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上)
梁乃崇教授
很早以来,我常思考经济问题,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思考它也是很自然的事。而亚洲金融风暴使我更深入去思考这个对人类生活影响重大的经济问题。
经历了全世界经济的繁荣,台湾经济奇迹和世界是同步的。这个繁荣的历程前后差不多五十年,是从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算起。大家回想一下,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多少?——改变真是太大了!这么剧烈的繁荣变化,在短短的五十年间,我们都经历了!
以我的生活为例:吃的方面,记得小时候,大概最多两、三天吃到一次肉、蛋或鱼,其他时间主要吃素,像蔬菜、豆腐之类。更早期的人,大概初一、十五才有荤的可吃。但是现在大家都富裕了,每一餐都有肉吃,而且荤多素少。
这次到美国,有一天,有人请我到义大利餐馆用餐。餐馆里人很多,还要拿牌子排队等待;等到位子以后,请客的主人就点菜,他点什么,我不知道。开始上菜后,这些菜量正好让我吃饱;那知道吃完后竟然又来了一盆面,像小洗脸盆那么大!原来刚才吃的是饭前开胃菜,现在这道才是主菜!
可是开胃菜我就吃饱了,这道主菜怎么吃啊?后面还有甜点哩!看看旁桌洋人,个个吃得不亦乐乎,整盆都扫得精光,后面还可以再吃甜点。我已经觉得自己吃得太多了,可是美国人吃得更多,怪不得大胖子处处可见!
再来看穿的方面,以前一个人能有三、四套衣服就很多了,经常是哥哥穿不下了,再给弟弟穿;破了就补,缝缝补补地穿上十几二十年。现在大家的衣服几乎都是新的,有些人甚至是一天到晚都在买新衣,以致哪个人没有十套衣服以上(听众:五十套),噢!大概有五十套,真是太多了!至于鞋子,以前有一双就不错了,平常还是打赤脚;现在每个人至少都有七、八双之多。
说到脚踏车,我以前那辆车骑了二十多年,后来因为有一天骑在路上,一个人见了就大叫:「啊!古董啊!古董!」给他这么一叫以后,从此我就不好意思再骑了。现在,像我的孩子,一台脚踏车骑上四、五年就算久了,车子坏了就丢;而我是坏了就修,修好再继续用。
此外,像水龙头坏了,请人来修,工人会把整个换新,其实只需要换里面的橡皮圈就可以再用。对讲机也是坏了就被换成全新的,换下来的就丢掉,成了垃圾。像玩具,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玩具?要玩具,都是自己做一点小东西玩玩而已;现在的孩子,玩具堆得像山一样。
尤其是电脑,汰换得极快,最早出来的是Apple,接着是286、386、486、Pentium,现在则是PentiumⅡ,速度快得旧电脑来不及丢;软体也是,作业系统从DOS到Win3.0、Win3.1,到Win95,现在又是Win98,学都来不及学,用也来不及用,功能多到用不了!
此外,媒体到处充斥,电视频道以前只有三台;现在有线电视频道几十个,看到后来近视眼越来越多。报纸也是,以前只有三张,每天翻看一下,很快就解决了;现在厚厚一大迭,每天都得花相当长的时间看报,所以最近我干脆不看了。
工厂做的产品也是一样,顾客当然希望又好又耐用,所以至少要求保证一年;做得好的,则要求保证三年。但是如果有产品保证十年不坏,反而没人要。不是消费者不要,而是销售商不要!因为他们认为产品那么耐用,消费者就不会买新的,他们也就没生意可做了——以上是回顾这五十年经济繁荣的亲身体验,原来经济繁荣只不过就是消费大增而已!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时候,都是用一个方式来计算经济的成长率。怎么算呢?我猜想是计算每年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共有多少,如果这个价值每年都在增加,就表示经济在成长。假定货币是稳定的,那么计算出来的值,就是这个国家实质的产能。
台湾以前每年经济成长率大约是百分之十左右;累积了二十年,大约成长了百分之四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要多用掉三倍的东西,因此就必须努力消费。如果产品卖不掉,没有人用,那么经济成长率就会降下来。
刚开始,因为物资不充裕,所以生产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但到后来,大量生产的结果,各类产品充斥,远远超过生活所需。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呢?为了维持经济持续地成长,只有鼓励大家多消费一途。因此美国那个社会一直在鼓励消费,大家也拼命消费。因为多消费,经济才能成长、繁荣;大家都不消费,经济马上衰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过度消费了!
