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left">「众生相」的核心就是「连结」,各类、各种层次的「连结」。而一个进入「众生相」的人,就是能够对这些众多的「连结」,进行细腻而周详的关护。
※组织生死之关键,端视「连结」之护
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使我终于明白一件我一直觉得奇怪的事。
当初P公司要成立之初,我只是表达赞成,没想到别人就认为我同意经营它,可是,我并没有这个意愿,所以也就没有答应。在它营运一段时间之后,几乎就要倒闭了,我应众人要求,只好答应接管它。三、四个月之后,竟然开始小有盈余了,但我什么事也没做呀,心想,它应该没什么问题,便又把它交出去;不到两个月,它又开始摇摇欲坠,我只得再度承接。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跳进去,它就活起来;跳出来,它便奄奄一息?我真的没做什么呀!有人说,因为这家企业没老板才会这样。而今我看,这家公司是死是活,端视于经营者有没有进入「众生相」。
很多经营者,是停留在「我相」或「人相」阶段的,所以,根本没看见组织中的「连结」。多年前,我也是没看见,但我无意识地,就自动会照顾那些「连结」。当时,我并不懂今天所讲的这些,所以,就找了一些看起来精明能干的人来担任主管;在他们任职之后,无意识中,他们就会把组织中的「连结」砍掉,这么一砍,公司就完了。
组织中所有功能的发生,都是因为「连结」所产生的力量,这些力量,会使组织的运作十分具有效率;反之,如果没有了「连结」,一切效率就会归零。光从表面看,都是同样一批人在工作啊,怎么换人管理,公司就会有生死之别?其中的蹊跷,就是「连结」啊!「连结」是看不见的,只要没注意到,就会被砍掉的。
上星期六,我在谈这个主题,有个同修就举了一个实例:他的公司,有一个部门,连续五年都是全省第一名;最近,部门换了一个新的主管,才三个月,业绩就掉到第四名。以前那位主管,总是晃来晃去,好像凉快得很;而现任主管,则是忙得焦头烂额。为什么愈辛劳的人反而成果愈差呢?他究竟做了什么事?原来,他把底下两个重要干部的职务对调,这一对调,其原本经营的内外的人脉关系,就全部断掉了。这么重要的事,他全都没有看见。
为什么他会看不见「连结」呢?因为他们都还在「我相」层次。而为什么我一跳进去那家公司,它就活起来;一跳出来,它就会死呢?因为我自动在修补那些「连结」啊!而别人,无意间就会将「连结」砍断。
人与人之间诸多的「连结」,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果底下的人对主管不信任,那他就完蛋了,将无法成事。
一个人可否做为一个经理人或老板,只要看他懂不懂「连结」。也许,他不懂,但他无意识中就会照顾这些「连结」,那就算OK了;如果,他是有意识的照顾,那更好。
现在,要看一个人「法性广度」有没有修到「众生相」,很容易看的,不能只看他懂不懂「权力」,还要看他懂不懂「连结」。
※考量长远之「连结」,即是进入「寿者相」
如果一个人做事,都是在考量长远的「连结」,那他就进入了「寿者相」;如果只是考量到短期的「连结」,那就还在「众生相」。进入「寿者相」的人会有什么特色呢?你看他谈事情,好像都在叙述历史故事,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远景、梦想...,那就是进入「寿者相」的人。
有些人很会照顾这些「连结」的,我们基金会里,有人是这样的:你看他,当活动进行中有缺口发生时,他就会跳进去把它衔接起来,因为他在照顾这些连结。当组织中有这样的人出现时,这个团体便开始形成「众生相」;如果人们都不会去照顾这些「连结」,甚而切断、破坏「连结」,那么这个团体组织便会变得僵化、使人不舒服。
※组织众人之目光,即是「众生相」威力
「连结」是很有力量的,我一教别人这个新发现,他马上就在公司里看见它的影响力。他的公司里有一、两个女性员工喜欢打扮得很暴露,而且到处招蜂引蝶。有些人很喜欢她们;有些人则是觉得这样很不好。这公司的主管正发愁不知如何处理,很想惩戒她们,我说:「不用如此,你只要把女性员工中的大姐头找来,请她们跟你谈一谈,要她们以委婉的方式,对当事人告诫一番就可以了。」后来,大姐头们果然是有威力的,当事人立即不再有不当的穿著和行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事,其实早就有人看不惯了,但因为不知上层主管的态度,所以就闭嘴不谈以免惹麻烦;后来,主管表明态度了,正好符合她们心中的想法,她们的正义感即刻就发挥出来,劝阻那些行为不当的员工。团体中众人的目光,就是「众生相」的力量。员工之间是有「连结」的,主管只要看到那些关键点,稍微引动一下,自己也不必出面,这群人自然就会有集体力量产生出来;个人若是与之抵触,立刻就会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而马上修正行为的。所以,只要看得懂「众生相」,就能运用它的大力量。
对于「连结」,一个最重要的要点就是:它是如土长苗的,要等待它慢慢长出来的。
※初有感觉到能说,需要一段蕴酿期
这事,早在四、五年前我就开始注意到它了,但当时还是很难说得出来那是什么。后来,第一次能够有清楚的意识,是2004年美国的修行班,那次,所有的学员都一起上课、一起生活,而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很好。回国以后,我们也在花莲南安试办一次密集修行班,安排大家居住在一块,那感觉就好像回到学生时代,同学们在郊外露营、野炊、游玩。经过这样一次共游,彼此间的感情就变得很好。这种共同生活的环境,使得人们之间的「连结」自然而然地就产生出来。
起初,我开始注意到这种细微的现象时,只有感觉,但是,却无法用具体的言词形容;而今,我已经可以明确地陈述与传达了。所以,一件事,从一开始注意,发展到可以清楚地陈述,是需要一段时间孕育的。我对「众生相」了解的这个经历,就像《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建立净土的流程,已经发展到「说法净」阶段。因为对「连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日后要如何安排组织发展,就更知道要怎么做,如此一来,进步就可以很快了。
※用字精准是功夫,科学研究助心练
能够运用精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是一种功夫。有人对于我用字精准清楚的能力,深感佩服。为什么我有这个能力呢?经过反省,我觉得是因为受过科学教育的训练。如果没有历经数十年科学研究、实验、分析、报告的历练,我对文字的掌握能力可能无法这么好。
如果我是学文的,不见得会发展出这样的能力。因为,用字精准,是思惟清晰、细腻、严谨的心灵展现,它是因科学研究的磨炼而逐渐形成,并非沈浸于研究文字所能发展出来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见得百分之百正确。
以上,是我最近的发现,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心得?
※扑灭火灾不是救,探究根源方得解
梅建中:对于人事管理,我是有些感觉,但说不上来。工作中,我是不太喜欢盯人,多半是让员工自主管理,而绝大部份的情况,也是井然有序的。组织中有状况时,我一直试着在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并且花比较多的心思,在作业环节的相互关系;当有问题发生时,也是把精力花在寻找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一直在灭火。所以,目前来看,…
《关於「四相」之10:「众生相」的核心是「连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