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除此之外连安乐之声也听不到。因此说,小心翼翼禁戒杀生至关重要。
不与取:包括以贪嗔痴三种恶心而获取财物,但主要是由贪心引起。大不与取是指窃取三宝所依物资、供品、僧众共同的财物以及父母的财食。中不与取是指盗窃、掠夺、摧毁,或通过暴力、经商牟利、短斤少两等不正当的各种欺诳手段获取普通人的财物。如农民们窃取田地,打乱分界的标记、破坏田地篱笆等乃至盗取一把禾秸以上都属于中不与取。牧民们偷取细绳、一节绳索、牛奶等,或盗取鼢鼠洞中所积之物等(牧民挖掘人参果时经常窃取鼢鼠夏天所储存的食粮)旁生、非人所拥有的财物也将犯下严重罪过。达官显贵们仅以一块茶砖作为礼品而得到一匹马即是“以狐皮换马匹”的说法,如此千方百计获取财物也都与偷盗相同。
特别就从事经商者而言,十不善业中除了邪见、邪淫两种偶尔发生以外,其余罪业全部具足。作为一名比丘、沙弥,通过经商途径哪怕只获得了一钱银子,也犯他胜罪,已从根本上破戒。诸如,为他人利益而偷盗属于小不与取。而且,那些不具戒律、无有闻思之人,以谄曲奉承、装腔作势等行为获利,也与不与取一模一样。
总而言之,别人未将其拥有的财物直接给予自己,而自己想方设法据为己有的一切行为全部属于偷盗。自己窃取或唆使他人偷盗等所犯的罪完全相同。
这种不与取何人易犯呢?具大吝啬、所需甚多、贪得无厌、恬不知耻、催税所逼、惩罚所迫之人容易就犯。
果报:根据动机大小不同,不与取的异熟果分别转生于三恶趣中。等流果:即便幸得人身也转生为乞丐、雇佣等,虽有微量财富,也遭强者抢劫、弱者盗窃,遗失亏损,毁尽无余等,与天、人、鬼共享而无有自主权。即便拥有奶牛也是无有三白,饮食不具营养,庄稼遭受锈病(草木因真菌引起的病害)、霜雹或为虫害所毁。如今为贫困、亏损所逼的这些人完全是往昔盗取他人财食的果报。增上果成熟于外境上:只能转生于土地贫瘠、饥荒频发的地区。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喜欢行窃,经商诈骗,转于旁生中也是成为爱偷盗的老鼠、狗等。尤其是仅盗窃微乎其微的供品或塑佛像、造佛塔、印经书的财物也将堕入寒地狱或饿鬼中。哪怕享用针尖许的三宝财物也必定堕入地狱。
从前,哲·白莲大师来到卫藏时,一日梦见自己与眷属口中都燃起熊熊大火。他集中所有僧人,说:“一定是造了恶业,你们究竟做什么了?”眷属们说:“我们没做什么呀!”大师再三观察,结果发现他们将自己食用的旧酥油换成了新酥油,查询这些新酥油是做什么用的,原来是作供酥油灯的原料。大师告诉他们:“以此酥油要供许多酥油灯。”
所以,我们对供品必须小心谨慎。如果对于三宝之财、上师之财、父母之财,甚至仅窃取一根针也将堕入无间地狱。又如:若一位比丘或沙弥在僧众共有的收入基金中,只取出一钱银两,也将获得所有僧人数量的他胜罪(此义在律藏中有广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在家男女,仅仅喝一碗僧众的茶或稀饭也将堕入地狱或转生为病龙。如《日藏经》中说:“宁可以利刃,砍割己肢体,切莫将僧物,予与在家人。”
从前,目犍连尊者与华杰比丘同去海边,途中遇到一个形似巨大树干的众生,周身遍布数多昆虫蚀食,发出大声惨叫。华杰比丘问:“这是什么原因?”目犍连尊者回答:“这个众生曾是一位僧众执事员,名叫乐达比丘,因为擅自享用僧财而转生为此众生,他曾给予僧财的在家人转生为这些昆虫吃着它的身体,由此死去还要堕入大地狱中。”圣者龙树菩萨也曾如是发愿:“但愿我不转生为,纠察炊事管理僧。”其密意也在于此。
作为破戒之人,如果占据僧众的位置以及使用经堂的坐垫等,将堕入地狱或转为患麻风病的旁生。律藏中说:“破戒者若跨一步,进一口食一碗水,仅此享用僧众物,则为邪命堕地狱。”
要往生极乐世界,绝对需要上供下施,哪怕仅偷了一粒芝麻,不用说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连善趣之身也无法获得,只能堕入恶趣中。曾有一位出家人因偷了少许财物而转生为蛇。一名天女因盗一朵花而下堕,诸如此类的公案有许多。
而且,尸陀林中的财物及尸体上的物品也是有主的,所以也不能盗取。从前,一位比丘死后,尸体被扔到尸陀林里。有人拿他尸体上的物具。那位比丘转生成了非人而令尸体骤然站起说:“不要偷我的物品。”
就算是为了他众的利益也万万不可盗窃。昔日,德洛巴菩萨一次去化缘时,到了一户门前,那里晒着两家的芝麻堆。看守的人准备回家去取斋食,便让德洛巴看护。这时,他用夏加(小勺子)从另一家的芝麻堆里取出七粒芝麻抛到给他取斋饭之人的芝麻堆中。本来,他可以很快得地,结果因此而延误了数年。
