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是您妈妈的fu啦。
师:这个是最难讲的,要表达已经是很难了。我们用另外的话好了,就是你把真正的爱心流出来,他就会感动,这是一种慈爱的feeling。所以,爱的那个feeling你要在什么层次呢?如果你是在世界这个层次,那个爱恐怕就是在爱这个字这里。那你身体这个层次的爱,可能你有某些身体的动作。如果你在识心这个层次的爱,那么可能有很多想法,爱的想法、爱的故事。这些都不够,要到哪里呢?要到觉性这边。从觉性这边直接流出来的feeling,一种爱,你的爱是从觉性这里流出来,他就会感动人。
如果你是世界这个层次的爱和身体这个层次的爱,和识心这个层次的爱,会感动一点啦!但是感动得不深。识心这个地方做得好的话,就是那个故事情节很动人,那还不够。真正能够感动的,就是从觉性这边流出来的爱,一种爱的feeling就这样子流出来,那个不是语言。所以,我们常常很重视语言的,还有很重视表情、动作的爱,那是身体层次的。像西方他们要表现爱,他都要用他的身体,要拥抱、要用kiss,这个是到身体层次。如果故事情节很动人的感情,这个就深一些了,当然还是不够。要到这里,从觉性直接流出来的feeling,那个力量很大的。
问:请问老师,您刚才讲的自由、平等、博爱、不朽分别对应到佛法的解脱自在、平等、慈悲、不生不灭;那么,主动权对应于佛法的是什么呢?
师:主动权在佛法上面对应的是尊贵。
问:老师!再请问一下,是什么原因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您母亲会提升到这么高的一个层次?
师:这个我也不知道。第一次她快要死的时候,我为什么知道她大概要走了,因为她身体有臭味出来。我们知道很多人要去世之前,都会有一股臭味出来,我后来知道,这个臭味就是业障。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她快要走了。可是,她又没有走。第二次就什么味道都没有,她真的就把它洗干净了。
※通灵与科学
问:请问老师!老师您是学科学的,依您刚才举您母亲的例子,是经由通灵知道,她到达了比您父亲更高的境界。
师:对。
问:科学跟通灵的认知,这两者对您来讲会不会产生矛盾?如果说,答案是不矛盾的话,是不是表示说,您舍弃了学科学的这个认知。或者您会想要解释成,科学是阳,通灵这个「觉有情」,是一种阴,阴、阳,太极这两者是合一的,是不矛盾的。不晓得情形是怎么样,可不可以再解释一下。
师:你们可能会有这个问题。我不但是学科学,我还研究科学,现在怎么会变成,全心的在做佛法的工作。是不是我已经把科学,他们的矛盾不理了、不管它了,或者是我把它解掉了,或者是我把它超越了。
我开头是完全接受科学,并没有要接受佛法。在我解答你刚才问的,通灵和科学之间的冲突之前,我先来回答,我为什么从研究科学,转变成接受佛法。
我开头完全接受科学,而且我去学物理学,就是因为我认为物理是研究真理的,所以才去学。在中学的时候,我就这样认为。学到后来,在科学里面,我发现问题来了。科学里面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它不管理论也好、实验也好,它都是有假设的。我以前喜欢它、接受它的时候,是因为它的定律、原理都宣称是什么呢?是经过证明的。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证明,才得到这些定律、原理。因为这样我才喜欢,觉得它是在追求真理。
可是,学到后来我才发现,它能够证明的这些定律,它都一个一个的证明,当然没有证的,就说这个我没有证,不知道。凡是提出来的定律,或者是原理,一定是证过的。不管怎么证,用理论去证也可以,用实验去证也可以,在要去证这些理论之前,一定要先接受一个东西,叫做假设,有的时候叫做公设,有的时候又叫做预设,一定有这个东西。
假设这个东西它是不能证明的,它一定要依靠一个不能证明的假设去证明其他的,透过那个逻辑论证去证明其他的定律。如果你把这个假设拿掉了,它就没有办法证明。我看到这里,唉呀!失望了。为什么呢?你拿一个不能证明的东西去证明其他的东西,那你其他的东西还是不能证明,在根本上你还是不能证明。是因为这样,我才转变,才去接受学佛。
那佛法是什么呢?「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无所住」就是没有假设,它的原理是什么呢?「真空生妙有」!「真空生妙有」满足了我的需要,所以,我才会从科学的领域转到佛法的领域。这个才正合我最开始要学物理学的动机,反而物理学,它没有办法满足我的需要。这是我为什么会从学科学转变成学佛法的原因。
再一个,刚才你问到通灵跟科学,那是因为科学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所以才否定这种现象。刚才我们不是已经说到,你的识心和你的觉性,是超越你的身体的,在你的身体之外的。那我们通灵是通什么?就是跟那个没有身体,但是有识心和觉性的那样子的生命在沟通。我们本来就承认祂的存在,但是科学不承认这种东西的存在。为什么不承认?他一定要眼见为凭。也就是,他一定要用他的肉体看见了,有的时候用他的六根所观察到的他才算,甚至这个都还不接受,他一定要六根用仪器去观察到的才算。
