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题。物就是这个世界,它就是纯粹的物;真心这里,就是纯粹的心。这个纯粹的心和物中间这个区域,就是心、物混合区,心和物在这里混合了。这么一看,就不难明白了,这个心和物的观念,也就清楚了。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不可被知的能知」这句话看出来,这一句话,就是在描绘这个真心;从这一句,就可以知道真心的一些特质。真心有什么特质?因为真心是不可以被知的,当然也不可被摸,也不可以被打,也不可以被捆绑,也不可以被约束、被左右。所以用佛法来讲,祂是解脱的,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它是自由的,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这一个价值,就是从我们的真心──「不可被知」的这个条件──得以知晓。再来,因为祂不可被知,所以不能够分辨;我们没有办法分辨祂的。我的真心、你的真心、释迦摩尼佛的真心,每一个人都有真心,这真心是无法被分辨的,是无分别的,你没有办法分辨;因为它是无法被分辨的,所以祂是平等的。所以在真心这个层次,佛与众生、佛与凡夫是平等的,帝王跟小老百姓是平等、没有差别的,圣人和罪人也是平等的,没有差别。
因为是不能分别、平等的,这样,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特质,就是博爱;自由、平等、博爱都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祂不会死的,不会消失的,所以叫做不朽,祂是不朽的。什么地方会死?身体会死,识心会死,到了真心这里,祂不会死。世界会坏、身体会毁坏,识心会消失,这里不会死,也不会生。祂是不生也不死,这就是不朽。
※洞悉生死始可超越轮回
释迦摩尼佛为什么会创立佛教?就是为了要解生死问题。一直到真心这个层次,才解掉生死的问题。生死问题解掉了,真心还在这里,生死是假的我,真正的我在真心这里,真正的我不会死,所以没有生死问题。真心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主动,或者我们再加一个字「主动权」,祂是主动的。
举例来说,像这枝笔是被我所拿住的;这个主动权,在我的手这边,还是在笔这边?一定是手这边,大家都知道。所以主动权在能知这里,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清楚的,主动权在能知这边。那最终极的主动权,在那里呢?在真心这里。识心和身体的部份,主动权和没有主动权是混合的。但是世界,是没有主动权的。所有的主动权,最终极的主动权,全都在真心这里。这个世界没有主动权,也就是,物是没有主动权的,心才有主动权。
从主动权来看的话,能知是不是比较重要?被知是次要。很清楚啊!可是,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会为了这个没有主动权的被知,拼死拼活,把老命都拼进去了。是不是好像重点放错了?所以我们要记得,主动权是生命,也是生命的特质。
举一个例子,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小王子,被一个奸臣陷害了,这个小王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演一出「王子复仇记」,为什么?因为他有主动权啊。他是有生命的,虽然他弱小的时候,你可以欺侮他,但是,等他长大以后,他就会来复仇,这就是生命的特质。不只王子复仇记,连细菌都是一样,细菌也有生命,人类用药来杀它,它就会有抗药性,什么药都杀不死它。即使再发明新药,发明新药的速度,也赶不上细菌抗药性成长的速度,这就是生命。
像这些纯粹的被知,这些地板、桌椅,我怎么踩它、敲它,都没有关系;可是对待生命不能这样,小如细菌,都要尊重,因为它有主动权。我们连细菌都不可以欺侮,对人更要尊重。我们生命的价值,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不朽、主动,这是我们生命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这也就是真心的特质。我们对于这个生命的价值,要好好的珍惜。
接下来我们来看「生死观」。生死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对生死要怎么看待?刚才已经稍微提到了,现在的人,所认为的生死,全都是在讲身体的生死。我们认为,身体僵化了、不动了、没知觉,就死了;如果这个身体还能动,还有知觉,那就是活的,这是我们现有对生死的看法。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身体、识心、世界,尤其这个身体,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像刚才我们眼睛一闭,就知道这个身体是被感觉的。如果身体算是自己的话,也是假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自己是在身体之外。既然真我在身体之外,我们一般讲的灵魂,灵魂在哪一个部分呢?就是识心和真心合起来,这个地方叫做灵魂。那里面的识心还是会死的,还是会消失的,只有到真心这里,才是不朽的、才是不死的。而这个不死的真心,才是真正的自己。
只要被你知道的,都不是真正的自己,要记住这一点。比如说,身体长了一个肿瘤,这里痛那里痛,只要被你知道了,就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真我,是能知道这个痛、这个肿瘤的我;这个肿瘤、这个痛是被知道的,被知道的就不是。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当他知道真正的自己,是在真心这里,而这个身体坏掉了,他会悲伤吗?不会的!
举一个例子,有人开车开了十多年,那个车子又老又旧,哪一天要把它丢了,换一部新车,是会哭哭啼啼还是高高兴兴呢?一定是高高兴兴。我没有看过任何一个人,换新车是哭哭啼啼的。而当一个人破旧的身体用了一百年了,要换一个新的,会哭吗?不会啊。什么时候会哭?除非是不知道有真心。认为一死百了,什么都没有了,那是会哭的。
所以这个生死的问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一个认知。当然,我这样说,你们都可以理解;真正要做,那是很难的。要做到,是要经过修练的,没有修练做不到的。我以上所说,都是理解,光是理解还是不够的,你要下功夫,真正的实践,做到了,才能超出生死轮回,不会因此而痛苦。你就会像佛一样,佛有十个尊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个尊号,如来是什么呢,来自由,善逝是去自由,意思就是生死自由。如果还在生死轮回当中,生死是不自由、不解脱的。
修到一个程度,这个自由不是只有如来才能有,佛才可以做到;每一个人的真心都是佛,人人都可以做到,只是你清醒了没有?还是真心是在迷当中?大家对于这个生死观,是要先了解,然后去实践,才能解脱。就算你实际上还做不到,观念上面理解了,也会减轻困惑、畏惧,生死轮回的问题也会减轻。
※入解脱门出菩提路是为生命的意义
最后谈到「生命的目的」。大家会想,「唉呀!我们的真心,祂本来就那么好,我们为什么要淌生死轮回的浑水呢?」为什么?这里就要讲生命的目的。我们的真心是这么好、这么有价值,但是祂一入到生死轮回的场所,就昏了、就迷了,那些优点和特质,都出了状况。所以就会让你到生死轮回的这个场所来历练。
历练不成,就再留级、重修,不断地这样子来去。要到什么程度呢?直到觉醒。觉醒了以后,就变成如来、善逝,来去自如;生死轮回这个场所,难不倒你,那就OK了,就毕业了,就可以不来重修了。但是可以来做菩萨,来帮助其他还没有醒过来的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不管你们知道、不知道,不管你们懂不懂我今天讲的题目,也许有人听过,有人没听过,我的看法都是这样。大家对于生命,如果有了这样的了解,至少可以清楚明白的过日子。听我今天这样一堂课的话,对你们一定有帮助,但是要真正得到好处,是要去实践的。好!谢谢各位。
《生命的价值与生死观》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