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二▪P2

  ..续本文上一页一样深广。到了法身大士的境界,就是开始断无明烦恼的时候,我们的念头只有一个,全部是趋向于萨婆若海,趋向于一切众生。大家可以观照下我们的念头趋向哪里,都是趋向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若约此土”这是从我们这个世界,通过藏通别圆修学的次第表示三不退修行的位置,说明在娑婆世界修学通途法门证三不退的艰难。“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四教当中,藏教的初果须陀洹、通教四地——见地,就是见真谛地与別教的初住、圆教的初信位置是平等的,也就是断烦恼的程度是一样的,但是智慧不尽相同,藏教初果须陀洹不及通教见地,通教见地不及別教初住,別教初住不及圆教初信。“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到了行不退,藏教没有了,因为藏教没有发起利益众生的菩萨心。通教至第九地菩萨地,这时菩萨行成,不会退转;別教十回向位;圆教十信位,这些位置断烦恼的程度平等,都必须断除三界的见思烦恼及三界内外的尘沙烦恼,从空出假,大乘菩萨行成,这是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至念不退,通教也没有了,到这种程度就要彻底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开始破无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位置是別教初地欢喜地,圆教的初住,这时就是法身大士。得到念不退,所有的念头都是趋向萨婆若海,趋向于一切众生。

  【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这里是显示净土法门的大力用。上面讲了三不退,在娑婆世界依据通途法门修学,要想证得三不退谈何容易!说得严苛一点,就是不可能。但藕益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造作五逆十恶之人临终蒙善知识开导,信愿具足老实念佛,十念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了三不退。佛在一切经典当中告诉我们,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必定堕阿鼻地狱。五逆指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佛在世时,佛的堂弟提婆达多总想害佛,要取代佛在僧团中的领导位置。有一天,佛要经过山下一条路,提婆达多就在山上准备了一块大石头,等佛从底下经过的时候,他就把石头推下来想砸死佛。佛是有大福报的人啊,而且有多少护法神在护持他。石头落下去的时候被护法神用金刚杵击碎了,没有砸到佛,但有一块小碎石砸到了佛的脚,流血了,这就是出佛身血的由来。提婆达多因此而感召了堕地狱的果报,那为什么出佛身血的罪过这么大呢?若把佛杀了就等于断了这一方众生的法身慧命,多少人因此没有机会闻到佛法,就要永远身陷轮回之中了,其罪过重的缘故就在这里。我们现在没有佛在世,若以嗔心去砸寺院、以嗔心去毁坏佛像,罪过就等同于出佛身血。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红卫兵去破环寺院、砸佛像,我在凤凰网看到一些旧文,出家人被带着高帽,脖子上挂一个牌子写着狗屁佛经,这是文化大革命时候干的事情,在座的可能都经历过,不知道有没有去做过,这是五逆十恶。如果做过也不要怕,现在有一个法门可以救你,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再感召堕阿鼻地狱的果报。弑阿罗汉,弑是封建社会下人杀上人,大臣杀皇帝、儿子杀父母就叫弑。阿罗汉是断了见思烦恼的圣人,出离三界,堪称是人天福田,也教化一方,把这样的人杀掉了,也是在断众生的法身慧命啊,也堕阿鼻地狱。现在这个时代阿罗汉很少,供千僧斋的时候会有一位阿罗汉出现,若把住持一方的善知识、讲经说法的法师杀掉,其罪过等同于杀阿罗汉,也要多阿鼻地狱。弑父弑母,我们这个色身是父母亲提供给我们的,然后再把我们培养长大,这种养育之恩我们报答还来不及,怎么能去杀害自己的父母,杀害父母的果报就是堕阿鼻地狱,真的动了这样一个念头,畜生也不如。破和合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破坏清净的僧团,在僧人当中搬弄是非,把一个和合的僧团破坏掉了,这样的人堕阿鼻地狱。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和合僧就是清净和合的大众,像我们寺院里面四众弟子保持和合就是和合僧,如果在这个和合的群体里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和合就是破和合僧,罪过一个,堕阿鼻地狱啊。所以我们平时感觉不到,一学经教吓一跳,原来平时都是在种阿鼻地狱的因,现在学习了清楚了,以后还敢不敢做?这是五逆,十恶是身口意三业所造十种恶业,身杀生、偷盗、邪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常起贪嗔痴。十恶也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十恶是十恶具足而且很严重,这样的人必堕地狱,刀山剑树,铁床铜柱,地藏经讲得很清楚,上品受无间地狱之报,千万亿劫求无出期。中品是十恶皆有,稍微轻点,这样的人堕饿鬼道,放过焰口的都知道,饿鬼道的众生咽喉是针锋之细,饥火焦燃非常痛苦。大众吃饭的时候,鬼道的众生听到筷子碰碗的声音是饥火焦燃,所以佛教导我们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也不要影响到鬼道的众生,这个也是慈悲心啊。下品十恶堕畜生道,十恶具足比较轻,堕了畜生道任人宰割,杀的鸡杀的鸭,下品十恶感召的果报。造了五逆十恶的人,果报就是堕阿鼻地狱畜生道饿鬼道,如石头入水必沉的道理。但是这些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有善知识开导,十念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所处的位置是下品下生,虽是下品下生但也圆证三不退,所以一般的通途行人不敢相信,不理解净土法门。这个不是我随随便便说的,在十六观经下品往生章里有“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中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中告诉我们佛讲话是真实语啊,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出一个问题,就是临终助念非常重要,我们看要解都是提到临终要遇到善知识开导,就是我们念佛念得再好,临终时候如果遇到障碍就麻烦了。

