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原理
主讲:梁乃崇教授
时间:2004年1月11日
地点:崇友人文讲堂
主持:陈国镇教授
纪录:廖堂顺、张春美
整理:羊忆玫、梁玉明
主持人陈国镇教授: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今天我们请梁教授来跟我们讲「交易原理」,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与个人、团体、大自然之间做各种不同的交易,彼此间产生一些互动,形成了我们这一生中生命的活动内容。当然所交易的东西从具相到抽象的都有,也就是从比较具体的实物到心灵之间的交易都在进行,这是我们在人世间必然要做的事情。今天梁教授要从交易的基本认知来说明,相信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修行,都有更深的认识。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梁教授。
主讲人梁乃崇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交易原理」,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会讲这样的题目?我想大家听下去就会知道我要讲的重点。
首先,「交易」一词,也可以说是「交换」、「交流」,就是指人与人、人与团体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当然,通常我们讲的买卖,是属于狭义的交易;而广义的交易和狭义的交易我们今天都会谈到。
首先,我们就从各种古文明来看人类生财的方式。最早的渔猎时期,人类的财富和生活资源是向动物和渔类掠夺来的。再来是农牧时期,人类的生财方式是种田、收割,或者是豢养动物然后宰杀之。再来第三个生财方式就是靠武力,这时军队、武士这种力量出来了,就用这种力量去征服别人,然后控制别人去做奴工。第四种生财方式就是凭武力强制纳贡,譬如说每年要缴多少东西给我,后来又蜕变成税收。还有一种生财方式是,在每一个古文明里都有工匠,他们是从事制造,比如说建屋、织布、制陶器等等,这是唯一没有用抢夺,而是靠自己来做的,前面提到的四种方式或多或少都有抢的特性在里面。
◎商人以交易来生财
再来看,所有的古文明都会出现商人,他们不制造,也不抢夺,他们是用交易的方式生财。这个就显得很不一样,人家用抢或制造才有财产,而商人不抢也不制造,只是买卖,做买卖就可以生财,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形。刚开始的交易是「以物易物」,譬如说我种了稻米,就以我的稻米去换你的鸡和鸭,这样换来换去就是最原始的交易--「以物易物」。
后来发明了钱币,最早是用贝壳做钱币,其实不只是贝壳,很多东西都曾拿来当做钱币,一直到后来才有正式的钱币,那就不需要「以物易物」了。先用甲物换成钱币,然后再用钱币换成乙物,这样子就更容易交易了。
以上的这些情形,所有的古文明都发生过,像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古文明,就是现在的伊拉克这一带;尼罗河一带则是埃及的古文明;另外还有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古文明;以及印度的古文明,所有的这些古文明都有「以物易物」的交易情形。但是这些古文明发展到某一阶段以后,统统都遇到了瓶颈,又没有力量来突破,所以这些古文明不是没落就是停滞:巴比伦文明没落了,后来甚至就消失了;埃及的古文明也等于是消失了;中国的古文明则一直流传到现在,但它是停滞的,没什么进步,好像是到了一个高原以后就再也发展不上去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并不清楚。
在所有的古文明里有一个希腊古文明,它是最年轻的古文明,它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跟其他的古文明不同。关于希腊古文明,荷马的史诗描绘得最多,在荷马的史诗中描绘那些英雄们的生活就是四处打仗,所以他们是军人,是武士,打完仗后,平常就是打猎,打完猎后就是飨宴,吃吃喝喝,喝酒找美女,他们找的美女有自己种族的,也有俘虏来的,甚至跟天上的神仙也有相互交往,所以他们这一方面的生活是很富足的。这些内容在希腊神话里描绘相当的多,希腊古文明留下来的希腊神话是很生动的,与其他古文明留下来的神话故事不太一样,他们很有人情味,也不很正经,有很多感情欲望的问题都呈现在神话故事里。
