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重视。现在大多数人是不能平衡的,因为我们重视物,而没有那么重视心,所以「心」和「物」之间是不平衡的。
※宇宙的四个层次
为了把这个事情说得更清楚,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我就把这整个世界再划分成四个层次。二分法太简单了一点,我现在把它划分成四个层次,就会更加清楚。这四个层次,我们还是看能知跟被知的关系。我这样的理论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就是世界,这个环境、山川大地、日月星辰。第二个就是身体。我们的身体,不是别人的,就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身体。第三个,就是「识心」,识心是什么呢?就是想东想西的心,我们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也可以决定要想东或是想西。第四个就叫做「真心」,它就不是想东想西的那个心了,它是另外的一个层次。想东想西,是被你知道的,那是识心;谁在那里想东想西,「谁」是能想,那就属于真心。
我们把整个宇宙,就一个人的角度划分成四个层次:世界、身体、识心、真心。现在我们来设计一个状况,我来问大家:世界指的就是这个环境,当然也包含这个教室,还有这些桌椅,这些笔,都是这个世界里面的,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份。我现在做一件事情,我们把手举起来抓这个笔,这个笔被我的手抓住了。这个笔,是不是被抓的?我这个手是能抓,是不是?那这个笔就是被拿。这个笔,是世界当中的一部份;我的手,是我身体的一部份,所以,当这样子一抓的时候,在这里可以表达的,就是这个世界是被抓的,它是被知的;而我这个身体,是能抓,它是能知。所以,能知和被知的界线,是在我的这个手和笔之间。于是,我可以这样子划分,世界是被知的,身体是能知。不但身体是能知,身体、识心,一直到真心,都是能知。
这个状况,我们从能知和被知的关系来看,我这么一个动作,这个笔被我这样子一拿,能知与被知的界线就在这里;整个世界是被知,而身体、识心、真心全都是能知。类似这种状况很多,像拍一拍椅子,脚踩一下地板,界线就都在这里。我站在这里,被你们看到了,对你们来讲,界线也是在这里;我对你们而言,是世界的一部份。我讲话的声音也是一样,我讲话的声音被你们听见了,这声音也是世界的一部份。能知与被知的关系,就在这里。例子多的不胜枚举,每一个状况都是这样子,几乎所有的状况,都在这里。
早上只要你一醒来,一睁开眼睛,全部都是。能知与被知的界线,都在这里。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全部都是这状况。我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的清楚了,只要是被我所抓、被我眼睛看到、被我耳朵听到的,都是在被知这一边。而这个身体,它是在能知这一边,识心和真心都是属于能知这一边。
好!到这里,我们就来做另外的一件事。大家跟我一样,先把眼睛闭起来。当你把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你是不是能够感觉从头到脚,整个身体都可以感觉到?好!当你的整个身体,都被你感觉到,你是不是赫然发现,你那个「能感觉」不在身体这里。整个身体是被感觉的,被你清楚的感觉到,而你的「能感觉」,不在你的身体这里,是在你的身体之外。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身体是被知的,不是能知,能知不在身体上。
※生命在大脑、身体之外
如此,我们就知道一件事情。这个时候,身体和世界全部都是被知,而识心和真心,才是能知。这一个动作,就告诉你,你的感觉、你的能知,不在大脑。现在很多医学都认为,我们的生命都是在大脑,刚才那个动作,你已经离开了大脑,你的生命在你的大脑之外,你的能知不在身体上,不在大脑上,是在身体之外。你的大脑、你的身体,是被知的,它没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在大脑、身体之外。刚刚的动作,已经证明了这件事。
就能知与被知的角度来看,这一次它的界线现在是在身体与识心之间,身体和世界全都成为被知了,能知是什么?是识心和真心。只有识心和真心是能知。刚才做这么一件简单的动作,大家闭上眼睛,这样的感觉跟有些人濒临死亡的感觉是一样的。病人躺在病床上,医生、护士都在给他急救,但是他自己飘在天花板上看,所谓天花板上,就是在上面空间飘浮,感觉到「咦!自己是在那个身体之外的」,跟刚才眼睛闭起来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
你们就濒临过死亡了,就是这样子。大家以为濒临死亡的经验很难,不难啊,你们刚才就做过了,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是有意义的,告诉你身体是被知的、大脑是被知的,生命不在大脑和身体上,是在大脑和身体之外,非常确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就让你经验到了,这就证实了现在的医学说的「生命在大脑上,用大脑脑波的有或没有来决定生死」是错的。你的身体是被知的,生命不在这里。
