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和七都没有倒,这阿赖耶识它就倒不了的,阿赖耶识为什么?他是被动的,知道吗
就等于你前面送什么进来,就跟银行一样,你送美金进来,我给你存着嘛,存美金,将来利息也按美金算。你送坡币进来,我就给你存坡币,你存人民币进来,我就给你存人民币。哪个开银行的那么傻,说我这里儿只收人民币啊,其它的钱都不要存进来。有这么傻的行长吗?没有!阿赖耶识他就是这么个角色,他是被动的,就是个保管员,就是个银行。所以叫“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就是你这些种子好的、坏的、物质的、精神的,全部都在他里面,一切种子!“异熟所摄”为什么叫“异熟”呢?刚才不是讲了吗?但我简单给你讲,这个“异熟”有很多种,叫异时、异性,那多了,我只是给你简单的提示一下“异时”,就是你今天保存的种子,这一念保存了,下一念不一定起作用的,他一定有个过程,这也是我们常常讲的。有些人经常说:“哎呀,我干了那么多好事,怎么我还不好呢?”啊?因为异熟嘛!懂了没?你现在干的呢,只是你把好种子存进去了,但哪有那么快就其作用的呢?是不是?有可能今生不起作用,有可能要等到什么?来生,来生,来来生!那就搞不清楚哪一生!就看你当时发心的大小,来决定他。但有些是今生就起作用的。有干了好事的人呢,今生就起作用的,也有!但是不一定的今天,也可能是明天;不一定是今天上午,也可能是今天下午,有些可能要等到晚上。他一定是有个时间的变化的,所以叫“异时”。那么实际上前面加的定语就是指的是阿赖耶识。
“摄大乘论说有颂言: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这个从《摄大乘论》引用的,这个还是经典上的话,是无著菩萨引用的了,就是阿赖耶识为什么叫阿赖耶识呢?“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摄藏”就是保管诸法,就是一切种子啊,都藏在里面的这个识,我们给它个名字,什么?阿赖耶。“胜者我开示,”为什么呢?就是有智慧的人我才给他讲,没有智慧的人我给他讲把他吓到了,就这个意思。另外后面还有嘛,“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今天的人,特别是讲哲学的,一会儿小我、大我、真我,搞了半天,有人说,那个阿赖耶识是不是我哟?不对,那不是!那就怕你把它搞错了,所以要有智慧的人才讲,简单的就不用说了!“由是当知,阿赖耶义,是摄藏义。”对吧?阿赖耶,我们不是讲《百法》的时候讲阿赖耶。“阿赖耶”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是“藏”!藏有几种啊?能藏、所藏、执藏。对吧?什么叫“能藏”呢?就是你那些东西我都可以帮你保管。什么叫“所藏”呢?你的东西都藏在我这儿。就站的角度不同。“能藏”是站在阿赖耶识的角度,对不对?“所藏”是站在哪个角度?就是其它一切法的角度。
“长行释云:一切有生,杂染品法。”这个“长行释”就是《摄大乘论》的,他从《摄大乘论》拿过来的。“一切有生,杂染品法”,“有生”指一切有为法嘛!“杂染品法”就是指的世间法。你这个世间都是杂染的,为什么,轮回嘛!是吧?“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这个就是解释能藏、所藏。“于此摄藏,为果性故;”这个“此”是指的是什么?阿赖耶识嘛!阿赖耶识就是“果”,对吧?你那些其它的呢?就是“因”;反过来“又即此识于彼”这个“彼”是指什么?一切法嘛,对吧?“摄藏为因性故;”对你那些一切法来讲,你保存在我这儿,那就成了“因”。“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这是什么?我爱执藏,对不对?就是你把阿赖耶识当成自己。“是故说名阿赖耶识”。“今于此中,说种子依体,即阿赖耶识。”就是为什么把他叫做“种子依”呢?
“今于此中说种子依,体即阿赖耶识。”为什么把它叫做种子依呢?就是选择它是保存一切种子,“为显此识能与眼识为其生因” 为什么叫种子依?就是这句话:为显此识能与眼识为其生因,是故说言一切种子。因为你的这个眼识的种子保存在哪儿?阿赖耶识里头。“为显此识”这个“此识”指的是什么呀?这个“此识”指的谁?阿赖耶识。“能与眼识为其生因”什么意思喃?因为你的种子是在阿赖耶识里头,对吧?那个种子就是你的眼识生起的什么?因嘛。“是故说言一切种子”。“此即摄大乘论说于彼摄藏为因性义。又显此识受彼眼识杂染熏习,能持彼种,是故说言执受所依异熟所摄;”这个都好懂了。“此即摄大乘说于此摄藏为果性义。”这个是刚才说过的了。“由是当知,此种子法望生现行,说名为因;望由熏习,转说名果。”什么意思?比如,我们现在说这个眼识能够认识是个现行,对不对?那么这个现形的眼识从哪儿来?从阿赖耶识里头的眼识种子而来,所以那么这个阿赖耶识是相对这个眼识的现形来讲,阿赖耶识是不是就是因?你的这个现在的眼识是不是就是果?对吧,但是你的这个眼识生起现行以后,按照佛法讲,它马上又要熏习成种子往阿赖耶识里面藏进去。不然你下一个眼识就没有根根咯。懂了没有?所以它讲种现熏生。种子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种子又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这是交替的。所以种子望生现行说名为因,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个种子生起阿赖耶识这是个眼识的现行,因此阿赖耶识是个什么?因。眼识是什么?果。但是眼识又熏习种子的阿赖耶识里面,眼识就成了什么?因。你熏习的阿赖耶识种子是什么?就成了果了。它是这样子交替的。“如是因果皆依阿赖耶识而得建立”对不对?不管是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离了阿赖耶识这个中转环节,能不能实现?不能实现。“是故阿赖耶识名种子依。”所以给它取个名字叫什么?种子依。不仅仅生起现行,要靠它里面的种子。反过来,你现行最后熏习成种子都还得要保存在它那儿。所以,用今天的话讲:又给你提供服务,还给你提供什么?收藏。“如说眼识,所余诸识道理亦尔。随其所应,下皆准知。”就像如眼识的道理,下面是哪个?耳、鼻、舌、身都是这样的。“复次,阿赖耶识与能熏法同时同处,不即不离,成是所熏,是故说言执受所依,”这个都好懂,“执受诸根和合转故。又性坚住,一类相续,能持习气;唯是无记,无所违逆,能容习气;具此二义,成是所熏,是故说言异熟所摄,唯先业引任运起故。”后面这里它主要还是讲两个,讲这个熏习,能熏和所熏。阿赖耶识是什么?能熏。对不对?不对。阿赖耶识是所熏。因为你放到它那儿去的嘛。能熏的是哪个?眼识嘛。所以它讲阿赖耶识与能熏法,阿赖耶识是所熏,眼识就是能熏,对吧?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如果说这个阿赖耶识跟眼识不同时不同处,我说这个识在起作用,我要放进来了,你说别忙我还没把门打开呢。没有的。它一定是同时同处的、马上就完成的。“成是所熏,是故说言执受所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前面那些都是所熏,对不对?你熏进来我就帮你拿着,叫执受所依。我说帮你保管,这个执受啊就是我帮你拿着,我帮你保管。“执受诸根和合转故。又性坚住,一类相续,能持习气;唯是无记,无所违逆,能容习气;具此二义,成是所熏”那怎么才能成所熏呢?就是你生起现行这个眼识,执受诸根和合转故,就是你眼识要跟眼......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2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