事实上,世界人口总数就只这么多,在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及生产力拼命扩充之下,产量就越来越大,新发明创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但是需要量的增加却远跟不上生产的速度,于是问题就来了。一再鼓励消费的结果是产品一用即丢,然后再买新的。企业也一直变更产品的款式,以创造流行,好让东西不必用到坏,就有理由换新。
可是花了那么多人的心血所制造的产品一丢弃,就成了什么——成了没有价值的垃圾!原来消费的结果,最后只是在制造垃圾!这样的消费有没有意义?人类生活的目的难道只是为了替企业消费产品,然后做个有效率的垃圾制造者吗?那么人生所为何来?这样的经济繁荣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除了过度消费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是: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许多产业都投资过度,譬如半导体业,台湾的市场就只那么大,可是新的投资者不断加入,原有的投资者也不断扩充,产能早就过剩,然而还是有人要继续投资进来,就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亚洲金融风暴之所以发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企业拼命扩充,以致产能过剩。其中产能扩充最多的是韩国,这回韩国经济受到这么大的灾难,出乎世人意料之外,就是导因于此。他们是借外债来发展大型企业,扩充产能,其实大型企业并不赚钱。据报导,他们的外债超过两千亿美金,到底是多少?连金大中都不敢讲。
就算两千亿好了,两千亿的外债要付多少利息?以百分之五来算,一年要一百亿。他们这个国家,有办法一年赚一百亿美金吗?赚不到。韩国努力发展经济的结果是什么?是使整个南韩人民变成外债的奴隶!尤其现在经济衰退下来,他们的产品更卖不掉,更没有利润,债务更还不完。虽然赚不到钱,可是利息还是得付——韩国这样发展经济正确吗?还好台湾没有借太多外债,这个问题就小多了。
我们再回来检讨自己。就日常生活所需而言,我吃了很多不需要吃的食物,衣服也太多。我是很节俭的人,都已经太多了,更何况其他不节俭的人!我们的眼睛、头脑都已过度使用。人变成为消费而活!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只是在不断制造垃圾而已!
不只我这样检讨,很多人已开始反省这个问题了。譬如说,日本有清贫经济思想,清贫生活是他们的理想;今年美国耶诞节消费下降许多,大家不太肯去买东西。这个趋势已经有了,是很自然产生的,因为许多人被过度消费弄烦了。
像有些人就觉得目前电脑的功能已经够用了,无论版本再如何更新、增加什么功能,也不予理会,因为那些新增的功能对他不会有什么影响;即便有影响,也相当微小。而且更新后,还得再花精神去学那套用法,实在很累!
前两天儿子送我一个大哥大,功能多到看不懂,要学会还得花不少精神。我现在只会用那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不愿为了一点点方便,花那么多精神。像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不断更新版本的作法,搞得全世界都受不了。以后不管它再怎么进步,很多人都不会理睬,除非它更便宜。
企业不断更新产品,制造流行,来引诱人。消费者看到所谓尖端的、新潮的、流行的产品,深怕自己落伍了,立刻就买了;但这样做多了,大家也疲了。在消费者疲厌的心态下,世界经济的成长会发生变化。企业如果不警觉,还拼命扩充,拼命推出尖端的新产品,必会走上失败之路。原本这样做会发财,但是现在趋势改变了,这样做就会失败。有几个企业失败以后,大家才会看到问题。
事实上,不得不改变,因为地球的资源已经被过度使用;河川、海洋、土地,被工业过度污染;垃圾的产量过大,地球已经快没有地方放那么多垃圾了!这使得地球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了一个大洞。
这些都在告诉人们:地球已经承受不了了!像今年的天气,大家都觉得不冷。美国也不冷,该下雪的地方没下,地球真的变暖了。这一变暖,问题就严重了,全球的气候都会改变。人类已经破坏了周遭的环境,弄得自己无法生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制是势在必行!如果不限制,人类的生命会受到威胁。环境一旦被破坏以后,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