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果律▪P2

  ..续本文上一页们躁动的心情,老师说躁动的心情是被知道的,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觉性是不会躁动的。

  

  

答:对。

  

  

问:如果知道自己是躁动的,我们就不会浮动了吗?

  

答:知道了我们还是会浮动,为什么呢?如果你已经忘失掉你的真心的话,你会把那个躁动的心当做是你自己。

  

  

问:就算我们理论上知道躁动的心不是我们自己,也还是会浮动呀!

  

答:那是因为你实际上没有做到,当你实际上没有做到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把它做到。

  

  

问:尽量做到吗?

  

答:问到这个地方就没得问了,你再怎么问也不会做到,只有靠你自己去做才会做到。

  

  

问:当然,我们要努力修行才会做到对不对?

  

答:对。

  

  

问:所以像在生气或高兴或者烦恼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们:要提醒自己一下是谁在生气?我现在会有这样一个自问的习惯,像这样自问的时候向外驰求的心会暂时打住,当然还没有到回头,但是心就会所谓的空一下,我现在大概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当然也常常是打断一下又继续高兴和继续烦恼,是修行还没修好。

  

  

答:打住一下也算做到一下子。

  

  

问:就是一下子的光明乍现?

  

答:对,你就让灵光乍现多出现几次,从一次变成两次、三次,多了以后就会习惯。

  

  

  

爱的feeling可以没有对象

  

  

问:有一期的圆觉通讯中,有一篇销矿成金、纯化爱情的文章。内容是老师在很年轻的时候,跟一位朋友谈什么是真情?谈到后来竟然谈开悟了,后来还出现了大锣金仙。我想问的是:老师在和朋友谈纯化爱情这个话题的时候,实际上有没有在谈恋爱?我的意思是说光这样谈,好像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老师教我们要有feeling,尤其像爱情这种事情,不是应该要有真的很爱的那种感觉吗?不是应该都要有实际的对象,才会引发出真实的feeling,怎么老师跟朋友看了很多书来谈,就谈开悟了?

  

  

答:我没有实际的经验,但我朋友有实际的经验,那时是我要向他学习,他很好意要教我,所以把他加进来就不是纸上谈兵,因为他是有实际的经验。

  

  

问:我不明白,因为谈理论是一回事,理论和feeling是有差距的,常常是一碰到实际状况就迷糊了。

  

  

答:所以我跟我的朋友谈论,因为他有很深刻的实际经验,他的功力已经到达某种程度,所以他有这个能力。他的feeling都是真实的,他看我真是一点都不懂,我也知道我不懂,我是很真实的去面对这个不懂的果报。所以我就跟他学,他也很好心要教导我,教到后来他放弃了,他说:「你根本就不懂!」他已经用了所有的方法,怎么教都教不懂,到最后他跟我说还有一个办法,如果这个办法你还是不懂的话,那真的没有办法了。当他把最后一个办法讲给我听以后,我立刻就懂了,其实这个东西我早就懂得,只是我不知道他们讲的那个爱不爱就是这个东西。

  

  

问:老师懂的是什么?

  

答:就是一种feeling。

  

  

问:可是每一个人都觉得他的爱情是有feeling的。

  

答:不是,我讲的feeling可以不要对象,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东西。

  

  

问:这是因为老师有菩提心才会这样,一般人是不会有的吗?

  

答:有,也有,只是自己不清楚。

  

  

问:可不可以请老师再讲清楚一点?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真情?

  

答: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直觉。

  

  

问:对,那没有对象怎么办?

  

答:没有对象你还是有直觉的,你不需要有对象才有直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直觉,至于能不能够省察到?要看自己的定力够不够。如果自己的定力不够就省察不到,我是省察到有这个东西,只是我不知道他们要讲的真感情、真爱,原来指的就是这个,「爱」这个字跟「感觉」我没有把它连起来,对我来讲只是这个原因而已。对我来讲我早就知道这个feeling,但是当时连feeling这个词都没有。我的朋友告诉我感情要从感觉生出来,不能够像我的习惯,每件事都要找一个原因、从一种道理生出来。他说:从一个道理生出来的就没有真感情,那是虚假的,你要直接从你的feeling生出、中间没有任何一点点理由,刚一生出来的时候,那个部分才是真感情。他这样一教,我马上就懂了,原来他讲的这个feeling我根本就有的,我只是不知道爱情是和这个东西连在一起。

  

  

但是大部分的人有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办法分辨从感觉那里直接出来的这个心灵反应。这个心灵反应的层次,因为没有定力,所以也没有省察的能力,以为察觉不到就是没有。但是对我而言,你虽然察觉不到,但是我肯定你一定有。

  

  

问:feeling一定是从真心出来的吗?

  

答:对。

  

  

问:一定要从最高层次的真心出来吗?

  

答:那个还不是最高层次,是从最高层次下面一点,已经降了几个阶段了。

  

  

问:大概在十二因缘的哪里?

  

答:大约在无明和行之间。

  

  

问:还是很高?

  

答:当然很高。

  

  

问:是不是老师的feeling很纯净,老师朋友了解的也很透彻,所以你们后来可以谈到开悟;而我们虽然也有feeling,但是马上被很多立场、假设盖住了,所以我们可能也都有跟朋友讨论过什么叫做爱情,但是我们只会在外面打转,没有办法很深刻的往内心的深度去谈。请问老师你们是怎么谈的?

  

  

答:我往内心的深度是反省式的,方向就是越来越靠近本来面目。

  

  

问:那个时候老师应该还没有修习佛法?

  

答:没有,根本不清楚佛法是什么?

  

  

问:我们到底该如何确实做到反省,因为我们只会在外面打转,我们用什么东西来反省、检讨呢?因为用来检验的东西,可能还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常识、逻辑,我觉得用这些被知的东西检讨来检讨去,都还是在外面打转,怎么样才可以比较有深度?

  

  

答:要检讨的话,你要朝本质的方向去找,比如说我们问爱情到底是什么?然后就这样追问下去,这样的追问就是要去找爱的本质是什么?

  

  

问:再具体一点好不好?

  

答:这个已经很具体了,比如说很多人在问爱情到底是什么?爱情就是甜甜蜜蜜,甜甜蜜蜜为什么就是爱情?其实就是一直在问为什么?就是问那个本质。

  

  

问:为什么我自已问自己就得不到解答,我说爱情就是要很甜蜜,就问不下去了。

  

答:那我就要问甜蜜为什么是爱情?

  

  

问:因为很快乐。

  

答:那我就要再问快乐为什么是爱情?…

《因果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礼拜的意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