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即修心
梁乃崇教授
时间:92年3月3日
地点:厦门精舍
记录:蔡素媛、叶国瑞
整理:羊忆玫、梁玉明
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新的教育理念。《瑟谷传奇》里面提到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了解自己是怎么学的?尤其是儿童,他们到底是怎么学的?也就是大家对于学习的了解还是很模糊的。当然,这是教育学里面的问题,就是学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在探讨这个问题,但还是不清楚学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清楚,不过有些要求比较严格的人就会认为不清楚。
我也认为大家对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还不清楚,这本书里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使我想起在大学时我就探讨过这个问题,离现在应该有四十年了吧!当时我认为我已经把它弄清楚了。四十年前我跟我一个同学在谈,主要是我自己在谈,但是我需要找一个对象来跟我对话,那时我得到的了解是这样的:我觉得任何一个人学会东西,事实上不是学会,而是在他心里面已经有了,如果他心里面原来没有这个东西,他怎么学都学不会的。那时我主要就是回想我到底是怎么懂的,事实上这个问题,我小学时就在想了。
小学时我就在想「加、减、乘、除」到底是什么东西?虽然我已经学会加、减、乘、除,但是我觉得我不懂,后来我自己去弄就弄懂了。第一个先弄懂「加」是什么意思,后来很快也懂了「减」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花了一阵功夫之后,才弄清楚「乘」是什么意思,至于「除」是什么意思?搞了好久以后才清楚,所以我小学就在想这一个问题。我拿这个例子来做观察实例,来做检讨,我认为:如果我心里本来就没有加、减、乘、除的话,我怎么学都不会懂的,我可能会懂得怎么去做,但是我不懂那个意思,当我弄懂那个意思以后,有关四则应用题、鸡兔同笼问题、奇奇怪怪的应用题,我全都会解了,当时有些题目老师都解不出来,我一看,就都把它解了,就是因为我已经抓到、已经懂得那个精髓是什么?所以根本就不是问题。
※学习是翻译与连结的工作
我那时得到一个观点:如果心里没有那个东西,你就没有办法学会;如果你学会什么,是你心里早已经有了这个东西,所以才有机会学会。这样说来,学习代表什么意思呢?学习的意思就是老师在讲那个东西,学生在学,学生怎样叫做学懂了?就是学生把老师讲的那些东西,跟自己心里面懂的那部份连起来了。喔!原来你讲的这个东西就是我心里的这个东西,一连起来就懂了。如果学生心里面根本没有这个东西,是怎么学都不会懂的,因为连不到,如果学生心里有这个东西,可是他不晓的老师讲的那个东西就是他心里有的那个东西,没有连起来,那还是不会懂,唯有当他一连起来的时候,就是他学会的时候。
所以那时觉得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翻译工作,连起来了就懂了。这是就学生方面来讲的;而老师也很重要,有的老师他一直在教,但是他自己也不懂,学生跟这样的老师学是很困难的,因为做学生的想要和老师讲的东西连起来,但是如果老师自己的心里都还没有和他要讲的东西连起来,那么学生的心就很难跟老师讲的东西连起来,所以这时学生学这个东西就会像学无字天书一样,怎么学都学不懂。
※学习遇到佛法就是修心
大学我们学物理时,很多物理老师、教授他们自己都不太懂,我们根本无法透过老师学习,都是透过书本或透过发明这个定律的科学家,去猜这个科学家心里在想什么?只有自己想通了才会懂,所以我们那时候学物理好痛苦!如果老师是真懂,那么学生一连就连上了,学习就比较容易。学物理有的时候很好玩,老师不懂但是我们懂,我们为什么会懂,就是已经跟科学家那个部份连起来了。我们还没弄懂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东西不知所云,太难了;但是只要背起来我们就晓得怎么去考试,怎么去答题,可是心里还是不懂的,所以严格讲起来,我认为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心连心」的问题。
如果我们了解学习是「心连心」的问题,那么就会更懂得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教人,我常常会把大家都听不懂的佛法,讲得很简单让大家都听得懂,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以佛法来讲学习就是修心,是心灵的检讨、反省。
今天把这一点特别提出来跟大家谈,对大家将来要学东西是有帮助的,像我开始在检讨这个问题时,也会误以为学东西是把一个不懂的东西种进去,因为我不会就以为我本来没有,但是外面有、老师那里有,所以要把它种进去,种进去以后我就有了。但是我检讨下来,根本不是这样,其实是心里面早就有了,只是你没有把它连起来。
事实上每一个东西都是你心里早就有的,所以你自己要能够把你心里面的这个东西,和老师讲的、你要学的东西连起来。老师在教授的时候,都是用文字、用语言、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所表达的都是有定义的。譬如说:每个字都有它的定义,语言也是一样,都是有定义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只不过是去了解它的定义,了解了它的定义以后,再跟我们心里面已经有的那个部份配合起来,喔!原来就是这个,这样一配合上你就有feeling了。
※学习要和心里的feeling连起来
我们说的每一个文字,我们就会有一个feeling,那个feeling就是我们心里的那个部份,当那个文字跟我们心里的部份连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对这个文字有feeling了。当你对这些要学的东西有了feeling,学习就变得很容易,如果说学来学去文字还是文字,就是和你的feeling没有连起来,和你的内心没有连起来,那么学习就变得好困难。
还有一点,如果想要把自己心的那个部份,能够跟要学习的部份连起来,你对自己的内心还要下一个功夫:要让它清楚明白。我们的心是很复杂的,如果对自己内心清楚明白,而且是很精细的清楚明白,那个时候才容易连;如果是混混沌沌不清楚也不明白的话,那你也不晓得怎么连;当然这并不表示你心里面没有,而是你没有把它厘清啊!讲到这里,学习好像是在修行!
问:我读研究所时碰到两位老师,我觉得他们是真懂的、是很清楚的人,所以上他的课很轻松,上完课就学会了,课本就不用再读了。讲到这里我也想到,前阵子我翻了一下柏拉图的书,他也讲到有关学习这个问题,他认为学习是很神秘的,他说:小孩怎么这么厉害,你告诉他这是一只牛,等一下他看到另外一只,他就知道那也是牛,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两只一模一样的牛,所以他认为学习是很神秘的,不然的话怎么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东西,小孩就知道那叫做牛,所以他认为学习是你本来就懂的,只是回忆出来而已。
答:我们反而觉得奇怪,牛当然是一样,怎么会不一样?
问:我想柏拉图是在反省认为:怎么一个小孩子你只告诉他这是一只牛,以后一头油画上的牛或者任何一个地方不同的牛,他会把它归类叫做牛,他觉得这一点很神秘。我们如果从影像分析的角度,你真的要告诉电脑分析这是一只牛,这很难的,你要写很多程式。
答:希望大家明白今天讲的东西,对修行是有帮助的,尤其对修心有帮助。
问:请问是不是要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妄念给清理干净。
答:清理干净也是厘清楚的一部份。
问:妄念越少就越清楚,不…
《学习即修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