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交易原理

  

交易原理

  

主講:梁乃崇教授

  

時間:2004年1月11日

  

地點:崇友人文講堂

  

主持:陳國鎮教授

  

紀錄:廖堂順、張春美

  

整理:羊憶玫、梁玉明

  

主持人陳國鎮教授: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今天我們請梁教授來跟我們講「交易原理」,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與個人、團體、大自然之間做各種不同的交易,彼此間産生一些互動,形成了我們這一生中生命的活動內容。當然所交易的東西從具相到抽象的都有,也就是從比較具體的實物到心靈之間的交易都在進行,這是我們在人世間必然要做的事情。今天梁教授要從交易的基本認知來說明,相信會讓我們對自己的工作、生活、修行,都有更深的認識。我們就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梁教授。

  

主講人梁乃崇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交易原理」,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我爲什麼會講這樣的題目?我想大家聽下去就會知道我要講的重點。

  

首先,「交易」一詞,也可以說是「交換」、「交流」,就是指人與人、人與團體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當然,通常我們講的買賣,是屬于狹義的交易;而廣義的交易和狹義的交易我們今天都會談到。

  

首先,我們就從各種古文明來看人類生財的方式。最早的漁獵時期,人類的財富和生活資源是向動物和漁類掠奪來的。再來是農牧時期,人類的生財方式是種田、收割,或者是豢養動物然後宰殺之。再來第叁個生財方式就是靠武力,這時軍隊、武士這種力量出來了,就用這種力量去征服別人,然後控製別人去做奴工。第四種生財方式就是憑武力強製納貢,譬如說每年要繳多少東西給我,後來又蛻變成稅收。還有一種生財方式是,在每一個古文明裏都有工匠,他們是從事製造,比如說建屋、織布、製陶器等等,這是唯一沒有用搶奪,而是靠自己來做的,前面提到的四種方式或多或少都有搶的特性在裏面。

  

商人以交易來生財

  

再來看,所有的古文明都會出現商人,他們不製造,也不搶奪,他們是用交易的方式生財。這個就顯得很不一樣,人家用搶或製造才有財産,而商人不搶也不製造,只是買賣,做買賣就可以生財,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形。剛開始的交易是「以物易物」,譬如說我種了稻米,就以我的稻米去換你的雞和鴨,這樣換來換去就是最原始的交易--「以物易物」。

  

後來發明了錢幣,最早是用貝殼做錢幣,其實不只是貝殼,很多東西都曾拿來當做錢幣,一直到後來才有正式的錢幣,那就不需要「以物易物」了。先用甲物換成錢幣,然後再用錢幣換成乙物,這樣子就更容易交易了。

  

以上的這些情形,所有的古文明都發生過,像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古文明,就是現在的伊拉克這一帶;尼羅河一帶則是埃及的古文明;另外還有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古文明;以及印度的古文明,所有的這些古文明都有「以物易物」的交易情形。但是這些古文明發展到某一階段以後,統統都遇到了瓶頸,又沒有力量來突破,所以這些古文明不是沒落就是停滯:巴比倫文明沒落了,後來甚至就消失了;埃及的古文明也等于是消失了;中國的古文明則一直流傳到現在,但它是停滯的,沒什麼進步,好像是到了一個高原以後就再也發展不上去了。爲什麼會這樣?我們並不清楚。

  

在所有的古文明裏有一個希臘古文明,它是最年輕的古文明,它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跟其他的古文明不同。關于希臘古文明,荷馬的史詩描繪得最多,在荷馬的史詩中描繪那些英雄們的生活就是四處打仗,所以他們是軍人,是武士,打完仗後,平常就是打獵,打完獵後就是飨宴,吃吃喝喝,喝酒找美女,他們找的美女有自己種族的,也有俘虜來的,甚至跟天上的神仙也有相互交往,所以他們這一方面的生活是很富足的。這些內容在希臘神話裏描繪相當的多,希臘古文明留下來的希臘神話是很生動的,與其他古文明留下來的神話故事不太一樣,他們很有人情味,也不很正經,有很多感情欲望的問題都呈現在神話故事裏。

  

希臘文化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們有哲學家,這些哲學家在當時就很出名,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像我們有很多偉人在當時都是沒沒無聞,直到死後才出名。像柏拉圖、蘇格拉底、亞裏斯多德等人,他們在當時就是很重要的人士,提倡理性邏輯的思想,追求真理。他們還提倡奧林匹克運動,到現在我們都還在發揚奧運的精神。

  

