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力忏悔和忏悔原理简介(日常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后不更作,至为切要。能生此心,复赖初力。】

  第三个是遮止力,发愿遮止恶业,正对着十恶业,遮止它不要再作。经典告诉我们,由于这样去做,就能摧毁一切自作、教他、见作随喜的杀生等三门业障,乃至烦恼障以及种种跟法不相应的业障,都能够遮止。《毘奈耶广释》说:要防护将来不可以再作,假定没有防护之心,这个忏悔就只是空话。所以律典中会问:「你以后会防护不再做吗?」因此防护以后不再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遮止是遮止它不再现行,能够生起这样的防护心,要靠第一个破现行的力量。所以以追悔力挡住现行;然后以对治拿掉它,而发愿不让它再犯,这个就叫遮止。

  【第四力者,谓修归依及菩提心。第四个是依止力,要修归依跟菩提心。我们平常造业就是因为内心当中依止着烦恼,虽不是刻意的,但无始以来的串习,自然而然起来的就是烦恼。世间的人可能认为自己平常并没有粗猛的烦恼,若以佛法的标准来看的话,世间整个都在烦恼当中。以世间的标准来说,所谓粗猛的烦恼一定要大发脾气才算,其它一般的都不算;佛法的标准不是这样,这个我们要了解。同样地;世间人讲的道理,就佛法来说,都是有问题的。】

  做一个以世间的标准来衡量的好人,容或不一定堕落恶道,但是终究还在轮回当中,既然在轮回当中,你怎么能保证永远不堕落呢?何况现在这个世界迅速地下堕,中国的传统虽以儒家为主,注重忍让、仁爱等等,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现在世间的标准都向西方看齐,认为如果他打你一下,你至少还他两下,下次他才不来伤害你,以此保护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是苦因。所以我们真正要依止的是三宝,佛才是真正究竟的觉悟者,若能更深一层发菩提心,要跟佛一样,那更好。

  【此中总之,胜者为初发业,虽说种种净恶之门,然具四力,即是圆满一切对治。】

  总之,虽然佛对我们刚刚开始修行的人,说了很多净除罪障的方法,然而只要能依照这四力去忏悔,所有的罪障都可以对治。以我们汉地来说,天台、贤首都有它的忏悔方法,如果我们仔细去看的话,四力忏悔就可以将它全部含摄了。

  忏悔的原理

  【恶净之理者。谓诸能感于恶趣中极大苦因,或令变为感微苦困,或生恶趣,然不领受诸恶趣苦,或于现身稍受头痛,即得清净。如是诸应长时受者,或为短期,或全不受。】

  为什么忏悔能把罪障清净呢?像前面说的,造了很多非常严重的恶因,会感得到恶趣中受极大的痛苦,经过忏悔以后,只要受很轻微的苦恼,问题就解决了;或者虽然生到恶趣当中,但是不领受恶趣的痛苦。譬如饿鬼是极端痛苦,可是有很多鬼道的众生,他是到了恶趣,可是却有很大的福报。乃至于,有一种情况叫拍球地狱,阿阇世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虽然还是掉到阿鼻地狱去了,但是像拍球一样,一下去就弹出来,地狱里什么苦他都没感受到,只是去了一下就出来了,这就是他忏悔的结果。或者本来要下地狱,现在头痛一下就解决了。总之,本来应该长时受苦的,或者变得很短,或者全不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此复是由净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对治,圆不圆具,势猛不猛,及时相续恒促等门,故无定准。】

  这要看修的人修时力量的大小,四力对治圆满不圆满,势力猛不猛利,以及时间长不长,没有一定的准则。这一点我们要注意,懂得了道理以后,接着应该努力去忏悔。有一些脑筋好的同学欢喜讲道理,讲完道理觉得懂了,但是不去修,这种人下一世都是世间聪明伶俐的人,但造恶的本事也一等,修行他就是没兴趣。眼前在这么好的环境当中,尚且如此,来生因为他很伶俐、很聪明,但不欢喜修行,所以一定会远离修行的团体。我们自己想一想,就算出了家,了解了这么多,但是如果换一个环境,比如你回家去住几天,你心里会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所以千万不要被自己这种习惯所限,这是非常重要的。

  【诸契经中及毘奈耶皆说:「诸业纵百劫不亡。」意谓未修四力对治;若如所说而以四力对治净修,虽顺定受,亦说能净。《八千颂大疏》中云:「谓若凡是近对治品,可损减法,彼由成就有力对治,能毕竟尽如金秽等。正法障等一切皆是如所说法,由此正理,则妄执心,所作堕处可无余尽。诸经说云『诸业虽百劫』等者,应知是说,若不修习能对治品;若不尔者,则违正理及违多经。说顺定受,应知亦是如此所说。说不定者,虽不修习能对治品,然亦应知不定感果。」】

  前面说业造了一定不会消失,诸经及律典都说「诸业纵百劫不亡」,即使经过无量劫都不会消失。这个不亡是指没有修对治,如果修对治一定可以清净。就算顺定受(一定要受的)也能清净,何况是不定受。

