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上)▪P2

  ..续本文上一页gn="left">最近在看行销方面的书,其中有本书提到:人为什么要去消费产品和服务?真正的动机是什么?真正的动机是满足心灵的感觉,而不是消费物质。

  

书上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卖电脑的广告,整个广告中没有突显所要卖的电脑,而是在讲有个人因为用了电脑,工作很快就完成,所以很早下班,轻轻松松地回家休闲。因为电脑可以替我们处理一些繁杂的资料,所以买电脑的人原本希望自己的休闲时间能多一点——这是买电脑的原始动机。可是后来却忘记了,电脑反而把自己弄得更累,不得休息。

  

这次我到美国,有位接待我的朋友是从事电脑工作的。他是某公司电脑部门的负责人,为公司设计了一套非常完善的internet售货系统,可以让产品在网路上二十四小时销售;顾客有任何问题,只要在系统上查询即可,所以不需要请任何员工。

  

不过因为这个系统是他创造出来的,很多技术很尖端;而且任何系统在开始使用以后,需要依实际顾客使用情况做调整、改进,因此他还需要照顾、维护这个系统,结果他变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得工作!

  

平日他可以不到办公室上班,但是大哥大一直跟着,逃都逃不了,随时都会有问题要他解决,弄得他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以前他到了办公室,才是工作时间;离开办公室,时间就是自己的。现在随时随地都会有问题追过来。原本上班时间只有八小时,现在则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得工作。

  

人真是愚蠢可怜,把原始的愿望遗忘了。本来为了节省时间、精力,结果更忙碌!人生弄成这样,自忙忙人,大家一起忙!忙什么?忙着制造垃圾!全世界的人都在努力做这些事,这就叫做经济发展?这就是富裕?

  

贫穷的国家也拼命朝这个方向学习,学制造垃圾,深怕自己赶不上!其实我们在消费产品的时候,也在消费自己!这样实在很累!像我每天吃那么多食物,肠胃变得好累;看那么多电视,眼睛折磨得好累;思考很多问题,读很多书,头脑也不得休息——我们都在过度消费自己!这就叫做繁荣?叫做富裕?

  

人类真是到了需要好好彻底检讨的时候了!清贫而有品质的生活才能把尊严找回来,否则只会做富国的奴才。

  

譬如说,现在有很多小孩,如果父母没有钱买玩具,他就会自卑。大人也是,看到别人可以买很多东西,穿名牌的衣服,戴名贵的手表,吃山珍海味,常常搭飞机出国旅行,就羡慕得不得了,开始自卑,觉得自己很差——其实,那是做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奴才。我们若能把清贫的思想、清净的生活找回来,把真正的自己找回来,人才有自尊。此时,就不会羡慕别人挥霍浪费、乱买东西的生活方式,也就不会做奴才。

  

其实资本主义,知道大家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引诱大家上当。像韩国因为羡慕,所以努力发展经济,实际上只是替资本主义做奴工而已!他们拼死拼活,生产出来的产品便宜地卖到外国,给外国人享用,还欠上一大笔债,这是什么缘故?因为羡慕,才会上当;如果不羡慕,何致于此?

  

像有些国家的人民,看到外国有钱大爷来的时候,什么都肯出卖,把青春、美貌和尊严都贱卖,为的就是去学制造垃圾!大家都认为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其实它在领导什么?领导全球人类做消费的奴才!好来坞制作许多影片做什么?就是在引诱大家上当!因为大家爱看嘛!如果不爱看,那些片子怎么会有吸引力?已经上钩了,何能自主?只有去做资本主义的奴才了!

  

同时,这些国家也上了另一个当,就是以经济成长率来界定「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也就是采用了西方价值观的计算法。一旦相信西方的计算法,就掉进西方价值观的圈套。现在国防已经自主了,但在文化、在财富观念以及经济思想上,仍都不知道要自主。其他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也都不能自主。

  

这回我看韩国最惨。韩国给人的感觉,好像再怎么样,也不该落到跟泰国一样,可是结果却是如此。原因是以前大家都不知道韩国背负的外债这么重,这种经济发展,真是上了大当。

  

如果有一点警觉,知道反省,我们可以发展一套清贫的生活方式,让世人活得更愉快、更舒服。因为目前这种消费方式,只让肉体消费,并没有进入精神领域,更没有进入与我们内在清净心相应的部份。我们的清净心也要生活,它有它的标准,有它的需要。然而现在清净心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被忽视,但是清净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啊!如今它却彻彻底底地被世人遗忘了,大家只忙着照顾这个身体的需要!