希臘古文明也留下了很多建築藝術,那些建築藝術裏都表現了力與美,這是很輝煌的。希臘古文明後來被他邊陲的、較落後野蠻的馬其頓王國亞曆山大大帝統一了,亞曆山大的軍隊後來打到歐亞,更統一了歐亞兩洲。所以像現在的印度,有一半都被他統治過,他的武力是很強盛的。

  

西方商業文明來自古希臘

  

以上我們提到很多古希臘文明的內容,沒有提到商人,只是提到比較輝煌的一面,而且有很多東西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都還在用。但是希臘古文明後來演化出現代西方商業文明,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資本主義這樣的商業文明,這個商業文明主導了我們現在的世界。而這個商業文明就是從希臘的古文明演化過來的,其他的古文明就沒有這個性質,沒有發展出希臘這樣的情況,所以即使留下來也是停滯的,突破不了當時的瓶頸。

  

我們再來看一看,在希臘古文明中未被注意到的商業革命是怎麼發生的?這一點是其他古文明所沒有的。這個東西在古希臘雖然有,可是在當時並沒有人注意,也可以說那時的人並沒有太注意它的存在,所以留下來的曆史記載並不多。現在有人把這些東西找出來,內容並沒像荷馬史詩或蘇格拉底這些名人留下來的那麼豐富,可供考證的資料並不多,但是我們知道這個東西確實是有的。所以這個有關商業的東西是希臘古文明裏一個最大的特色,只是現在才稍微被注意到。

  

當時希臘周圍還有一些其他歐洲的民族,他們並不屬于希臘人,但是他們都很喜歡希臘的文化,譬如大約在公元前兩千年前有呂底亞人,他們就住在希臘旁邊,跟希臘人也常有交往,他們用的都是歐系的語言,住的地方就是現在土耳其境內,這些都是公元前兩千年前發生的事情。呂底亞人在公元前700年前就建立了呂底亞王國,當時這些王國都是小小的,並不像我們現在的國家那麼大,呂底亞的京城在沙谛斯,是一個城市國家,可能就像是現在的新加坡。當時的國家大部分都是城市國家,所以希臘也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像雅典也只是一個城邦國家。所以呂底亞算是一個小國,在公元前640到630年當中,呂底亞國王很聰明的創造了硬幣,硬幣大小就像我們大拇指第一節那麼大,是橢圓形的,把國王的徽章蓋在上面,壓得扁扁的而且標准化,一個硬幣的價值就相當于一個農夫或工人工作一星期的收入,單位都已經標准化了。硬幣本身是一種金和銀的合金,他們稱它爲琥珀金。中國除外,在希臘或在歐洲系統的文化裏,這個硬幣算是世界上第一個硬幣。

  

呂底亞的硬幣最好用

  

在這之前,我們知道的代用硬幣有貝殼、黃豆、咖啡豆等等各種東西都被拿來當錢幣使用過,但是這些代用的錢幣都不好用,拿碎銀子碎金塊當做貨幣也不好用,用起來都很困難,又不方便。所以還是呂底亞硬幣最好用,因爲它已經標准化了,一個一個大小一定,成分一定,還有國王的徽章蓋在上面,保證不會偷工減料。這樣的貨幣出來了,是誰做的呢?就是呂底亞國王做的。

  

有人告訴我,中國在更早大約商朝的時候就有錢幣出來了,比呂底亞硬幣至少早了幾百年,但是我對于這一段曆史持保留的態度,我不清楚這樣的考證到底正不正確,要留給曆史學家去弄清楚。至于呂底亞這個國家,不但創造了硬幣,而且還標准化了,同時在推廣使用。接著更重要的是呂底亞創造了零售市場,這個零售市場的出現是很了不得的,在這之前並沒有所謂的市場,而他們創造了市場。他們在京城的幾條街上開設一間間的商店,專門做買賣,而且做買賣時就使用硬幣做交易,這樣的商店街後來就變成城市,這也是呂底亞人弄出來的。

  

市場出現以後,又有錢幣做交易,交易就變得很迅速。以前要交易則是很困難的,譬如說每次交易如果拿到的是貝殼或碎銀子,看個半天,秤重量也要秤半天,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都不知道。現在則不用那麼麻煩,只要算一個、兩個還是叁個錢幣就好了,這個交易就很順利,速度也變快了。零售市場出來以後,交易就更加的方便,也促使商業發達。有些人就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商人,變成商店的老板,一個個的商店陸續成立,零售市場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商人、老板他們工作以後就賺了很…

《交易原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企業是菩薩淨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