希腊文化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们有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在当时就很出名,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像我们有很多伟人在当时都是没没无闻,直到死后才出名。像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人,他们在当时就是很重要的人士,提倡理性逻辑的思想,追求真理。他们还提倡奥林匹克运动,到现在我们都还在发扬奥运的精神。
希腊古文明也留下了很多建筑艺术,那些建筑艺术里都表现了力与美,这是很辉煌的。希腊古文明后来被他边陲的、较落后野蛮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统一了,亚历山大的军队后来打到欧亚,更统一了欧亚两洲。所以像现在的印度,有一半都被他统治过,他的武力是很强盛的。
◎西方商业文明来自古希腊
以上我们提到很多古希腊文明的内容,没有提到商人,只是提到比较辉煌的一面,而且有很多东西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都还在用。但是希腊古文明后来演化出现代西方商业文明,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资本主义这样的商业文明,这个商业文明主导了我们现在的世界。而这个商业文明就是从希腊的古文明演化过来的,其他的古文明就没有这个性质,没有发展出希腊这样的情况,所以即使留下来也是停滞的,突破不了当时的瓶颈。
我们再来看一看,在希腊古文明中未被注意到的商业革命是怎么发生的?这一点是其他古文明所没有的。这个东西在古希腊虽然有,可是在当时并没有人注意,也可以说那时的人并没有太注意它的存在,所以留下来的历史记载并不多。现在有人把这些东西找出来,内容并没像荷马史诗或苏格拉底这些名人留下来的那么丰富,可供考证的资料并不多,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东西确实是有的。所以这个有关商业的东西是希腊古文明里一个最大的特色,只是现在才稍微被注意到。
当时希腊周围还有一些其他欧洲的民族,他们并不属于希腊人,但是他们都很喜欢希腊的文化,譬如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前有吕底亚人,他们就住在希腊旁边,跟希腊人也常有交往,他们用的都是欧系的语言,住的地方就是现在土耳其境内,这些都是公元前两千年前发生的事情。吕底亚人在公元前700年前就建立了吕底亚王国,当时这些王国都是小小的,并不像我们现在的国家那么大,吕底亚的京城在沙谛斯,是一个城市国家,可能就像是现在的新加坡。当时的国家大部分都是城市国家,所以希腊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像雅典也只是一个城邦国家。所以吕底亚算是一个小国,在公元前640到630年当中,吕底亚国王很聪明的创造了硬币,硬币大小就像我们大拇指第一节那么大,是椭圆形的,把国王的徽章盖在上面,压得扁扁的而且标准化,一个硬币的价值就相当于一个农夫或工人工作一星期的收入,单位都已经标准化了。硬币本身是一种金和银的合金,他们称它为琥珀金。中国除外,在希腊或在欧洲系统的文化里,这个硬币算是世界上第一个硬币。
◎吕底亚的硬币最好用
在这之前,我们知道的代用硬币有贝壳、黄豆、咖啡豆等等各种东西都被拿来当钱币使用过,但是这些代用的钱币都不好用,拿碎银子碎金块当做货币也不好用,用起来都很困难,又不方便。所以还是吕底亚硬币最好用,因为它已经标准化了,一个一个大小一定,成分一定,还有国王的徽章盖在上面,保证不会偷工减料。这样的货币出来了,是谁做的呢?就是吕底亚国王做的。
有人告诉我,中国在更早大约商朝的时候就有钱币出来了,比吕底亚硬币至少早了几百年,但是我对于这一段历史持保留的态度,我不清楚这样的考证到底正不正确,要留给历史学家去弄清楚。至于吕底亚这个国家,不但创造了硬币,而且还标准化了,同时在推广使用。接着更重要的是吕底亚创造了零售市场,这个零售市场的出现是很了不得的,在这之前并没有所谓的市场,而他们创造了市场。他们在京城的几条街上开设一间间的商店,专门做买卖,而且做买卖时就使用硬币做交易,这样的商店街后来就变成城市,这也是吕底亚人弄出来的。
市场出现以后,又有钱币做交易,交易就变得很迅速。以前要交易则是很困难的,譬如说每次交易如果拿到的是贝壳或碎银子,看个半天,秤重量也要秤半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知道。现在则不用那么麻烦,只要算一个、两个还是三个钱币就好了,这个交易就很顺利,速度也变快了。零售市场出来以后,交易就更加的方便,也促使商业发达。有些人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商人,变成商店的老板,一个个的商店陆续成立,零售市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商人、老板他们工作以后就赚了很…
《交易原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