这个问题又存在在西医和中医之间,中医不需要仪器,只要把一个脉就知道你有什么、什么病了。西医不行,西医一定要X光机,要扫瞄、验血,要仪器检验出来,然后才算。这个是他们自己的设定,也就是他们的假设,他们定了很多、很多的假设,在那里把自己捆绑住了。
我们本来就不认为这些假设是正确的。我现在的看法,我不认为它是正确的,它是错的。像科学就认为,脑死了生命就结束,我就不接受,这个跟科学之间也是冲突的。刚才,我请各位把眼睛闭起来,去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你的能觉已经超越你的肉体之外了,这是一个事实。你要接受科学,还是接受你自己的感觉。我们不是科学的奴隶,我们没有这个必要要接受它。虽然我以前有接受它,但是我知道它有问题。那他们就一无是处吗?也不是,他们也有对的地方,我接受对的,但是错的地方,我就不接受,我就是不要。这是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所以,通灵这件事情,对我来讲,那是理所当然的,根本就是一种真实的事情。不只是我请别人,我自己就可以了,还需要别人吗?事实上,你们也不是不会,你们也会,只不过,当你们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们就沈默不接受。其实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个通灵的能力,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点的。
眼见为凭这个原则,讲的好像理直气壮。以前就有人跟我讲,要眼见为凭,看都看不见,这个算什么呢。好!你既然要眼见为凭,那么,我们就来讲眼见为凭。我就问他,你的祖父你看过吗?看过。那好!曾祖父你看过吗?我总会问到一个你没有看过的。你到底要承认他有,还是没有,所以眼见为凭这里不能用,没道理嘛!我们有太多东西,你根本连看都没有看过,但是你接受。我们总不能说,我没有曾祖父。他说,我的曾祖父我看过,那我就问,曾曾祖父?我总会问到一个你绝对没有见过的。所以,眼见为凭这个原则,真的没有道理,不完整、不完全啦!它不能拿来用,事实不是这样。
※觉性只有在被知的世界才能玩创造游戏
问:觉性是主动的、自由的,为什么还会在六道中轮回?
师:只要一入到被觉这里,在这个范围里,它就是有相的。祂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的,但是,一入到这个有相的范围里面,就会有生死的问题。但是,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它能够显现,它可以被你知道。它有了可以被你知道的这个优点的时候,它就要丧失一些其他的。所以在这个世界,它是有生生灭灭的,有生生死死的。
那生生死死,我们听起来好像不太好,如果永生不死,不是太好了吗?不会的。生生死死固然有它看起来不好的一面,但是,它有另外一面,是非常好的。什么呢?你可以继续不断的创造。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死了,地球不就挤满了嘛,就挤不下了。有生灭,会死,才可以重新来过,你才可以继续的创新。所有的神,连上帝或者是佛菩萨都一样,都很喜欢创造,非常爱创造。我们人也是一样,不断地在创造,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我叫它创造游戏。因为在被觉的相这里,它是生生灭灭的,所以就可以玩创造游戏。
创造游戏,佛法叫什么名字?叫做三摩钵提。三摩钵提就是幻观法,这就是在玩创造游戏。你看!基督教的圣经里面不是记载吗?创世纪,祂创造了世界,然后还创造了亚当跟夏娃,他们是很爱玩这个创造游戏的。你看,我们人不是一样吗?也很爱玩创造游戏。我们要发展经济、要创业,就是在玩创造游戏,发明这个、发明那个,这个都是在玩创造游戏。
这样子的创造游戏,只能在被觉这边玩,在能觉那边不能玩的,因为祂是不变的,你玩不动的,祂根本不会创造,祂本来如是。所以,那边是不能玩创造游戏的。如果我们想要玩创造游戏的话,怎么办呢?就要从「能觉」那边到「被觉」这边来玩,玩腻了,就回到能觉那边休息、休息,休息够了,又来玩,循环不已。
这样子的创造游戏,像达尔文的演化论,演化就是在创造呀!就是这个宇宙的创造。所以,经过三十亿年,一个单细胞可以演化成人,要三十亿年喔,地球年。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法界的三摩钵提!这样子的演化,这些创造游戏,当然就是生命的光彩与价值。所以像一个国家要兴盛起来,一个文化要兴盛起来,或者现在一个大国要崛起,都是在玩创造游戏。所以这是从小到大,大家一直在玩的,要玩这个创造游戏,一定要到被觉这边来玩,能觉那边不能玩。
问:在日常生活中,觉性要如何不迷失在相中?
