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客观的标准?
老 师:没有。你面对的那个人,对你来讲就是别人、就是人相,那么就是看那个人怎么说你了;若你面对的是几个人,那几个人就是人相、就是别人,就要知道这几个人怎么说你,怎么看你了。
朱:那等于标准统统不一样,有很多很多的标准……
老 师:噢!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都是别人说你的。这个标准是一样的,至于他们会说出什么来,那是不一样的。
问:关于人相的问题,因为老师提到要放弃自己的主动权,然后以对方的主动权来看事情。对这一点,我的体会是用我的主动权去融入别人的主动权,我并没有放掉我自己的主动权。因为我融入到对方的主动权里面,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观察,其实我还是有我的主动权,这样我才不会掉入一个陷阱,如果我完全放掉自己的主动权,而以他的主动权来看,有的时候会被对方限制住,变成掉到他的框框里面。
老 师:噢!不是放掉主动权,我把它修改一下,就是放掉你的立场,而不是放掉你的主动权。你要放掉你的立场,才能够了解他的立场。
问:所以那边感觉比较像是用我的主动权融到他的主动权里面去,用他的角度,用他的想法,用他的立场看事情,那等于是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感觉到他的feeling,就是说用他的feeling来感觉自己。
老 师:你若把无明以下东西都放掉的话,你是用了纯粹的主动权,也就是你的本来面目、本明这个部份进去,那么才会真的。不然的话,其实还是带了「你」进去,你可以不放弃你的主动权,你只想到「主动权」,但是连「我的主动权」的这个「我的」都要没有。
问:对,对,所以那里面还是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祺:有人说我好或不好,是对方的感觉,不是我真的好或不好。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我发现了一个层次:我们知道对方的立场,对方也知道我们的立场,我们发现对方看的角度并不是很宽大,是不是可以跟对方沟通?这样的话,是不是也不放弃我们的主动权,也融入他的主动权?但是,我们是用沟通的任务去完成一件事情。谢谢!
老 师:可以!
祺:假如发现他的角度有点狭隘,而自己的角度比它更宽广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要跟他沟通一下?
老 师:若是这样就是去教他了。如果你能进到他内心深处,你就会知道他内心深处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偏执了,你就可以想办法帮他从那个地方走出来,或说把那个地方的结解开,能这样做,就好像在做心理治疗,也就是自度度他,自觉觉他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进入别人内心深处的话,想要帮助他,也无从下手,所以这个是进入人相的问题。好,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我想人我之间,从小到大都一直是一个很难划分的情况,最让我疑惑的一点就是,我常看到一些政治家笑对方说: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我自己的体会是说,不同的立场当然会有不同的想法、作法,就像老师您刚刚讲人相与个人,面对不同的团体,不同的组织,你几乎就是不同的一个人,是不是这个意思?
老 师:差不多!每一个团体组织都会有它的特质,就好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一样。不过,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团体组织,都不是很成熟的,都是松松散散的。在这种松松散散的团体组织里,有众生相的部分,也有我相、人相的部份,可能我相的部分占得还比较多些。如果多数都停留在我相层次的话,他怎么看,看到的总是我相的问题,至于人相或众生相的问题,他也有看到,但可能不到百分之十。如果你处在这样的团体组织里,你对这种情况了解得越清楚,你在这些人相里面,才可以活得很好,不然的话,会活得很辛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问:我想老师您讲的这个部份,是不是就是我的业?因为你涉入深,或者是你进行到某一个位置,自然就有一种你也说不出来的东西?
老 师:我不把它看成一般讲的业,我只是描述一个真实的现象罢了。我过去讲四相的时候,纯讲理论,定义简单明白,你们听起来也容易懂,但是当你们去面对现实情况的时候,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今天我只是把这个不简单的、复杂的情况说出来给大家知道而已。
问:那我想回归到自己的部份,所谓的家庭就是家业,我的工作就是事业,在过程中它不断的给我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然后整个活动一直都是如影随形(形影不离),而且我意会到,有的人功在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他留给家人的是不好的感觉,那我就会想到我们个人的交代,比如说我个人在人相上做了一些努力,最后可能因为众生相的问题,就像众生相的组员与组织不合,或者是到了连家人都管不上了,你已经在这样的过程中了,最后就有所谓的牺牲,对很多事情来讲,这又不是当初预期的,是不是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个基准?比如说不要脱离太远,对人相、我相或者还是要回应?
老 师:你是说在整个过程中变得身不由己,被牵着鼻子走了,是不是?那是因为你没看懂。如果你能把整个情况看懂了,你不但不会被牵着鼻走,你反而可以掌控事情的发展过程,我今天要讲的重点就是这个。因为你看不懂,你糊里糊涂,当然只有随着事情的发展而浮浮沉沉。但是看得懂的人,他事先就站在制高点上,将来会如何发展,都在他的预测当中。他甚至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做一个关键性的动作,改变事情的发展方向。
问:我们在职场上常常遭遇到:如果你要争取自己有利的情势或位置的话,你所做所为可能就是对你的良知(本性)不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去面对?
老 师:好,我了解你所说的情况。你想争取到比较好的位置,又能够不违背你的良知(良心),那你的智慧就要再高一等。智慧高的人,是可以做到两全其美的。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智者,处乱世,他就隐居了;逢治世,他就出来了。对事情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要靠自己的智慧。
好,苏女士!我今天讲的这一段,你听到了什么?
苏女士:老师提到绝大部份的组织,他的众生相其实本身是松散的。我的疑问是:每一个个人在他的组织里面工作的时候,若他本身的「我相」只是修了一部份,他的「人相」也没有非常的好,再加上他所待的那个环境,那个组织的「众生相」也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那他应该如何自处?因为他在组织里面做事,在某一些层面他是代表组织在运作的,那他又要怎么样来执行他的任务?譬如说他有他自己的我相,然后他的公司,他的同事每个人都是各自的我相,那每个人各自的我相都有他们不完整的地方,但是他所执行的工作又是牵涉到组织层面的,他可能面对的是同事,或者是主管,或者是所有的职员,可能有一百个人,那一百个人不可能同声一气都说你这样做是好的,这时候他又要怎么办?
老 师:没有答案!这个地方我没有办法提供答案,因为没有一个状况是相同的。通常在这个时候,分寸的拿捏最重要。这分寸在那里?就是在我相、人相、众生相这些层次间,自己处在层次和别人处的层次,你越清楚就越好。如果你的位置,你的权力还只在人相这个阶段,或者是还在我相这个阶段,但是你看到了众生相这边的问题,你要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一个错误你不要犯——不要把你的我相放大变成了众生相!如果把自己的我相放大到众生相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就会变成一个独裁者,所有的独裁者都是这样出现的。
问:老师!其实综观很多事件,或者是从历史上来看,很多的组织它本身的众生相可能就是中空的,但是事情就是必须要做决定,也没有时间大家来商量,那这个时候呢?
老 师:这个时候要退。因为因缘际会就把你安在那个位置上,你必须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你可以扮演这个角色;扮演完了就赶快离开,不要占住那个位置,一直做下去,那就成了独裁者。这个戏码一直在我们历史重演。这种独裁者不仅出现在国家的事情上,在各种团体组织里也都有这类情况发生。这是不对的,你任务一完成就要赶快离开。所以我说掌握到众生相权力的时候,就是要完成任务。任务一完成,就要放下权力,否则就是罪恶。
好,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关於「四相」之09:现实社会中的人相与众生相》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