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廿四▪P2

  ..续本文上一页一切众生,哪怕是一只公鸡具足信愿念佛,他也称为善男子。大师在这里讲得很清楚,不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不论身份之贵贱,或王侯将相或乞丐流氓;不论年龄之长幼,或七老八十或年幼无知;不论六趣四生,六趣就是六道,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生是出生的方式,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一切众生只要具足信愿,皆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五逆十恶之人临命终时蒙善知识开导,具足信愿,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可以称为善男女。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名是假名,德是实德。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假名,但是能够感召真实的功德,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化为我们的功德,一德不漏。为什么能转呢?前面讲过了,这是法藏比丘因地发大愿修万行所成就的。我们现在念他就是启迪自性本具的阿弥陀佛,自性弥陀,这样就能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的自性跟阿弥陀佛没有差别,就是前面讲的自他不二。

  【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

  修学这个法门以持名为正行,其他方便善巧为助行。我们现在做点经忏佛事也不妨碍,善巧方便度众生,众生喜欢做经忏佛事,就先以这个来接引他,最后还是要把他引到念阿弥陀佛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念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正行,其他诵经、持咒、做一切善事是我们的助行。藕益大师在文中告诉我们,这句佛号统宗教而无外,宗教即宗门教下,宗门指禅宗,教下就像华严、贤首、三论宗,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句阿弥陀佛具足了一切法门,持名是修学净土法门的正行。

  【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其他一切法门不必再去费心了,修学念佛法门非常简单,但念这句佛号即可,上至七老八十的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可以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念佛成佛,不走弯路,是谓直捷,很难相信。

  下面别释闻思修三慧。按照一般讲法,闻慧是听闻经教而生的智慧,思慧是思维经典义理而生的智慧,修慧是通过修学禅定而生的智慧。藕益大师依照三慧对持名念佛进行了解释。

  【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听闻释迦牟尼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感悟到娑婆世界的苦,知道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能够发起信心发起大愿念佛,这就是往生的条件具足了,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了,就是闻慧。如果听闻净土法门的殊胜却不能生起信心发大愿,与不闻有什么差别呢?虽然种下了金刚种子,但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得度的因缘,就不算是闻慧。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执”是执著于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持”是不间断。我们对一切世间法都放下了,但对这句名号执著念去,念念不间断就是智慧。现在一般的净土同修,到了念佛堂才能生起念佛的心,回到生活中早就把念佛的心抛之脑后了。真正念佛的人任何时候都要念佛,行也念坐也念睡觉也要念,清净的地方出声念,不清净的地方默念,一直持续不间断,这样必然成就。工作的时候也可念佛,净土圣贤录就有一则案例。古时衡州有一位姓王的铁匠,一家四口以打铁为业,一日不打铁生活就没着落。王打铁感到人生如何这般苦啊,便很想修行了脱生死。一天一位出家人从他家门前经过,他就请出家人进来喝茶,进而请教了生死的方法。因为铁匠目不识丁,出家师父就介绍了最简单的方法,教他信愿具足念阿弥陀佛。此后打铁拉风箱时,他拉一下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推进去也念一句阿弥陀佛,每打一声铁亦念一句阿弥陀佛。别人跟他讲,你打铁已经非常辛苦,再加念佛不是更辛苦吗?实则是他有了这种信愿心,边打铁边念佛便不觉辛苦了。念了几年功夫出来了,有一天跟妻子讲我要回家了,妻子说这就是你的家了,他说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我的家,妻子以为他开玩笑说那你去吧,他又开始打铁,打了一会儿,自在往生,站着往生,往生之前说了一首偈子,“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印光老法师也教导我们,“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念佛人时刻不能忘记这句佛号,干净的地方出声念,也能利益其他众生,但闻弥陀名号,即使不能生起信心,种子已经种下去了;不干净的地方,厕所里,可默念这句佛号。“然有事持理持。”念佛也有两种修法,事持和理持。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从事相上讲,要确信实有极乐世界,确有阿弥陀佛在说法,我们一定要求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出自观经,凡有心者皆能作佛,佛是由心事造而成,修行人以佛为榜样,发现与佛不相应之处就加以改正,这便是修行。当修德圆满,性德显现,心就是佛。这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道理。“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如同一个孝子,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都想念着母亲。事持之人虽不知净土法门深意,不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但能信愿具足,老实念佛不间断,这样的人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事持是对修学净土法门的中下根来讲的,中下根性的人一定要从事持下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光大师教导我们除一句佛号不起别念,那如何才能专志于佛号呢?从前一个国王问出家人,念佛怎样才能专心?出家人请国王找来一位即将行刑的死囚,叫死囚端满满一碗水绕皇宫四周步行一圈,同时让一群宫女在大道两边载歌载舞,如果水没溢出来,就赦免他的死刑。死囚听了非常高兴,就照吩咐端着满满的一碗水,走过坑洼不平的道路,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上这碗水,绕皇宫一圈花费了几个小时,走下来碗中水竟一滴未洒。皇帝便问他,你是如何做到的呢?死囚说我端的哪里是水,是我的性命啊。出家人告诉国王,这就是专心,念佛就要像这样专心才可以。如此专心念下去,时间长了就能够得到一心不乱。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这里讲自性弥陀与唯心净土。理持之人明白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出当下一念心性,正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言“何期自性,本来具足”,自性当中具足一切万法,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出当前一念,乃至十方世界皆不外当前一念心性。谓“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法由心想生,一切法是自性所造。在玄义中讲过,心能造百界千如,当前一念心能造三恶道,也能造佛法界,三世一切诸佛都是我们心念所造,故华严经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明了弥陀万德洪名是自性本具,自性所造,这是解悟,及至证悟就要执持这句名号。修学净业的人,一定要将我们的心拴住这句自性所造的万德洪名,阿弥陀佛为我们这个心所系念之境,念到心外无佛可念,也没有念佛的这个心,能所两忘,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个时候就成就了。事持跟理持相上面是没有差别的,都是要勇猛精进去执持这句名号,结果也是一样,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前面讲了,修学净土法门两种人成就,上智和下愚,上智的人就是理持,下愚的人是事持。事持的人听善知识讲极乐世界好啊,娑婆世界确实感受到苦,像我们老菩萨,不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但是他确确实实感受了这个娑婆世界的苦,听了别人讲乐,他就能够发起这个心,这就是事持,决定可以往生。理持的人就是上智,能够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样的人执持这句名号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事持也好理持也好,皆是以心系念这句佛号,这个属于思慧。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廿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