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问题
梁乃崇教授
当前国内乃至全人类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梁教授为之把脉,慧眼独具,潺潺的智慧活泉,洋溢在字里行间,待你细细品尝
※知识不等于智慧
我们做很多事情,常常会忘掉它的基础。譬如我们谈到教育问题时,总是会将它给片段化。如果把教育的基础切开不谈,会使得教育问题片段到什么程度呢?它使人只会去想:「我这回考试会不会及格?分数拿多少?」,就变成这样零碎的片段。而再大一点的片段,也不过是想:「我能不能考取某某学校?我能不能上大学?读到一个好的科系?」而那些教育家呢?他们所思考的也是片段化成:「我们是不是能够办一所国际一流的大学,好让世界看重我们?」这样子的考虑范围都很狭小。
※片段的思考无法解决教育的问题
如果你考虑问题采取片段化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教育整体问题的。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家长、教师、负责教育的官员学者、还有教育政策的拟定者,考虑事情的时候,其实都是很片段化的。像这样子片段的思考方式,才智就会被限制在切下来的片段里面,凡是跟这片段有关联的其他部份,也被切掉了。而我们的问题,经常是由于其他有关联的部分,没有衔接上而产生的。
※教育的首要基础:明白人生的目的
譬如讲到教育问题,我第一个要问的不是教育问题,而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你怎么会知道要受什么教育?这是教育的基础问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才有可能知道接下来的教育问题该怎么办。这个基础问题,若是没有考虑到的话,接下来的一切等于是空谈。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讲,要考虑得这么深还不习惯,但至少可以问两个问题。第一要问:「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再来要接着问:「为什么要做人?」。
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明白的答案,就没有办法知道为什么要受教育!但是据我所知,几乎没有什么人考虑到这两个问题。那些已经在接受教育,或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对我而言,没有考虑到这两个问题,就等于跟教育的基础断了根。在这种情形之下,所做的教育工作,和所接受的教育,根本就是糊里糊涂的去做和接受的,像这样的教育必然问题百出。
各位家中如果有小孩读国中的,有时孩子可能会拿出一些学校的习题,或是考卷里面的题目,提出疑点问你,这时你会发现考卷里那些假设性的问题,尽是一些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问题,便是孩子们现在所做的考题和习题。也许大家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在看到习题时,也不觉得奇怪。我们的孩子们目前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被训练专门去应答这种假设性、不切实际的问题,像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们受到什么教育呢?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变成这样?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认真的去思考:「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这个问题,更没有仔细的问问自己:「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地方没有问清楚,就会不自觉的做出一些莫名奇妙的教育来。
接受教育的小孩子,他们是无辜的啊!执行教育的老师们呢?他们也是无辜的!而决定要这样子做的那些人呢?他们也是无辜的!他们是因为前人告诉他们要这样做,他们才这样做的。其实大家都是无辜的,也可以说大家都是糊涂的会来得更贴切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只采取片段做思考,没有做到整体全盘的考量,才会看不出来这里面已经产生了大问题,就这样子走到一个死胡同里面了,还搞不清楚状况。
像这样子的情形要怎么解救呢?解救的办法没有别的,就是要去问:「我们活着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去接受教育?为什么要接受这种教育?」你一定要把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问清楚了,才有办法问第二个问题;这么一连贯都问清楚了,教育才算真正的完整,也才有办法产生一个真正好且适当的教育。如果你一开头就糊里糊涂,怎么会产生好的教育呢?
「我们为什么而活
」这样一问,就是宗教要解答的问题了。很多人会想:「这是宗教问题,与教育无关,不用去想。」若是抱持这样的心态,教育问题就会毛病百出,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避的,我们必须把它弄清楚才可以。当我们把这个问题问得够深的时候,就会突显出,人活着是为了「恢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使得大家修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时候再来看我们的教育问题,你就会看出不同的观点来了。
※我们要学的是智慧不是知识
我们从新的观点看下去,很容易想到接受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家恢复本来面目,那教育的目的也就清楚了。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克服这些生存上的困难和挑战,本身就是修行的锻炼。需要把前人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留给后人,我们学得他们的经验,就更有办法解决困难。学习知识的时候,要记得我们要学的是智慧,不是知识。
从本性的角度来看,知识只是前人用智慧创造出来的解决方案,是智慧创造出来的结果,所以知识不是智慧。只把知识学过来,并没有学到前人的智慧,因此你只有知识,但是没有智慧。
智慧是什么呢?智慧就是能够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智慧;你能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智慧,知识是被智慧创造出来的产品,它并不是智慧。你可以发现大家都错把知识当做智慧。知识不是智慧,知识如果是智慧,那么能够把知识资料贮存起来的电脑,比人强得多了!没有厘清这件事情,你去接受教育,就会接受一大堆的知识,枉费一生的时间。
※智慧是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严格的讲,知识是智慧的尸体,把尸体当成智慧,怎么会有智慧呢?当然是一堆尸体嘛!这个要点是要经过「我们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一直问下去,直问到了本来面目,才能够看得出来,不然是看不见的。所以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问得够彻底、够深,才能够把教育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检讨得够深;问得不够深,就检讨得不够深。
当我们知道原来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这时候教育自然会变成培养创造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记忆那些知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要学得创造出知识的智慧。
就像研究古生物的考古学家,他们把几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发掘出来,这些化石并没有什么惊奇之处,精彩的部分在于有能力从那些化石,推想出几千万年前,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情境,编出恐龙的故事。精彩的部份在这里,并不是那些化石。人类考古学家难道只是收集死人的骨骸吗?不是嘛!那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把原始的生活情境又恢复出来了,这是一种创造,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的生活故事,这个才是智慧。
我们应从知识恢复创造他们的智慧,把智慧恢复起来,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来,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不然,你只是把死人的骨头和破碎的陶器收藏起来,那你是什么?重建坟场、垃圾场罢了!哪有智慧?所以你教育的方向就会完全弄错了,变成填装垃圾了,根本没有智慧,不算是教育。
※做中学才能培养智慧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一共要十六年,我们要装十六年的知识,装那么长做什么!装知识不需要那么久,人生也不过七十几岁,要花十六年去装知识太长了。我认为现在教育的方向走错了,是因为没弄清楚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教育就是要在生活当中实际去做。譬如煮饭,先让孩子知道原始人是如何钻木取火,现代人如何使用火柴、打火机和电锅等等。然后再安排一个环境,没有电、没有打火机、没有火柴,你要自己想办法钻木取火。钻木取火的故事先让你知道了,但是你要实际去操作。当肚子饿得一塌糊涂,没有东西吃的时侯,只要有一个小孩,或一组小孩钻木取火成功了,哗!那种欢喜,会传遍周遭的小朋友,很快地,他们也学会了钻木取火,知道如何运用智慧创造出他们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教育,不需要十六年这么长。
现在的小孩以为吃的东西,只要在一个箱子外面投几个硬币,按一下钮,就会掉出吃的东西,他不知道东西是怎么来的,跟这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什么都不知道。讲一个好笑的例子:新加坡的小孩以为鸡都是没毛的,他们只晓得肯德基那个鸡的样子;还有新加坡曾派兵来台湾受训,某营区附近有个农村养猪,猪舍没有栅栏。一天晚上,他们看到有个东西在那边动,搞不清那是什么,吓得不得了!后来,才晓得原来是一条猪。你的小孩知道公鸡早上会叫吗?现在的小孩对鸡的了解是很浅的,已经和真实世界隔离了。以前孔老夫子笑读书人五谷不分,现在我们哪晓得什么是五谷?什么都不分了,只晓得面包和米…
《教育的问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