  【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

  这里是依据通途教理来显示修行的阶次位置分明,不容错乱,目的是要显示出念佛法门所得到的力用超过一切法门。“然据教道”教是经教,通途经教,道是道理,依通途的教理来阐释佛法的修学次第。“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如果是没有断烦恼的凡夫,就不能与断除三界八十八使见惑的初果圣人相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如果是断除见思烦恼沉空滞寂的二乘圣人,决定不能等同于已经从空出假利益众生的菩萨。“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异生就是没有断无明的众生,还是用识心,与佛的真心不一样,属于异生性。同生性就是开始断无明烦恼证法身,真实见到了佛性,与佛用的一个真心,这个叫同生性。异生性像別教的三贤位、圆教十信位,这些权教菩萨都属于异生性,他们用的是识心,別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的众生已经开始断无明证法身,与佛用的是同一个心,是同生性。这里讲到,若是异生就不能与同生性的众生相等。从通途教理来看,修行所得的力用,所得果位的次第清清楚楚,丝毫不能颠倒。底下又从下往上看,“又念不退。非复异生。”刚刚讲过念不退是圆初住、别初地的法身大士,与佛用的是一样的真心,所以属于同生性,决定不能与异生性的权教菩萨相比。“行不退。非仅见道。”行不退指的是断除尘沙烦恼,能够从空出假利益众生的大乘菩萨所证的位置,大乘菩萨决定不能与仅仅见道证位不退的初果圣人相同。“位不退。非是人民。”位不退就是已经断除了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证得初果须陀洹的位置,须陀洹决定不能与未断烦恼的凡夫人民相等。“躐等则成大妄。”大妄就是大妄语,在戒律里面讲妄语,大妄语就是不证言证,自己是个凡夫众生说自己是阿罗汉,就是大妄语。大妄语不通忏悔,如果是凡夫众生,不能说成是初果圣人,如果是初果圣人决定不能讲是法身大士,否则就是大妄语。“进步则舍故称。”证得了初果就舍弃了凡夫的叫法,证得了阿罗汉就舍弃了须陀洹的叫法,证得了法身大士就舍弃了前面的权教菩萨叫法。好比你现在读小学,那就再不是幼儿园的学生,读了中学就不是小学生了,度了大学就不是中学生了,舍弃以前的称呼。从这段注解里面,我们看到五逆十恶之人临终蒙善知识开导,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三不退,我们如果再不生起信心,再不好好念佛,师父真是彻底无语了。

  【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前面讲的那些都是一些常理,依照通途教理断什么烦恼证什么位置,决定不能超越。但是这些常理到了极乐世界就彻底行不通了,五逆十恶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够圆证三不退。按照通途教理来讲,圆证三不退是等觉菩萨,那这些人往生到极乐世界连见思烦恼也没有断,到底是凡夫还是法身大士?说他是凡夫,他又证得了三不退;说是法身大士,他连见思烦恼也没有断。说他不是凡夫不是法身大士也对,叫一切俱非;说他是凡夫或者是法身大士也不错,叫一切俱是。所以我们讲极乐世界确实不按常理出牌,我们要往生的极乐世界同居土不可思议,绝代圆融,一般的通途法门行人很难相信。

  【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又是凡夫又是法身大士,又非凡夫又非法身大士,除了极乐世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没有这种现象啊。也没有这种一切皆是一切皆非的阶位,见思烦恼未断即圆证三不退,没有这种阶位。无此法门,除了极乐世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众生造了五逆十恶的罪,必堕阿鼻地狱,若往生极乐世界不但不堕地狱而且圆证三不退,同等觉菩萨的受用,太不可思议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些大力用呢?大师讲了三个原因:“心性之极致”就是讲的能念之心不可思议。致是到达的意思,心性到达了极点,那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不但能念之心不可思议,所念之佛也不可思议,就是“持名之奇勋”。我们所念的这句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前面多次讲了这句名号蕴含了很深的深意,净土法门难信,唯上智下愚两种人能够成就。下愚之人明白娑婆世界是苦,知道极乐世界之乐,欣乐离苦,人之常情。那怎样到快乐的极乐世界去?老实执持一句阿弥陀佛。这种人听话,没有其它的念头,就是信愿具足一心要到极乐世界去,老实念佛,这样的人可以得生。上智的人也可以得生,这个上智不是世智辩聪,也不是通宗通教之人,宗门教下就是除了净土法门者。上智的人不但知道一般通途法门的教理,而且真正能够了解净土法门不可思议深意。如果只知道通途教理他不会相信这个法门,哪里一个业障凡夫五逆十恶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个违背了教理的讲法嘛。这是第二个原因,所念之佛不可思议。第三个原因“弥陀之大愿”,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四十八愿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四十八愿也兑现了,这个愿不可思议,对我们净业行人有无限的加持力。能念之心到了极致,所念之佛不可思议,再加上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四十八愿加持,就感召了带业往生到同居土得到圆证三不退的位置,与別教初地、圆教初住位置相同,不可思议。若不是这三种因的缘故,怎么可能带业往生得到圆证三不退的位置。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