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这样一直问下去。
※心灵相通有许多层次
问:其实我问过我自己情是什么、爱是什么?我觉得我想要的是心灵相通。
答:心灵相通为什么是爱情?
问:因为彼此的心就对上了。
答:那你现在认定心就是爱情,我就要问什么是心?
问:指心里的感觉。
答:你又变成感觉了,那我就要问你,你的心是感觉还是你的能知能觉?
问:现在我知道有一个最高的能知能觉在这里,我们的能知能觉是不生不灭的。
答:这些都是名词,我们现在要讲的都是真的感觉。
问:我心里的感觉?
答:你心里的感觉又是什么,谁在感觉?你讲的是被感觉还是能感觉?
问:我能感觉。
答:你要讲的是能感觉,你的能感觉是什么?
问:我解不下去……
答:我可以界定,这些东西我就可以去分辨哪些是能感觉;哪些我很确定不是能感觉。
问:什么叫做不是能感觉?
答:如果被我感觉的它就不是,这样子的话所有的言语都不是。
问:这个时候连感觉也是被知的?
答:对,你如何去界定你的能感觉?
问:不对啊!我们要跟对方或跟我小孩要心灵相通,就一定会有感觉,那是一种很实在的感觉,那也是被我感觉的。
答:你的心对这些事情了解透彻以后,你会发现被感觉有好多层次。
问:我还不太会分。
答:你还不太会分,那就慢慢去分吧!你就会发觉在什么层次的被感觉又提升到某一种更抽象的被感觉。
问:老师所指的层次是不是十二因缘里面的层次?
答:不一定要是,就是比较抽象的那种层次。譬如说我们感觉大家相处得很平顺很和谐,那样的层次也是一种清淡的甜蜜。还有一种,连这个都没有,根本是无形的,之后才到你要讲的心灵,根本就是无言的,也没有甚么表情的,但心灵是相通的,这样也是一种感觉。
问:其实我要的是契合的、相通的感觉。
答:这就是一般人说的很有默契,根本就不用讲话,他们的心灵就已经相通了,你在想甚么他知道,他在想甚么你也知道。
问:对,不论我对小孩或者是朋友,我求的就是这个。
答:这是一个层次,比我刚才讲的那个层次又高了,还有更高的。
问:还有更高?心灵相通以后还有更高?
答:更高的可以不在这个世界一起生活,心灵还是相通的。
问:可是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答:我们可以不在这个世界,可以超越这个世界,境界可以再提升,可以跟过去的诸佛相通,也可以和未来的佛相通,那也是一种层次,你说要心灵相通,我就告诉你有这么多层次。
问:所以我们现在就变成不是只有探讨我心里的感觉,而是要如何提升?
答:你自己心里要有这些层次,你才能够讲,你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个层次,当然就会变成停留在你所能够了解的层次。像释迦牟尼佛和诸佛已经相通到什么层次?相通到所有的众生在他看起来都是佛,过去的诸佛相通,现在的未来的佛也相通,未来还没有到怎么相通呢?释迦牟尼佛和诸佛就是相通。
问:所以说,如果我们根本不知道,或是还没有想到还有更高的未来佛那种层次,那就没有办法做到更深入的反省检讨?
答:对,因为你自己还没有做到,所以没有办法感觉。
问:所以我刚刚说我们用来检讨的,就是用我们已经知道的一些逻辑、思考、常识,因此不容易深入?
答:对。
问:我们没有更深入的认识,那我就没有办法做到更深入的反省检讨?
答:还是有,就是一点一点来,你现在能够做到的心灵相通,可以不用言语。但你还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人你要认识,如果这个人你原来不认识,你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而这些限制、这些障碍统统可以打破,佛法就是在讲这些东西,不然的话,佛经里面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相通,怎么相通?
※悟本来面目是境界提升的第一步
问:深入反省检讨的时候,是不是还是以自己的感觉做基础。
答:从自己能够掌握的小范围做起,你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做到我讲的那个状况。现在我把这些事关连起来,你就不会觉得我就只到这里就好,还要再提升。我就没有路走了,我把这些可以提升的状况告诉你,你还有走不完的路。
问:所以我目前就走到这里,终归一句话就是继续努力。
答:起先我们做的时候,只是把自己一个人的境界提升,那个境界不会包含其他的人,最多也只包含你的本尊、你的师父或者是你最亲近的儿女。所以我们在修的时候是以个人做基础的,先把以个人为基础的深度和广度修好了,以后才会扩大到包含其他的人。包含其他人的这一个阶段,是要在出菩提路的时候做的,所以那是十三地的工作。
问:老师刚刚说把和自己切身有关的做好,我不太懂什么叫做好?
答:就是要悟本来面目,这是第一步。因为悟本来面目只是体悟自性,体悟自性以后再去体悟法性。这个时候讲的法性是自性的法性,并不是佛性的法性。把法性体会完了以后,自性和法性相通了,自性和法性打成一片,这时自性就提升为佛性。再做出菩提路,出菩提路做成了,才可以真正的进入佛性的法性。
问:悟本来面目是第一步,那我们就都还没有开始。悟本来面目或返闻闻自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因为开悟好像也急不来,好像和聪明才智也无关,我认为跟一个人的慧根还比较有关系。我们修简修法、打坐、持咒、念佛都是有帮助我们开悟对不对?
答:对。
问:但是有没有更明确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到开悟?而不要只是在外面打转。
答:更明确的方法就是要会反省,会去找原因,会去找到自己内心一层一层的原因,从那个原因找到本来面目。你不会找我就告诉你,要问任何一件事情的原因,如何来问呢?就是问这个东西的本质是什么?因为这个东西是很深的,你要很深入的问下去。如果不用问的,你用实践的也可以,实践的方法就像《华严经》的净行品,不论什么事情,你都朝清净的好的方向去想,这样做得很彻底也可以到。
问:老师说的比较清净是指什么?因为我们很容易变成断灭,凡事认为不要、不行、不好……
答:简单来讲就是你觉得什么样是清洁、干净就是清净。
《因果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