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P2

  ..续本文上一页佛有时能称个十斤香蕉五斤苹果,乡下人没有钱,就端块豆腐,拜了佛以后还把这豆腐拿走,说回家炸了吃,人家问她这样做菩萨会不会生气,她说不会,已跟菩萨说过了,菩萨会原谅的,她这一块豆腐要菩萨保佑她家的猪多长肉、鸡多下蛋、蛋比人家的都大、稻子增产、小麦长高一点等等,菩萨豆腐没"吃成",还要保佑她二十多件事情。这些都太功利了,菩萨不是给谁作交易的。讲一个笑话,我刚当小和尚的时候有些脾气,现在脾气都给磨光了,在成都有一个习惯,有人要拜佛,庙里就拿那个大罄敲一敲,和尚成了敲罄的,后来我去被安排在观音殿做香灯。有一天有个老太太来拜佛,我故意不敲,老太太就看着我,我就看菩萨当没看见她,这老太太生气了,上来跟我理论,说我拜佛你怎么不敲罄,我说我是来当和尚的不是来敲罄的,她急了说不敲罄你这和尚怎么当的,我一看她急了,就把火降下来,说你要敲也没关系,我给你补上,本来敲三锤,现在给你敲九锤,不过在我敲以前你要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让我敲,老太太说你这都不知道还当和尚,她说"拜佛不敲罄,菩萨不知情",你不知道?我说那我就不敲了,搞了半天你让我敲罄是要提醒菩萨,让菩萨看你在这儿拜佛是不是,菩萨是不用提醒的,菩萨有千手千眼,哪一个角落都在他心里面,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包,老太太看我说得有道理,也就不跟我吵了。所以这个就是非常功利的,这些现象值得反思。

  第三、现实主义。就是要实惠,而且要立竿见影。有的人今天拜菩萨求明天股票涨一涨,明天没涨,就觉得菩萨不灵验;又去道观里拜太上老君,还是不涨;就拜真主,拜耶稣。今天拜了明天就见效了,他就觉得这个菩萨很好,给自己实惠了,就是这样的现实主义。

  讲这些信仰的现象,我不是在否定它,没有要否定这些人的意思,相反,我非常鼓励,因为有了到庙里拜佛的这一个念头是非常善良的,关键在于我们僧团的师父们如何去引导、教化他们。让他们走正路,他盲目,告诉他怎么不盲目;他功利,告诉他学佛不是功利;他现实,就告诉他要想有好的现实就得明了因果,从因上入手,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些学佛多年的人,老是找不到下手处,不知如何修行,甚至有的人念了三天的"金刚经",就说自己怎么还没成佛,佛不是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自己念了多少阿弥陀佛还没成。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精神,都是理解上的不到位。

  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提高这样的信仰层面,有必要对这些信众做正面的引导。应告诉他们,要用佛法的智慧去生活,用佛法的智慧去工作,用佛法的智慧去处理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用佛法的智慧去待人接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有光明,我们的生活才能有前途,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很自在,才能够真正洒脱得起来。

  基于前面讲的人文精神的需求和信仰现状的需求,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生活、指导生活,让生活充满智慧,让佛法的智慧来照耀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生活质量就会不断提高,生命就会逐步达到净化,这样我们学佛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学佛不是什么深奥的事,就是要改变我们生活的现状,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上次在成都有个副省长问我佛教好在什么地方,我说佛教是解决生活的问题,佛法以净化生命为起点,以改造生命为归宿,他听了很高兴表示赞同。我们就像是劳改犯,都是没有改造好的人,我们都有缺陷,要不断改造,只有佛是改造好的,佛是智慧圆满、悲心圆满、人格圆满。所以佛法就是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要让我们的生活很和谐,生命的质量非常高,那就要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来。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透视生活。

