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声心中无声
梁乃崇教授
日期:91年12月23日
地点:厦门精舍
纪录:邱慧玲
整理:王圣宗、汪满妹
问:老师您上星期提到:自性并不是远在天边,得去挖的宝藏;它是作用在我们身上的。老师还举一个例子说,它是具有主权的,当我们在做决定时,「选择」这个动作,其实也是它的一个作用,不管是接受或是拒绝,都是它的作用。我的问题是:我们的识心也会作用,譬如有一个女孩去相亲,她的直觉说该选择这个,可是她的识心作用以后,却选了另一个——如此当真心的作用被识心扭曲后所做的决定,也算是具有主权吗?
答:你是说,当我们直觉选择答,而我们的识心却从中七搞八搞,最后选择了B,那我们是不是还有主权?
问:感觉好像被识心篡位了。
答:那个时候主权还是在,只是已经不发挥作用了,虽然识心选择了B,那还是主权允许它这样做,它才能这样做,就是你的自性还是允许它这样做,因为你的自性相信你的识心做得比较对。
问:可是结果是糟糕的、错误的选择呢?
答:即使是糟糕的,也是它所允许的,只好认了。即使识心作了选择,而这个选择并不好,但也是你的自性主权允许的;如果你的真心或本来面目,不允许识心作这个决定,那么它就没有办法这么做。所以即使他乱搞,也是你的主权所允许的。
问:那反省就是要观察自己的行为、言语、思维、念头,那观察者就是……
答:就是本来面目。
问:我们练习回头,问是谁去做那个动作,问的那个也是他?
答:就是他在问。
问:就是那么近?
答:对,就是这么近。
问:上次老师提到当局者与旁观者,我回去想了想,是不是当局者分两种,一种是自己知道自己是演员;另一种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演员,我的意思是说……
答:知道(或不知道)自己有主权?
问:我的意思是说,那种迷糊的,会有这两种情形?
答:对,会的。
问:然后旁观者也是这样子?
答:对。就是有清楚与不清楚。
问:我们无心的时候是最真心的,是不是这样?
答:那要看你对无心的定义如何了。
问:那反闻闻自性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用我们的听觉去攀缘?比如说去听我们的能知,能知是不能被听的,那为什么要用我们的听觉去听?
答:就是用我们的能听去体悟。
问:为什么要用能听去体悟?
答:不是为什么,因为能听有这个习惯功能嘛!
问:用能听去听声音的习惯?
答:我们一直在想听东西,我们有这个习惯嘛!
问:可是有时也是从识心上去听的,是不是?
答:这个识心一定要和本明合在一起时,才能作用的,单独的识心是不能作用的。
问:那我们一直用耳朵去听,是不是比较难发现我们的本来面目?
答:用你的耳朵去听,怎么听都听不到本来面目。
问:怎么听都听不到,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在那个动作上?
答:我们就是告诉你听不到,你去这样听,你一定听不到;一听不到,你就会放弃听,这时就体悟了。
问:那就直接放弃听好了,为什么要去听了再放弃?
答:如果你能放弃听就对了,巧妙就在这里,如果你放弃不了,你就没有办法。
问:是不是不要听就好了?
答:不要听,不行,巧妙不会产生。
问:那我们要听的那个动作就是找到本来面目,是不是?
答:我们要听的时候,是向外驰求的,是追求那个被听的东西,这样子是不对的,这样子就是颠倒;那我们现在要听,但又听不到东西,要听的功能又在,但是没有东西被听到,这就对了。
问:那入定就是这样子吗?
答:对,就这样。不是说我们不听,我们是要听,但没有被听到的东西。你能做到这样,你就会听到一个空空荡荡,没有东西,但你的「能听」还在,但被听就是没有了。这时,如果你一旦跨过去,巧妙就发生了,你就听到所有一切的声音等于没有声音。
问:声音是指所有的东西吗?
答:对,是被听的东西,所有被听的声音都会被你听到,但是又没有声音。
问:您指的是神通吗?
答:那不是神通,那就是跨越过去,当你做到的话,就能像观音菩萨那样可以听到所有求救的声音。不然的话,如果你要听,只能听到局部的,不可能听到所有的,是要透过「不听」,但是能听还是在,如果说你的能听也不要了,那怎么会听到所有的声音呢?
问:法本上说:「明了因果顺法性」,那「法性」是「空性」吗?
答:因果也是法性之一,「空性」是「法性」之一。
问:「罪性本空」为什么会这样?
答:什么叫「罪性本空」?我听不懂。
问:那我再查查看。
答:你在别地方查来的,我可不管。
问:六祖坛经讲「心平何劳持戒」,意思叫我们不要持戒,那为什么又叫我们持戒?
答:因为你心还不平!心平就不用持戒了。
问:请问「听而不闻」是不是就是「能听」?
答:差不多。
问:在「能听」的状态下,整个脉都是开的吗?
答:对的。
问:你跟它在一起,但它不驻留?
答:对的,这样就不执着啦。
问:法本中提到本尊时,都有千叶莲花宝座。观想时,没有莲花宝座,有没有关系?
答:没有关系。
问:请教老师,为什么我很难以观想?
答:如不容易观想,就不观想,没有关系,持咒也可以。
问:为什么我会没办法做?是不是别人都可以做?
《耳闻声心中无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