  八千颂就是《般若》。近对治品是指我们现在的四力忏法。正对治是要修证空性智慧,四力忏悔并不是烦恼的正对治,但是跟它靠近,跟它相似,而且也是正对治之前的准备,没有这个近对治的话,正对治也修不起来。《般若八千颂大疏》说:修近对治法可以减少,或者整个去掉恶业,如果能够成就这样强而有力的对治,就能像去除金子上面的脏垢一样,全部都可以去掉。我们所造的种种障碍当中,最严重的是正法障,而所有这些重障都可以去掉。由于这样的道理,由妄执心(就是错误颠倒的邪执,这是所有的罪障当中最可怕的)所造的种种会堕落的恶业,都可以彻底净除。经上说「诸业纵百劫不亡」,要了解这个是指不修对治,如果修了对治一定可以清净的。所以反过来说,假定修对治却不能清净的话,那就与其它经论相违背了。说顺定受(一定要感果受报的业)也是指没有修对治而言。而不定受的业,是指不修对治它也不一定感果。

  以上是大师先说明,然后引《八千颂大疏》来证成,处处告诉我们,修了忏悔,罪障一定能够净除。正因为前面说造了业一定不消失,请问这个「忏悔」的业消不消失?不消失。既然忏悔的业不消失,就像将木头拿在手上,本来我手一放木头会掉下来,现在我用手去托住它,如果一直托着,这块木头就不会掉下来。用手托就是比喻忏悔,用手托住则木头就不掉下来,就像忏悔的力量在就不会堕落一般,这完全是同一个道理。

  【如是由悔及防护等,伤损能感异熟功能者,虽遇余缘,亦定不能感发异熟。如是由生邪见瞋恚,摧坏善根,亦复同尔。】

  就像前面说的,由于修四力忏悔,就能够把已经造的,能感得果报的业的功能拿掉,这个功能拿掉以后,将来虽然还会遇到缘,但不会感果,这个是对恶业来说。反过来,假定你有善根,可是又生起邪见、瞋恚,那善根也会坏掉的。也就是说所造的业不管善恶,恶业透由忏悔可以忏掉,善业由于生邪见、起瞋心也会毁掉,这个我们要注意。

  【《分别炽然论》云:「若时善法,由生邪见、瞋恚亏损;或诸不善,若由厌诃、防护悔除,是等对治,伤损其力。彼等虽得众缘会合,然由伤损若善不善种子功能,岂能有果从彼感发。由无缘合,时亦迁谢,岂非从其根本拔除。如经说云:『受持正法,虽其所有顺定受恶,亦当变为于现法受。』又如说云:『复次诸往恶趣业,此唯能感头痛许。』设作是云:『若尚有果,唯头痛者,岂是从其根本拔耶?』诸恶业果,无余圆满,谓当感受那落迦苦,若尚不受那落迦中诸轻微苦,岂非即从根本拔除。于此略起头痛等故,岂是本来原无果报。」】

  《分别炽然论》说:善法由于起了邪见、瞋恚而亏损,或不善法由于后来追悔,真实去对治,而损伤它感果的功能,在这种状态当中,所造的业已经损伤了,虽然其它的因缘还会现起,可是它不会感果。举个比喻来说,就像一颗种子如果放在泥土里,到了春天,有太阳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润,它一定会发芽。如果把那颗种子放在火里烧焦,然后丢在土里,即使到了春天,阳光来了,水也来了,这颗种子仍然不会发芽!由邪见、瞋恚亏损善根,或由忏悔损恶业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业感果的力量已经消失了,时间也过去了,所以这样一来,等于从根本拔除一样,这也是鼓励我们造了业一定要忏悔。

  经典告诉我们,造了恶业以后,能够依照正法去做,那么这个恶业虽然是将来要受的,因为忏悔了就变为现法受。可能本来要到恶趣的,现在只要感得小小的头痛就解决了。我们总觉得修行人修行了,应该很好才对,有些人为什么反而不好呢?这可能是重罪轻报,本来要到地狱里去的,现在稍微受一点苦就好了。所以不要以为修行了就应该没事;反过来说,有时稍微感觉一点苦受,就说我重罪轻报了,这不一定喔!可能是你造了恶业以后先现法受,下一世是更麻烦。所以不是从行相上判断的,就像前面说忏悔了以后,不只是做几个梦就算清净,还要内善根有明显地增长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地了解正理以后,依照经教去观察内心,拿法来校对它。以这个为主,其它的为辅,才能了解眼前到底是造恶业的现法受,将来还要堕地狱,还是真的重罪轻报。

  有人说:既然还要受头痛的果报,怎么说是从根本拔除呢?要晓得本来要堕落地狱的,现在完全不受地狱之苦,只是一点头痛而已,所以这个地狱的果报可以说完全拔除掉了;反过来说,你还是有一点头痛,所以不能说没有果报,这跟原来不造业还是不一样的。

  【虽未获得真能对治坏烦恼种,然由违缘令伤损故,纵遇众缘亦不感果,内外因果多是如是。故虽勤修众多善法,若不防护瞋恚心等坏善之因,则如前说。故须励力防护瞋等,精勤修习不善还出。】

  大师再特别说,四力对治不是真能对治,真对治要智慧现起,把烦恼的种子彻底破坏掉。所以前面引的经论上面说是近对治。我们刚开始能修的就是近对治品,也就是修忏悔法。这个虽然不是真的对治,但是由于它令能感果的种子损伤了,所以虽然遇缘也不感果。不管内外因果都是这样的,外因…

《四力忏悔和忏悔原理简介(日常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