尽管盗窃僧财的公案也为数不少,但这里讲述一则惊心动魄的案例:往昔,一位商人对毗婆尸佛教法中的诸多僧众供养珍宝。当时,一位有权的比丘接受后据为己有而未供养僧众。一日,诸僧众向他催索。他勃然大怒,出言不逊说:“你们吃屎吧,这珍宝是我的。”此人死后堕入地狱,又于九十一大劫中转生在不净呕吐物之中,死去后在王舍城附近堆满粪便的一大池沼中转生为一只身形如蛇状的四足昆虫。释迦牟尼佛见后指示给诸比丘看,并说:“此众生还要转生于地狱中住数万年,然后再转生在此不净物中,未来贤劫千佛都将携眷属来到此地并讲述此昆虫造恶业的始末。”而并没有说他解脱的时间。思维这一公案后,对于接受僧众共有的信财亡财,应当倍加注意。
另外,破戒之人伪装成具戒者,或行非法之辈假装为如法行者,或狡诈之徒冒充成就者来拢集信财亡财,也属于邪命,和不与取无有差别。如国王松赞干布曾经说过:“若集信财亡财养父母亲朋等,则集财者将转生为骆驼,所有享用之人转生为骆驼崽,那些施主全部转成骆驼的主人。需要如是还债。”
大成就者唐东加波尊者在莫年格山谷里看见一块磐石中有一条一木轭许的大蛇,周身上下密密麻麻弥漫着成千上万拇指大的青蛙吃着它。尊者向它吐了口唾液加持,将其超度了。并对众僧人说:“无有功德之僧人若享用信财亡财,就会变成这样。”
法王噶mb年仅六岁时,从居住的地方贡布嘉卡山谷附近的平原到安闲散步处去的路上,在戏耍过程中将鞭柄插入一块磐石中,结果石头裂开,在石头中间有一个形如肺脏、一肘长的旁生,身体外面有许许多多芝麻大小的白色含生蚀食着它,里面有许许多多黑色含生吃着它。法王噶mb只是向它吐了口水、专注加持,便使它命绝身亡,并将它的尸体火化。众眷属问:“这是什么原因?”法王说:“我往昔转为游戏金刚(第四世噶mb)时,此地的一位享用信财、亡财的上师(就是指现在被他超度的那个旁生)祈祷过我,因此如今我将它从恶趣中拯救出来。否则,它仍要堕入地狱中,那些白色的含生是他享用活人信财的异熟果报;黑色的含生是他享用死者亡财的异熟果报。”
卡绕巴尊者住所的附近有一只鹞鹰经常弑杀众生。一天,这只鹞鹰死了。上师以神通观察它转生到何处,结果发现它以往昔的善果而转生为一富裕牧民之子,但以屡屡杀生之业所感不久便夭折了。后来尊者又观察他转生于何处,发现他竟然已转成了一位广泛度化众生的大上师,他的所化事业极为广大。由于法务繁忙,所以为亡者作超度在骑马行路时顺便就将仪轨念了,后来人们共称他为“马上仪轨上师”。最后,在一次信众云聚,举行隆重的大灌顶时,那位上师(突然)离开了人世。当时卡绕巴尊者的一位侍者也在现场。大家商量后决定将过世上师的五根(亡者的神识已融入五根中)委托那位侍者带到卡绕巴尊者前作超度仪式。侍者接近到上师那里时担心这样带去会遭到呵斥,于是他用绸缎把五根卷起放在一块岩石旁边,先到上师前禀明了事情经过。上师说:“用我的这件祖衣裹起来!”侍者带着祖衣去了。(到了岩石旁看到)那五根已变成了一只一肘长的恶蝎。他立即返回请上师到这里观看。虽然上师也来了,但因缘起不具全,尽管用祖衣包裹也无济于事。那只恶蝎逃窜到一块大岩石旁,由于业力所感它钻进突然崩裂的岩石中,随后岩石闭封了。凡是与那位上师有关联的众生灵魂全部转成无数含生并融入那块岩石里蚀食着那只恶蝎,而且从恶蝎的心间长出一棵高高耸立的柏树。侍者问:“它何时才能解脱?”尊者说:“直到那棵高大的柏树被鸟爪踏尽时方可解脱。”
此外,卫藏的黑马喇嘛转生成雅卓耶湖里的一条大鱼(此公案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广述)等等(有许多此类公案)。《念住经》中云:“何人以邪命,少许维生活,将沉于粪泥,为诸昆虫食。”
拉萨地方住有一位智者大格西,他可与文殊菩萨犹如人与人对话般进行交谈。后来他既见不到文殊菩萨,也淡忘了以前所闻受的法,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于是他向一位上师请问原因。那位上师问:“你以前就有如今这么多的财产吗?”他回答:“以前没有,后来才有的。”上师说:“作一次灭财佛事吧!”(他也如是照办。)结果信财都化为乌有,又面见文殊菩萨等等一切都恢复如初。
博朵瓦大格西曾说:“在家人天天造十不善业也不如戒律不清净之人享用一口信食的罪大。”《呵责破戒经》中也宣说了此理。《宝蕴经》中说:“世尊在宣讲享用信财的过患时,五百名戒律不清净的比丘说“不应享用信财”而还俗了。其他比丘呵责他们。世尊说:“莫说此语!具有悔心者还俗是诚信正法。他们死后将转于兜率天中,将来成为弥勒佛的首批眷属。”这时,又有二百位比丘泪水夺眶而出,说道:“我等宁愿饿死,在未证果之前决不享用一口信食。”世尊道:“善男子,善哉!””《弥勒狮吼经》中也说:“宁可一日还俗一百次,戒律不清净之僧人切莫享用信财。”《教比丘经》中说:“不守出家之学处的人身著出家装束享…
《极乐愿文大疏 积资净障》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