  

所以西方的经济体系是有问题的,对真正的人是不好的。我们应该要让自己清净的心,也就是真正的自己得到满足,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啊!才是个有价值的人生!我们应该创造出可以帮助我们满足清净心的经济环境,这样的经济体系才有意义。

  

这方面,全世界还没有人做,任何一个国家开始做,就会领先。当我们在这方面做出成果、有了成绩、成为榜样了,别人就会来学。这时候情势才会扭转,否则想扭转是不可能的。

  

西方目前那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由贪心和肉体欲望所主导,而不是以清净心来主导。如果想要从他们那边改变,是改变不了的。真要改变,就要扭转过来,让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在满足每个人的清净心。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对人有益的——对「真我」有益,至于身体这个「假我」就属次要了。西方现有的经济方式是对「假我」有益,对「真我」不利。

  

事实上,从根本上来改变经济,也是我希望发展合乎佛法的工商文化的动机。以前我只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的贪心,所以我就提倡以「贡献主义」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方式还是妥协的,今天讲的这个经济思想不是妥协的,而是从根本上改变。

  

我们可以说,西方现在的经济思想,是从自私欲望的角度架构而成的;而我目前提出的这个想法,则是以清净心为主来构思的。当然我这套思想并不是要让欲望不得满足,而是只满足生存上的基本需要。超过生存的需要,都是浪费;但满足清净心的部份,则多多益善。

  

以上是我最近思考的事情,不知道在这方面大家有没有什么感想,可以激发出更开阔、更重要的观点?

  

冯先生: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到现在,韩国是最惨的。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国家破产也可以买的话,韩国现在大概可以被买下来了。

  

就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师父刚才提到的几个面,可知现在世界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思考点是「成长」,当然企业也在谈成长。行销学中谈到企业要成长,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一、顾客的基础群;二、顾客购买频次;三、每个产品的价格。

  

顾客基础群的增加并不是很容易的,譬如台湾原先每年增加十几、二十万人口,顾客群是逐年在增加;但近年来婴儿出生率降低,顾客群又在减少。想要提升价格,在自由市场竞争下,也不容易。所以大部份企业的发展都在走「增加消费的频次」,因此都在赶流行,努力更新换代,让好的产品变旧,引诱消费者去购买新的。

  

顺着这样的思路去做,结果就是鼓励消费。

  

这个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过去从台湾、日本、到东南亚,总共约有四、五亿人口,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消费群在欧美,大约六亿人口。现在又加上中国大陆十二亿人口,和墨西哥、南美洲各国,印度也逐渐在发展,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五、六亿人口——这么多人在生产,还是供欧美那六亿人口消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危机,那就是:生产过剩,过度投资。这个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像我七月份到马来西亚,观察到他们经济之所以会出问题,也是过度投资之故。大陆现在很困难的地方,也是缘自过度投资。我在上海时,有人讲:上海办公大楼的面积,现在约有两千万平方米,大概够上海未来五十年的需要。

  

未来五十年所要用的房子,在过去五、六年内全部盖完了!所以中共从九三年到九六年,一直在做宏观调控,一直压缩投资。大陆在每个层面都过度投资,像上海隔壁的苏州,人口才七十万,百货公司却比台北市还多!过度投资的问题,基本思考点是为了要让经济成长,大家觉得那个数字在成长,就表示人民生活有改善,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梁居士:

  

我补充一个例子。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以前一个店面都难求。近来大兴土木,盖了很多购物中心、大卖场,全是大楼,都在郊区,也都有停车场。但店全开起来以后,才发现顾客人数还是只有那么多。如此一来,东西要怎么卖呢?生意怎么做呢?情形也一样。

  

冯先生:

  

相同的问题上海还有个例子。

  

我印象很深刻,上海的百货公司,从九四年十…

《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