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feeling,feeling出不来。所以你想要培养自己是有feeling,你就要作当事者,你作了当事者你的feeling就会出来。很多人自己的生活问题都是没有feeling的,为何会这样?因为他始终都是旁观者,他就没有feeling,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修行要想修得好一定要有feeling,也就是你一定要是一个当事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我们社会中旁观者太多了,所以陈教授就补充中国时报的开卷版介绍Jack Welch这本书的评论,会认为这本书平庸,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是很平庸,也真是好玩。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里有好多好多观点是没有用的,他们会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因为立场不同。
张:那天还讲到我们这边的人心太冷清了。
师:对!还有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当局者是很热诚的,非常热诚,热诚到会把人家溶化;而旁观者是很冷静的,不热中,旁观者会清,原因是他很冷,他是冷静的。菩萨乘是很热诚的,一定是一个当局者、当事者;而罗汉乘是冷静的,会成为旁观者。另外,作为一个旁观者都会喜欢批评,你要他做他不会做,讲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他却很会讲,如果说这些不好那你来做,他不会来做、他也不能做,但很会批评,这是旁观者的特征。当事者就不同,当事者是热的,有feeling的,热到什么程度呢?会热到把人家溶化在一起来做,这就是当事者的特征,这些都是菩萨乘必须要有的,所以菩萨乘必须是一个当事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当然我们的世界有很多人表面上是热的,内心是冷的,是有这样的情形,还有一种人是另外一种情形,表面是冷的里头是热的,我记得在台中讲这个的时候,他们都笑了。廖述桓说他知道了,他说我是里头热外面冷的。最近发觉冷的外面已经打开了,所以会觉得里面热。
陈:我以前就知道你里面是热的,刚才我叫健君猜是谁,她就指你。本来我想要呼吁大家做一个当局者的菩萨,没想到后面你都已经讲出来了。
陈: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Jack Welch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玩球赛,对运动非常热诚,而我们的文化常是苦在一起、死在一起,其实修行应该是玩在一起,游戏神通嘛!
※打球、工作、修行,都要玩在一起!
师:我看完这本书以后,还得到一个他没有讲出来的心得,他自从年轻拿到化工博士学位以后,加入塑胶部门工作,从那时开始,他的工作方式到最后退休总共有四十年,后面二十年作总裁,这四十年做事的方式,看来看去就是他们玩球赛的方式。他从小喜欢打球,打曲棍球,也打高尔夫球、棒球,他做过曲棍球的球队队长,所以看起来他做企业的方式就是在打球,模式是同一类的。而他们打球时是非常认真的,我们想来打球是在玩,其实企业经营也是在玩,只是玩得轰轰烈烈,还要竞赛。综合起来,我觉得他们经营企业也是玩在一起。
我们呢?我们又是怎么经营企业的呢?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结果,不是苦在一起,就是死在一起这两种;而他们是玩在一起,差太远了!大家想想看,很多人做事时就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死在一起,还不只是苦在一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抱者必死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成仁就是死在一起。所以我们做事情都是坚苦卓绝,然后拼死完成,是这样一个型态,这样的型态发挥不出潜力。最近流行说「要拼才会赢」,也是用拼命的方式,就是认为要死在一起才会胜利。
西方人不是这样,他们的整个态度是玩在一起,玩得轰轰烈烈,他们就很舒服吗?也不见得舒服,有的时候很快乐,有的时候也很辛苦。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做事拼死的苦在一起,一定不会快乐,像这样苦在一起的,潜力会不会出来?当然会比不拼死的人有力量,但跟玩在一起、玩得轰轰烈烈的人比较起来,是会输给他们的,因为他们的潜力发挥得更广、更深、更多,这是我们死在一起、苦在一起的方式绝对赶不上的!所以我们即使企业很成功,也赚到钱,但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是人家不是,人家是赚得很舒服、很快乐。
