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组织是可以自行运转的。以前,我不知道这就是「众生相」的事,经过师父开示,我更知道自己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了。
梁师:听你讲这个,我就要补充一些东西。有些人担任主管,是有能力解决问题,但他的解决之道是短暂的──一个动作做了之后,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后续会长出别的东西来,他看不见。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解决了大问题,但事实上,他也为未来种下更大的危机。「连结」断裂之后,随着时间的演变,会长出什么东西来,他看不见的。也许有人已经注意到「连结」,但无法预测它的演变,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寿者相」的原因。
梅建中:我再补充一点。上次萧莉君师兄回来,为大家上了一些课,使我注意到,其实生活中有一些事情,若能去思考、分析,其实是有助于我们修行不断地深入的。
※※※※※※※※
邱瑞旭:师父今天所讲的,打通我一个地方。以前听您说要健全成熟「四相」,但我心里有疑问:佛法不是教人要离相吗?那为什么还要进入这些相去成熟它们?在公司里我非常用心地注意我们部门的运作,使大家都能彼此信任、分享,进而培养出默契来。到了这个阶段,我发现组织中原有的规则、框架竟然自动消失了,因为我们的沟通都是用「直心」,所以事情进行得就会很有效率,而且问题很少。当我们能够使「众生相」健全成熟,届时自然就能够离相了,此时,主管就是「无为而治」、「管就是不管」。因此,我明白了:「相」是重要的,我们就是要进入它、成熟它;而后,框框会不见,如此,自然就会离相了。当「众生相」成熟后,所有的框框和规定会消失;而无形的线会连起来,如此一来,团体自然就会进入自动运作。
王能平:中坜有一家发廊,在短短几年之中,就开了七家分店。我观察这位经营者,他好珍惜每个员工哦:当设计师的成品要发表时,每个人都好像走在星光大道上。这位老板,是以尊重、欣赏的心来为组织做连结,也因此,这家公司十分活泼、有创意,且向心力十足。
彼得˙杜拉克谈管理的定义:企业中从静态的活动到动态的活动,都必须透过资源的整合。我以为,他所说的「整合」,就是师父所说的「连结」。依此「连结」,组织才能创造绩效、达成目标、追求幸福。
台塑、南亚这些企业能够这么成功,就是「连结」的功夫做得很彻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三年前,远见杂志访问王永庆,他说,关键就是两个字:「制度」。企业必须建立一套活的机制;并且不断地追根究柢,改善所有的环节。午餐会报,就是在照顾这些「连结」。而他们对于人才的培育也是十分地重视且扎实:一名员工,从基础的技工,一步步地训练,到种种升迁管道的安排,都有细密的考量。因此,有效的管理,会使企业变成一个有机体,使之不断地成长、茁壮。
而师父也谈到「寿者相」,像施振荣的宏棋企业,从原本只有六、七人的股东,到今天成为跨国性的企业,其发展就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很会描绘未来,于是他带领出许多将领人才,开创出许多实力雄厚的子公司来。
叶永生:师父您提到大姐头的那个例子,使我想到最近我公司所发生的状况。自从进圆觉宗以后,我开始学习释出权力,现在,就变得愈来愈闲,而这些空闲时间,我是拿来发展人际「连结」的。
有一天中午,我回到公司,发现已经过了中午休息时间,可是却不见一个员工回来上班。我忍了二十分钟,最后打个员工中的一位大姐头,问他们在那里?她说他们在聚餐。在他们回来之前,我一直在思索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是发火呢?还是集合全体员工训话?还是找所有的高阶管理人员来指责?最后,我觉得自己可以试着用新的方式。
等他们回来,坐定之后五分钟,我找了两位大姐头进我办公室。我想,只找一位太犀利了;找两个人比较和缓。我表达了我的感受,也听她们的想法,她们也将前因后果回报给我知道。我并没有指示她们该怎么做,而是问她们,她们觉得应该如何处理;她们互看了对方一眼,很有默契地跟我说她们的想法。之后,我没有出面,而是由她们去协调,以私下运作的方式,取得大家的共识。
我想,这次我所采用的方法,是bottom up而不是top down,这个方法非常柔性,不仅顾及了大家的颜面,也达到了管理的效果。原来,我不知不觉中,也在用「众生相」的能力了。
邱瑞旭:我也补充一个心得。我在组织中,设计了一个行销代理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实行与修正,已经形成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其它公司来向我copy,我亳无藏私地开放所有文件让他们带回去。可是,他们却做不起来。有位主管跑来问我到底为什么?
其实,制度是文字化了,但其中有很多「连结」,是发生于人心之间的,光有制度是不够的。制度中,需要有「四相」融合其中,才能发挥生命力;否则,力量就是出不来。制度好,也要有好的操盘手来运作;一个好的操盘手,会将所有的资源和人力「连结」起来,并且使之运转。
鸿海的郭台铭说:「魔鬼都在细节里。」Seven-Eleven的徐重仁说:「圣人都在细节里。」我以为,细节就是「连结」;所有的「连结」连起来,就是一张细密的网络。
王能平:我访问过联强的总裁杜书伍先生,他说,他不怕别人来copy联强的制度。纵使他们可以完全抄袭联强的硬体、规则、制度...,但是,他们是无法达成像联强一样的运转绩效。因为企业经营最难的,是人心间的「连结」,具体而言,那就是企业中的文化。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会懂这句话:「带人要带心。」
蔡崇禄:我所服务的单位,原本是公家机构,后来在八十八年时转成民营。我观察组织中的「连结」,觉得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领导人如何培训下面的人才。Jack Welch说:主管要很严厉,才能将属下的工作效率激发出来。我想,这对「连结」是否有强化的作用?