师:我们是有觉性,但是我们常常会忘记,你要怎么唤醒呢,就要透过修行。佛教里面的修行,其他宗教的也可以,就是把你的觉性唤醒。通常我们没有办法唤醒得那么深,所以是教人要有爱心,要爱别人,这是第一步,这样就靠近了一点。当爱心被启发出来的时候,就是表示你的觉性开始要醒了。
问:这个觉性会不会变成识心?
师:会,觉性一定会变成识心的,如果变不成识心,入不到这个世界。我们想要进入到被觉这里,进入到有相的人世间,我们的觉性一定要进入到识心。等于迷失掉,你才进得来。你的觉性一直是醒的,你不会留在这个世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我又留在世间,我又醒。这样,你做起事情来才好做,不然的话,你是不醒的,你把觉性这部分的性质已经亡失掉了,你就会做不出好事来,玩不出好样子来。就算做出好事情来,你也看不懂,判断上面就有困难。所以呢,我们人虽然是在人世间,可是我们的心有办法超越。这样我们就等于是两边贯通了,那就超越了限制。
问:请问教授您刚刚说主动权用佛法来说的话是尊贵,为什么?
师:那个主动就是代表……,尊贵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威神力,威神力的来源就是主动权。
问:在生活中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fu。
师:如果你能够多用心,少用脑。
问:我们自以为很用心了,可是并不是对方需要的……在还没有到达那之前,该怎么办呢?
师:没有什么办法,只有修行,只有老实修行。
※学佛因缘
问:教授,是什么因缘下接触佛法?您是自己修的,还是有老师教?
师:我有师父教。
问:您的师父现在在那?您怎么认识祂的?
师:祂已经圆寂很久了。那个时候我正好在中央研究院,工作地点在清华大学。我认识一位同事,他是化工系的教授,颜孝钦教授。那时我正好对佛法有兴趣,而他学佛已经学了好多年了。
有一次他告诉我,他的师父要从香港来,他就希望我能够和他见见面,当然希望我也和他学。我是很相信他的,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就问他,怎么你的师父是香港人?他说,他从香港来,他是居士;又说,他是阿阇黎。我听不懂什么是阿阇黎。他告诉我,他是居士呀。我就更糊涂了,我也搞不懂怎么阿阇黎又是居士,居士又是阿阇黎。居士怎么会又是你师父呢?所以当时,我就跟他说,好啊,去见见面吧。
可是的当天的晚上,我就梦见我师父来了。我在梦中惊醒,我家的钟正好打两下,是半夜两点,我就睡不着了。好不容易熬到六点钟,我就跑到他家去敲门,那时他已经起来了。我就说,你把你师父的照片拿来给我看。他就拿给我看。我一看就是我梦见的人,我吓一跳,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后来,我就跟我师父见了面,就跟他学了。跟我师父的关系,就是这样开始的。我只有一个师父,没有其他的师父。好。
问:修行是需要吃素还是不需要?
师:吃素不吃素没有关系,但是,心要对生命是尊重和慈爱的。
我们的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活出生命的光彩与价值》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