  二、我们怎样运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可以这么讲,佛法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佛陀一生讲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就是怎么样净化我们的生命,如何改造、提升我们的生活。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千经万论,都是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给予开示的,但佛法这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拿来。记得去年大和尚曾讲过,学佛修行三件事,就是见地、方法与功夫,其中学佛修行的方法很多,道路也很多。比如说我们要从赵县到北京,有很多条路,有火车、有高速公路、还有国道等等,但是你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你可以选不同的路,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到达北京。学佛修行也是一样,就是你要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是那个方法对你都管用。我经常举这样的例子,五分钱的感冒贴,可以治好你的感冒,五百块钱的长白山好人参,治不好你的感冒。对症的药,五分钱的是好药,哪怕是泥土,不要钱的,也是好药,我小时候买不起药,手破了个口子,没有创可贴,就在地上抓一把泥土敷上便不出血了。所以要选择对自己比较适合的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我不能都讲到,也没那个本事,只能就一个层面、一个方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交流,这个方法就是三十七道品里的"四念处".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小乘的法门,我们是学大乘的。不是这样的,法门是没有大乘、小乘的,佛法是没有大乘、小乘的,只是由于我们每个人根基不同,对佛法的信受与理解会有差距、距离,才有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佛是根据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法,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佛在哪部经典里面讲,哪个法门是最好的,佛都是说,这个法门你信受奉行,你就会证得什么样的果位。佛的经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很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现在我们开会都有开幕式,这就是序分,像昨天我们的开营式,你就可以如是我闻,在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有大和尚、谁谁出席会议。正宗分就等于正式作报告,正式开大会。大会结束时要说:我们这个大会开得很圆满、很成功,希望你们回去把这个大会的精神要传达、要贯彻、要落实,这就叫闭幕式,经典最后也是这样,佛讲经要结束了就说你们这些人,将来如是信受奉行,将得什么果位。

  "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是没有大小的区别,佛法是平等的,只是由于我们众生的根基不同,在修行的过程中因境界不同,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大乘、小乘。大乘、小乘的区别,关键是你的发心,也就是你发的心是大还是小,你发的心是宽还是狭隘,这种发心来自于你对佛法的信受,你对佛法的空性的信受,你对佛法菩提心的理解,你对佛法慈悲的理解,因为你发心的不同,所以才有大乘与小乘的不同。现在到处都讲在末法时代众生如何不好,我在成都特别鼓励那些老太太说你们是正法的使者,使那些老太太很受鼓舞,说自己活了八十岁还没人鼓励过。佛法没有正法、末法,缘起的空性永远存在,即使到时候人类不存在了,这空性的道理还会存在。佛法没有正法、末法的区别,只是由于我们众生的根基,离佛的时代越久远,大家对佛法的理解就越走样,修行也越不用功,希望真正成就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尽管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但我们佛教徒却不要有这个思想,当然有这个忧患意识也是好的,佛法到了这个时代了,我们更应该积极去努力、去改变。我们要向正果法师学习,正果法师在文革的时候曾讲:"我在佛法在!"这是何等的气魄,现在我们每个人发起大心,就要有我在正法在的这种大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发起这样的大心来,佛法就一定能弘扬开来,正法就能久住。所以我跟成都那些老太太说,你们要做正法的使者,她们说自己没文化,我告诉她们没文化没关系,你只要用心修行,念佛诵经那就是正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发起这个大心来,要有危机感,要去努力挽救,承担起这个责任,把正法的这个担子担起来!

  "四念处"就是四个内容,即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之所以要选择四念处来作法理上的普及,乃至我们将来能在生活中去运用,是因为我个人感觉,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间生活,每天都要碰到来自我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种种的干扰、困惑、障碍,一部分是来自身体方面的,一部分是来自心理方面的。我们的这个身和心碰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感受,比如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身心疲惫"、"他累得身心憔悴",我们往往在对待这些身心的感受的时候,心态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身的问题、心的问题乃至感受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生活里面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念处"就是针对我们生活里天天必须碰到的身体、心理、感受上的一些问题,进行透视和对治。

  (一)、观身不净。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那些营养品、养颜液等针对身体的广告也最多,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围绕这个身体在转。有些老太太常为自己的身体发愁,使得现在养颜胶囊挺畅销,当脸上有皱纹、有波浪了,心里面就觉得难以承受,就天天想办法把这一道一道的东西弄掉,有时我和她们开玩笑,有皱纹好办,脸上的皱纹你觉得不好看就用熨斗去熨一熨,老太太说这样那能办得到,我说既然办不到,那就是自然规律,它该有波纹就得有,你干吗对这个东西发愁。有些年轻人,更是害怕有皱纹,早早就去做准备,所以走在大街上会经常看到有的人的脸就像灰面涂上去一样,努力地要把那个痕填满。有些人认为眼皮单的不好看,就去拉个双的,结果眼皮肿了,适得其反。有的人脸上痣太多,嫌影响美观,就要去取掉,有的越取越大,被那个烂痣药给烂大了。除了脸上还有的在头上,一会儿波浪滚滚,一会儿耸得像个金字塔,殊不知怎么弄,那还是头发,而不能叫猪毛。有的人听别人说自己气色不好,就担心是不是营养不良,回去就要改善…

《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