黄泓富:我是在一家建设公司服务。每次,只要有一个案子结束,公司就会安排员工到国外旅游。而旅游回来之后的几个月,同事之间的工作效率总是特别好。以前,我以为那是因为大家放松过后,心情比较好的缘故;现在听师父谈过这番话,才明白原来那是因为员工彼此间的「连结」被强化了,所以组织的运转变得顺畅了。
我经历过两个不同老板的领导方式:前任老板,一天到晚好像没事做似的,东哈啦西哈啦的,也许是人家所说的「走动式管理」。现任老板,就很辛苦地工作,他抓很多事在手上;对下属主管也不怎么信任,总是否定他们的决定,于是,再也没有人想要做决定了,因为最后一定会被更改。现在,这家公司的规模总是开展不起来。这两任老板是亲兄弟,但他们做事的态度可能是属于不同的层次,所以各自的发展便截然不同。
我现在也是一个主管,听师父的开示后,知道组织的核心是「连结」,唯有「连结」,组织才能动起来;但是,最上面的老板并没有这个观念和能力,在下面的人应该如何来推动呢?
梁师:那就复杂了!领导人一定要懂「连结」;如果层次不到,别人再怎么讲,他也听不懂,不然就是听不进去。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黄泓富:那我是不是要换公司?
梁师:这样也许快一点。
苏莉华:星期六,我听完师父谈您在P公司的那段经历后,心里就浮现以前念书时读《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对尧的一段描述,他说尧这个人呢,「望之如日,就之如云」──你看着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你靠近他,就好像依着云朵一样地舒服。接着我又想起来古书对君子的定义:「君者,群也。」──一个君子,就是会让人们自动归往,愿意在他身边生活。
而后,我心里又浮现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心,会让组织中的『连结』发生?又是什么样的心,会使组织中的『连结』断灭呢?」我想了想:哦!是「养育的心」会让「连结」如土长苗。「养育的心」就是「母亲的心」,这心,会呵护一切的生命。然而,一个尚未超越「我相」的人,纵使他有「养育的心」,但他也会以「我」的价值判断,来衡量所有人事物,并决定什么该存、什么不该存。于是,他就会对「我」的「界线」之外的存在进行砍伐。修行,就是在修这个「界线」,使「母亲的心」扩展成无量无边。
梁师:你自己有答案就好。
汪满妹:请问师父,有一些老师总是很威严地站在台上;也有一些老师,会很亲切地走下台与学生打成一片。后者这种「走动式管理」,是不是进入了「众生相」了呢?
梁师:「走动式管理」只是一个名词,看不出来是否有进入「众生相」。而教师的工作很单纯,不像企业经营者所会遭遇到的各种丰富的状况,以助之进入「众生相」。
汪满妹:那么,像歌手与歌迷之间的「连结」算不算是「众生相」呢?
梁师:那顶多是「人相」层次的「连结」,不是「众生相」层次的。
吴宾求:要使公务人员创造像私人机构一样的绩效,一直是公家单位的大课题。我在公家单位担任主管职务,总是要想一些办法来激发部属。像最近,我就邀请外面的公司到我的单位来参访,对象是一家航空公司,他说要为我们上课;我说:「各上一半一半」。结果,对方对于我们的表现,就表达了欣赏之意,他们觉得我们十分地灵活且丰富。有了这么一个刺激,同仁们的荣誉感就出来了,使原本贫乏的工作气氛,注入了一股生命力。所以,人们是需要激励的。
「连结」是一个大课题,有些地方「连结」不够,我们就要想办法,使它能够长出来;又有些「连结」太过具相了,形成很大的束缚,钳制了人们的创造力。所以,照顾「连结」,使它们若有似无,这样才能让组织可以像有机体一样,真正发挥它的生命力。
杨惠芬:师父讲照顾人与人之间的「连结」,这个我也会啊,本以为那和修行有什么关系呢?无形的「连结」,我想那才是最深的、最无拘无束的、最自由的,也是最可贵的,它可以让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照顾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我觉得受益最多的是自己,就像师父曾谈过的「交易原理」,在无形中,就会有很大的滋养发生,不仅是团体会获得滋养,个人也会得到。这应该是建立净土必经的路程吧!
梁师:很好!
秘书长:「连结」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前者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后者就像是经络系统。陈国镇老师曾讲过胚胎发育是先从无形的经络连结开始,然后才发展成有形的神经系统。事实上,最有生机的,应该是无形的「连结」。其中最重要的是「信任感」,那种大家在一起共事、成长所产生的革命情感,不是把一堆人放在一起就可以产生的;那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孕育。
像我们基金会,从无到有也经历类似的过程;在它成立之前,就有许多无形的连结关系在酝酿,这些连结已经蕴酿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它乃是我们组织得以有效运作的根源。今天谈这个,我心是很有感触的。
《关於「四相」之10:「众生相」的核心是「连结」》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