这个东西一弄错,对生命的看法,整个就颠倒了。那就会做出很多不利于生命的行为,妨碍生命的行为。注意!不要弄错了。所以,这个地方是重点,是关键性的重要之处。
我们再来看识心的部分,我们说识心是什么呢?就是想东想西的那一个「想」。可是那个想,一样是被你知道,它就是被知。不但被你知道,还可以被你控制。你要想、还是不想,随便你,不但被你知道,还可以被你控制,它就是被知。这样子看,这个识心就是被知的。这样子的话,这个识心、身体和世界全部都是被知的,只有真心是能知了。
这个时候,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哦!原来这个识心被知道了,身体也是被知道的,世界也是被知道的。」当我们把能知与被知的界线,移到识心与真心之间的时候,那就是这个状况。只要你清楚的知道,想东想西的心,是被你知道的,界线就划在这里;你只要警觉这件事情,界线就划在这里。当你没有警觉的时候,那个界线不是划在这里的;你不知道这个想东想西的心,是能被你知道的,你没有这个警觉,你不知道,界线就没有划在这里。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世界一直都是被知的,可是身体和识心,有的时候是被知、有的时候是能知,变来变去,看你怎么采取。比如说,眼睛闭起来看身体,这时身体是被知,识心以上是能知;去注意想东想西的心,这时识心是被知,真心才是能知。当我们这么一做的时候,界线就变成这样。所以,身体和识心这一块,我就叫它「能知和被知的混合区」。世界,一直都是被知,所以是纯粹的被知。身体和识心不是,有的时候是能知、有的时候是被知。但是有一个特征,它要是属于能知的话,一定是跟真心在同一边,才可能成为能知。所以它成为能知的关键因素,是要受到真心的支持才变成能知,不然的话它不是。
这个区域,我们就叫它混合区。这个混合区我们要把它弄清楚,如果混合区没有弄清楚的话,我们常常会被搞混。在能知与被知的了解上面,就常常很困惑,怎么搞的,一下子是能知,一下子又是被知,当我们一弄清楚,这个地方就是混合区,那就很清楚了。
照这么讲,真心这里是不是也能够剖一半?有一半被知了,另一半是能知,可不可能?可能。这个部分的东西,只要被你感觉到了,被你知道了,它就是被知;如果发生了这个事情,那么,能知被知的界线就要移到这里了。但是能知的这一半,是不是又可以剖一半,又可以分下去?不管界线移到哪里,这样一半、一半的剖下去,万世不竭啊;但是,最后总会剩下一点点的能知。
※真心没有办法被知
那我们来做一个规定,什么规定呢,只要这样子剖一半,说这里是被知了,只要这个事情发生,我就把这个部分归属于识心。这样规定的意思是,真心这里没有办法被知。这样就不需要一直剖下去,只要剖下去,被知了,那就叫识心,剩下的就是真心,这样就简单了。
真心是什么呢,真心就变成是「不可被知的能知」。它是能知,是不可被知,也可以说,它是纯粹的能知。这里面没有混合区,混合区全部都移到识心这边了。这个不可被知的能知,就是纯粹的觉知能力;我们的生命就是那最纯粹的觉知能力,也可以说,就是最真正的自己。最真正的自己,是不可被知的。
我们再来看。这个真心现在已经出来了,其实它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觉知,也就是生命的源头、基础,它是不可以被知的。它不可被知,但是它能知。所有一切的能知,觉知能力的源头,都是从这里来的。也可以说,生命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的命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才是我们的命。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里写出来的真心,写出来的不可被知的能知,都不是真的。为什么?它被写了,它被知道了,这都是被知的,所以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呢?不可以被写出来啊!不可以被知道的、不可以被说的、不可以被想的!被你想到、被你说出来、被你听到、被你知道、被你感觉到,全都不是真的,真的是说不出来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有句话:「言语道断」,一说,就不对了,就不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讲经的时候说:「不可说」,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不可说」,说出来都不是真的。《金刚经》说「不可思议」,意思就是说,「你去想,一定想不到的,因为你想得到的,都不是真的」;这就是真正的真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真心,也可以说,就是我们真正的生命,就是觉知,就在这里。
从刚刚这么一路讲下来,讲到后来讲到真心,哦!原来还是回到了原点。原来它是这么深,又是这么的原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而且每天在用的。
有了这样子的了解,我们再回头来看,所谓的「心和物」的问…
《生命的价值与生死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