所以我看到这里,我讲修行不要像中国人,要像美国人,修行要玩在一起,不要死在一起,也不要苦在一起。谁要跟你死在一起?不要!你要死你去死吧!我们要玩在一起。菩萨、佛本来就是游戏神通的,佛没有要我们苦在一起,只有罗汉是苦的,菩萨和佛不会走到苦在一起、死在一起的路上。修成佛是什么样子?「游戏神通三眛」不是玩在一起吗?只不过我们佛教徒好像没有真正的佛乘与菩萨乘,如果有,一定是玩在一起的。所以我从Jack Welch这本书看到太多佛法,真正的佛法反而在非佛法中,真是应了「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王教授说我们应先做,不要先标榜。我认为要先标榜,不然不晓得要这么做,以为死在一起、苦在一起才是修行,修行的样子要一副吃苦耐劳的样子,没有吃苦耐劳就好像没有在修,这个观念需要改一改。
※旁观者冷,利于静;当局者热,利于行
陈:我们中国文化里旁观者比较冷,要不就变成使命感、伦理道德,因为我们的文化是这样,少数人是热忱的,所以就容易被周围的文化冷水浇熄。
答:我们的东方文化旁观者太多,讲到这一点还是从这本书里来的。开始时他讲到他与他母亲的关系,他母亲是一个非常率直的人,对他的爱护简直是无微不至,而且对他的支持是非常直接彻底的,对他的鼓励也是非常直接彻底。他母亲在三十六岁时才生他,他是独生子,所以母亲当他是上帝赐的宝贝。这情形在中国小孩就会被溺爱,结果小孩反而被惯坏了;但在美国不会,母亲对他这么宝贝、这么爱护,但并不会变成溺爱,这是美国文化里非常可爱的地方。
Jack Welch叙述他跟母亲的感情,后来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他觉得整个世界好像塌下来了。我去美国好几趟,认识一些美国朋友,我觉得这样的爱,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美国人确实是这样,他对别人也是这样。这一点我不是只看这本书才了解的,是实际上感觉到的。他父亲比较不像他母亲这么主动,比较被动,但他们的感情都非常好。
在这些事情里,我刚开始看前面几章时,讲到这部分就有感觉,他在GE所做出来的成就,其实是把他母亲给他的爱再延伸、扩展出去而已。他小时候有一次打球争冠亚军输掉了,非常沮丧、痛苦,他母亲很凶的跑过来说:你如果输不起,以后就不要打球了!他就此惊醒。后来他在GE做到一个部门主管时,已经工作十几年,他母亲正好生病住院,他就把他在中学时候穿着球衣的照片重新看一下,回忆母亲在他挫折时的鼓励和责难,看到一张照片,那时他大概已经三十多岁,才发觉自己十多岁时是一个矮子,在那之前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矮子,他的身高是172,在美国球队里当然是一个矮子,但他在球队里不知道自己是矮子,一直到快四十岁看照片才猛然发觉自己是一个矮子。他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矮子?因为他母亲一直鼓励他:你是最好的,你是好的……。一直称赞他、鼓励他,把他当作宝贝,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很高大。
看到最后,他母亲去世的那段时间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我觉得那样才是父母的慈爱、才是儿女的孝顺,才是真正孝道的呈现,但是这样的孝顺在中国是找不到的。可是在中国一讲到孝道,从来不是那样,一讲到孝道就想到中国有的二十四孝,吓死人了!那二十四孝之残忍、恐怖、冷酷,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我觉得中国文化有病,是有病的东西,那个孝道怎么会这么冷酷、这么残忍!人家不是这样,我觉得他们那样才是孝道,我们讲的孝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冷酷?原因就是大家都当旁观者,旁观者就会把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酷,把二十四孝弄成这么冷酷。
当然我们会发觉社会上也有热忱的人,但是冷冻人太多了,热忱的人一放出热忱就被冷冻了,会有挫折。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要很注意,对于那些旁观者你就不要把你的热忱灌注给他,因为你灌给他,他就把你冷冻,那是没用…
《旁观者清 当局者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