行。我们想想看,小乘果位的圣人都发不起菩萨行,菩萨行真的是不容易发啊。梦参老和尚是大修行人,他一生当中很多时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他在狱中都没有退失菩提心,经常用一首偈子来激励自己,“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我也常常用这首偈子来激励自己。“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念不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开始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萨婆若是梵语,中文译作一切种智,海比喻佛的智慧像大海…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